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如何提升學習敏銳度之建立知識體系

2021-01-14 嗜啡者

全文約3500字

閱讀時長約9分鐘


-序-


11月13-15日是南區的RMT課程,與以往有些不同,這次的上課人數是史上最多的一次,讓人倍感欣慰的是,37位小夥伴都認真投入。



在第一天的課程當中,我與他們分享了一個有關記憶的小技巧:如何基於「人事職能」的框架去記憶所學到的所有關於與夥伴相關的知識點。


11月16日,上午參加了兩位leader帶給大家關於「引導facilitation」的TTT,下午參加了一位視覺引導師Tracy的課程「視覺表達」,一整天的收穫頗豐。周末一直在整理總結著當天的知識點應該歸入到我的知識框架當中的哪一個?



框架搭好了,對學習的效率、記憶的強化都有很大的幫助,因為當你在思考一些問題時,你可以從你的既有知識框架當中快速地「訪問」到相應的知識點;也可以在學習到新知識點時「儲存」到相應既有的知識框架當中,感覺無往不利。


所以,結構化(框架)思維很重要,因為它與建立知識體系密不可分。


-01-

你改變不了的時代特徵


也許,你已經聽說過VUCA這個詞。VUCA是波動性(Volatility),不確定性(Uncertainty),複雜性(Complexity)和模糊性(Ambiguity)四個英文單詞的首字母縮寫。


這個術語源於軍事用語,寶潔公司營運長Robert Mcdonald借用這個術語來描述這一新的商業世界格局:這是一個VUCA的世界。


圖片來自網絡


難道VUCA時代不就是我們當下時代的特徵嗎?面對這樣一個世界,我們都會感到有點束手無策……那該如何應對呢?


-02-

你也改變不了的學習趨勢


有什麼學習趨勢發生了改變?


第一,現在知識更新換代的速度不斷加快。那些當下的網絡熱詞用不了多久就會被其他更新的代替。那知識點呢?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做的一個研究,我們現在知識更新換代的時間是兩到三年,也就意味著」兩到三年的時間你必須要更新一下自己的知識庫,否則就會像感覺說著最熱的網絡詞,卻被人笑稱「奧特曼」。


圖片來自網絡


第二,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興起,知識的獲取變得前所未有的容易。如果說知識更新快對於我們來說是一件壓力山在的事情,慶幸的是,我們能夠很容易的搜索到這個新知識。


但又有一系列問題出現:新知識新信息不需要我們搜索,每天都會排山倒海般湧來,我們每天都置身在這個信息洪流裡面;對於這些無孔不入的信息,我們很難鑑別其真偽與優劣。


圖片來自網絡


第三,從工業化時代到VUCA時代。工業化時代講求的是專業的精細分工,需要專業領域的知識或技能;現在大都是項目制的運作,通用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


圖片來自網絡


在這樣的時代與學習趨勢下,我們該如何學習才能更加有效?這確實是一個很值得思考,也很值錢的問題!


-03-

我們能改變的是自己的學習方式


越來越多的公司企業在制定自己內部的能力模型時,都會把一個詞放進模型當中——Learning Agility,中文是敏捷學習或學習敏銳度。就拿星爸爸對高潛人才的定義來說,學習敏銳度正好是需要去評估的。


學習敏銳度,從某一角度來說,是與一個主題相關——「學習如何學習」,這也許是當下每個職場人都需要練就的一項能力。


因為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更高效的學習方式才能讓自己始終具備競爭力。



-04-

建立知識體系


如何提升學習敏銳度?這是一個很大的話題,就像如何才能達成王總所說的「先賺它一個億」這一小目標。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


要提升學習敏銳度有很多方法和途徑,其中一個無疑就是建立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


因為我們每天接收到太多的信息了,這些信息如果不被加工的話,他們都是零散狀的,就像這樣:



如果這只是一天的信息或知識點,那如果日積極月累的話,那將是一片密密麻麻的「黑點」(密集恐懼症者慎想)。


例如,RMT課程當中,如果每天學習17個知識點(上面那些黑點),三天學習下來,一共有51個,同時也許每天的講師如果多分享一些的話還不止這一數字;又或者講師分享了一些並不是當天課程的知識點,而是針對其他主題分享了自己的獨特觀點,你覺得很有見地,又把它記錄下來,這個數字又會增加……


那如何把這些知識點有條理地進行整理,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呢?


你需要的正是框架!



