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背後的故事——走進碧桂園·印象花溪項目工程師

2020-12-21 多彩貴州網

12月,雲飛在貴州的凝凍天氣中邁入了第33個年頭,剛好,這也是他入職碧桂園的第1111天。

「我是18年的夏天從安順調到貴陽,在印花一幹就是兩年半,這都是在印花的第三個冬天了。」雲飛說的「印花」,全名「碧桂園·印象花溪」。

圖:碧桂園·印象花溪項目實景圖

這是碧桂園在貴州地區的標杆工地,曾獲「2019年貴州省安全文明施工樣板工地」、「展示區開放標杆項目」、「工地開放標杆項目」等榮譽稱號,多次在安全、質量巡檢中拿到雙第一。

通過雲飛的介紹,我們知道了這傲人成績背後的風雨,也看到了一名碧桂園工程師的成長路徑。

「直面困難,執行第一!」「那年冬天也是特別冷,當時項目已經進入第二批預售供貨階段。為保證施工進度,大家堅持每天6點起床,到現場後一個一個給總包打電話喊,開始組織工人到現場。」雲飛說,這段時間的寒潮天讓他想起2018年的冬天。

當時團隊為了力保建設工期按計劃達成,項目管理人員人手一件大棉襖一個手電筒,六點起深夜回,跟所有現場人員一起,每天被凍得臉紅鼻子青。

「我們要求自己團隊要比施工單位起得更早,就是為了用實際行動傳遞一種對施工節點的緊張感和壓力,讓總包單位跟我們一樣重視起來,一起營造努力大幹的氛圍。」雲飛說,那段時間兄弟們是最辛苦的。

圖:冬季現場施工場景

當時圖紙設計、招標、土石方場平、樁基、地下室及主體結構多個重要節點同步施工,室外氣溫又低,人很容易退縮。「為了提神我們學著嚼檳榔,因為喝紅牛已經沒效果了。」雲飛說,到最後檳榔也「失效」,團隊最終是靠著本能和意志撐下了這場戰鬥。

對碧桂園·印象花溪管理團隊來說,能在總包基本資源還沒到位前,就搶先做好人工、材料、機械、計劃、措施的鋪排,這充分體現了一個團隊的強大戰鬥力、高水平的組織協調力以及對現場的統籌掌控力。

「困難面前,執行就對了,抱怨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先做了再說。」項目團隊認為,艱難的時候正是檢驗戰鬥力的時候。

說來奇怪,冬天本是冰涼的,卻因為有手電筒的光、兄弟遞上來的檳榔、後勤組送來的開水泡麵,開始變得溫暖。執行力就是生產力,執行力就是戰鬥力,只有「執行」才能讓困難的「凝凍」溶解。

「穩住節奏,質量第一!」碧桂園·印象花溪二期一組團,是目前碧桂園在貴州地區全天候工地開放得分最高的項目。

「印花的工地開放是系統性、全天候的開放,這個階段就要前置做好策劃、組織、分解、協調、保障等工作,根據策劃,只有主體達到10層以上,才能實現1至5層的開放條件。」雲飛告訴我們,當時團隊還要同時推進三個大事:一標段工地開放、二標段預售供貨、三標段土石方場平,時間緊、任務重。

「我們是開年後第一個開工的項目,當時工人、材料都還沒進場。但必須抓緊做出實體樣板房、交付樣板房、工序樣板等,每一項都需要精雕細琢打磨出來後才能對外展示。」面對實際困難,項目首先就明確了質量的底線一定要守住的原則。

圖:被推倒重來5次,直至完美的砌體樣板

「每一塊磚頭都是經過人工選擇的,材料這關一定要過,工藝這關一定要精。」當時整個組團處於高速全穿插階段,光是做一個砌體的樣板,團隊就推倒重來了不下5次。

「我記得在做結構層、樣板層的時候,前後調整了三次方案。第一次是原結構樓板做澆築出來的收面效果不理想,馬上重來。第二次就採用樓板鑿磨機打磨,但是效果不夠自然,再重來。第三次我們就直接在結構板面澆築細石砼層、拋光打磨、二次壓槽,終於成型效果達到了預期。」雲飛回憶到。安全質量是碧桂園的生命線。最近,碧桂園也提出了「專業築基、文化固本」的口號,全集團內啟動了提高工程實體質量、增強基礎產品力的「強基行動」,尤其是增強基層人才質量及其工作質量。碧桂園·印象花溪項目團隊用實際行動,守住了工程質量的第一關,詮釋了「強基行動」的重要意義。

