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次給你縫傷口的,可能是手術機器人

2020-12-26 MedPeer

最新研究中心,研究人員通過手術教學視頻訓練機器人模仿外科手術的操作過程。也許,下一次你的主刀醫生,就會是一個機器人了。

手術機器人在布上穿針引線。

下次你去醫院做手術,你的外科醫生的助手有可能是機器人。在因特爾、谷歌大腦、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合作項目中,研究人員通過手術教學視頻訓練機器人模仿外科手術的操作過程。

此前,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教授曾使用YouTube視頻指導機器人學習多種不同的動作,比如跳躍或舞蹈,而谷歌也曾嘗試訓練機器人理解深度和動作。這次,研究團隊在他們的最新課題Motion2Vec中利用了這些知識,以現實的手術視頻作為參考來訓練機器人。在最新發表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闡述了他們是如何使用YouTube視頻訓練da Vinci雙臂機器人在布上穿針引線的。

這個研究依靠Siamese網絡(一種深度學習網絡),它讓兩個以上的網絡能共享數據。這種系統適用於對比和評估資料庫之間的關係。這樣的網絡過去被用於進行臉部識別、字跡認證還有語言識別。物理學家Ken Goldberg領導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實驗室的研究,他解釋道,YouTube有大量指導素材,可用於這項深度學習課題。

「YouTube每分鐘都有長達500小時的新視頻上傳,這是一個龐大的知識倉庫,」他說,「任何一個人都能打開其中任意一個視頻並理解其中的意義,但是目前機器人還不可以,對它們來說這些只是像素流。所以,我們這項工作的目標是嘗試讓機器人理解這些像素流,也就是讓它們看視頻,分析視頻...還能把視頻按照意義分段。」

在這個縫線任務中,團隊只用了78個醫學教學視頻訓練AI演示其中的過程。他們表示,機器人的成功率達到了85%。這說明機器人最終能在手術過程中完成一些基本、重複性的工作。這樣外科醫生就能把時間和精力集中在更需要小心細緻的任務上了。

機器人將很快取代外科醫生嗎?「我們還沒有到這一步,」Goldberg說,「但是我們讓外科醫生的能力提高了,他們能看著這個系統,指示哪裡需要縫合,傳達給機器人需要縫六針的指示。然後,機器人就會開始工作,這樣進行手術的醫生也能稍微放鬆一些,能休息更長時間,並在之後能將注意力集中在手術中更複雜和細微的地方。」

近幾年,機器學習在生物技術領域做出了許多貢獻。AI有能力快速處理大量數據,通過CAT掃描發現肺癌和計算中風的風險,利用ERG和MRI成像計算心臟疾病和心臟驟停的風險,以及檢查照片區分皮膚損傷和通過眼部照片分辨出遭受糖尿病的患者。

