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咖啡零售大洗牌,連咖啡關店、瑞幸咖啡上市,星巴克轉型

2021-02-11 歐電雲商業觀察

連咖啡的關店潮

據《經濟參考網》等媒體曝出,連咖啡在全國主要布局城市開始大量關店,上海地區門店從巔峰120家,收縮至只有70多家在正常營業,全國關店比例更是達到30%~40%。而目前在美團點評搜索北京、上海兩地的連咖啡店鋪,約有30餘家門店處於「暫停營業」狀態。

連咖啡成立於2014年,是一個連鎖咖啡品牌,早期以微信公眾號為入口,為星巴克等咖啡品牌提供外送服務,2015年8月開始轉型做自有品牌咖啡。借著O2O的風口,連咖啡迅速在外賣咖啡領域打開局面,2017年雙十二期間單日銷售峰值接近40萬杯,並順利獲得兩輪共計2.08億元的融資。

僅2017年一年,連咖啡就發布了超過30款咖啡飲品,其中防彈咖啡、粉紅椰子水等成為爆款。當年雙十二期間,單日峰值接近40萬杯,相當於星巴克1000家門店單日銷售量。2017年底,連咖啡在北上廣深的100多家「Coffee Station」已實現盈利。

在銷售模式上,連咖啡對新客戶採取補貼政策,不到10塊錢就能買兩杯咖啡;後期通過拼單的優惠,兩杯咖啡售價30多元,這樣的價格在星巴克只能買一杯咖啡。

去年8月,連咖啡上線「口袋咖啡館」小程序,以空間裝扮遊戲的形式,讓用戶自主選擇咖啡館的樣式和上架產品,通過微信「賣」咖啡給好友。一天時間,在線「開店」52萬家,後「開店」數達到100萬家店。這次的營銷,讓連咖啡火遍朋友圈。

為了提升品牌形象,2018年12月,連咖啡宣布要在功能性的「咖啡車間」的基礎上,於2019年在北京等城市增設50-60家「線下形象店」。

但持續的營銷補貼,加上後續沒有新的融資,連咖啡疲態日顯。據連咖啡多家原料供應商反映,今年春節前連咖啡已出現欠款、壓款等情況。有消息稱,今年1月,連咖啡已經對一家牛奶供應商開始欠款,而一家糖漿供應商則被拖欠了近200萬元,2019年停止合作。

除此之外,根據中國網財經的報導,有員工表示,迫於多重壓力,連咖啡正縮減咖啡豆和機器等核心物資的成本。

種種現象表明,連咖啡已陷入資金危局。

瑞幸咖啡即將赴美IPO

比起連咖啡的打怪升級,瑞幸咖啡更像是一個自帶光環的富二代。瑞幸咖啡攜10億入場,只用一年時間就取得了消費用戶1254萬、開店數量2073家、售出8968萬杯咖啡的驕人業績,在北京、上海的城市核心區實現了500米範圍內100%覆蓋。要知道星巴克在中國20年也不過開了3000多家門店,瑞幸咖啡相當於用一年的時間走了星巴克17年的道路,瘋狂開店、擴張、補貼,一路高歌猛進,並且傳出即將赴美上市,同樣是咖啡行業,同樣走補貼開店道路,為什麼瑞幸咖啡和連咖啡有著截然不同的現狀?

 

據了解,瑞幸咖啡由原神州優車集團COO錢治亞創建,於2018年1月1日陸續在北京、上海等13個城市試營業,目前已完成門店布局525家,經過4個月產品、流程和運營體系的磨合,於5月8日宣布正式營業。據創始人兼CEO錢治亞介紹,試營業期間,瑞幸咖啡累計完成訂單約300萬單、銷售咖啡約500萬杯,服務用戶超過130萬。

 

而瑞幸咖啡在應對星巴克的戰略上,採取了和拼多多一樣的模式——錯位競爭。


瑞幸咖啡定位中低端,方式上選擇從網際網路端突破,甚至使用了高級的營銷組合拳:精準用戶定位、高額補貼政策、病毒式擴散、高密度開店,在極短時間內形成規模,僅用一年時間就布局2000家線下門店,讓星巴克都不敢小覷。

