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政策已經出臺了很長時間了。
這段時間內不少父母已經投入到二胎大軍裡。媽媽們花大量時間學習育兒知識,精心挑選尿布奶粉品牌,幾乎將全部精力都用在寶寶身上,有時卻忽略了自己的健康,對於懷孕的特殊階段認識不多。
現實中,會有不少二胎媽媽認為,生第二胎肯定比第一胎容易。
但是婦產數據告訴我們,二胎發生重症或死亡的比例比初產婦要高。
今天,小保便和大家一起來聊聊母嬰保險。
社保生育保險——職場媽媽的基礎額保障
在單位上班的員工,只要社保交滿一年,就能獲得生育保險待遇。
生孩子從產前檢查到分娩,每個過程都是要花錢的,生育保險的費用報銷,主要體現在如下幾種情況:
產前檢查:在產前檢查的費用中,只要到當地醫院建檔後,可以直接通過生育保險進行報銷,不過不同城市的報銷水平是不同的。
分娩費用:一次性可以報銷一定金額,不同城市的標準是不同的。
生育津貼:相當於是在休產假時,生育保險給我們發的工資。生育津貼能領多少,是和單位的生育險繳費基數掛鈎的。
單靠國家的生育保險待遇還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商業保險來做補充。懷孕是可以正常購買重疾險、意外險、壽險、醫療險等商業保險的,一般要在懷孕28周前才能投保,如果超過了28周,就要等寶寶出生以後才能投保了。
妊娠所產生的正常費用(產檢、分娩)與非正常(併發症、難產、早產兒護理等)費用,普通的商業保險是沒有保障的。這就需要購買特定的商業保險——母嬰險。
保險責任:
這一險種主要保障大人和嬰兒,包括女性懷孕期間發生意外風險、妊娠期疾病、生產期間出現意外以及胎兒或新生兒的死亡、新生兒先天性疾病等。其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同時覆蓋女性妊娠期的保障,和新生兒的先天性疾病保障。
保障期限:
因為是為妊娠期女性度身定做的。保險期限比較短,一般是一年或截止到產後的7天或15天。保險期間可通過雙方約定,通常是從收到保費的次日開始保障。此外,這類保險一般也都有明確的除外責任,消費者在選購時應注意閱讀相關條款。
1、投保時間:懷孕期間;
2、保障內容:妊娠身故、新生兒重症、嬰兒嚴重先天畸形、妊娠併發症住院醫療;
3、產品特點:由於保障內容簡單,保額不高,所以產品價格不高,一般多為幾百元。
母嬰保險,它可看做是商業型的生育保險,可以同時保障準媽媽和寶寶的保險。在其保障的設置上,孕期疾病或意外都包含在內。
與其他保險相比,母嬰保險可以說是為妊娠期女性度身定做的。通常是從收到保費的次日開始保障,一直到產後的七天、十五天或三十天,一般不存在「等待期」這個保障時間盲點。
Q: 之前已經買了很多保險,還需買母嬰保險嗎?
A: 其實這些細則在保險合同中都有清晰的說明,例如一些條款中會註明以下說明(責任內容需要參見實際合同)
定期壽險:可正常賠付,與是否懷孕無關;
重疾險:看是否達到條款規定的病種要求,與是否懷孕無關;
醫療險:大部分醫療險都不保生育醫療費用;
意外險:對於被保險人因「妊娠、流產、分娩」導致的意外,基本都責任免除。
如果已經懷孕了,再想買定期壽險和重疾險,可能就會受到一些阻礙:
如果孕周超過 28 周,投保重疾險也會受阻,只能分娩之後再投保。
如果疼痛分 1 級到 10 級,生孩子就是最痛的 10 級。母親忍受劇痛把新生命帶到世上,從孩子出生之後,需要付出極大的耐心與包容。希望保險可以帶給每位媽媽帶來安全感。
免責聲明:
本文素材來源於網絡,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並不對文中觀點負責。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點擊下圖識別二維碼
關注愛多保,做有溫度的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