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的咖啡將分為兩種:瑞幸和星巴克

2021-01-13 何璽

美東時間5月17日,瑞幸咖啡成功登陸美國納斯達克。

令人「難忘」的瑞幸「速度」

從創立到登陸納斯達克,瑞幸咖啡創造許多令人難忘的「速度」。

瑞幸咖啡從2018年1月開始試運行,到2019年4月18日上市前的B+輪融資,瑞幸咖啡在一年內獲得了4輪融資,總額達5.5億美元。愉悅資本、大鉦資本、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中金公司等知名機構積極參與其中。尤其是在最後的B+輪融資中,星巴克第二大股東貝萊德斷然決定入局,並成為領投人。

在2018年7月A輪融資後,瑞幸的估值達到了10億美元;時隔半年,在B輪融資後,其估值升到22億美元;又過了3個月,在B+輪融資完成後,瑞幸投後估值一舉躍升至29億美元。換句話說,瑞幸的整體估值在不到一年時間裡,增長了190%!

和瑞幸咖啡融資速度同步奔跑的,還有瑞星咖啡的擴張速度。據瑞幸招股書顯示:截至2019年3月底,瑞幸15個月內在全國開設了2370家門店。要知道,瑞幸的主要競爭對手,在中國市場耕耘了整整20年的星巴克,其門店規模也就3千多家。根據瑞幸咖啡下一步的運營規劃,其全國門店總數將在今年底達到4500家。一旦計劃完成,瑞幸就將超越星巴克,成為中國市場第一大的咖啡連鎖品牌。

從成立到登陸納斯達克,瑞幸還創造了最快IPO速度。這個「最快速度」有兩層含義:一是瑞幸咖啡從公司創立到完成納斯達克IPO,前後總共只花了一年零7個月時間。在此之前,最快IPO速度的保持者是趣頭條,費時約3年;另一層是瑞幸咖啡的IPO本身,從2019年4月23日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IPO申請書的到敲響納斯達克開市鐘聲,總共只用了24天時間。

速度之外,值得關注的「瑞幸模式」

瑞幸咖啡從一開始就摒棄了傳統咖啡陳舊的經營模式,而是採用了新零售咖啡玩法。

瑞幸的新零售咖啡玩法,在營銷上大膽採用了「增長黑客的技術手段」,取代以往靠廣告拉新、逐漸形成用戶口碑的玩法。所謂「增長黑客的技術手段」,就是社交裂變+後付獎勵的新玩法。瑞幸咖啡一上線,就通過微信LBS廣告方式,很快就以首批種子客戶為核心,迅速讓周邊群體得知瑞幸品牌並產生「試喝」興趣。

利用社交媒體實現老用戶帶新用戶,迅速產生裂變效應,同時又通過後付獎勵,極大提升了廣告投入的效率、以最低的成本,最大限度地提升了用戶們主動拉新的積極性。

在經營上,瑞幸也大膽地採用了多種創新手段。如之前璽哥在寫瑞幸咖啡的稿子中所言:

門店端,瑞幸咖啡採用大數據輔助決策,門店地址距離用戶更近,布局更合理,場景覆蓋更全面。為了更好的服務客戶,瑞幸咖啡創新地開設了四類門店,有滿足用戶線下社交需求的旗艦店和悠享店,有快速自提、服務商務人群的快取店,還有滿足客戶外送需求的外賣廚房店;線上,依託APP,將線上線下結合起來,極大提高了效率,支付上,瑞幸咖啡不接受現金交易,避免了現金管理的麻煩和漏洞;此外,在大數據的加持下,聚合海量數據的APP對用戶行為了如指掌,利於各門店銷售實時掌控,方便門店智能下單,無縫對接供應商;用戶在手機端下單後,可可看咖啡製作流程,開放透明。用戶更放心,體驗更好。

瑞幸咖啡的這些創新,極大提高了新零售咖啡的營銷和運營效率。

這一整套打法,實際上就是當今網際網路經濟中最受推崇的新零售體系。它極有效地實現了線上線下流量和場景融合,在用戶群體裂變式增長的同時,還節省了大筆廣告費用,讓瑞幸得以將更充裕的資源,投入到後續的門店擴張活動中。

