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差的婚姻,就是男主外,女主內。
所謂內外,即是一體的兩面,也就是說,這種情況下的男女,實際上是一體的,雙方都缺失了一部分。男方整天在外忙於工作,缺失了對於家庭生活的參與,女方整天在家裡圍著廚房孩子轉,缺失了對於社會生活的參與。這種婚姻,看似效率最大化,最經濟實惠,但是長遠看來,是得不償失的。
男人在外賺錢,女人在家做家務帶孩子的婚姻,往往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男人一個人,要賺到養活一家人的錢,這種壓力往往會在老婆抱怨男人不做家務不管孩子時爆發:「我天天累死累活做牛做馬養活這個家容易嗎?」而女人,一個人又要做家務,又要帶孩子,這些東西你做得再多再累,男人也很難親眼看得見,好像家裡不費吹灰之力就會幹淨,好像孩子不用管,自動就會長大。於是就有了「守寡式結婚」「喪偶式育兒」之說,女人滿心歡喜以為自己嫁人了就有了依靠,最後卻發現,生活裡,還是只有自己一個人。
若這種男人上班,女人做家庭主婦的日子持續很久以後,更可怕的事情就發生了。一個人,你把時間花在什麼上面,你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男人在外上班,會接觸到各種各樣不同的人,會不斷在與人打交道的過程中提升自己。而女人,天天與桌子地板玻璃上的灰塵打交道,在日復一日的洗買切燒中消磨了青春,最後成為了一個廉價保姆,越來越感覺到,這個家,就好像男人的旅館。而女人,因為長期花心思維護的關係只有老公和孩子,那麼當老公與自己的差距越來越大,越來越沒有共同語言的時候,孩子長大結婚離開家的時候,女人會突然發現,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朋友,沒有事業,也沒有和睦的家庭,甚至連獨立的自我身份認知都沒有。
這就是男主外,女主內的悲劇。女人以為被人養著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卻不知這磨滅了自己的獨立性,讓自己的社會關係和眼界越來越窄,最終變成男人的附庸。
我們都知道,家裡你澆水最多的那盆花,你最喜歡,而你不負責管的花,你就會覺得它可有可無。人就是這樣,花的時間心思越多的東西,越珍惜愛護。生活也是如此,一個男人,他對於家庭生活的參與度越高,他就越是愛老婆,愛孩子,愛家,愛生活。事實上,工作賺錢,難道不是為了更好地生活嗎?
最好的婚姻,應該是男人女人都有自己的事業,有自己的朋友,兩個人都賺錢,不僅是養家餬口,更是成為更好的自己。然後下班了,男人女人分擔家務,分享生活。這樣的婚姻,男人既主外,也主內,女人既主外,也主內,於是兩人都是完整的個體,不再互相依附。
那麼問題來了,孩子怎麼辦?孩子大了,上學了,還好辦,孩子生下來到上幼兒園的這三年,怎麼辦?交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帶嗎?隔代教育放心嗎?交給保姆帶?外人會對孩子上心嗎?自己帶的話,工作怎麼辦?
這就成了需要每一位當代女性思考的問題。你能否在家帶孩子帶三年不賺錢,能否在三年後順利地重新進入這個快速變化的社會?如果這一切,你都在結婚生子之前考慮好解決方案,那麼當孩子來臨的時候,就不會有那麼多的束手無策和心力交瘁。
很多年前,電視裡在播一部電影,名字忘記了,劇情忘記了,但是有一幕,深深地映在了我的心底:女孩子出嫁當天,外面是緊張準備中的草坪婚禮,女孩子穿著潔白的婚紗,坐在梳妝檯前,一位女性長輩在給她梳妝打扮,一邊梳頭一邊說——記住這句話,結婚了,你還是一個人。
女孩,結婚了,你會變成老婆,兒媳,媽媽……但是永遠不要忘記,你是你自己,獨一無二的你自己,永遠要活出最美麗最開心最獨立的自己。不要去依賴別人,指望別人的愛,因為愛從來都是「我願意」,而不是「你應該」。愛是一種付出,而不是索取。與其去索取別人的愛,不如學會愛自己。要在任何情況下都有一個人也活得開心的能力,不會因為誰的離開,就感覺到空虛寂寞冷。
人生是一場自我的修行,當我們學會自愛自信自立的時候,也許這條修行路,會變成另一番風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