「團隊建設,文化第一!」「項目各項任務能順利通關,還成為標杆,最關鍵的還是團隊,價值認同、步調一致,才能走到一起。」雲飛介紹,為了保證進度,在關鍵節點時,項目管理團隊組織了總包、監理單位的管理人員一起參與到現場戰鬥中。

圖:項目團隊在示範區工作剪影

「前期的放線、搬磚、拉鬥車、抬水泥、清掃地面,後期樣板間做好以的包裝美化、貼標誌標牌、樣板間擺件等等都是大家親自幹。」雲飛的手上有幾道小傷口是在現場幹活時不小心碰擦的,他說,項目是安全管理標杆項目,全年「零事故」,像這些小碰擦對他們工程的糙漢子來說都不是事兒。「不分領導、員工、不分甲方、乙方,一起為同一個目標,搭手幹活,真的是只有在碧桂園才看得到的場景。」

這支項目團隊有一種默契,愛學習和找差距。團隊一致認為「成績只是暫時的,要永遠優秀才能展現價值,曇花一現不是價值。」

「不能只看內部,還得多看外部,只有對標行業內更優秀的項目才能讓我們保持進步。」項目團隊多次組織總包、監理單位一起,前往行業內其他優秀項目觀摩學習,共同對標精品、取長補短,完善提升自自身不足。

「只有管理人員進步是不夠的,具體操作的是工人,他們的技能提升才是關鍵。」針對班組及工人,項目重點抓進場培訓、過程交底監督檢查和末端優化。

雲飛說:「只有真正參與樣板間每一個細節驗收的班組工人,才能清楚公司的標準和要求,這也是做好貨量常態化管控的基礎。」項目要求在施工前,先做培訓,合格後再做樣板,讓班組及工人知道培訓交底的標準是什麼、如何落地、怎樣符合要求、如何達成目標,建立工人的標準意識,真正做到樣板指引。

碧桂園·印象花溪項目能在疫情後快速復工,並成為碧桂園在貴州地區的復工標杆項目,得益於前期基礎管理的穩打穩紮,更得益於項目團隊的日常積累,用保持進步、堅持學習的狀態,迎接未來的一切可能。

「人才成長,平臺第一!」「我們項目佔地約800畝,總建築面積約152萬方,容積率2.2,綠地率達35%,分三期開發,一二三期產品大多為框剪結構,採用的是碧桂園集團新體系技術……」如今,項目團隊每個人都對項目的基礎數據和工藝優勢非常熟悉,他們的篤定與自信來源於長期在一線的紮實積累。

從普通的施工員到能獨擋一面的工程師,項目就像一場考試,工程師們一起過關斬將,與項目共同成長。在這個過程中,碧桂園搭建了一個成熟的平臺,每個人都有公平的成長機會。

2019年碧桂園新任職的副總監級以上經理人中,89%為內部晉升,98%的項目總經理來自領導力發展項目。2020年地產板塊新任區域總裁、執行總裁及項目總經理等關鍵人才,100%來自內部晉升。碧桂園的內部關鍵人才供應鏈成為行業標杆,也擁有業內領先的「全產業鏈覆蓋」能力。截止目前,碧桂園已實現職業網格發展的員工人數到達6698人,其中經理級以上佔比48%。

最近,碧桂園獲評2020年中國人才管理卓越典範獎,其發布的《2020年碧桂園人才管理白皮書》首次向外界披露了碧桂園近十年來的人才戰略與人才管理成果。從2016年到現在,碧桂園經歷了「六支人才隊伍」的精細化階段、「優秀的人做什麼都優秀」的協作化階段。前幾年,碧桂園提煉了「碧桂園優秀人才十大關鍵素質」,其中就對「文化認同」有著明確的要求,包括高效執行、不畏艱難、團隊意識等。

「從二期的毛山坡、圖紙、招標、主體、裝修、安裝、封頂我都全過程參與了,印花這段經歷,值得!」正如雲飛所說,團隊經歷過大大小小的檢查、觀摩,也即將走過春夏秋冬三個四季,確實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更重要的是,團隊中每個人的成長都肉眼可見,這與一個好平臺的支撐密不可分。

圖:碧桂園·印象花溪即將交付苑區實景圖

一個好項目背後,一定有一群靠譜的工程師,他們用自己的青春記錄著成長的故事,築就千家萬戶的幸福空間,他們的背後有一個好平臺的支撐,更有一個好時代的助力!

