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A廣告圈(ID:newggm)獨家編輯
海明威曾說:「假如你有幸年輕時在巴黎生活過,那麼你此後一生中不論去到哪裡她都與你同在,因為巴黎是一席流動的盛宴。」
巴黎塞納河左岸的咖啡館,是沙特、達文西、雪萊、伏爾泰、海明威等這些文學巨匠常聚的地方,也見證著世界各地文人的來來往往。
左岸咖啡館流傳至今早已不是一杯簡單的咖啡,更多的是一種人文特質的象徵。這些都能從它的文案裡品讀出來。
《我在左岸咖啡等你》
雨天,適合閱讀眼淚,因為都是水的詩意排列。
好久不見你,我在咖啡館
橋上戀人站著,橋下戀情流著,
我呢,只是等著,你呢!
好久不見你,我在咖啡館
《默劇篇》
下午5點鐘,
是咖啡館生意最好的時候,
也是最吵的時候。
窗外一位默劇表演者,
正在表演上樓梯和下樓梯。
整個環境裡,
只有他和我不必開口說話,
——他不說話是為了討生活,
我不說話是享受,
不必和人溝通的興奮。
我在左岸咖啡館,
假裝自己是個啞巴。
《打烊篇》
等到角落裡的那個客人回家之後,
咖啡館裡就只剩下我一個人了。
咖啡館裡最後的一位客人,
擁有一項特權——
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音樂,
同時,侍者會再端上一杯咖啡,
表示他並不急著打烊。
我在左岸咖啡館,
一個人慢慢等待打烊。
《明天見篇》
明天見,
Demain(法語「明天見」),
離開咖啡館的時候,
大家都會說明天見,
Demain,
在這個地方沒有人說再見的,
而是說明天見,
因為天天都會來,
明天,
大家又會見到面。
可是,
明天我要回國了,
我在左岸咖啡館。
Demain。
《嗜左岸》
左岸咖啡產品文案
拿鐵咖啡
看進櫥窗
一個人、一個角落、一本書
所謂的旅行
不是人們說的那種旅程
而是在最舒服的狀態下獨處
在這裡,卻也不在這裡
旅人,就在獨處的角落
昂列奶茶
看進櫥窗
沉浸在旋律的世界裡
所謂的旅行
不是人們說的那種旅程
而是在每一個片刻享受著
在音符中找到浪漫
旅人,天生浪漫的血液
曼特寧咖啡
看進櫥窗
收進眼底的
儘是專屬自己的風情
所謂的旅行
不是人們說的那種旅程
而是帶著奇妙的眼睛
趣味在平凡裡看得見
旅人,擁有自己的視界
昂列咖啡
看進櫥窗
等著出發
和一個簡單的行囊
所謂的旅行
不是人們說的那種旅程
而是一個人說走就走的自在
旅人,隨時出發的自由
《嗜甜的越獄人》
義大利口音的兩個男人點了兩杯咖啡後,
便把視線對準咖啡館的大門,
看著每一位進出的客人。
自從那位專盜EGON SHCIELE的義大利盜賊,
第四次越獄成功後,
人們特別留意出現在身邊的義大利人。
而我也不例外。
一刻過去了,
那兩人已經飲了不少黑咖啡,
視線仍停在大門,
而眾人也始終盯著他們。
又過了一刻,
才進門的男人奪走了所有人的目光,
倒不是他濃濃的義大利口音,
而是他點了一桌子的甜品,
"你被捕了",
喝黑咖啡的男人和同伴忽然卡在那個男人身後,
"但,不急,請慢慢享用"。
等他把滿桌的甜品吃完並代他結帳後,
兩個人才押著他走出咖啡館的大門。
經過一陣的靜默,
大家議論紛紛,
"為什麼專偷EDGO的畫"
"畫賊為什麼愛吃甜品"
"為什麼畫賊都是在同一家咖啡館被逮進牢裡"
《下雨喝一下午咖啡》
聊賴的午後,
我獨自走在蒙巴那斯道上。
突然下起雨來,
隨手招了一輛計程車。
滿頭白髮的司機問了三次,
「要去哪?」
我才回過神。
「到……」
沒有預期要去哪的我,
一時也說不出目的地。
司機從後照鏡中看著我說
「躲雨?」
我笑著沒回答。
雨越下越大,
司機將車停在咖啡館前要我下車,
笑著說,
「去喝杯咖啡吧!」
他揮手示意我不必掏錢了!
來不及說謝謝,
計程車已回到車隊中。
走進冷清的咖啡館,
四名侍者圍坐一桌閒聊著,
看到我後立刻起身,
異口同聲的說「躲雨」?