相關焦點

  • 頭髮絲也能縫傷口?援鄂醫生用頭髮縫傷口,只花十幾分鐘
    人的身體出現傷口後,身體有一定自愈能力,但是如果傷口較深,缺損比較嚴重,則需要進行縫合,讓傷口對攏閉合,促進癒合,減少感染的概率,回溯歷史,動物韌帶、毛髮、麻繩等都曾被用於手術縫合。宋京海主任表示,在臨床,對於面部、頜下等暴露部位的傷口,醫生反而不願意用可吸收線,因為「可吸收的縫線在被人體吸收時可能出現炎症反應,如果是皮下縫合術,表面可能看不到線了,但皮下可能會產生像疤痕一樣的東西,摸起來比較硬的條索,有時候反而沒有經過拆線後的切口,其組織自然癒合得效果更佳。
  • 縫了超自然的雙眼皮!手術心得/保養方式/如何選擇縫或割
    在聊這次的手術前,想先來說說看關於「整形」,你對「整形」的定義是什麼呢?對我來說,整型其實是非常廣泛的,不只是臉上開刀那種才算,像是雷射、微整什麼的這些都算,應該是說,我覺得只要是做一些改變讓自己更好看,就可以算是整型,當然也包含大家最常見的戴牙套,所以,整牙齒也是整形的一種囉!關於我的「縫雙眼皮」,為什麼現在才說呢?因為我想先看看身邊的朋友們會不會發現,答案是:沒有!
  • 耳蝸手術後傷口癒合期,何時能洗頭?
    這裡要說一句,耳蝸手術切口的皮膚縫合是將分離的皮膚拉攏起來,癒合基本靠皮膚本身的自我修復能力,並不是真的像縫衣服那樣「縫起來」。不同的手術植入切口示意圖:國際上人工耳蝸手術植入切口並不統一,但越來越多的醫生開始採用微創的切口方式我們從小就被家裡的長輩教育,說身上如果有了傷口,那是不能沾水的,一沾水就要發炎。
  • 機器人輔助食管癌根治手術的應用|達文西機器人|食管癌|機器人|...
    1 例(0.7%),肺部感染 13 例(8.7%),乳糜胸 4 例(2.7%)和傷口感染 2 例(1.4%),無術中大出血病例及死亡病例。醫用機器人已在前列腺手術中被廣泛應用且大有取代傳統微創手術和開放手術的趨勢[5],在食管外科領域,雖然已有文獻報導機器人輔助食管癌切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6-7],相對於傳統腔鏡,既往研究提示圍手術期的效果類似[8],遠期治療效果還有待進一步研究[9]。本研究將分析我院胸外科 148 例機器人輔助下 McKeown 和 Ivor-Lewis 食管癌根治手術的圍手術期治療效果及應用經驗。
  • 阿嬌眉頭的傷口首曝光,6釐米縫了66針,稱遮瑕膏是偉大的發明
    也是用右手「比V」,遮住自己的額頭,看不到傷口的情況。9月24日中午的時候,阿嬌自己發文曝光了自己的傷口。並且配了5張傷口的細節圖,好幾張看起來都觸目驚心。 傷口曝光 從圖片來看,阿嬌的傷口在右眉骨上,有一道很長的傷口。據悉眉頭的傷口有6釐米長,縫了66針。
  • 阿嬌曬傷口縫幾十針,透露用遮瑕膏掩蓋,專家:創面化妝易感染
    由於傷口長達6cm,需要立即進行縫合手術,由內層肌肉到表皮總共縫了數十針。 9月24日,阿嬌在社交媒體曬出自己的傷口,表示傷口已經快要痊癒,同時她提到,「遮瑕膏簡直是偉大的發明」,並透露自己已經復工,為了遮住傷口使用了遮瑕膏化妝。
  • 雙眼皮手術?你想知道的六個重點在這裡
    「縫雙眼皮」同樣需要局部麻醉、也要切開皮膚,不過切口較小,醫師透過幾個較小的切口來移除部分眼眶脂肪,再縫合真皮層與眼瞼板,是切口較小的微創手術。所以說所謂的「無痕」指的是「傷口較小」,並非「完全沒有傷口」。在「割雙眼皮」和「縫雙眼皮」兩者之間還有很多種變化,醫師會先評估每個人年齡、眼瞼厚度、皮膚鬆弛程度等實際狀況後,採取合適的作法。
  • 新一代達文西手術機器人手術治療前列腺癌
    12月17日晚,最新的達文西XI手術機器人運抵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至此該院已擁有兩臺達文西機器人。截至本月16日,該院已完成自2015年引進第三代達文西機器人以來的第3348例機器人手術。「在發達國家,一半以上的前列腺手術都是機器人來做,現在,我們醫院泌尿外科90%的前列腺癌手術和腎腫瘤手術都是在機器人輔助下完成。」邵逸夫醫院黨委副書記、泌尿外科專家丁國慶表示,在臨床上,機器人輔助前列腺癌根治術患者的尿控和性功能得到更好保留,而對於一些複雜的腎腫瘤,機器人輔助下的手術讓保留腎臟成為可能。
  • 青年醫師辯論賽 | 機器人手術可否取代開放手術和傳統腹腔鏡手術?
    核心提示:數據顯示,自2006年國內引進首臺達文西手術機器人以來,我國已累計開展了4萬多例機器人手術。毫不誇張地說,外科手術正在逐漸走進機器人時代。那麼,開放手術和傳統腹腔鏡手術何去何從,會不會在某一天被機器人手術完全取代?
  • 全球最先進的達文西手術機器人技術解析
    據說,手術機器人「達文西」是以500年前達·文西在圖紙上畫的機器人雛形為原型設計的用於醫學手術的機器人,並以「達文西」的名字命名。  達文西機器人的技術源於擁有官方背景的斯坦福研究院(SRI),上世紀80年代末,一群科學家在斯坦福研究院開始了外科手術機器人的研發,初衷是要研製出適合戰地手術的機器人。在後續的研究中,手術機器人引起了美國國防部的關注,他們對這種醫生可以遠程操作來對士兵進行手術的系統很感興趣,很快這種興趣變成了實際行動。
