男主外女主內,應該推崇嗎?

2020-12-26 折翼的天使2015

電視劇《三十而已》的全職太太顧佳完美的解釋了什麼叫男主外女主內的含義。

男主外女主內的起源《易家人》卦,《彖》曰:「家人,女正位乎內,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義也。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意思是說在家庭事務裡,治家宜寬,通常由一位」大女主「來主導管理,以便她發揮女性柔而靜的特點。同時,治家宜嚴,這就需要一個人來樹立規則的權威性,男性剛而動,這種樹立規則的事情,自然要拜託給」大男主「了。

說白了,男主外女主內,探究是家庭管理方面的理念,而非簡單的職業分工。

l 女主內,治家宜寬

劇中的顧佳畢業於上海外國語大學,不但在學習上是學霸,而且在生活中,學任何技能也是一學就會,一做就超棒的生活學霸。

顧佳為了兒子能到頂級幼兒園上學,通過朋友了解到頂樓的王太太,有門路拿到幼兒園的入學通知書。得知王太太愛吃甜食,特意做了蛋糕,送給王太太,希望能幫忙拿到入學通知書。蛋糕的賣相特別漂亮,淡藍色的奶油玫瑰花開滿了一盒 ,讓人一看就想吃。高傲的王太太告訴顧佳,之所以她能拿到幼兒園的入學通知書,是因為她老公是那家幼兒園的樣董。王太太吃了甜而不膩、低脂肪 、低熱量的蛋糕後,只是淡淡的回覆顧佳,她會考慮考慮。

此時門鈴響了,王太太訂的畫到了。王太太得意的向顧佳炫耀:「這是梵谷的睡蓮。漂亮吧?來,來,給我掛到餐廳的牆上。」顧佳目瞪口呆的瞪著眼前的這幅畫,這分明是莫奈的睡蓮,怎麼變成了梵谷的?記得之前與丈夫去巴黎旅遊,還欣賞這幅畫了呢。

當顧佳再次求王太太時,王太太嘲諷顧佳,不要打腫臉充胖子時,非要上那個幼兒園。顧佳嫌棄地反諷回去:「那是莫奈的睡蓮,而不是梵谷的。」

沒想到,王太太卻哭了起來。原來王太太的兒子也用同樣的語氣說過王太太,而王太太對這些根本不熟悉,之所以學著用天文望遠鏡觀看星空,只因為兒子喜歡。

顧佳再一次敲響王太太家的門時,王太太譏諷怎麼還會來?顧佳只回答了一句:為了兒子。顧佳幫助王太太實現兒子的願望,王太太痛快地給顧佳一份幼兒園入學通知書。

當顧佳得知兒子許子言被幼兒園老師帶到小朋友家裡參加生日會時,立即趕過去。到達生日現場後,卻發現沒有兒子的身影,正準備問老師。身後的一間屋裡響起兒子的哭喊聲:「放我出去,放我出去。」顧佳連忙過去開門,抱住兒子,安慰兒子:「媽媽帶你回家,不怕。」幼兒園老師還在狡辯:「許子言到別人家亂跑,把自己鎖在屋裡。」

顧佳輕輕地把兒子放下,親了親兒子的臉蛋,說:」等媽媽一會。」顧佳走向幼兒園老師,一邊摘下手腕上的手錶,輕輕放到鞋柜上,一邊踢掉腳上的高跟鞋。不等幼兒園老師說完,一把抓住幼兒園老師的領口,搡進屋子裡。旁穿綠衣服的婦女來拉架,讓顧佳一起推進屋裡,關上門,一頓暴揍。

經兒園老師聲嘶力竭地喊著要報警,顧佳一邊穿高跟鞋,一邊慢條斯理的道:「要報警,也是我報警。沒有經過我允許,私自把我兒子帶來參加生日會,那是拐帶。」

鍾曉芹到顧佳做客,恰逢陳媽詢問顧佳是否換這套波點,顧佳向曉芹解釋她喜歡根據季節不同,把家裡的靠墊啊、杯子、碗碟啊這些小物品更換一下,這樣顯得家裡更有溫馨感,更有家的味道。

