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令人意外的一場商業變革發生在咖啡領域。
以瑞幸咖啡為代表的智慧零售業態的咖啡品牌異軍突起,打得星巴克、Costa等老牌全球性咖啡巨頭措手不及,一直以來小眾、低頻的中國咖啡市場突然成為帶有強烈網際網路競爭色彩的廝殺戰場。
9月6日,瑞幸咖啡又有新動作。騰訊與瑞幸咖啡宣布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聯手探索在大數據、移動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技術在線下場景的應用轉化與微信小程序的智能化營銷,助力建設瑞幸咖啡智慧零售解決方案。
事實上,這不是瑞幸與騰訊第一次合作了。今年4月20號瑞幸就曾在深圳騰訊總部大樓下辦了一場快閃咖啡店活動,吸引了近乎騰訊總部的全部人員參與,刷臉領咖啡等各種玩法都已亮相,當時媒體就有猜測,未來雙方很可能深度聯手。
這次終於塵埃落定。
瑞幸是中國新零售咖啡品類的開創者和引領者,論體量已經是中國第二大咖啡品牌。
騰訊是中國網際網路AT雙極之一,做社交工具是無可撼動的老大,微信用戶數幾乎就等於中國智慧型手機的用戶數。
瑞幸與騰訊的聯手,從優勢互補、強強聯合的角度看,是一種必然。
今年以來,由於瑞幸等新生代咖啡品牌的鯰魚效應,以及移動網際網路等新技術的衝擊,咖啡江湖風雲巨變,正經歷合縱連橫的大洗牌。
星巴克宣布與阿里巴巴戰略合作,由餓了麼為星巴克提供配送服務;星巴克還與雀巢聯合宣布完成71.5億美元的授權協議,星巴克的即飲咖啡及茶系列產品的全球銷售由雀巢負責;雀巢去年收購了精品咖啡店藍樽的大部分股權;可口可樂前不久收購了Costa。
強強聯合,結伴前行,成為全球咖啡行業的新趨勢,也成為未來競爭的必然態勢。
瑞幸與騰訊的合作,主要在「線上連接助力、智慧門店創新、自助點餐與外賣服務、大數據應用」等四個方面展開,助力打造新數位化運營與創新消費體驗。
具體來說,瑞幸咖啡將借力微信超10億用戶量,通過公眾號、小程序、信息流、朋友圈等不同流量渠道進行精準營銷與社交傳播,提升用戶觸達能力;
在智慧門店創新方面,雙方將打破傳統空間和業態邊界,共同探索微信和人工智慧等技術的應用結合,提升門店經營效率,提供新鮮的消費體驗;
同時,針對門店點餐、外賣等場景,雙方將以日活躍用戶超過兩億的小程序為基礎,通過自助點餐與外賣服務,提升門店服務效率,並助力商家聚合自由流量;
雙方還將在大數據應用上展開合作,將商家訂單數據與騰訊大數據結合,在保證商家與用戶隱私的前提下,實現千人千面的精準營銷、精準口味推薦等數據分析及應用能力。
瑞幸咖啡聯合創始人、首席營銷官楊飛稱,瑞幸咖啡將聯合騰訊微信,打造線上支付引流、購買配送,線下自提、售後會員服務等完整的消費生態閉環。「與騰訊的戰略合作,將有助於瑞幸現有『智慧運營系統』的迭代升級,更好實現智能派單、智能訂貨、智能品控和智能營銷。」
所以,不難看出,雙方的戰略合作其實是「咖啡+網際網路」的一次升級迭代。對瑞幸來說,是在智慧零售核心能力上的加固和加速;對騰訊來說,是社交和數據核心能力在咖啡這個品類上進行智慧零售的探索和落地。
小企業與大企業之間或者創新企業與傳統巨頭之間的競爭,最好的策略就是把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變成不同時代之間的競爭,這是螞蟻戰勝大象的最佳辦法。
20世紀初小汽車取代馬車,21世紀初蘋果手機戰勝諾基亞、摩託羅拉,都是一個時代對另一個時代的戰勝。
站在浪潮之巔自帶勢能的新物種們,就像賈伯斯說的,「桀驁不馴,非同凡響,不墨守成規,不安於現狀。你可以支持他們,反對他們,但唯獨不能忽視他們。」
瑞幸就是一個新物種。
瑞幸咖啡在極短的時間裡創造了流行。與星巴克等「第三空間」咖啡代表者不同的是,瑞幸咖啡從誕生的第一天起就高舉新零售的大旗,以高品質的大師咖啡,通過堂食、自提和外送相結合的新零售模式,覆蓋用戶消費的無限場景,解決國內咖啡消費「價格高+購買不方便」兩大痛點,迅速崛起。
瑞幸咖啡僅僅用了九個月的時間,在全國13個城市開設門店1003家,銷售杯量2600萬,預計今年年底全國門店數量將超過2000家,成為中國第二大咖啡連鎖品牌,在最短的時間裡成長為咖啡領域的獨角獸。
就像你無法用微軟的辦法打敗微軟,用谷歌的辦法打敗谷歌一樣,瑞幸也無法用星巴克的辦法打敗星巴克。瑞幸是新零售咖啡的新物種,有三個特點:
一是重構「人貨場」的關係,將「人找咖啡」變成「咖啡找人」,最終實現「無限場景」消費,這也是新零售或智慧零售的本質所在。
瑞幸通過旗艦店、悠享店、快取店和外賣廚房店,實現差異化的門店類型布局,並以堂食、自提、外送相結合的新零售模式,實現對用戶各生活消費場景的全面覆蓋,咖啡消費前所未有的便捷;
二是全鏈路的數位化,將新科技與傳統產業無縫結合,重構咖啡生產與銷售的全鏈條。
比如,對於傳統餐飲門店來說,店長每天頭疼的是要賣多少,訂貨量訂多訂少都不行。瑞幸咖啡所有訂貨系統全是自動的,系統自動會算,全是機器學習,預測第二天賣多少,不斷調整訂貨量;在店面運營中,瑞幸還開發出了自動排班系統,什麼時候是高峰,什麼時候是低谷,由系統來配備人力,自動預測對接外賣系統。
三是確保高品質與高性價比,將咖啡由小眾消費變成大眾消費,從增量市場做起,不斷拓寬咖啡消費人群,將新零售咖啡變成流行浪潮。
瑞幸咖啡在同類產品的售價上比星巴克要便宜5到10元,此外還有大力度的補貼和各種營銷贈送活動。而瑞幸咖啡在品質上與星巴克一樣均使用高品質阿拉比卡咖啡豆,均採用全自動咖啡機,不同的是瑞幸的拼配團隊由WBC(世界咖啡師大賽)冠軍團隊組成,新鮮烘焙,新鮮現磨,確保品質更優。
智慧零售咖啡往何處走?極致體驗+極致效率
這幾年,新零售和智慧零售成為流行詞,不管是BAT這樣的網際網路巨頭,還是沃爾瑪、家樂福、星巴克這樣的線下零售巨頭,以及瑞幸咖啡這樣一出生就帶著新零售基因的行業新生代,儘管起步先後不同,大家不約而同選擇新零售和智慧零售這條賽道,開始了對傳統行業的重新鍛造和優化。
瑞幸咖啡與騰訊牽手,無疑是在新零售和智慧零售這條賽道上的再次加碼,也是本土新生代咖啡巨頭對傳統老牌咖啡巨頭的一次「時代之戰」,非常值得關注。
如果我們觀察近些年來以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為代表的新技術浪潮對傳統行業的革新,會發現核心著力點主要有兩個:一是提升用戶體驗,二是提升行業效率,並且在這兩個點上不斷向極致的方向推進。
一位投資大佬曾說,判斷一個項目有沒有潛力,標準就兩條,一是有沒有大幅度提升行業效率,二是有沒有大幅度提升用戶體驗。
比如貝佐斯創造的亞馬遜,在物流速度、客服體驗、供應鏈效率、售後服務等多方面追求極致,公司實現了數百倍的市盈率,讓傳統零售巨頭膽戰心驚。
視頻網站巨頭Netflix,通過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從一部原創影視劇的劇本、角色選擇開始就依據大數據進行市場預測,在屏幕的呈現細節上也追求極致體驗,迅速崛起為視頻巨頭。
咖啡行業發展至今主要經歷了三次浪潮,一次是20世紀40年代到60年代以速溶咖啡為代表的第一波咖啡浪潮;第二次是1966年到2003年,以大規模種植的咖啡豆及全自動機器製作方式為代表的第二次浪潮;第三波浪潮從2003年開始,更重視咖啡豆和咖啡的風味與品質,以藍樽等為代表。
某種程度上,瑞幸屬於第四代咖啡,是將大數據、移動網際網路等新技術與新零售、智慧零售新思維相結合,在「人貨場」的關係上重生再造,用數位化的方式和無限場景,將咖啡行業的運營效率和用戶體驗極大提升。
從「人找咖啡」到「咖啡找人」,從「第三空間」到「無限場景」,這是以瑞幸為代表的第四波咖啡浪潮帶來的改變。
此番瑞幸藉助微信小程序、微信廣告、小遊戲等提升社交流量與場景優勢,在門店創新上探索圖像識別、人臉會員識別、人臉支付、機器人配送、AR互動等新技術的應用,以及千人千券、精品推薦、個性化菜單設計等,都屬於在智慧零售方面的迭代升級。
對於瑞幸的未來,可以零售行業而非餐飲行業來對標,其市值有可能達到百億、千億的體量。咖啡領域的兼併重組不可避免,中國本土咖啡巨頭收購全球知名咖啡品牌也是大概率會發生的事件。
對於行業裡所有的玩家來說,新零售和智慧零售的時代已經到來,無論你喜歡、擔憂還是恐懼,都只能參與其中,奮勇前行。
與作者交流
加微信號:zhaojicheng4218
更多互動,請關注新浪微博:趙繼成
訂閱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百度、搜狐、網易、ZAKER、新浪看點、雪球財經、大魚號:趙繼成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