璽哥認為,相比對瑞幸的「速度」的推崇,瑞幸的這套打法更值得同行和後來者學習和借鑑。

以後的咖啡分兩種:瑞幸和星巴克

瑞幸,新咖啡代表,不止賣咖啡。

瑞幸咖啡興起一年多來,迅速從兩個方面徹底顛覆了中國的咖啡文化。首先,瑞幸通過網際網路基因、以及讓利傳播的營銷方法,大幅度降低了咖啡體驗成本;其次,瑞幸率先採用了寫字樓門店與快遞配送服務相結合的運營模式,讓咖啡消費變得快捷、愉悅,與網際網路世代的消費習慣形成完美契合。在此基礎上,瑞幸咖啡已經重新塑造塑出了一個,與年輕消費群體更接近的、全新的咖啡文化。

正如錢治亞在上市發布會現場所言:「因為瑞幸的加入,中國正成為中國咖啡消費最快的市場,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咖啡、喜歡瑞幸」。

而且,瑞幸咖啡的目標並不是賣咖啡,據招股書顯示,瑞幸不僅賣咖啡,還有果汁、輕食、茶飲等。瑞幸,未來或將是一個綜合性的餐飲平臺。

星巴克,傳統咖啡的代表。

在星巴克的啟蒙下,中國形成了第一代咖啡文化。飲用習慣的「慢」、消費價格定位的「高」,形成了第一代咖啡文化鮮明的特色,但也限制了咖啡市場的快速發展。

雖然星巴克在瑞幸的衝擊下也在努力改變自己,比如和餓了麼合作推出外賣咖啡,和阿里會員體系打通提供外賣等。但其在消費者心中形成的固有形象想要改變過來是很難的。

在用戶心中,星巴克還是那個坐落在商業區的咖啡館形象。

寫在後面。

雖然瑞幸咖啡已經成功登陸納斯達克,但璽哥認為,瑞幸的品牌現在才真正開始。IPO之後,如何做出讓消費者更滿意的咖啡和產品,將是瑞幸接下來需要認真對待的事情。

做好咖啡,跳出咖啡,成為一個有品質的消費品牌。這將是未來瑞幸長期要經營的事情。

相關焦點

  • 中山星巴克和瑞幸咖啡因為這些被查
    根據中山日報、中山南區官方微信公眾號報導,星巴克和瑞幸咖啡被查咖啡館衛生情況存在問題。據了解,7月3日,南區市場監管分局等共8人檢查組對廣東星巴克咖啡有限公司中山星匯大信新都匯廣場分店與瑞幸咖啡(中山)有限公司南區第一分公司展開咖啡館衛生情況檢查。
  • 瑞幸咖啡為什麼不對標星巴克了?
    過去兩年時間,瑞幸咖啡耗資近十億美元,火箭般開出了4507家門店,在2019年底正式超越星巴克,成為中國最大的咖啡玩家。如今,它又將槍眼瞄準了無人零售的市場,要推無人咖啡機和無人販賣機,賣起了堅果、果汁、酸奶、零食。只不過,一切都是熟悉的配方:新客免單,買2贈1,以及——看起來燒不完的錢。
  • 簡單聊一聊星巴克和瑞幸咖啡的優劣勢
    星巴克和瑞幸怎麼樣?你愛喝哪個?我前段時間密集體驗了一把瑞幸咖啡,簡單聊一聊兩家咖啡的基本情況。瑞幸咖啡優勢:便宜,真便宜,買券更划算;食品也很便宜,我買的時候在打 5 折,便宜得不像話。咖啡太難喝了,基本上是中下水平,甚至熱巧克力就像兌水的高樂高。飲品打折券無法送人,用不完就浪費了,用戶會有損失感。每季新品太少。星巴克優勢:咖啡好喝,種類繁多。滿足個性化定製,找到屬於自己的口味。食品外送可加熱。基本上客戶的其他需求都能滿足。
  • 同行可競合 星巴克最大主動投資人投資瑞幸咖啡
    老虎證券投研團隊亦告訴《證券日報》記者:「貝萊德旗下不同區域不同策略的基金有上千隻,旗下也有專門募集為亞太和新興市場的基金。投資瑞幸咖啡的貝萊德只是旗下一隻PE(私募股權投資),跟持股星巴克的基金是相互獨立的。」 老虎證券投研團隊方面談到,從合規的角度來看,HF(對衝基金)一般只是給PE一些研究支持,出於避免內幕交易的考慮,一般不會參與投資決定。
  • 瑞幸咖啡退市 瑞幸商標和星巴克比一下看看差距在哪裡?