瑞幸咖啡的優勢主要是四點:

1.精準的用戶定位:

與星巴克線下「第三空間」戰略不同,小藍杯的定位是辦公區附近的新零售咖啡,所以身在辦公司的白領上班族成為其目標用戶。瑞幸咖啡在線下辦公區投放大量分眾廣告,吸引大量用戶下單。



2.高額補貼政策:

用戶通過APP下單,可以享受新用戶首杯免費、充2送1、充值送券、下單送券、輕食66折等諸多優惠。根據瑞幸公布的數據,18年7月,每杯瑞幸的實際售價在3.3元左右,到了18年年末,平均一杯的售價為8.9元,而瑞幸的正價為24-30元。

進入2019年,這種補貼方式仍在繼續。3月11日,瑞幸咖啡通過其官方微信公布了新一輪為期10周的現金補貼方案,每周讓消費者通過瑞幸咖啡app消費滿7件商品的方式參與「瓜分500萬現金」的活動,每周日通過瑞幸咖啡官方微信進行提現。按照活動規則,每周消費件數前5000名,直接瓜分100萬元現金並分得200元。

但是補貼力度太大,很多人質疑瑞幸咖啡會不會是下一個ofo。

金融求職與培訓服務商CareerIn曝光了瑞幸咖啡2018年前9個月淨虧損8.57億元,瑞幸稱,這種戰略性虧損符合瑞幸預期,用適度補貼獲取市場規模和速度是值得的。

 

3.病毒式擴散:這是瑞幸咖啡最核心的裂變手法,表面看似簡單的燒錢補貼,背後的環節層層相扣。

首單免費:只要下載瑞幸咖啡App,就能免費品嘗一杯飲品。

送TA咖啡:通過好友分享App下載連結,就能各自獲得一杯贈品。

朋友圈抽獎:好友在朋友圈分享的抽獎活動,有機會獲得超低折扣券。

各種手段提高用戶口碑和復購率,同時通過嫻熟的裂變手段讓瑞幸咖啡紅極一時。

 

4.高密度的線下店鋪提升用戶體驗:

據悉,2018年,瑞幸新開的門店數超過2000家。在今年年初(1月3日)的「2019年戰略發布會」上,瑞幸咖啡創始人、CEO錢治亞宣布了新一年的計劃:新建2500家門店、年底總數超4500家、在門店和杯量全面超越星巴克、成為中國最大的連鎖咖啡品牌。

 

咖啡是一個密度生意,尤其是對於新零售來說,網點密度決定了線上訂單數量和用戶體驗。

這種體驗不僅僅是等待時長,也關乎口感——咖啡的口感隨著溫度的下降而直線下降。因而,線上售賣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的問題是:如何在30分鐘、甚至15分鐘之內,將一杯熱咖啡送到用戶手裡?

連咖啡和瑞幸咖啡的策略是,通過配置專門的配送隊伍,將傳統外賣3公裡配送範圍,縮減到了配送僅在門店周邊1公裡之內。2018年底,瑞幸已在北上廣深等全國21大城市完成2000多家門店布局,在北京、上海城市核心區實現了500米範圍內100%覆蓋,顧客步行5分鐘就能觸達。

這樣做的一個好處是配送更快、咖啡保鮮度更好,不過需要大量的門店配合。

這樣大量鋪設店鋪和價格補貼會帶來品牌影響力的不斷提高,為用戶提供更多消費場景,但同時也對企業資金鍊產生一定考驗。很遺憾連咖啡相比瑞幸咖啡在資金鍊方面稍顯弱勢,最終只能關店降低虧損。

星巴克防守戰

面對以瑞幸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咖啡步步緊逼,星巴克不得不正視這個入華20年首次遇到的兇猛挑戰者。