女主內,治家宜寬。這是中國流傳千百年來的傳統。女主內,把家裡經營好,讓丈夫無後院之憂。實行夫人外交,聯絡各府太太,人情來往,兒女婚事,無不從中得利。行中饋之權,負責家裡的經濟開支,如何開源,如何節流,等等。

看《紅樓夢》中的鳳姐,就知道古人的女主內是何等的辛苦,再看今日的《三十而已》的顧佳,完美的詮釋女主內一詞,也給全職太太一詞正名。全職太太不是狹隘的理解家庭婦女,變相的保姆。

l 男主外,治家宜嚴

丈夫許幻山經營一家煙花公司,主要設計煙花。掙錢養家是他的重任。

在公司,許幻山是下屬眼中好脾氣的上司。許幻山餵顧佳一辮桔子,顧佳吃著桔子說真甜,許幻山隨口答道:「嗯,確實很甜,是李可給我的。」顧佳望著玻璃窗外正跟男同事笑眼眯眯的李可,若有所思。

顧佳拿著桔子上的標籤,整整跑了三家大型超市,才找到這個牌子的桔子。桔子上的標價是25元一個。隨後,顧佳給公司的員工發福利,一人一個25元的桔子。

後來,因為李可的語言刺激,導致許幻山對公司的極其重要的老客戶大發脾氣。後來顧佳了解事情經過後,決定開除李可。

在兒子許子言入學面試上,顧佳拿出一個繪本,講這是許幻山為兒子設計而畫的繪本,家裡有很多本這樣的手繪。平時許幻山與兒子的互動也很多。

顧佳在陽臺上掛晾衣服時,計幻山看見後,立即到陽臺與顧佳一起掛晾衣服。

許幻山下班後回到家裡,會和顧佳對公司的事情一齊進行交流,說會話,然後再去工作。

男主外,治家宜嚴。許幻山就跟所有的男人一樣在外掙錢,負責養家餬口。男人在外,難免會有一些事情發生。尤其是有錢的男人,不論是在過去還是現在,就像香餑餑一樣,總有人惦記。不能因為主外,而在家顯得是外來人一樣,也要熔入家事中,和妻子對家事有更好的溝通。

男主外,女主內,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社會分工的天然使然。然而,我們活在現實世界,步入婚姻,走入家庭,上有老下有小,本身就有一堆瑣事需要處理。在這樣的情況下,不能單純的簡化兩人的分工。

當傳統觀念中的男女搭配主持家庭事務,退化成了只由女性一個人來獨自負責家庭事宜,這種簡單粗暴的職業分化,實在很可惜。這種錯誤的觀念下,很容易誕生沉默的爸爸+強勢的媽媽+媽寶組合。

在經濟條件還不允許的情況下,採取雙職工模式,夫妻二人共同分擔家庭經濟壓力。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夫妻二人更需要同時共同協商參與管理家庭事務,是更穩妥的選擇。

你有什麼好的想法,請在評論區留言,與你一起討論,並關注我,你的樹洞——折翼的天使2015.

