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新聞網報導,法國總統府當地時間7月9日晚發布消息稱,總統馬克龍表態支持巴黎聖母院塔尖按原樣重建,五年內完工。
2019年4月16日,巴黎聖母院失火導致塔尖斷裂。總統府當晚表示,馬克龍現在「確信」巴黎聖母院大教堂及其塔尖「必須恢復到原狀」。他表示支持巴黎聖母院首席建築師維倫紐夫(Philippe Villeneuve)的觀點,希望將塔尖照原樣重建。
總統府稱,馬克龍信任專家,並批准了由維倫紐夫提出的重建計劃綱要,該計劃將以相同的方式重建巴黎聖母院塔尖。當天早些時候,新任文化部長巴舍洛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她表示巴黎聖母院塔尖按原樣重建在法國社會中已取得了「廣泛共識」。
法國國家遺產與建築委員會當天也已同意重建工程將恢復巴黎聖母院的原狀,並表示按現代化方式重建巴黎聖母院塔尖的計劃「已經不在議程上」。
有分析認為,在建築師進行國際競爭時,設計新塔尖的整個過程可能會造成重建工期延誤。馬克龍希望巴黎聖母院能在2024年之前恢復往昔的輝煌,特別是能夠趕上2024年巴黎奧運會。
不過,馬克龍沒有完全放棄他對當代設計風格的想法。總統府方面表示,可以在巴黎聖母院的周圍環境設計中加入現代感。馬克龍此前曾表示支持給巴黎聖母院增添一些現代元素。法國政府一度考慮重新設計塔尖。
2019年4月15日,巴黎聖母院遭遇大火,整體建築損毀嚴重,大部分頂部被燒毀,塔尖在大火中倒塌。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天氣以及鉛汙染問題,重建工作已一再延遲。巴黎聖母院腳手架拆除工程於6月8日展開,將持續數月。(整理/畹町)
英國倫敦 | 倫敦V&A博物館東館館長古斯塔利·海芙德近日,倫敦V&A博物館東館館長古斯塔利·海芙德(Gus Casely-Hayford)在《The Art Newspaper》上就藝術行業的不平等發表了他的見解。作為非裔,海芙德認為「弗洛伊德之死」不只讓他對於黑人遭受的諸多不平等而感到受傷與憤怒,還讓他意識到,如今人們仍未正式並勇敢地直面奴隸制與殖民的歷史。如果無法解決那些與過去相關的問題的話,我們也將難以及解決今天的種族問題。
「我們縱容種族主義進入了我們的教育,讓歧視和刻板印象滲入了兒童的科幻書與電視節目,與此同時我們沒有為年輕一代提供表達的平臺或工具。」
「如果非洲裔大學生想要追求藝術職業的話,那麼,只能祝他好運了。」海芙德說道。「我們一直在問,為什麼少數群體無法以應有的比例出現在我們的機構中。多年來,我們一直呼籲藝術界的多樣性,卻收效甚微。」在他看來,如今我們需要重新看待過去,來尋找靈感。
海芙德的職業生涯始於大英博物館,他表示,這座建於18世紀中葉的機構在建立之初就將博物館應該「為所有好學和好奇的人服務」作為目標。在來到V&A之前,海芙德的最後一份工作是史密森尼國家非洲藝術博物館館長,該機構的一大意圖便是在美國人之間分享知識,從而帶來改革。在海芙德看來,過去的這些藝術機構提供了很好的範例,多樣性不該是未來計劃的一部分,而是我們應該在此地就能慶祝的東西。「如果我們足夠勇敢,就可以挖掘過去的遺產來構建21世紀。」(文/錢雪兒)
美國紐約 | 「傳媒二代」詹姆斯·默多克據《藝術新聞中文版》報導,新聞媒體大亨魯伯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之子詹姆斯·默多克(James Murdoch)專注媒體和娛樂的投資公司Lupa Systems或將成為巴塞爾藝術展母公司MCH集團的主要股東。
2020年,疫情令展會行業受到嚴重衝擊,MCH集團正通過重組來克服疫情造成的破壞性財務後果。最終結果需等待8月3日MCH集團的特別股東大會上作出決定,若這一投資獲得批准,Lupa Systems將成為MCH集團的主要股東,預計將持有MCH約三分之一的股份(預計30%-44%)。
總部位於紐約和孟買的Lupa Systems由「傳媒二代」詹姆斯·默多克於2019年創立、其目的是建立一個娛樂和媒體公司的投資組合,該公司已經投資了Vice media、Tribeca Enterprises和AWA Studios等多家公司。除了預計持有MCH集團三分之一股份,Lupa Systems已經籤署了一份為期15年的關係協議,鎖定期為5年,其中包含承諾在此5年期間將MCH集團的總部留在巴塞爾,並繼續在巴塞爾經營巴塞爾藝術博覽會。
