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古裝歷史劇《大明風華》正在熱播,劇中有梁冠華、俞灝明、欒元暉飾演的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三兄弟完全就是大明朝的「德雲社」,給觀眾貢獻了不少的笑料,那麼歷史上這三兄弟真正的關係到底如何呢?
《大明風華》朱高熾三兄弟劇照
公元1402年,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時任燕王的朱棣通過靖難之役奪取了自己侄兒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自立為帝,即位後的朱棣正式冊封自己的王后徐氏為皇后,是為徐皇后。徐皇后是明朝開國功臣徐達的長女,自十四歲嫁給燕王朱棣為妃後先後為他生下了三子四女,其中這三個兒子就是開頭提到的朱高熾、朱高煦和朱高燧。朱高熾三兄弟都出生於洪武年間,在朱元璋駕崩的時候就連三兄弟中最小的朱高煦也都已經十五歲了,也就是說在朱棣發動靖難之役的時候他的三個兒子都已經長大成人了,而且事實證明也都成為了朱棣的得力幫手,其中尤以朱高熾和朱高煦為最。
明仁宗朱高熾
朱高熾,明成祖朱棣長子,洪武十一年(1378年)出生於鳳陽府,洪武二十八年被立為燕王世子,為人儒雅、仁愛,深得朱元璋的喜愛,但卻不為朱棣所喜,朱棣起兵靖難時,以朱高熾鎮守大本營北平府,僅以萬人之軍成功抵擋住了建文帝大將李景隆的五十萬大軍,這一戰對靖難之役有著重要的意義。永樂二年(1404年)朱高熾被立為太子,在朱棣率軍北徵期間監理國政,朝無廢事。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六十五歲的明成祖朱棣在北徵返京的途中病逝,朱高熾登基稱帝,即位後他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先是赦免了建文帝的許多舊臣,平反了許多冤獄,又廢除了許多苛政,在軍事上則停止了永樂時期的大規模用兵,天下百姓得到了休養生息,國力日漸強盛,為「仁宣之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在位不到一年的朱高熾就因病去世,廟號仁宗。
《大明風華》朱高煦劇照
朱高煦,明成祖朱棣次子,明仁宗朱高熾同母弟,自幼生性兇殘,洪武年間曾被朱元璋召往京師學習,但他不肯向學且舉止輕佻,因此並不為皇祖所喜。靖難之役爆發後朱棣以世子朱高熾鎮守北平,朱高煦則隨軍出徵,常為先鋒曾多次救朱棣於危難之中,再加上他與朱棣頗有幾分相像,且作戰勇猛,因此在武將中威信頗高,對於這個兒子朱棣也是十分喜愛。永樂二年(1404年)朱棣立長子朱高熾為太子,朱高煦則被封為漢王,藩國雲南,但朱高煦不肯前往藩國,最終留在了南京,期間他自負勇武又常伴明成祖左右,常常挑撥離間,陷害太子。
明成祖朱棣
永樂十五年(1417年),已察覺出他有奪嫡之心的朱棣將其徙往樂安州,永樂二十二年朱棣去世後,朱高煦伺機準備發動叛亂,明仁宗察覺後被召往京師,但並沒有遭到什麼處罰,不僅返回了樂安,他的兒子也都被封為郡王,明仁宗去世後太子朱瞻基從南京前往北京奔喪,朱高煦陰謀在半路誅殺,但沒有成功,宣德元年(1426年)朱高煦正式起兵謀反,卻在明宣宗親政後投降,被廢為庶人,囚禁於西安門內,不久後與諸子相繼被殺。
《大明風華》朱高燧劇照
朱高燧,明成祖朱棣第三子,明仁宗朱高熾同母弟,洪武十六年出生,靖難之役時也是經常隨著朱棣四處徵戰,永樂二年(1404年)被封為趙王,鎮守當初的大本營北平,朱高燧因此不僅獲得了獨斷專行的權力,還建立起一支強大的護衛軍。和自己的二哥一樣,朱高燧也陰謀奪嫡,經常哥倆一起誣陷大哥朱高熾,後來朱棣得知他的不法之事,誅殺了他的長史,同時褫奪了他的官服,他才收斂了一些,永樂二十一年朱棣病重的時候,朱高燧甚至動過殺父自立的念頭。明仁宗朱高熾即位後朱高燧加歲祿兩萬石,就藩彰德府,並放棄了左右二護衛,宣德皇帝即位後又賜田園八十頃,宣德元年(1426年)漢王朱高煦謀反被擒,朱高燧雖有所密謀但未曾參與反叛,因此算是得以善終,最終於宣德六年(1431年)去世,諡號曰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