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含科量」標準明晰:6家擬登陸企業或不符合新要求

2020-12-14 挖貝網

隨著《科創屬性評價指引(試行)》(以下簡稱「指引」)的發布,科創板的上市要求得到了進一步的細化。指引包括3項常規指標和5項例外條款。企業如同時滿足3項常規指標,即可認為具有科創屬性;如不同時滿足3項常規指標,但是滿足5項例外條款的任意1項,也可認為具有科創屬性。

對於目前大多數科創板擬上市企業來說,指引無疑使得上市條件更加高了——他們不但要滿足原先的5套上市標準,還要額外滿足指引的要求。不過事無絕對,挖貝網研究發現,新指引利好4類企業:採用第二套標準上市的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突出的企業、大企業、低研發費用率企業。

同時,挖貝網也依據指引對科創板擬上市企業進行了盤點,發現在這些擬上市企業中,慧辰資訊、吉貝爾、海德曼、萊伯泰科、迪威爾、路德環境等6家企業可能不符合指引要求。

新指引:降低科創能力突出企業的上市難度

具體而言,對於採用科創板第二套標準上市的企業,指引放寬了研發要求,但加強了營收要求(主要針對營收在2億元以下的企業);對於研發能力較為突出的企業,科創板上市變得更加容易。

我們先來看科創板第二套上市標準,該標準的具體細則為:預計市值不低於15億元,最近1年營業收入不低於2億元,且最近三年研發投入合計佔最近三年營收的比例不低於15%。

新指引3項常規指標對研發投入的要求沒有科創板第二套上市標準那麼苛刻。只需要保證最近三年研發投入佔營收的比例在5%以上或者最近3年研發投入累計在6000萬元以上,並形成主營業務收入發明專利5項以上。

不過在營收方面,指引增加了額外的需求,如果這家企業採用標準二上市,但最近1年營收低於3億元大於2億元,則其還要滿足最近三年營業收入複合增長率達到20%的條件。不過對於最近1年營收達到3億元的企業,則無此要求。

除了採用科創板第二套標準上市的企業可以因指引獲利,對於創新能力特別突出的企業,指引也是一個利好。因為指引專門列出了5項額外條款,針對雖未達到指引3項常規指標,但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企業申報科創板上市:

(1)發行人擁有的核心技術經國家主管部門認定具有國際領先、引領作用或者對於國家戰略具有重大意義;

(2)發行人作為主要參與單位或者發行人的核心技術人員作為主要參與人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並將相關技術運用於公司主營業務;

(3)發行人獨立或者牽頭承擔與主營業務和核心技術相關的「國家重大科技專項」項目;

(4)發行人依靠核心技術形成的主要產品(服務),屬於國家鼓勵、支持和推動的關鍵設備、關鍵產品、關鍵零部件、關鍵材料等,並實現了進口替代;

(5)形成核心技術和主營業務收入的發明專利(含國防專利)合計50 項以上。

換句話說,如果這家科創板擬上市企業是國家主管部門認定具有國際領先、引領作用的企業或者這家企業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等獎項......那麼這家企業去科創板上市是不需要滿足最近三年研發投入佔營收的比例在5%以上、形成主營業務收入發明專利5項以上、最近三年營業收入符合增長率達到20%或最近一年營收達到3億元這些條件的。

巧合的是,科創板第四套標準的上市條件是預計市值不低於30億元,且最近一年營收不低於3億元;第五套標準上市條件是預計市值不低於40億元,業務或產品需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市場空間大,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並獲得知名投資機構一定金額的投資。醫藥行業企業需取得至少一項一類新藥二期臨床試驗批件,其他符合科創板定位的企業需具備明顯的技術優勢並滿足相應條件。

所以如果一家獲得過國家科技進步獎,並將相關技術運用於公司主營業務的企業去科創板上市,而其剛好採用科創板上市標準四,那麼對這家企業來說,在財務上,已經沒有任何具體的要求了;如果這家企業採用科創板上市標準五,獲得過國家科技進步獎無疑是對「業務或產品需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市場空間大,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這一要求的一個有力的驗證。