方法如下:


通過各種渠道建立框架

在框架中填充知識

將知識點與問題進行關聯



框架是指那些連接知識點之間的「木頭」,這些木頭必須被證明是堅固、耐用且與知識點有一點關係,才能成為框架。


圖片來自網絡


有夥伴一定會說,我從哪裡能「弄」到這些所謂的框架呢?其實框架就存在於我們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果我問你,作為一名店經理他應該負責什麼樣的工作?你一定會不假思索地回答說:要對門店的AOP負責、要培養夥伴、要傳承星巴克文化等等……這種回答方式是「自下而上」的,雖然沒錯,但感覺很零亂。


對於店經理的工作,我們已經有一個非常熟悉的框架了,那就是SMA裡的兩大維度和八個模塊。


想像一下,如果你在向對方介紹店經理的工作任務和職責時,先概括成包括兩大方面:領導力和運營活動,再從領導力的四個模塊以及運營活動的四個模塊層層介紹,這種「自上而下」法就會讓人清楚明了,自己在陳述時也不會漏掉什麼。(MECE原則)


所以找到一個框架,對於表達也是有很大幫助的,因為在「金字塔原理」倡導的也是自上而下地清晰表達。


例如,在RMT三天的課程當中,其中兩天是與「人」相關的,那到底有沒有一個與人相關的框架可以借鑑,以便於把兩天的知識點,甚至之前學習到的知識放進框架裡面。

我為他們介紹了一個在HR領域經常被提到的——選訓育留。因為在課程當中所涉及的知識點,都可以入進這其中一個方面當中。在「選」階段,我要確定我的招募需求、明確我們招募的原則是行為面試、如何進行電話初步面試等。

選訓充留就是一個框架。


我們真的有太多的框架可以參考了,以至於其實我們不需要自己花時間去搭建,例如:


我要去面試了,我會從這三個方面去準備論據,證明我做得很不錯:

績效(這個方面還可以細分為達成目標、踐行使命和價值觀、幫助他人成功)

學習敏銳度

職業理想


我要分析自己門店,以便能夠採取一些策略實現更高的目標:

內部優勢

內部劣勢

外部機會

外部威脅


……


因此,大家可以多留意一下身邊,你一定會找到不少可用的框架!


框架有了,但還必須要定期對框架進行調整和更新以符合自己的學習需求,例如,正在咖啡大師學習旅程當中的小夥伴,學習手冊的章節已經為大家設計好了框架,從歷史、農業、地理等方面進行學習。


而我自己關於咖啡的知識體系在此基礎上,做了一些調整:


請留意,紅框部分是我自己的框架,這個框架的搭建是因人而異的。



找到了合適的框架以後,接下來,就是從每天學習或接收到的信息當中,篩選出對自己有用的信息或知識點填進框架裡,這就是建立知識體系的過程


用「選訓育留」中的「選」來舉例,三天的RMT課程裡,一定會有很多與「人」相關,這時把那些重要的知識點放進相應的框架裡:



這一步相當重要,因為無數對知識感到焦慮的人,是因為沒有對接受到的信息分類、填入到自己的知識體系裡(也許甚至連框架也沒有搭建好),才會覺得信息像雙十一後的快遞一樣——堆積如山,所以會覺得這個說法也對,那個觀點也不賴,都先「收藏」了。


還有一點提醒,花點時間每天總結一下當天的知識哪些是對自己有用的,有用則填入,無用則捨棄吧。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你的知識體系搭建完畢,也往裡面填了不少的乾貨、知識點後,這時應該要為自己鼓鼓掌了。


接下來,這套體系將成為自己重要的「武器」,它可以為我們解決很多的問題。武器需要經常拿出來保養,而知識體系的「保養」過程就是記得要常常做關聯


關聯包括兩個方面:


這個知識點可以幫我解決什麼問題。例如在「選」方面,我學到了STAR記錄原則,它可以讓我在正式面試的時候以有條理的方式記下來,避免遺漏重要的信息;

當我遇到類似的問題時,我可以調動體系裡的哪個知識點來解決。例如在「育」方面,對於「如何發展夥伴」這一問題時,我便會想到「為夥伴制定有效PDP的方法」;同理在「育」方面,對於「夥伴績效未達期望」時,我便會想到「績效輪」這一分析工具。


只有常常做這種相互關聯的動作,才能對這些知識點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末-


在星爸爸,我們在希望學習技能和能力提升方面,倡導一個叫「70/20/10」模型,即使看再多的書、公眾號文章或參加培訓等,這只能是屬於10%那部分,因此,趕快動手去建立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吧,這70%部分才是最重要的!