2018年主打線下「第三空間」消費場景的星巴克宣布與阿里巴巴合作,藉助阿里的諸多入口及餓了麼蜂鳥配送進行線上拓展。截至2018年12月中旬,星巴克外賣業務已覆蓋30個城市的2000多家門店。

星巴克在2018年11月份還宣布全面漲價,範圍涵蓋咖啡、茶飲與星冰樂等品類,均漲價1元。對手在燒錢補貼,星巴克在漲價提利潤,星巴克這波操作有點迷。

關於線下體驗的防守,星巴克計劃在未來兩年內,進一步擴大中國市場的門店規模,預計在2020年,其門店數量達到5000家,以此來刺激銷售額的增長。

只是這些還遠遠不夠。


根據星巴克2019財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截止2018年12月30日的13周內,中國區本季同店交易量下跌2%,同店銷量增長了1%。

全球及美國本土同店銷量均增長4%,新開541家新店,其中2/3的新店均在美國本土外。星巴克CEO Kevin Johnson 在財報中表示,「我們對美國季度可比店面交易的連續改善感到特別滿意,這得益於我們的數位化舉措以及我們店內體驗的改進執行。」

 

其實星巴克的數位化布局不僅在美國,中國市場數位化轉型也已經啟動。星巴克在軟體上應用了中臺系統,打通線上線下會員信息一體化,應用大量數據對用戶畫像和應用場景進行不斷探索和開拓。

 

新零售咖啡遇上中國市場究竟何去何從

據倫敦國際咖啡組織統計,與全球平均2%的增速相比,中國的咖啡消費正在以每年15%的驚人速度增長。國信證券研究數據顯示,我國咖啡消費年增長率在15%左右,預計2020年,中國咖啡市場銷量規模將達到3000億人民幣。從國際情況來看,中國咖啡人均消費量僅 0.003杯/人/日,與美國(0.931杯/人/日)差距懸殊,但同處亞洲的韓國和日本也分別達到0.329和0.245杯/人/日,相比之下,我國咖啡消費仍有巨大提升空間。

不過,咖啡生意也並非「躺著賺錢」。一組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咖啡店存量市場約10萬家,其中2016年全年倒閉門店超過1.4萬家,倒閉率達14%。諸如咖啡伴你、雕刻時光等知名咖啡店也落魄到關店甚至倒閉離場的境地。

 

面對巨大潛力的中國咖啡市場,各路玩家各顯神通,但是同樣是補貼燒錢打價格戰,同樣是線下瘋狂開店,為什麼連咖啡和瑞幸咖啡境遇截然不同?面對新零售的強烈攻勢,為什麼星巴克沒有打價格戰,而是增加第三方網絡渠道和搭建中臺系統?到底怎麼做才是最好的選擇呢?

 

因為三家公司所處的階段不同,應當採取的措施也不相同。

 

連咖啡還處於成長探索期,需要不斷優化自身供應鏈,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的同時,探索自身利潤增長點,小步試錯快速迭代,在一定範圍內獲得用戶認可和口碑之後再進行擴張,否則一旦投資人的錢燒完了就不得不關店求生,得不償失。

現階段跟風開闢大量門店會造成資金鍊的重大壓力,在客戶量級不足的情況下,反倒是一種浪費。應當集中主要力量在線上,利用網際網路的優勢獲取足夠穩定客戶之後再進行病毒傳播,之後再逐步拓展線下。

 

瑞幸咖啡作為資金雄厚的新起之秀,在APP已經具有大量客戶資源和穩定的增長的時候,應當加速線下開店的步伐,為用戶提供更好的口味、服務的同時,打通線下渠道,不斷整合資源。目前瑞幸咖啡在知名度、用戶口碑、市場佔有率方面都取得不俗的成績,下一步就是進行數位化轉型、精細化運營來降低成本和個性化服務了。

 

星巴克作為已經成熟的產品,有著一定量級的用戶和門店,在品牌溢價和市場佔有率方面都有足夠的優勢,但是也抵擋不住瑞幸咖啡的猛攻,星巴克在開闢線上APP和第三方渠道之後,著手進行數位化轉型,通過搭建中臺系統,以降低獲客成本、整合資源和提高用戶體驗。

