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文化裡,男性屬陽,女性屬陰,體質多陰冷,女性多有寒症,以及氣血不足,經絡不暢的問題,這一點相信很多人都深有體會。
現代女性承擔了越來越多和男性一樣的高負荷工作,身體負擔增加,再加上不規律的生活飲食和穿衣習慣,比如貪吃冷飲,喜歡穿露臍裝、露背裝等,使得寒邪侵體。
久而久之,越來越多的女人出現身體不適合,比如四肢冰冷、胃寒、習慣性痛經等,寒邪聚於子宮,就會導致宮寒。甚至還有一部分人出現了卵巢囊腫,盆腔炎,習慣性流產等生育問題。
從古代開始,女人的病比男人複雜得多,藥王孫思邈曾說過:「很多醫生,寧治十個男人,不願意治一個女人」,現實生活中婦科病確實是反覆發作,難以治癒,很讓人苦惱,其實你不妨試試艾灸,也許就會發現婦科病並不是那麼難調理。
1.為什麼艾灸能調理好這麼多婦科病?
婦科病,大多數是由於寒溼、氣滯血淤,經絡堵塞、血虛等原因引起的。
女人體內的環境或氣象不好,就像是沒有陽光的寒溼天氣或冰冷的冬天,久而久之,當然就會氣滯血淤,經絡不通暢,代謝的垃圾產物無法排出,新鮮血液無法正常運送到,自然就會生各種各樣的病。
要調理這麼多的病,只有改變好體內的環境或氣象。艾灸調理婦科病,是從整體來調理,慢慢的改變好體內的氣象,把體內的氣象變得陽光明眉,就會冰雪消融、一切陰霾就會消散、經絡通暢。因此很多人會發現,在調理一種病時,會同時調理好其它病,堅持下去,慢慢地病就會全好!
2.吃藥能不能調理好這麼多婦科病呢?
用藥是從內調理,如果碰到像華佗這樣的醫生,當然能。或說碰到很高明的中醫師,用藥準確,當然是能好的。但是很多人沒有這麼好的運氣,如果碰到的醫師用藥不當,不但不能調理好病,還會起反作用,藥物的副作用會對人體產生新的傷害。
艾灸主要是創造條件,比方說補充元陽,靠人自己來調理,按現代的話來說是靠人的潛能來調理,靠你自己的元氣來調理就不會有偏差,自己的元氣比最高明的醫生要強百倍、強千倍。靠你自己體內的元氣來調理好身體,也得要有一定的條件。要有足夠的元陽,要有氣血、晚上要早睡並睡好.
人體久病,元陽必虛,元陽虛,就不能戰勝病邪,神也沒有辦法。艾灸能補充元陽,元陽充足,很多功能才能起動,有了元陽,才能燃起人體的太陽,有了陽光的照射,才有生機。艾灸溫灸通經活絡,經絡通暢,則百病不生。
3.婦科病通用穴位
一、八髎穴
八髎位於膀胱經上,位於一、二、三、四骶後孔中,左右共八穴。八髎就是八個穴位: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各一對。
督脈主一身陽氣,任脈主一身之血,衝脈則為經脈之海,五臟六腑都要靠他們支配。所以,八髎乃支配盆腔內臟器官的神經血管會聚之處,是調節人一身的氣血的總開關,務必使之暢達無阻。
在八髎區域進行提捏、推拿、按揉、拔罐,並加以艾灸,正是從外而內調理胞宮,才能從根本上調理婦科問題。
二、關元穴
關元穴是任脈之穴,也是小腸的募穴。此穴是人體元陰和元陽的交匯處,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處;古有「針必取三裡,灸必加關元」之說。
艾灸關元穴,有培腎固本、調氣回陽的作用,可提高脾胃生化氣血的功能;促進腸道蠕動,增強其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對月經不調、痛經、白帶異常等婦科疾病效果顯著。
三、子宮穴
子宮穴屬經外奇穴,有調經理氣,升提下陷的作用,主調子宮下垂、月經不調、痛經、功能性子宮出血、子宮內膜炎、不孕症、陰挺、崩漏等各種婦科疾病。配足三裡主調陰挺;配三陰交、隱白主調崩漏。
四、歸來穴
歸來穴屬足陽明胃經,功能相當於中藥中活血調經的「當歸」,是調理婦科疾病的重要穴位。有溫經散寒、理氣止痛之功,主調腹痛、陰睪上縮入腹、陰冷腫痛等症。
歸來穴還有健脾益氣、昇陽固脫之功,主要調理疝氣、陰挺、白帶異常、月經不調、痛經、盆腔炎、卵巢炎、子宮內膜炎、睪丸炎、陰莖痛及其他生殖器疾病。
五、足三裡穴
足三裡穴屬足陽明胃經之合穴,是胃臟精氣功能的聚焦點。足三裡穴可理脾胃、調氣血、補虛弱,亦能祛病延年,也稱長壽穴。
對氣血虧虛引起的頭暈、耳鳴、神經衰弱及胃動力不足的人、胃氣虛的人、因用眼過度或失眠熬夜而傷肝的人經常艾灸此穴有很好的改善作用。艾灸足三裡,可起到溫中散寒、健運脾陽、補中益氣、宜通氣機、導氣下行、強壯全身的作用。
六、三陰交穴
三陰交屬足太陰脾經之穴;三陰交穴是肝、脾、腎三條陰經交匯的穴位,脾統血、肝藏血、腎生血。
因此,常對三陰交穴施灸有調和氣血、補腎養肝的功用。同時可起到補血、活血和保持血壓穩定的作用。
4.婦科病的常見艾灸反應
1、月經提前或推後:艾的作用最先走向的就是女性和男性的生殖系統,所以女性做艾灸月經3個月之內為調整期,月經可以提前或推後。
2、做完艾灸後下部瘙癢、分泌物增加或有血塊:婦科不好、月經不調,調整經期中,會出現短暫亂經。
3、臍下出水泡,是有婦科問題,水泡下還有紅點是有炎症。臍周出水泡是腸道溼寒,嚴重的人會在臍周起一圈硬皮。
4、出水泡,出紅疹是體內的溼毒,血毒過多,越是這種現象越要灸。.
5、感覺熱能到會陰,這是好的現象,說明對卵巢功能效果顯著,打通任脈。
6、經絡竄感又叫得氣,有酥酥的感覺,這是好的現象。
7、做完艾灸後,臍部有出黃水的現象:這說明有婦科炎症或腸胃炎症。
文章調理方法僅供參考,防病治病仍需謹遵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