雙刃劍:利好大企業 也利好低研發費用率企業

雖然說指引使得大部分企業的科創板上市難度加大了,但對一部分營收規模較大、但研發費用率較低的企業來說,指引同樣也是一個利好。

在科創板企業上市過程中,我們會發現這樣一種現象,即:這家企業研發費用的絕對金額很高,但由於這家企業的營收規模也很高,最終會導致其研發費用率低於5%。比如已經上市的傳音控股(688036.SH),該公司2016年至2018年研發費用分別為3.85億元、5.98億元、7.12億元,以絕對金額而論已經超過了絕大部分科創板上市公司,但其研發費用率卻3%左右徘徊。

所以這類企業往往會陷入爭議之中——它到底是不是一家科創型企業呢?

指引無疑是肯定了這類企業,因為指引規定研發費用率在5%以上和最近3年研發投入累計在6000萬元以上這兩種情況中,只要滿足一項就可以了。

但是,這一規定也可能導致另外一種現象,即:只要營收規模足夠大,就可以輕鬆滿足最近3年研發投入累計在6000萬元以上的條件。比如說營收規模在20億元以上的企業,那麼只要保證每年1%的研發費用率,不就可以符合條件了麼?不過,目前科創板尚未出現這樣的申報企業。

6家擬登陸企業或不符合指引要求

受指引影響最大的當屬正在走科創板上市流程的企業了,截止目前處於提交註冊、問詢、更新財報階段的企業有100餘家,套用指引3項常規指標進行對比,我們發現至少6家企業達不到常規指標的要求。

我們先看最近三年研發投入佔營收的比例在5%以上或者最近3年研發投入累計在6000萬元以上這項指標。共有6家企業不符合這項指標,他們分別是慧辰資訊、吉貝爾、海德曼、萊伯泰科、迪威爾、路德環境。

這6家企業2016年至2018年累計研發投入佔營收的比例均低於5%,並且累計研發投入也小於6000萬元。值得一提的是吉貝爾,該公司已經提交了註冊。不過這家公司是一家藥企,根據其招股書,其主要產品包括升白藥物利可君片、複方抗高血壓一類新藥尼群洛爾片等產品。所以即便其不滿足指引的3項常規指標,但依舊有可能上市。

至於營收指標,由於大部分科創板擬上市公司都是在2019年申報的,2018年為其最近一個完整的財年(大部分企業未公布2019年具體的財報),如果要計算最近3年的的營收複合增長率則要上溯至2015年。而企業在招股書中一般只會公布最經3個完整財年的業績(2016年、2017年、2018年),所以本文不計算營收複合增長率這一指標。

7家已上市企業或達不到新標

值得注意的是,指引是在2020年3月20日公布的。那麼從去年7月22日至今,已經登陸科創板的企業中有沒有不符合指引3項常規指標的科創板上市公司呢?答案是肯定的。

經過計算後,我們發現潔特生物(688023.SH)、清溢光電(688138.SH)、萬德斯(688178.SH)、神工股份(688233.SH)、聯瑞新材(688300.SH)、建龍微納(688357.SH)、江蘇北人(688218.SH)7家上市公司2016年至2018年累計研發投入佔營收的比例低於5%同時3年研發投入金額累計低於6000萬元。

這7家公司上市後,業績表現都還不錯,2019年營收和淨利潤均出現了增長。但有一家例外,這家公司就是神工股份。

神工股份業績快報顯示,公司2019年度實現營業總收入1.89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33.25%;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7694.98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27.80%;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7618.46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42.65%。

神工股份表示,公司營業總收入同比下降33.25%主要系2019年行業景氣度整體下滑及受國際摩擦影響公司向國外客戶銷售減少所致。值得一提的是,神工股份招股書(註冊稿)顯示,公司擁有 24 項專利,其中 2 項為發明專利。