我笑著不知該如何回答。
午後一場意外的雨,
讓我一下午見識了,
五個會「讀心術」的人,
喝了一下午的咖啡。
《上帝、彩票、盲樂師》
常在廣場演奏手風琴的盲樂師,
輕易穿過交錯的街道,
來到咖啡館。
他對咖啡的熟悉,
超出我的想像。
鄰桌一位好奇的客人,
向侍者打探盲樂師的來歷,
27歲那年,
隨馬戲團遊走各地的他,
同往常一樣,
在表演走鋼索前,
沒有忘了向上帝祝禱告,
在眾人的注目下,
才跨出一步,
他便從鋼索上落下 ……
待者轉頭看著盲樂師,
壓低聲音「就這樣失明了!」
侍者突然拿起一份晨報,
快步朝盲樂師走去。
盲樂師從呢絨帽中,
取出幾張彩票給侍者,
侍者翻開晨報,
熟練的為他兌起獎來。
經過一陣小聲交談,
盲樂師慎重地收起彩票,
露出笑容。
侍者為他披上大衣,
點了根煙給他。
沒多久後他拿起手風琴,
奏起快板的布雷舞曲,
喜孜孜地步出咖啡館。
和進來時一樣,
沒有碰撞到任何桌椅。
侍者來到好奇的客人桌前,
繼續未完的話題,
那次意外後他開始買彩票,
而且一買就是三十年。
三十年來他未曾中過一張彩票,
今天也不例外。
但,他始終樂觀,
因為他總說,「上帝欠我一次」。
《他從波蘭來》
旅行的人,
總帶著脆弱的靈魂。
他在找一架鋼琴,
我看見他走進咖啡館 ,
想送給E大調,練習曲 ,
他只點了一杯卡貝拉索 ,
但愛情是交響曲。
這個時刻,
人來人往正以練習曲的步調在我們之間進行,
E大調練習曲,
便成為離別曲,
這是1849年之前的事,
他是蕭邦,我們都是旅人,
相遇在左岸咖啡館。
《她又要離開巴黎了》
人們說,
女子不宜獨身旅行,
她帶著一本未完成的書,
獨坐在咖啡館中,
那是一種陰性氣質的書寫。
她喝著拿鐵……咖啡與奶,
1比1,
甜美地證明著第二性,
不存在,
那香味不斷地從她流向我,
絕不只有咖啡香,
這是1908年中的一天,
女性成為一個主要性別,
她是西蒙波娃,我們都是旅人,
相遇見在左岸咖啡館。
《他帶著微笑離開佛羅倫斯》
在巴黎,
微笑可以用法語發音,
他說微笑的名字叫做,
蒙娜麗莎,
即使在安靜的咖啡館中,
那笑,是無聲的,一杯昂列,
讓周邊有了熱絡的氛圍,
足以讓歌手們、樂師門、丑角們,
都為這一刻活了。
我看著他,
與他相視一笑,
這是1516年,
他帶著蒙娜麗莎的微笑來到法國,
他是達文西,我們都是旅人,
相遇見在左岸咖啡館。
《遇到一位讀到「L」的工人》
咖啡館的隔壁就是圖書館,
大家總是先去借本書,
再到咖啡館裡自己習慣的位子。
然後年長的服務生,
會端一杯口味習慣的咖啡,
悄悄放在你的桌上。
如果有人弄錯位置,
那一定是新客人。
光線最好的角落,
屬於那位五十左右的藍領階級,
他慣常維持謙虛有禮的樣子,
但從不與人攀談。
今天他讀的《狼潘論》(Lupus Theory),
記得前天他還在讀《伐木工人守則》(Lumberjack’s Handbook),
再上次好象是《瑞士雪車製作法》(Luge Production),
真是獨特的閱讀方式。
由於好奇,
就到圖書館的架上查看,
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發現,
《伐木工人守則》正
緊貼在《瑞士雪車製作法》的後面,
原來他是按照字母順序一直讀下去,
而且已經讀到「L」字頭,
這樣看來,下一本,
將是《琵琶音律》(Lute Melody)。
你看,那些文案都在講述著一個個鮮活的故事,每個故事主角都有著各自獨特的情緒。就連每杯咖啡都不再是二百五十公克的黑色液體,而是多了一份文人思想。
左岸咖啡館品牌的誕生就是由這份對藝術豐沛的人文思潮的渴求促成的吧。就像是你在左岸咖啡館,喝的不是咖啡,是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