相關焦點

  • 男主外女主內應該被推崇嗎?這5個因素告訴你,未必!
    作為家庭管理模式,男主外女主內的分工有其合理性,但沒有絕對的排他性。不同的家庭可以有不同的管理模式,男主外女主內只是其中的一種。在現實生活中,家庭模式是否合適,應該基於實際情況的考量並且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後,才能夠確認。一個家庭誰主外誰主內,是由多重因素決定的。
  • 男主外女主內 聽說是因為……
    中國傳統的分工模式是男主外女主內——男人負責賺錢養家,女人負責貌美如花。啊不對不對,是男人負責在外賺錢、應酬,女人負責照顧家人、操持家務(不過小編說的也是實話嘛,偷笑)。不過如今,女主外男主內的分工模式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那麼問題來了,分工模式到底哪家強?
  • 「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模式,一定有問題嗎?
    「男主外,女主內」的婚姻,被表現的多麼地觸目驚心。 加之,事實上,在亞洲國家,女性婚後回歸家庭,走入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的模式,是一種廣泛存在的共識。 這種共識不僅僅存在於男性之中,更存在於女性之中。 是一種集體無意識。 所以,出於以上種種,實際生活中,很容易走入「男主外,女主內」的婚姻。
  • 男主外女主內到底誰辛苦
    之前看過一篇關於男主外女主內的辯論賽雙方各自觀點,說的也都非常有道理甲方:大致意思是男主外女主內但這種生活模式幾千年流傳下來男人強魄的體力已不是工作的唯一依靠現代化工作所依賴的是腦力價值女人和男人同樣優秀完全可以創造同樣的社會財富我個人對雙方的觀點都表示贊同但是對於如今的社會男人主外賺錢就真的比女人主內顧家累嗎
  • 話題 |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要不要變?
    從小到大,我們經常聽到一句話是「男主外,女主內」,而且在很多人的觀念裡,好像一直都非常默認這句話,殊不知,這句話造成了多少家庭的悲劇
  • 男主外,女主內?一個家庭的分工,主要還是取決於這個!
    無論「男主外,女主內」,還是「女主外,男主內」的分工模式,很多人會陷入一種爭論之中,就是比誰更辛苦。大家都無法克服自戀,會不自覺地覺得自己才是家庭中最辛苦的那個人。掙錢養家的人覺得自己作為「社畜」,看客戶、看領導臉色,會議一個接一個,項目忙完一個又一個才是最辛苦的。在家做家務帶孩子的人覺得自己面對洗不完的碗,掃不完的地,還有愛發脾氣、需求又多的孩子才是最辛苦的。
  • 實行「女主外,男主內」家庭分工三個月,是一種什麼體驗?
    原創 祝你自由的 meiya 收錄於話題#親密關係4個距離婆婆8月初回老家,我和大衛開始「女主外,男主內」的家庭分工模式,即女人負責賺錢養家,男人做全職爸爸負責帶孩子做家務,已經過去三個月了,這個過程中,我們有什麼心得體會呢?
  • 「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分工,一定是正確的嗎?符合現在家庭模式嗎?
    在人們腦中似乎已形成了一種刻板印象——「男主外,女主內,」傳統社會責任分工根深蒂固的存在每一代人的心裡,受到廣泛的認可,幾乎就成為了家庭固定結構,似乎是約定俗成的。 人們普遍認為男人的特長在於賺錢養家,女人的特長在於勤勞持家,由於生育是女性特有的一種功能,順帶就認為女人除了生育之外,還應該打理好家裡的一切事務,中國早期社會的男耕女織,其實就是這樣的一種分工。
  • 女主外,男主內,全職爸爸行不行?
    在我們傳統的家庭分工中,長期以來都是「男主外,女主內」,可是近些年,男性選擇成為「全職爸爸」似乎也並不是罕見現象了。不管是被迫還是自願,確實有男性選擇成為「全職爸爸」。男性什麼情況下會做「全職爸爸」?▲圖片來源:微博收入的對比紅迪網有個比較熱的話題,「如果你的妻子收入比你高,你會當『全職爸爸』嗎?」引發了大批網友討論。
  • 金牛女與這個星座男最般配:男主外女主內,分工明確,很是和諧
    金牛女與這個星座男最般配:男主外女主內,分工明確,很是和諧。
  • 男主外女主內?有緣網提倡婚姻要講究平等
