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愛耳君有遇到過這樣的家長,自從孩子耳蝸手術後,一個月沒敢洗頭,只敢拿溼毛巾擦擦,頭上都有味道了,愛耳君問為什麼不洗洗?家長回答說怕把傷口洗破了,有道是「傷筋動骨一百天」,覺得長好了才能洗。結果最近孩子頭皮瘙癢厲害,老是用手去抓,有的地方都抓破了。
首先,我們要知道,人類的皮膚是人體組織器官中自我修復能力最強的之一。也就是說,皮膚其實是有著超強的自我修復能力,所以在耳蝸手術後,切口區域的皮膚在縫合後就開始了自我修復的過程。
這裡要說一句,耳蝸手術切口的皮膚縫合是將分離的皮膚拉攏起來,癒合基本靠皮膚本身的自我修復能力,並不是真的像縫衣服那樣「縫起來」。
不同的手術植入切口示意圖:國際上人工耳蝸手術植入切口並不統一,但越來越多的醫生開始採用微創的切口方式
我們從小就被家裡的長輩教育,說身上如果有了傷口,那是不能沾水的,一沾水就要發炎。
但是從科學的角度,水的成分主要是氫和氧,都是有機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人體在內,水也是人體的組成部分之一。
既然水不可怕,為什麼家裡長輩總是說傷口沾水會發炎呢?其實主要是有兩個原因:
(1)比較深的傷口,有髒水侵入後導致傷口發炎。因為傷口比較深,處置不得當就不容易消毒和清洗,如果髒水裡含有細菌,就可能會造成感染。
(2)比較淺的傷口,比較容易受到人體分泌物的感染。比如汗液等等,汗液中99%的是水,還有一些是尿素、脂肪酸、氯化鈉,這些都各類細菌的溫床,滋生後容易造成感染。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要用清潔的水清洗傷口,也是為了防止因為自身分泌物造成的感染。
綜上所述,真正影響傷口發炎的不是水本身,而是水裡的細菌。在人工耳蝸手術後切口縫合72小時後,切口區域會分泌出類似膠水狀的物質來粘合皮膚。用過膠水的人都知道,膠水粘合後需要有一段時間的「靜置」,耳蝸手術後的切口也不例外,這個時間大約需要一兩周左右,而使用先進手術方法的,則時間更短。
隨著醫學的進步,耳蝸手術後的切口越來越小,如果術後有較多分泌汙物,就需要在拆線時由醫生來清理。大家不要害怕,這些汙物大多數也只是自身的分泌物或血塊碎屑而已。
人工耳蝸手術後,如果沒有特殊的感染或裂開,一般在拆除縫線後就可以用清水清洗了,暫時不要用洗髮液洗頭,洗完保持乾燥就可以。洗的時候注意切口區域不要用力揉搓,可以用棉籤把髒東西輕輕擦掉。
國內手術有些醫院會在術後頭部纏繞繃帶膠布,膠布揭去後可能會在皮膚上留下黏黏的痕跡,如果用清水難洗,也可以用松節油或卸妝油、嬰兒橄欖油擦拭,一般都能擦掉。
目前國內大部分醫院都會用免拆縫合線和醫用膠水來縫合皮膚,這些膠水大多會在兩周左右自行脫落,只要切口沒有裂開,一樣可以正常清洗。
有些海外地區耳蝸手術的切口小得已經可以在手術第二天僅僅貼創可貼就可以出院了,這種情況更為方便,打個比方來說,就好像頭部碰破了皮,用創可貼貼上了一樣。
歐洲人工耳蝸之旅中,人工耳蝸植入手術切口上可以做到「創可貼」級別,即術後只需貼創可貼就可以出院哦。歐洲人工耳蝸手術的切口多在耳後看不見的地方,這也避免了一部分人頭部切口局部可能無法再長出頭髮的問題(這兩張照片都是手術後第二天拍攝的,是不是很神奇)。詳情可見:人工耳蝸手術切口能小到什麼程度?用創可貼就能蓋住!
有句名言說的好,洗洗更健康。話糙理不糙,在人工耳蝸手術後,保持切口區域衛生也可以促進傷口癒合,避免汙物感染。
掃描二維碼加微信
隨時知曉更多前沿動態
更有全球最新人工耳蝸產品信息
國際權威人工耳蝸康復手冊付郵費免費拿
愛耳時代·聽力中心
愛耳君工作微信:aiershidai
郵箱:aier@audonli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