    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最終將塵埃落定,瑞幸咖啡在6月27日發布了聲明:瑞幸咖啡將在6月29日在美國納斯達克股票交易所停牌,並進行退市備案。儘管瑞幸咖啡在爆出財務造假醜聞之後,股價漲漲跌跌也有所反覆,一則瑞幸咖啡停牌聲明令事件最終走向了退市的命運。
  • 星巴克拒收硬幣,瑞幸咖啡財務造假,咖啡行業為何和「錢」過不去?
    鑑於部分地區銷售額的持續下滑,星巴克不得不關店止損。6月星巴克就宣布將在未來18個月永久關閉美洲約400家門店。而此前星巴克CEO詹森表示:星巴克將在2020年在中國開設出6000間門店,截止目前,全球範圍內有32180家星巴克門店,中國擁有4400多家星巴克門店,在門店擴張上,星巴克預計在中國至少新增500家門店。
  • 瑞幸咖啡 vs星巴克 哪只股票較優質?
    來源:金融界網站星巴克是中國咖啡市場龍頭。截至9月,公司擁有4,125家門店,在中國的咖啡市場佔有率超過50%。星巴克的最大挑戰者,是小型企業瑞幸咖啡。星巴克於1971年開設首家門店,而瑞幸咖啡則創立於2017年。在市場佔有率方面,2018年星巴克佔據超過一半中國市場,反觀瑞幸咖啡佔比只有2.1%,可見其不單歷史較短,銷售額也望塵莫及。
  • 瑞幸咖啡、星巴克和COSTA咖啡哪家更好?一篇讓你少花冤枉錢
    前不久,一款新興網紅「瑞幸」進入中國咖啡的戰場,一時間風頭無兩,就連星巴克和COSTA咖啡受到些許影響,銷量略有下滑。瑞幸咖啡好喝嗎?這三家究竟哪家更好?一起和收券吧看看吧。瑞幸咖啡是17年底橫空出世的新品牌,價格親民,定價在20-30元之間。採取App下單,無需排隊。
  • 疫情之下的咖啡行業:瑞幸的溫度與星巴克的距離
    最直觀的就是在疫情發生後,國內咖啡行業的兩大品牌瑞幸和星巴克都被迫關閉了其在武漢地區的門店。星巴克甚至關閉了在中國市場半數的2000多家門店。在星巴克最近2020年第一財季的財報解讀時,星巴克高管也明確表態,這將會導致星巴克全年業績受到重大影響。
  • 瑞幸咖啡大肆挖腳星巴克員工
    攜帶10億資本入局的瑞幸咖啡正瘋狂燒錢和擴張,5月8日,有接近瑞幸及星巴克兩家公司的業內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瑞幸大約已挖腳了星巴克北京市場約1/7的員工,部分高端手衝咖啡門店甚至挖走了近1/4員工。其中部分重要崗位開出了星巴克同崗位的3倍薪水。同一時間,瑞幸咖啡在北京召開了「無限場景」品牌戰略發布會,宣布品牌願景和公司定位。
  • 瑞幸咖啡:告星巴克壟斷就能對標星巴克了嗎?
    星爸爸還是你爸爸5月15日,瑞幸咖啡在神州優車總部召開媒體發布會,會議共有兩項議程:宣讀致星巴克的一封信和宣讀《瑞幸咖啡針對星巴克涉嫌壟斷行為採取法律行動的簡要介紹》。儘管此前,媒體上關於瑞幸咖啡的文章鋪天蓋地,並鮮有質疑。但這一次,它們顯然要藉此佔據各大科技媒體頭條,擺在星巴克的名字旁邊!錢不是問題 時間也不是沒有誰會因為避免某個市場被壟斷而進入這個市場。進入市場的原因只有一個:認為能賺錢。瑞幸咖啡卻在玩命燒錢。
  • 咖啡市場爭奪戰:星巴克部分飲品漲價,瑞幸持續燒錢補貼
    同時,星巴克新上線不久的外送服務專星送也一併漲價,食品、包裝咖啡豆、咖啡杯、星享卡等產品則不受漲價影響。針對此次漲價原因,星巴克表示,公司始終致力於在中國的長期耕耘與投入,星巴克在中國的定價策略是長期的。「我們一直在盡最大努力將各種本地營運成本和市場浮動所帶來的影響降至最低,致力於尋求兩者之間的平衡。」
  • 瑞幸咖啡炮轟星巴克,是營銷還是業務需要?