原本星巴克的中高檔用戶定位和瑞幸咖啡、連咖啡的中低檔用戶定位就有所不同,如果星巴克專門孵化一個新的中低檔價位的品牌,利用原有的供應鏈優勢,成敗也未可知。

咖啡連鎖市場從單一的渠道拓展,到第三空間概念打造,再到現在進入到了新一輪的全渠道數位化營銷的時代,如何高效的獲客,如何全時的與客戶進行互動,如何將全渠道用戶畫像進行合併整合,如何將全渠道訂單、庫存、物流進行一體化管理。將決定咖啡品牌未來的業務增長速度。

歐電雲大中臺為解決全渠道業務和數據的實時交互而打造,越來越多企業選擇大中臺作為數位化轉型的首選方案,讓品牌更高效的賦能渠道、賦能營銷、賦能供應鏈。

 

商務合作:18521350843

轉載與諮詢:wx18521350843

戳原文,更有料!

相關焦點

  • 超越星巴克成為中國最大咖啡連鎖品牌 瑞幸咖啡宣布進軍無人零售
    1月8日,瑞幸咖啡在北京召開戰略發布會公布,其直營門店數達到4507家,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咖啡連鎖品牌,累計交易客戶數超過4000萬。按照2019年初瑞幸定下的目標,在門店、杯量方面都超越星巴克。同時,瑞幸咖啡發布智能無人零售戰略,推出無人咖啡機「瑞即購」(luckin coffee EXPRESS)和無人售賣機「瑞划算」(luckin pop),進一步密布網點、貼近客戶。
  • 連咖啡又「活」了
    布局渠道上,除了此前的微信公眾號和小程序以外,還將在天貓、便利店、加油站等渠道布局業務,連咖啡業務也不再局限於北上廣深。值得注意的是,連咖啡也承認了此前關店的事實,表示關店「都是真的」。在今年6月,北京商報記者也曾報導過,連咖啡北京地區此前還顯示「正常營業」和「暫停營業」的門店,部分已經撤店;就連其全國首家形象店連咖啡望京SOHO店,也已替換成了新品牌。
  • 瑞幸教會咖啡行業的事
    雖然更耀眼的飲料明星是元氣森林和新近傳出上市消息的喜茶、奈雪的茶、蜜雪冰城。但咖啡市場的投入在繼續,新的開店計劃不斷宣布。2020 年喊出最響亮拓店口號的是麥咖啡。那年 11 月,麥當勞宣布將在未來 3 年布局 4000 家麥咖啡。進入中國市場並拿到騰訊投資的 Tim Hortons 宣布了 1500 家開店計劃。網際網路品牌連咖啡嵌入了中石化龐大的加油站網絡。
  • 瑞幸翻盤、連咖啡回歸,中國咖啡品牌又活過來了?
    2019年至今,正是咖啡在國內興起的階段,很多人認為咖啡或許是下一個飲品的風口,但是結果卻讓人望而卻步。因為,前有瑞幸暴雷、又有連咖啡的關門、再接著是星巴克的花邊新聞,很多飲品品牌也都在涉足咖啡領域後卻沒有了下文,難道咖啡在國內是真的做不起來麼?
  • 連咖啡歸來、瑞幸不倒、Tims逆勢擴張……咖啡品牌數位化有多香
    而無論是連咖啡的回歸還是Tims咖啡的戰略布局,其核心模式僅僅圍繞數位化這一元素。儘管網際網路咖啡瑞幸咖啡財務「暴雷」,但其掀起的咖啡品牌數位化浪潮,仍在翻湧向前。瑞幸咖啡深圳南山航天科技廣場店相較於瑞幸咖啡,另一個知名「網際網路咖啡品牌」連咖啡的轉型更加徹底。雖然一度被曝出陷入關店潮,但連咖啡仍在默默耕耘。
  • 連咖啡硬重啟,一個中國的咖啡創業故事
    9月3日,連咖啡的微信公眾號「連咖啡微服務」發布了署名為「硬重啟中的」的文章《消失100多天後,我回來了》。今年6月初,連咖啡曾陷入了關店風波。但在沉寂三個多月之後,它又正式宣布回歸,並且不再局限於現磨咖啡,而是進入了一個包括速溶、即飲在內的更寬廣的咖啡零售賽道。