品嘗咖啡、閱讀文章,嗜啡者立志做


【咖啡業裡做培訓做得最好的,

培訓業裡衝咖啡衝得最棒的!】



相關焦點

  • 轉型時代,你的學習敏銳度還好嗎 ?
    學習敏銳度是在近年脫穎而出的人才管理領域的新概念。到目前為止,雖然被廣泛使用,但是各界對於學習敏銳度的定義並未統一,國內對於「Learning Agility」的翻譯也不完全一致,但是其對於在短時間內迅速獲取新素質的認識是基本一致的。
  • 我的「人際敏銳度」不高,還有救嗎?
    不同的處理方式背後固然有多種解釋,折射出來的卻是人際敏銳度低與高的現實,甚至關乎職場未來不同的際遇。那麼,什麼是「人際敏銳度」?為什麼說它對於職業發展那麼重要呢?當前「人際敏銳度」不太高的人,還有改變的餘地嗎?別急,且讓小勵來為你支招吧。
  • 知識樹:如何在短時間內,讓自己掌握「最大化」的知識體系
    知識點是「顆粒化」的,當在一個領域,自己掌握的足夠多的時候,就能起到串聯的作用,那麼知識體系就是建立在「多個知識點之上」,總結出來的方法論,然後將每個方法論進行串聯,就成了「整體體系」。它是有一個主幹,多個枝幹,M個分叉,N個樹葉組成,樹葉就好比是「碎片化的知識,文字」,分叉就像是「每一段語句」,枝幹就好是每一篇文章,主幹就好比自己的一生,或者是一本書籍。在步入工作後,我們的學習本質應該去建立更多的「知識體系」。
  • 《TALENTx7學習敏銳度測評認證課》
    TALENTx7TM 學習敏銳度測評認證課
  • 數位化浪潮下,生態性、敏銳度、穩定性是企業關鍵!
    同時,數位化也不僅僅局限於企業自身,如何和行業夥伴一起數位化、構建行業生態,成為了企業生產運營中新的機會點。   這對於製造業來說,僅僅用自動化去替代勞動型、程序型任務是不夠的,要是自動化更加智能,與友商和產業鏈上下遊的行業夥伴共建生態,是探索自動化創造更多價值的方向。
  • 牛仔短褲配馬丁靴,時尚敏銳度很超前
    小姐姐們對時尚的敏銳度還是很超前的,不過這樣的搭配雖然酷帥,但千萬別問熱不熱,問了,就是不熱。你們喜歡這樣的搭配嗎?
  • 科技公司如何建立職級體系?
    而針對於新型的行業——網際網路,該如何劃分及建立職級體系?開發參考職級體系參考上述劃分職級體系,職級體系可以從幾個任職資格來進行參考:1.基礎項。這是個人基礎信息,包含教育背景、相關工作經歷等。可包含溝通能力、影響力、教練與合作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及知識的廣度與深度等。因科技職級體系比較注重專業能力,這裡僅用知識的廣度與深度來舉例說明職級區分。P1:有知識背景即可。
  • 如何搭建終身受用的筆記本體系?
    告別無效努力,凡努力必可積累,凡積累必可迭代今天是知識管理系列課程三,如何搭建終身受用的筆記本體系?引言:生活就是學習本身,生活中的這件小事,說明了什麼問題?第一節說到inbox體系,就像我們的廚房,而我們從各處學習的乾貨、文章就像買來的食材,都首先來到inbox廚房;第二節介紹費曼筆記,就是對這些食材的精加工,去粗取精,把皮去了,肉切成小塊,以後要應用的時候就不用再收拾,可以非常方便的直接應用了。
  • 建立知識體系,培養學習素養——平安好學青少兒打造精品系列課程
    臨近期末,中國平安旗下智慧教育平臺平安好學青少兒近期推出精品系列課程,該系列課程包括語文睡前卡、英數語考前衝刺班和物理衝刺班,旨在幫助孩子全方位鞏固課堂知識,提高學習效率,在期末考試來臨之際補齊短板,在寒假期間夯實基礎、提前預習,放假而不放鬆,幫助孩子形成一以貫之的學習習慣,無縫銜接新學期課程。
  • 讀《塔木德》學習猶太經典,積累知識!
    一個民族歷經罹難、迫害、種族滅絕而不倒,反而在當今世界控制全球經濟的根本,而其人口總量只佔全球總量0.3%;從一無所有中建立以色列國,短短60多年就站在經濟、科技等多方面的世界之巔,這樣的巨大成就讓我學習的第一本書選定為《塔木德》,學習猶太人的哲學和精神。因為有人說過「人類的智慧在猶太人的腦袋裡,猶太人的智慧在《塔木德》裡。
  • 敏哥:深挖亞馬遜A9算法中廣告搜索排序的五大影響因素
    關鍵詞的權重 那麼有了關鍵詞的indexing之後,我們要考慮的就是如何把關鍵詞的排名和權重給做上去。有一定運營經驗的夥伴應該都知道亞馬遜是有兩套排名體系的,一套是自然搜索排名體系,另一套是廣告搜索排名體系。
  • 工作太忙沒時間學習,真的是這樣嗎?3個建議,越早知道越受益