    最近一直被拿來與星巴克做對比的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今日發表了一封致星巴克的公開信。公開信中,瑞幸方面稱,星巴克與物業籤訂了排他性條款,向瑞幸咖啡供應商施壓。瑞幸正在全國迅速鋪開。在這一過程中,瑞幸方面表示,「很多物業向我們反饋,前期已與星巴克籤訂了排他性租賃合同,雖然還有閒置鋪位,但也無法租賃給我們。」據稱,在星巴克的合同中,排他性對象既包括國內外大大小小數十家咖啡連鎖品牌,也包括佔營業收入30%以上的店鋪,甚至名稱與「咖啡」相關的任何商家。同時,瑞幸方面表示,星巴克頻繁向其供應商施壓,要求它們站隊。
  • 瑞幸和星巴克誰才能坐上內地咖啡界的第一把交椅?
    Hello,大家好,今天是不常和咖啡的小編毛毛。前兩天瑞幸咖啡財務造假22億元的事情被揭發,讓我們每個人都吃驚了,沒想到優惠力度那麼大的瑞幸咖啡竟然出現了這麼大的財務問題,本以為瑞幸咖啡可以解決星巴克在內地市場一家獨大的問題,但是沒有料到會有這件事的發生,瑞幸咖啡的上升空間會受到一定的影響,那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星巴克和瑞幸咖啡到底誰才能獨領中國市場的龍頭呢?
  • 瑞幸咖啡進軍大中東及印度市場,挑戰最強對手星巴克
    瑞幸咖啡與Americana結盟,開拓中東及印度市場咖啡零售業務  瑞幸咖啡7月22號宣布,將與位於科威特的公司The Americana Group結盟,在中東及印度設立咖啡零售業務。Americana集團於1964年在科威特成立,業務包括食品製造、分銷和餐廳運營。
  • 顯微鏡:誰爆了瑞幸咖啡的頭|星巴克|外賣|咖啡店_網易財經
    特別是以下這段,簡直成了星巴克的澄清說明:•大多數顧客選擇在店消費:瑞幸經常聲稱,星巴克在中國70%的訂單都是外賣。這樣的數據是有偏見的。根據一項研究,星巴克櫃檯通常默認將訂單設置為外賣狀態,只有當顧客需要一個杯子而不是紙杯時,訂單才會轉換為在店內用餐。紙杯的使用量接近70%。然而,紙杯也經常被用在店內使用。
  • 叫板星巴克?我們親嘗了現在最火的瑞幸和連咖啡,這體驗…
    最近咖啡戰場硝煙瀰漫,從外賣連咖啡到到瑞幸咖啡,新興咖啡品牌運用網際網路思維和O2O打法迅速佔領話題,直接叫板星巴克。近期走紅的品牌之一——連咖啡誕生於2012年,早期是為星巴克、Costa等第三方咖啡品牌提供外送服務,由此積累起了自己的種子用戶,2015年開始經營起了自有品牌。
  • 2019最受歡迎咖啡品牌榜發布,瑞幸與星巴克成咖啡市場「雙寡頭」
    日前,NCBD(餐寶典)發布了「2019中國最受消費者歡迎的咖啡品牌排行榜TOP15」,星巴克、瑞幸咖啡、魚眼咖啡、貓屎咖啡、太平洋咖啡、Costa、麥隆咖啡、雕刻時光、漫咖啡、麥咖啡、咖啡之翼、湃客咖啡、上島咖啡、兩岸咖啡和連咖啡等15個品牌上榜。
  • 星巴克、瑞幸、連咖啡外送大測評,最好喝的是……
    咖啡巨頭星巴克則淡定回應:「不參與炒作」。一個是成立47年,在中國擁有3300家的星巴克,一個是成立不足9個月,高聲入場的咖啡界網紅瑞幸。不管是「碰瓷」,還是真正的「反壟斷」,咖啡外送無疑都將成為業界矚目的焦點。以日韓人均200杯的咖啡消費數據來對比,中國咖啡市場至少還有50倍的增長空間。
  • 瑞幸咖啡新手段,入駐京東賣咖啡周邊,網友:這很星巴克!
    文/咖啡小芝士對於瑞幸咖啡,雖然誕生時間不長,但鋪天蓋地的廣告信息在曝光率方面真是遠超星巴克。而且今年也是新品不斷,從瑞納冰到小鹿茶,除了日常的咖啡外賣,現在有有強勢入駐京東商城,跟星巴克類似的套路,開始售賣一些咖啡周邊產品。而且在自家的APP和天貓旗艦店也都同步發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