  • 趙繼成:瑞幸聯姻騰訊,催生「智慧零售咖啡」新物種
    騰訊與瑞幸咖啡宣布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聯手探索在大數據、移動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技術在線下場景的應用轉化與微信小程序的智能化營銷,助力建設瑞幸咖啡智慧零售解決方案。事實上,這不是瑞幸與騰訊第一次合作了。對瑞幸來說,是在智慧零售核心能力上的加固和加速;對騰訊來說,是社交和數據核心能力在咖啡這個品類上進行智慧零售的探索和落地。小企業與大企業之間或者創新企業與傳統巨頭之間的競爭,最好的策略就是把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變成不同時代之間的競爭,這是螞蟻戰勝大象的最佳辦法。
  • 又一家網際網路咖啡懸了!連咖啡多家門店停業,否認資金鍊斷裂
    業內人士稱,連咖啡與瑞幸咖啡價格戰、融資不到位、預售大量咖啡券透支未來營收,造成了資金鍊緊張,未來連咖啡可能會向咖啡服務商轉型,「就像之前與中石化易捷合作一樣,成為背後的服務型企業」。6月4日,連咖啡相關負責人就關店回應紅星新聞記者稱,「暫時不做回應了,近期會有具體的消息。有消息我會第一時間和你們通報。」曾融資4億元的明星咖啡,被瑞幸拖垮?連咖啡2014年5月成立。最初連咖啡通過提供星巴克代買業務,驗證了外賣咖啡的可行性和市場接受度。
  • 消費者急著花光所有優惠券 瑞幸咖啡總部卻很淡定?
    消費者急著花光所有優惠券,瑞幸咖啡總部卻很淡定? 來源:上海證券報微信公眾號在美上市的瑞幸咖啡業績造假暴雷,股價崩盤後,北京時間4月3日一早,不少瑞幸門店人頭湧動,人們迫不及待要花光帳戶裡的優惠券,生怕稍有耽擱就無法使用。朋友圈滿是瑞幸訂單截圖,高喊著「告別消費」,湊滿了滿減額度。
  • 瑞幸咖啡為什麼不對標星巴克了?
    1月8日上午,瑞幸咖啡召開戰略發布會,北京國家會議中心空曠的場館內,沿牆擺滿了鋥亮的新機器,那是瑞幸即將推出的無人咖啡機和無人販賣機。CEO錢治亞揮著手,雄心勃勃:我們要做無人零售,推出業內最豪華、最貴的無人咖啡機,接下來鋪設機器越多越好、越密越好、不設上限。
  • 從瑞幸到農夫山泉,巨頭接連跨界咖啡市場,快消咖啡品牌何去何從?
    瑞幸入局 開啟中國咖啡消費市場新格局 我們先來看幾組瑞幸入局後的數據: (1) 市場規模 數據顯示,自瑞幸2018年飛速布局現磨咖啡市場以來
  • 股價暴跌,門店爆單 瑞幸咖啡鄭州門店經營情況如何?
    於2018年8月首進鄭州的瑞幸咖啡,開啟了瘋狂擴店之路,在贏商網2019年2月統計的數據中,鄭州已開業門店達50家,另外還有8家門店即將開業,數量早已超過入局鄭州9年的星巴克。財務造假事件仍在發酵,受此次事件影響,瑞幸咖啡鄭州門店的運營情況如何?贏商網小編將進行實地探訪。
  • 收購寶沃斷送瑞幸:美式咖啡是如何變成毒咖啡的?
    2020年1月31日,渾水研究(Muddy Waters Research)發布了一份長達89頁的第三方做空報告,指出瑞幸上市後從2019年第三季度起捏造財務和運營數據,並質疑瑞幸商業模式。2月3日開盤前,瑞幸咖啡公開回應,逐條否認渾水報告的所有指控並稱「匿名報告有意誤導和虛假指控」。
