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交往中,我們經常發現有的人看著挺機靈,卻盡幹些「哪壺不開提哪壺」的尷尬事;而有的人卻似神功護體,靈巧柔軟,穿梭於各色人群間,遊刃有餘。不同的處理方式背後固然有多種解釋,折射出來的卻是人際敏銳度低與高的現實,甚至關乎職場未來不同的際遇。那麼,什麼是「人際敏銳度」?為什麼說它對於職業發展那麼重要呢?當前「人際敏銳度」不太高的人,還有改變的餘地嗎?別急,且讓小勵來為你支招吧。
從談「能力」到談「潛力」的時代
VUCA時代,人們發現過去老生常談的「經驗」和「技能」在層出不窮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面前的價值正在式微。於是,人們關注的目光也漸漸從「能力」轉移到了「潛力」身上。而「學習敏銳度」因其「自帶光芒」,被廣泛認為是新時代領導者成功的關鍵因素。學習敏銳度即一種快速學習,並且能將所學到的經驗很好地運用於新的富有挑戰性的領導力情境中的能力和意願。通過定義,我們不難發現「學習敏銳度」還真與變化著的新環境之間有著渾然天然的自洽呢。
「學習敏銳度」內涵豐富,以TALENTx7®測評為例,主要包含以下七大特定要素:
此處,我們發現人際敏銳度赫然在列,其重要性自不待言。
人際敏銳度
能與各種各樣的人有效交往,了解他們各自的動機、價值觀、目標、強項和弱項,樹立他人自信,並激勵他人在工作中表現最佳。
除了字面意思上的行為表現(諸如,與不同類型的人都能打交道並且合作共事)外,「人際敏銳度」最核心的特質是——能因人而異地採取有效方式與人互動,從而達到激發他人自信並取得最佳的工作表現。由此可見,「人際敏銳度」還與這些領導力的素質密切關聯:擁抱多樣性的人際關係,管理人際衝突,協作,理解他人,人際敏感等。
Tina是位特別有事業追求和拼搏精神的90後,人稱「拼命三娘」。她待工作簡直如初戀,每天都是風風火火地開啟7-11模式,再大的壓力和困難她都能咬牙挺過去,所以一路打怪升級所向披靡,成為了公司歷屆管培生中的佼佼者。她是如此地「享受」投入忘我的工作狀態,以至於有時甚至會「看不到」辦公室裡和她年齡相仿的其他姑娘(那些工作節奏不緊不慢,喜歡聊聊八卦、追追時尚熱點,講求工作與生活平衡的同輩)在幹什麼。Tina平時在辦公室裡從來不參與這些同事的「閒聊」,她覺得與其「瞎扯」,還不如多花時間向隔壁組的資深分析師老薛討教經驗、鑽研業務難題呢。可是最近,她似乎遇到了找老薛也解決不了的「難題」——這個項目她第一次以項目負責人的身份來接,除了自己一如既往開足馬力外,她還需要組裡的另一位同事Ruby一起參與。但她發現連續兩次當她熱情滿懷地跟Ruby說要做什麼時,對方似乎都沒有什麼積極性。在Tina的印象中,Ruby雖然不像自己那麼衝衝衝,但她的可靠和認真是整個部門都公認的。而且就在一周前,老闆還在另一個項目的review meeting上對Ruby的貢獻讚許了一番。
頂著一頭霧水的Tina向老闆求助,而隨後揭曉的謎底仿佛為她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原來Tina每次都在自己忙完工作將近夜晚11點才發通知給Ruby「布置功課」,而Ruby卻是個「早鳥」型的人(早睡早起)。並且,Tina習慣周末撲在工作上,加班加點;而Ruby卻要用周末放鬆身心,休閒娛樂。所以,儘管Tina覺得算上周末兩天的時間,周一拿到分析報告的要求不算過分,但這對於已經約好下午茶、期待去看演唱會的Ruby來說卻是「扎心的噩耗」啊,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她會表現得如此「喪」了。
幸運的是,Tina在老闆的幫助下終於意識到自己和Ruby在工作習慣、節奏,乃至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如果要真正讓Ruby和她一同並肩作戰,就不能任由自己的心想去「出牌」。她及時調整策略,主動約Ruby周六下午一起喝咖啡,殊不知心情大好的Ruby自己越聊越興奮,回家就趕出了一份高質量的報告來。Amazing~
「人際敏銳度」的發展
上述慄子中的Tina算是「人際敏銳度」方面覺悟還不太晚的,故而成功翻盤。那麼問題來了,對於生活中沒有「高人指點」的幸運卻又飽受人際不敏銳之苦惱的「Tina們」,還有什麼轉機的盼頭嗎?下面就是小勵想要告訴大家的——其實每個人都有一定的人際敏銳度,並且只要你有意願,還可以進一步發展與提升,雖然發展並不是一件很輕鬆的事。
首先,以己度人,不如以人渡己。開放頭腦,敞開胸懷。提醒自己,世界是多彩的,人是多樣的。試著接納與尊重和自己不同類型、風格、習慣,乃至背景的人及其訴求。做到心裡有人,能同理共感。把注意力集中在更多的可能性上,以多種視角更平和客觀地理解對方,攜手合作。
其次,做個有心人(用心、覺察心),對人敏感,關心他人。平時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渠道留心他人的需求、動機、價值觀、能力特點,甚至哪裡是紅線、禁忌地帶;留意不同的人在行為風格、偏好和工作習慣上的差異,並根據對象的不同選擇最合宜的互動策略。
再者,秉持客觀、中立和不抱怨的態度,積極聆聽。即使遇到差異非常大的立場或見解,也試著通過建設性的方式來表達,保持友善,穩定情緒。
其實,能夠察覺出自己可能無意識地「傷」人了的人,都相當地人際「敏銳」呢。小勵以為,從壞事中獲益,被好事滋養,與不同的人合作,長自己的本事,發展「人際敏銳度」真說起來倒也沒那麼難。你覺得呢?
更多 「學習敏銳度」的發展要訣,不在別處,就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