相關焦點

  • 科創板第三十五周交易大復盤:新鮮事有趣事創紀錄的事一應俱全
    請看本周科創板金牌視點消息 科創板「含科量」標準明晰 提升科創板發審效率 3月23日行情如下: 科創板消息:「含科量」標準明晰 提升科創板發審效率 日前,證監會發布《科創屬性評價指引(試行)》(簡稱《指引》),意味著此前長期困擾市場的申報企業「含科量」有了官方參考係數。
  • 螞蟻上市背後:科創板首迎金融科技企業 含「科」量、估值引熱議
    從當前已上市企業看,科創板重點推薦的六大行業中,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行業居多,前者又以半導體和集成電路為主。從行業劃分上看,螞蟻集團屬於新一代信息技術行業。值得注意的是,今年3月,上交所發布了科創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進一步細化了科創板重點服務的行業領域範圍,明確提出:其他符合科創板定位的深度應用科技創新領域的企業,如金融科技、科技服務等,也屬於科創板服務範圍。這一細化政策之舉,無疑為金融科技類企業上市做了鋪墊。
  • 科創板日報:上市企業擴容至200家華大基因兄弟公司「報考」科創板
    今日科創板日報主要內容有:科創50指數跌0.53%,尚未盈利醫藥股跌幅居前;33家科創板公司提前預告2020年業績;科創板企業擴容至200家,總市值規模近3.2萬億元;華大基因兄弟公司「報考」科創板;亞洲矽業開啟科創板上市之路,擬募資15億元擴大多晶矽產能。
  • 開門迎客636天 科創板受理企業達到500家
    17日晚,伴隨3名「新考生」獲受理,科創板受理隊伍正式達到500家。這距離2019年3月22日科創板開門迎客,僅過去636天。在2020年即將收官之際,科創板試點註冊制再次向市場交出一份「新成績單」。
  • 科創板成績單出爐:6成企業盈利 東方生物猛增12倍
    據《華夏時報》記者統計,64家已發布業績預告的科創板公司中,報告期內出現虧損(包括續虧、首虧、減虧、增虧)的企業數量為16家,佔比25%;報告期內預告類型為盈利(包括預增、預減、略增、略減、續盈)的企業數量為40家,佔比62.5%,此外,還有1家扭虧為盈;報告期內預告類型為不確定的企業數量為7家。從增長口徑看,64家企業中,23家利潤同比增加。
  • 科創板IPO|新三板企業艾為電子擬科創板IPO 坦言存在業績下滑風險
    10月7日,資本邦獲悉,新三板掛牌企業上海艾為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艾為電子)的科創板IPO申請近期獲上交所受理。中信證券擔任其保薦機構。 符合上市科創板條件中的「2.1.2(一)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10億元,最近兩年淨利潤均為正且累計淨利潤不低於人民幣5000萬元。」
  • 溫州最新一批擬上市企業名單公布 溫州擬上市企業總量達226家
    溫州網訊 近日溫州市公布了2018年溫州市新增擬上市企業名單,至此全市擬上市企業總數達到226家,資本市場上的「溫州板塊」預備隊再次擴容。近幾年,全省「鳳凰行動」計劃和溫州「百企上市」計劃,溫企對接資本市場的步伐不斷加快,直接融資的比重也在不斷提升。
  • 217家科創板公司IPO募資超3000億元 審核效率顯著提升
    超八成企業選擇第一套上市標準從上市標準來看,上述524家公司中,選擇科創板第一套上市標準的有441家,佔比84.16%,另外,選擇第五套上市標準(即未盈利上市標準)的有17家,佔比3.24%。「科創板第一套上市標準是淨利潤上市標準,維度相對比較簡單。
  • 科創板上半年成績單來了!六成營利雙增,這家公司基金持股比例高達51%
    另一方面,除未盈利企業外,虧損排名前十的公司虧損金額佔所有公司虧損總額的比例達96%,個別企業業績下滑超過90%,經營風險需要持續關注。總體看,科創板公司克服新冠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和外部環境變化的種種困難,加大研發投入,提升產業能級,業績保持持續、穩定、快速增長,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科技創新企業的巨大發展潛力。
  • 12月藥企上市動態:2家登陸科創板、1家登陸深交所,多家排隊中