    也因為一切太順利了,反而讓朱平忽視了學習的重要性。隨著自動化機器投入,朱平明顯感覺到自己在管理上知識不夠,對時下的新技術了解過少。但由於每天事多,朱平就沒有時候進行技術提升。雖然他現在主要從事行政管理,但不可能過去單一,對技術還要有一定的了解。
  • 28日晚10點|Rafal Sarnecki【紐約之敏銳度&戲劇感的作曲家】五重奏
    28日周五晚十點|【美國&東歐古典、拉丁、民歌與爵士之融合Rafal 作為一位技巧高超,並且有著敏銳度和戲劇感的作曲家,他把這一切特點融入他優美的旋律演奏中。」 — 華盛頓城市報Guitar: Rafal Sarnecki (PL)
  • 提升孩子英語學習的有效方法,你知道嗎?
    現在的英語學習注重聽、說、讀、寫的全面發展。英語考試也增加了聽力、口語。想要提升孩子的聽說讀寫能力,也是有技巧可言的。1·培養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的老師」。興趣是成功之母。有興趣才有求知慾,變被動為主動,積極學習。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自己感興趣的事就容易堅持下去,而不感興趣的事,是很難堅持下去的。
  • (續「全面回憶」學習法)金字塔學習法:體系是卓越與優秀的分水嶺
    我在高中階段開始在「全面回憶」的基礎上同時使用另外一種學習方法,即以總分形式的知識框架來提煉課程中的知識點,並通過推理和演繹的方式來補齊不足的部分,然後驗證這些內容,最終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金字塔學習法每天在頭腦中過電影、回憶內容的時候,要進一步對知識進行歸類和分析,補齊知識體系。
  • 深秋氣溫突變,48套大衣穿搭分享,刺激你的時尚敏銳度
    所以小編今天就和大家分享48套大衣穿搭分享,讓你在面對深秋氣溫突變的時候,可以刺激你的時尚敏銳度。還在等什麼,收拾好心情,趕緊看過來!細膩的色調,刺激你的時尚敏銳度。本身就很清爽的色調,再搭配乾淨白色上下裝,高冷女神氣質撲面而來。高個子這麼穿,簡直太有氣質了,風度溫度互不耽誤。
  • 《認知心理學及其啟示》:高效學習的關鍵,是建立有目的的聯繫!
    作為所有社會科學的基礎學科,認知心理學強調知識的作用,認為知識是決定人類行為的主要因素。我們的學習,也正是知識和技能、認知習得的過程。人腦和計算機類似之處,都有信息輸入和輸出、信息儲存和提取,都需要依照一定的程序對信息進行加工。一個人大腦的信息輸入越豐富多元,他的思考越有廣度,視野越開闊;而一個人大腦對信息的加工越精細,思考越有深度,層次也越高。外部的信息,如何更好地內化為知識體系的一部分?最好的辦法是多輸出。
  • 洛陽一高理科學霸李伊琤:要構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知識體系
    及時解決問題 保證學習效率說到學習方法時,李伊琤說,「自己在學習過程中跟著老師走,課上消化不了的問題課後會及時追問,不把問題留下來。高中三年學習中會寫很多習題,寫完之後將錯題進行總結與反思,掌握解題方法,這樣每次不會的知識點或者題目被攻克。」
  • 如何學習插畫?新手插畫詳細學習體系?
    學習插畫的同學大多都是通過網上的一些教程來學習的,會選擇一些有名氣的插畫大師的作品來學習,或者插畫教程,甚至是自己感覺的不錯的插畫作品都會拿來學習。借鑑和學習大師的作品也是一種好的方式,但是沒有詳細的教程幫助自己學習,其實自己在學習中也只是照葫蘆畫瓢,並沒有學到插畫的技巧和精髓。而且多數免費的教程也只會講一些皮毛,所以這樣往往導致自己學不到有用的東西,下面小編整理了一些關於學習插畫的學習體系,想必對大家是有所幫助的。
  • 掌握穿透式學習思維,避免「假裝學習」將知識變為自己的認知架構
    由資深的網際網路人、跨界學習高手方軍老師所著的《穿透式學習》,通過三種穿透式的學習思維「如何開啟學習之旅」、「 如何將所學轉化為能力」,「 如何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幫助我們更加快速高效的學習新技能、新知識,並將其內化到自己的知識體系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