    在傳統的婚姻裡,「男主外女主內」的模式尤為常見,但是在當前的時代裡,女性賺錢養家也越來越常見,這種傳統的婚姻觀念也逐漸被很多人不認可。婚姻講究平等到底有多重要?  雖然是21世紀,但是有很多男性還是活在上個世紀,認為女性就應該相夫教子。殊不知,現在的社會裡,這種傳統的觀念已經得到了反駁。
  • 「男主外女主內」,這句話不適用當今
    「男主外,女主內」這種說法,其實,一直都在為丈夫的大男子主義打掩護。認為家庭中,女性付出的一切都是理所應當,是不應該說辛苦的。好的婚姻,就應該冷暖互知,互相換位思考,多體諒彼此的不易。
  • 男主內,女主外的生活幸福嗎?
    再加上她家是男主內,女主外,她硬生生的被社會和家庭訓練成勇士,並樂此不疲。 這就是生活,無論職場還是家庭,只要找到了自己合適的位置,為之全力付出就對了! 還有人無完人,一點小小的瑕疵,也許會影響生活,但一定要謹記分寸,只有把握分寸,生活才會一帆風順。
  • 「夫妻共享半年產假」引爭議:男主外女主內的時代,正在消失
    這個新聞一出來,引發爭議,有人表示認同,男人也應該承擔起養育孩子的重任。也有人表示沒必要,夫妻雙方都在家帶孩子,誰來賺錢。這樣的建議可行性還有待商榷,但是既然有這樣的提議,就可以看出,女性意識正在崛起,帶孩子不再是女人的責任,男人也該承擔起義務。
  • 「男主外女主內」會讓婚姻更幸福嗎?
    傳統的社會性別話語下,「女性更適合育兒」、「男性更容易在事業上有所建樹」等結論逐漸深入人心,然而,這種基於「男主外女主內」傳統論調,真的有科學依據嗎?男性與女性之間存在不可逾越的腦結構差異嗎?男性與女性哪個更能在職場上成功?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性別差異的那些事。腦內乾坤:男女大腦確有不同!
  • 《他和她的故事》:為什麼一定要男主外女主內呢?
    不得不說,剛開始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小編覺得影片中的男主卡比爾,就是一個靠女人吃飯的小白臉,不思進取還是個媽寶男!不過看一會你才會明白,原來男主內遠比女主內要好很多哦!和卡比爾相反,卡比爾的女朋友基雅是一個典型的女強人,她事業有成、風風火火,在遇見卡比爾之前從來不想著要結婚,因為她覺得結了婚自己的事業生活統統完蛋,還要照顧家庭,她實在沒有那麼多精力,不過遇見卡比爾之後,她覺得女主外男主內的生活並不比別人差,兩個個性鮮明且相互互補的年輕人,在幾次見面後結婚了。
  • 男主外,女主內,是婚姻幸福最大的謊言
    甚至,在很多女性的觀念裡,成功的男人都應該把精力放在事業上,自己更應該努力做好賢內助的工作。實際上,男主外女主內,是家庭幸福最大的謊言。一個對家庭沒有情感付出的男人,事業越成功,離家庭只會越遠。
  • 從「中庸」的角度出發:是誰規定了「男主外女主內」這件事的?
    難道學習歷史,就是不肯往前看嗎?直到現在,電視上還在熱播歷史劇,歷史題材的電影《孔子》、《赤壁》等等受到許多影迷朋友的追捧。難道這一切都是在固步自封嗎?錯了。我們不斷地叫人緬懷歷史,記住歷史,是為了追溯真相。只有知道事實的根源,記住錯誤思想帶來的負能量,才能更好的展望未來。以上,是我對上一篇文章做出的一點解釋。
  • 最差的婚姻,就是男主外,女主內
    最差的婚姻,就是男主外,女主內。所謂內外,即是一體的兩面,也就是說,這種情況下的男女,實際上是一體的,雙方都缺失了一部分。男方整天在外忙於工作,缺失了對於家庭生活的參與,女方整天在家裡圍著廚房孩子轉,缺失了對於社會生活的參與。這種婚姻,看似效率最大化,最經濟實惠,但是長遠看來,是得不償失的。男人在外賺錢,女人在家做家務帶孩子的婚姻,往往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男人一個人,要賺到養活一家人的錢,這種壓力往往會在老婆抱怨男人不做家務不管孩子時爆發:「我天天累死累活做牛做馬養活這個家容易嗎?」
  • 男主外,女主內,不要抱怨,男人和女人之間不同的角色使他們不同
    在人類最初產生的時候,女媧捏人也許只是為了延續後代而造就了男女的契合,他們的角色或許類似,但是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從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男耕女織,男人一直扮演著一個狩獵者的角色,而女人則是一個守巢者的角色,當然,母系社會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