  • 2019最受歡迎咖啡品牌榜發布,瑞幸與星巴克成咖啡市場「雙寡頭」
    日前,NCBD(餐寶典)發布了「2019中國最受消費者歡迎的咖啡品牌排行榜TOP15」,星巴克、瑞幸咖啡、魚眼咖啡、貓屎咖啡、太平洋咖啡、Costa、麥隆咖啡、雕刻時光、漫咖啡、麥咖啡、咖啡之翼、湃客咖啡、上島咖啡、兩岸咖啡和連咖啡等15個品牌上榜。
  • 潛望| 瑞幸咖啡迷霧重重:蹊蹺的業績暴增 神秘的投資人套現
    受利空消息影響,4月2日,瑞幸以4.9美元/股的開盤價開盤,相比前日收盤價26.2美元/股暴跌81%,創造瑞幸上市以來最低股價。隨後,瑞幸以6.4美元/股的收盤價收盤,相比前日跌幅回落至75.57%。針對瑞幸涉嫌財務信息造假事宜,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媒體辦公室人員Judith Burns對騰訊新聞《潛望》表示不予置評。
  • 瑞幸教會咖啡行業的事:開最小門店賺最多的錢
    雖然更耀眼的飲料明星是元氣森林和新近傳出上市消息的喜茶、奈雪的茶、蜜雪冰城。但咖啡市場的投入在繼續,新的開店計劃不斷宣布。2020 年喊出最響亮拓店口號的是麥咖啡。那年 11 月,麥當勞宣布將在未來 3 年布局 4000 家麥咖啡。進入中國市場並拿到騰訊投資的 Tim Hortons 宣布了 1500 家開店計劃。網際網路品牌連咖啡嵌入了中石化龐大的加油站網絡。
  • 全案解析星巴克、瑞幸、自助咖啡、咖啡陪你…揭秘咖啡投資慘狀
    3、瑞幸真的是開咖啡館?到底賠了多少錢?不是迷局是敗局。4、為什麼說瑞幸真正的對手是像7-11這樣的便利店?5、咖啡陪你怎麼死的?同類型的漫咖啡、動物園咖啡有多慘?6、自助咖啡機消費場景是偽需求?能賺錢?7、大多數獨立咖啡館怎麼賺錢?
  • 以後的咖啡將分為兩種:瑞幸和星巴克
    美東時間5月17日,瑞幸咖啡成功登陸美國納斯達克。令人「難忘」的瑞幸「速度」從創立到登陸納斯達克,瑞幸咖啡創造許多令人難忘的「速度」。瑞幸咖啡從2018年1月開始試運行,到2019年4月18日上市前的B+輪融資,瑞幸咖啡在一年內獲得了4輪融資,總額達5.5億美元。
  • 瑞幸咖啡進軍大中東及印度市場,挑戰最強對手星巴克
    從咖啡品牌到科技公司,瑞幸咖啡一直在做鋪墊  在本次合作的對外表述中,瑞幸咖啡稱:「瑞幸咖啡是全球領先的移動網際網路、大數據和AI技術驅動的科技公司,也是創新的新零售模式典型代表,通過最新技術的應用和模式創新,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咖啡行業的交易結構和用戶體驗。」
  • 連咖啡推「口袋咖啡」,不只連鎖咖啡店受衝擊甚至危及便利店?
    曾經以外送星巴克、Costa咖啡起家,通過微信建立外送平臺累積起用戶,漸漸地打造出屬於自己的咖啡品牌「Coffee Box」的連咖啡,不知道你還有沒有購買過它家的咖啡?   儘管在兩個月前,連咖啡被曝大量關門,看似奄奄一息。即使官方很快便回應這是調整店面,可也難免各界紛紛拋出「連咖啡掉隊了」,「網際網路咖啡要不行」,「連咖啡與瑞幸咖啡的不同結局」等論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