  • 機器人手術精度達亞毫米級!珠海完成首例骨科手術機器人輔助手術
    據悉,這次手術屬珠海首例,這也是珠海首次引進「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該機器人能夠完成脊柱、創傷等骨科手術,實現亞毫米級手術精度。省中醫珠海醫院的專業團隊與高精尖設備強強聯合,實現了骨科手術的微創化、精準化、智能化。「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的骨傷科,是珠海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骨傷中心、脊柱微創中心,為骨科手術機器人落戶珠海打下了堅實基礎。」
  • 機器人做手術真的靠譜麼?醫生被機器取代,一年完成2萬多例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每次說起手術,很多人可能都會談之色變,畢竟這是在自己的身體上「動刀子」,哪怕是微創的小手術,也可能會讓人們感到恐懼。在我們大家的意識中,寧可選擇吃藥,也不願意接受手術。可有些時候,我們身體中的某些疾病,已經到了無法靠藥物治療去解決,而手術就成為了最佳的治療方案。
  • 谷歌聯手伯克利給機器人上網課!觀看8位醫生手術視頻學縫合
    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這種場景,去醫院做手術時,醫生助手已經不是可愛的護士小姐姐,而是兩隻冷冰冰的機械臂,以快準狠的手法幫你縫合傷口。最近在Google Brain,英特爾還有UC伯克利的合作研究中,研究人員通過用手術教學視頻來對機器人進行「訓練」,讓其能模仿手術過程。
  • 二次手術縫合傷口,任達華介紹整形醫生保美貌
    聽到這個消息後,許多關注阿嬌的粉絲都感到擔憂,畢竟撞到頭的事情,是可大可小的,如果不小心留下了疤痕,可能對日後的工作和演藝生涯都有所影響。所幸阿嬌及時聯繫了工作人員,經紀人霍汶希和好友容祖兒聽到這消息也馬上趕到阿嬌所在的位置。
  • 濱州市人民醫院達文西機器人連續完成數例高難度手術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通訊員張海文 郭慶花 記者 郗運紅近日,濱州市人民醫院肝膽外科夏修良主任醫師、王建強副主任醫師連 續完成達文西機器人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右半肝切除+尾狀葉右半切除術、 肝門部膽,癌根治術、胰腺腫物切除術等肝膽外科超高難度手術。
  • 手術後吃什麼傷口癒合快 傷口癒合禁忌食物
    有人說吃豬蹄可促進傷口癒合,也有人說,多吃雞肉、魚肉對傷口癒合更有好處!其實對於手術傷口癒合吃什麼這個問題,大家都眾說紛紜,也不知道那個是真那個是假。小編今天就給大家講解一下手術後吃什麼傷口癒合快這個問題。手術後吃什麼傷口癒合快1、含維生素C的食物維生素C增進傷口癒合及增加對受傷及感染等壓力的感受力。
  • 阿嬌昨晚進行了第二次手術,頭部表面一層已縫66針,網友熱議:天哪...
    虎撲9月8日訊 9月8日,霍汶希Mani 透露阿嬌@鍾欣潼 昨晚進行了第二次手術,頭部表面一層已縫66針。新聞發布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具體內容如下:#阿嬌頭部表面一層已縫66針# 8日,@霍汶希Mani 透露阿嬌@鍾欣潼 昨晚進行了第二次手術,醫生由@任達華 介紹。阿嬌重新縫合了傷口,總共幾百針。
  • 阿嬌頭部第一層縫了66針,總共幾百針!二次手術痛苦不已
    霍汶希透露阿嬌傷情英皇著名經紀人霍汶希向記者透露阿嬌傷情的最新情況,昨晚已經進行了第二次的手術,重新縫合了傷口,頭部表面的第一層就已經縫了66針,總共縫針幾百針。縫幾百針,就算是縫在別的地方也觸目驚心,痛苦不堪啊!何況還是頭部,心疼阿嬌!任達華介紹醫生,阿嬌發聲整形科醫生由香港著名影星任達華大哥介紹的,是在這方面相當權威的醫生,他表示由於針線方面細很多,所以才會出現表面第一層已縫66針的情況。
  • 機器人輔助早期肺癌肺段手術的質量控制
    由於肺段血管及支氣管變異繁多,手術技術較肺葉切除術更加精細複雜。長期以來,胸腔鏡手術是解剖性肺段切除主要的微創手術方式。機器人手術系統作為新一代微創手術設備,相較傳統胸腔鏡手術具有放大 10 餘倍的三維術野、精準靈活的機械腕以及震顫過濾系統等。這些優勢均為施行肺段切除術提供了良好支持。目前機器人輔助肺段切除術已在國內外多個醫療中心開展,但目前尚缺少機器人早期肺癌肺段手術的質量控制。
  • 【瘢痕康復】創傷及手術瘢痕的康復
    將生長因子噴塗於傷口或噴於紗布(或清潔的化妝棉)敷在傷口30分鐘塗百多邦或紅黴素,待起乾燥後用棉球或紗布擦拭乾多餘藥膏。貼3M免縫膠帶,貼的方法見下圖,如果皮膚較敏感,要減少拉力或免拉力,以免造成過敏或機械應力導致皮膚起水泡。貼24小時後,用蘆薈膠塗抹20分鐘後移除膠帶重複上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