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是我們的傳統節日。
每逢佳節倍思親。
在外漂泊的人肯定會很想念自家人包的粽子。
外面賣的粽子即使再美觀也沒有家的味道。
陳喬恩已經在北京定居了,平時能夠回臺北老家的時間屈指可數。
每到端午節,陳喬恩都特別想念家鄉的粽子。
朋友就是我們為自己挑選的家人
陳喬恩雖然已經有男朋友了,兩個人一直處於異地戀。男友艾倫長居在馬來西亞。陳喬恩則定居在北京。大多數時間陳喬恩是處於一個人孤單的獨居狀態。在陳喬恩的心目中,獨居生活中朋友就是家人。
陳喬恩邀男星來家,他也是陳喬恩的男閨蜜,他就是陳正飛。陳正飛是一個酷似陸毅,斯文紳士且會雙語的男明星。他年輕時就曾在加拿大讀書,莫名讓人想起了我們的天使高以翔。他也同樣在加拿大讀書,一個會雙語的紳士的男明星。
陳正飛和陳喬恩識於微時,兩個人已經認識近20年了。陳正飛就像是閨蜜一樣的存在。男女之間真的有純友誼嗎?當然很少。陳正飛和陳喬恩就有一個35歲的約定,當年他們約定陳喬恩如果在35歲還沒結婚,他就娶陳喬恩。
如今陳喬恩已經41歲了,他也沒有娶陳喬恩。陳正飛給出的理由是陳喬恩不會需要嫁給他。意思很明顯,可能是陳喬恩並沒有答應他。
42歲的陳正飛一直未婚獨居,難道還是在等陳喬恩嗎?他們之間的友誼已經有二十多年,讓人想起了霍建華和林心如。兩個人也是認識多年,最後走到了一起。相比男友艾倫,陳正飛不管從顏值、事業和年齡都和陳喬恩更加的般配。
陳正飛至少可以陪伴在陳喬恩身邊,而艾倫卻一直都在國外。異地戀始終不是長久之計。陳正飛和陳喬恩一直很親密,他們還曾同遊過美國。兩個人就像極了家人。
陳正飛和陳喬恩的互動還親密,摸頭殺和深情凝望,這些含情脈脈的眼神,讓人嗅出了一絲戀愛的酸臭味。陳喬恩是故意視而不見嗎?
食物的味道就是家人的味道
在端午節這樣特殊的日子,男友艾倫都沒有陪伴在身邊?這樣的男友真的太不稱職了,簡直就是男友還不如男閨蜜系列。陳喬恩邀請陳正飛以及三五好友來家裡包粽子。
在北京多年,她一直很懷念奶奶小時候包的客家肉粽。食物的味道就是家人的味道。陳喬恩也透露奶奶剛離世不久,她已經吃不到奶奶味道的粽子了。就像我們每個人內心中都會懷念某一道菜,其實就是家人的味道。
陳喬恩這一次她決定組一個局讓大家一起在端午節包客家肉粽來吃。客家肉粽的葉子都和普通粽子的葉子不同,用的是筍殼葉。筍殼葉的厚度和韌性比較好,適合長時間烹煮。
陳喬恩費盡心思才找到這樣的筍殼葉子。那麼客家粽子是什麼樣的呢?客家粽子就是鹹粽,陳喬恩準備了蝦米、鹹蛋黃、五花肉、香菇等等餡料。看到這些餡料就知道這個粽子肯定很好吃,唯一的缺點就是太油膩了。
肉粽的製作過程,有需要學習的朋友可以認真看一下。首先爆香紅蔥頭,紅蔥頭是為了製作臺灣滷肉。臺灣滷肉很出名,用五花肉爆香放入米酒、紅蔥頭、肉桂、香料、醬油等小火慢煲。
陳喬恩是用滷肉的湯汁拿去炒糯米,炒到五成熟。開始包粽子了,陳喬恩包的肉粽料足,居然還放了蘿蔔乾。能說蘿蔔乾就是客家肉粽的靈魂嗎?
15分鐘能煮熟肉粽嗎
陳喬恩包的粽子看起來就特別美味,糯米包裹著滷肉,想想都讓人流口水。有一個細節,多少人注意到了?陳喬恩的朋友蒸粽子,只蒸了15分鐘,確定15分鐘會熟嗎?
糯米雖然已經炒到了五成熟,但是15分鐘肯定不會熟的。粽子裡的糯米感覺還有一點夾生。陳喬恩自稱她能夠一次性吃三個這樣的大肉粽,41歲的女明星真的不忌口嗎?這個油膩的肉粽雖然好吃,但是很容易發胖的。
看著醬油色的肉粽,夾雜著鹹蛋黃、蘿蔔乾和滷肉,太絕了。吃了這個鹹粽,甜粽可以靠邊站了。大家都知道北方人喜歡吃甜粽。就像汪小菲就很難理解為什麼妻子大S那麼喜歡吃客家肉粽。
獨居生活快樂多
陳喬恩已經獨居近20年的時間了,她認為很自由。她可以隨心所欲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不需要成為任何人的附屬品。當她需要朋友的時候,她就會去讓朋友來家裡。比如聖誕節,她會特意買聖誕樹布置家裡,讓生活有儀式感。
獨居生活當然也有孤獨的時候,端午節可以讓朋友陪伴,那麼情人節就不能讓朋友陪伴。往年的情人節,陳喬恩都會一個人度過。陳喬恩目前很享受這樣自由的生活。
自由是一方面,也有弊端的一面。就像她的男閨蜜陳正飛所言說,獨居的生活是很瀟灑。但是當你到了70歲的時候,就會害怕孤獨。萬一身體不舒服,身邊連個家人都沒有。他就很希望能夠和朋友住得近。
任何事情有利必有弊。選擇了自由,那麼也要失去一些東西。
陳喬恩內心還是渴望婚姻,嘴上都說一輩子單身都可以,但是誰不希望有個人陪在身邊呢?
就像林心如就透露有一次一個人夜晚在家的衛生間摔倒,下巴磕出血,身邊一個人都沒有。她內心百感交集。
她就選擇了婚姻,後來和霍建華結婚,生下了一個可愛漂亮的女兒。
就像40歲的柳巖就擔心自己到了60歲還是單身一人,每思及此她就會落淚。
試問哪個女人不想要找一個忠誠專一的伴侶,甜蜜恩愛度過餘生,再生一兩個孩子。
獨居的生活要想過得好,前提條件就是要有錢。
獨居,這本身就不是主流。
世俗往往都會是大多數人要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