    【製藥網 行業動態】強調科技創新屬性和「硬科技定位」、允許未盈利企業上市的科創板正成為我國醫藥生物公司上市的選擇。12月以來,多家藥企敲鐘上市,其中有2家登陸科創板、1家登陸深交所,還有多家排隊中。科興製藥登陸科創板12月14日,科興製藥登陸科創板。公司是一家主要從事重組蛋白藥物和微生態製劑的研發、生產、銷售一體化的創新型生物製藥企業。
  • 「後發先至」折射科創板什麼信號?
    回溯兩家公司走過的科創板IPO之路,或許對後來者有著借鑑意義。   兩家公司搶先!   伴隨科創板正式開板,首個註冊結果昨日晚間出爐。6月14日晚間,證監會同意華興源創、睿創微納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2家公司有望成為首批登陸科創板的上市公司。
  • 山東首批科創板「後備軍」,青島16家企業入選,個個來頭不凡!
    科創板是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的「試驗田」,科創板上市公司是我國科技水平的「國家隊」。可以說,這個入庫企業名單是對山東科技企業後備軍的一次大「檢閱」。 記者梳理名單發現,全省共有12個城市入圍,青島以16家企業入庫位列全省第一,煙臺、淄博分列二、三位,分別入庫10家、8家,濟南以5家企業排在第四。
  • 泰坦科技「含科量」不足仍補考 研發費用率降毛利率掉隊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系泰坦科技首次衝關折戟後的第二次衝關科創板。在經歷了上交所四輪問詢後,2019年9月26日,泰坦科技首次上會,結果成為第二家被上市委否決的科創板企業。泰坦科技首次科創板IPO,保薦機構是光大證券,擬募集資金額為4.15億元。
  • 科創板首批企業市盈率高低分化,瀾起科技38倍被稱「估值留有空間」
    7月5日上交所宣布首批科創企業將於本月22日(周一)舉行上市儀式。瀾起科技將衝刺首批。在晶片設計領域,科創板擬上市公司當中「臥虎藏龍」,有著一批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聚辰股份、瀾起科技(688008.SH)、晶晨股份等多家知名半導體設計企業,都加入到衝刺科創板上市的行列當中。
  • 高分子新材料供應商海力威擬科創板IPO
    原標題:高分子新材料供應商海力威擬科創板IPO   記者獲悉,青島海力威新材料
  • 創業板、科創板成「主...
    6月12日,威高骨科科創板IPO獲上交所受理,公司是港股公司,本次上市是港股公司分拆上市,若威高骨科成功在科創板上市,將成為繼心脈醫療後第二家醫療器械企業科創板分拆上市企業。  2019年12月13日,證監會公布《上市公司分拆所屬子公司境內上市試點若干規定》,中國鐵建成首家A股披露分拆上市預案企業。
  • 科創板IPO|科創板現首家終止註冊再闖關企業 博眾精工二度衝刺IPO...
    時隔四個月,博眾精工再度披露科創板招股書,宣布二度衝刺科創板IPO,此前(2020年4月9日),公司和保薦機構華泰聯合提交撤回科創板上市申請的文件,主動要求撤回註冊申請文件,根據規定,上交所決定終止對博眾精工發行註冊程序。
  • 新三板日報:28家科創板受理企業情況3家企業「已問詢」
    目前為止,新三板總掛牌10340家,創新層892家,基礎層9448家;做市轉讓976家,集合競價企業9364家。擬掛牌44家。   漲跌情況   創新層方面,自在傳媒暴漲100.00%,領漲創新層個股,中浩紫雲、崇德動漫等漲幅居前;亞成微、天晟股份、菁茂農業等跌幅居前。
  • 新三板日報:股轉明確年報編制要求已超20家精選層企業預約披露時間
    今日新三板日報主要內容有:股轉明確年報編制要求,精選層將對標上市公司,已超20家精選層企業預約披露時間;三元基因1月8日精選層掛牌:創新藥企,公開發行三家公募加持;新能源汽車產業大爆發,這些新三板企業站上風口!多家公司正籌劃IPO;驅動力精選層發行價5元/股,於1月11日申購。
  • 浙江區域性股權市場改革又落重子 科創助力板開板 首批19家企業...
    首批科創助力板企業及全省100餘家重點擬上市企業出席本次活動。浙江科創助力板開板首批19家企業掛牌浙江區域性股權市場創新又落下重子。在今天的活動上,浙江省副省長朱從玖、上海證券交易所理事長黃紅元等領導共同為「科創助力板」開啟啟動按鈕,標誌著科創助力板正式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