詹姆斯·默多克對巴塞爾藝術展的影響尚不清楚,但他確實對藝術有興趣——他是迪亞藝術基金會(Dia Art Foundation)的董事,也曾是蘇富比的董事。
此前,關於「傳媒大亨」魯珀特·默多克參與這項交易的傳聞已被他的發言人堅決駁斥,他告訴《藝術新聞》國際版:「魯珀特·默多克從沒有在任何時候,以任何方式參與這項交易。」
若8月3日MCH集團特別股東大會通過Lupa Systems 投資MCH集團的提議,這將是繼2016年總部位於好萊塢的媒體集團Endeavor Entertainment收購了弗裡茲藝術博覽會(Frieze)主要股份後,又一媒體集團對國際藝術博覽會的重大投資。(整理/畹町)
中國太倉 | 篆刻家祝竹「尋常杯酒——祝竹篆刻書畫展」近日在江蘇太倉美術館舉辦。展出祝竹先生書法、繪畫作品50餘件及新創作的《四君子印譜》百餘方。
祝竹,號竹齋,1942年生,江蘇揚州人。知名篆刻家、書畫家。現為西泠印社社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江蘇省篆刻研究會顧問、北京語言大學中國書法篆刻研究所顧問。藝術學者黃惇認為,「祝竹平時多隱於揚州,印章上文字自由,篆刻自由,在自己藝術的天地裡自由自在。對祝先生治印的思想,提出『隨心所欲不逾矩』,藝術家要有這樣的一種自信,要有規矩,底線就是規矩,有本事的人,在有規矩裡搞出東西來,祝先生就是這樣的人。」
祝竹篆刻作品祝竹平時低調,就算是在揚州,也很少參加活動。辦展覽的次數,也是極為有限的。有人這樣比喻,他是用文火,在慢慢「燉煮」自己藝術的,從容不迫。面對所謂的名利,他早就氣定神閒,在他一次次的手起刀落,或是筆落的過程中,他所完成的,無非是自己與自己的交流,還有自己與古人的對話。通過篆刻,或是書畫,他在內心之中,搭建出一條通往精神自由國度的途徑,那裡山高水遠,那裡金石絲竹。
正如他給自己的展覽所取的名字一樣,「尋常杯酒」。所謂藝術,就是日常生活的一杯小酒。多好,舉重若輕,清雅自知。他自己明白,自己的藝術已經抵達了一種高度,卻又從不自負,只是悄然端起面前一杯小酒,將歲月和藝術都融於一杯小酒之中,一飲而盡,甘苦自知。(整理/畹町)
美國紐約 | 畫家劉小東近日,現實主義寫實藝術家劉小東在疫情期間創作了一系列最新作品,記錄特殊時期下的紐約。
劉小東與家人自二月起就因疫情下航班限制而滯留紐約,無法返回北京。這段時間,他在紐約的一間小公寓裡創作了一系列水彩作品。這批新作取名為「紐約之春」,從疫情時期紐約春日的風景,無人的遊樂場,空蕩的街道、落花的樹木以及他的妻子和女兒的身影,到近幾周來的「黑人的生命很重要」抗議運動,記錄了過去四個月裡城市與身邊的變化。除了視覺語言的記錄,劉小東也用日記的方式講述了他的經歷。
劉小東水彩作品 2020.5.6在6月12日的一篇日記中,他寫道,「紐約春天的花都變成綠葉了,這棵才剛剛開始。樹縫間傳來不知是救火車、救護車,還有什麼車的鳴叫聲,夜空中還有一架直升機盤旋……穿過我的公寓門前,汽車堵在路上,排車耐心等候……我看見白人小夥跟警察辯論,我看到同性戀們仍然快樂地聚會,我看到河邊無數塑身健體的各色人等。我畫下了他們,畫下我的目光所及。」在這些作品裡,劉小東常以照片和水彩相結合的方式敘事,記錄了被裹挾於「紐約之春」的異鄉人的視角,「我繪畫的局部都是寫實的,整體都是荒謬的。」他這樣說道。
在其中一幅畫上,劉小東畫了妻子喻紅和女兒坐在河邊,他在日記中記錄道,「母女相隔兩米,各自坐在長凳上,母女也要保持社交距離……社會環境就是作品的隱秘的敘事,聯想之多是因為社會環境使然。所以畫家真是撿了大便宜,無論你畫什麼,別人都會產生更多、更大的聯想。」
劉小東的這批作品在線上展出,而這一藝術呈現的模式在疫情期間已非常普遍,在郵件採訪中,劉小東告訴澎湃新聞,「線上展示適合輕鬆、幽默、日記體的作品,這與社交媒體的快速瀏覽習慣有關。長遠看來,也不可能僅有此種展示方式。」(文/錢雪兒)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