相關焦點

  • 聚焦碧桂園「工地開放日」:解碼新建築技術 智慧工地見真章
    在工地開放活動中,業主們可以親自了解裝配式建築的實際運用,在施工現場聽取項目工程師對工法樣板的砌體工程、內牆抹灰、外牆工程、鋼支撐模板、鋁模體系等工藝的詳細介紹;在交付樣板房,業主們可以提前體驗交付的戶型、採光、視野等,並且可以與工程師交流意見,將建議寫進參觀手冊後期項目進行研究。
  • 碧桂園女工程師的七日穿搭指南
    提到建築工程師,可能很多人腦海中都會閃過這樣的形象:頭戴安全帽,邏輯能力強、項目中獨擋一面、動手能力超強,但……
  • 「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碧桂園智慧工地是如何做到的?
    提起建築工地,你會想到什麼?漫天灰塵,還是堆放如山的工程材料?近些年,隨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手段的普及應用,傳統的工地也在悄然發生著「質」的變化。技術帶來的不僅是直觀的衝擊,更重構著內在的運行體系,更安全、更高效也有了科技的抓手。如今,走進碧桂園的智慧工地,AI視頻監控、塔吊在線監測、揚塵監測等大數據應用已經被逐步推廣。
  • 一生做好一件事,「超齡」工程師的40年
    在碧桂園的一處建築工地上,幾臺重型起重機正伸著巨臂,提著龐大的混凝土塊和鋼鐵構件在空中不停地移動,混凝土攪拌車呼呼行駛的聲音也不時傳入耳邊。在一座座正拔地而起的高樓腳下,一位穿著黑棉襖、戴著安全帽的老人正匆匆穿梭其間,並不時詢問和叮囑。
  • 2019年碧桂園深耕宜昌 發展關鍵詞解讀——為城市提供美好產品與...
    碧桂園宜昌城市努力耕耘,也得到了了社會各界及權威機構的認可鑑證:碧桂園·公園壹號、清能碧桂園、碧桂園·閱江山、碧桂園·城央壹品等多個項目先後獲得湖北省結構優質工程、湖北省建築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現場、宜昌市安全文明施工現場、宜昌市結構優質工程、宜昌市夷陵區優質工程工地等榮譽。 2019年,碧桂園繼續與宜昌共創美好,現以年度關鍵字解讀城市發展,審視來時路,共鑑初心、良心、匠心。
  • 碧桂園番禺亞運大道項目規劃及建築_2020年碧桂園番禺亞運大道項目...
    碧桂園番禺亞運大道項目規劃及建築專題為您提供碧桂園番禺亞運大道項目規劃及建築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碧桂園番禺亞運大道項目規劃及建築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
  • 惠州碧桂園城央印象最新消息_2020年房價一直飆升
    惠州大亞灣碧桂園城央印象位於大亞灣西區龍山十路2號,項目總7.6萬㎡,總建築面積達33萬㎡,共建設18棟住宅,碧桂園城央印象周邊目前有大亞灣兩個重磅的商業配套環繞萬達廣場和燦邦新天地,分別距離項目2.1公裡和1公裡;距離惠深高速澳頭出入口約1.3公裡。
  • 怪不得是標杆工地 這些「神器」 很給力
    碧桂園雍華府項目工地目前已經處於冬歇階段,大部分的工人已經歇工返鄉,只留下幾名零零散散的內部作業人員。河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近日發布了要求各地強化冬季施工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通知,為了堅決防範和遏制傷亡事故的發生,讓每一位工人都能安全回家過年,雍華府工地安全員鹹精華和往常一樣,拿著的「秘密武器」,用自己編的打油詩提醒工地上的工人時刻繃緊「安全」這根弦。
  • 規劃設計獲專業認可,碧桂園優璞城入圍「廣廈獎」
    12月10日,武漢市2019-2020年度廣廈獎公布候選名單,武漢碧桂園優璞城項目成功入圍。據悉,該項目是本次入圍名單中,漢陽區唯一一個民生還建項目。  高品質工程管理與施工工藝  「這個項目從規劃設計、工程管理到施工工藝的方方面面,都做的非常不錯,建造水平遠超行業內其他還建項目,甚至比一般得商業項目做的還好。」在評比過程中,有評委如是評價。  據武漢碧桂園優璞城項目土建工程師謝旭介紹:相比武漢市內其他還建項目,碧桂園優璞城項目採用了大量的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
  • 【國投故事】科研人+「包工頭」,這個工程師不一般!
    「身邊榜樣 國投力量」故事大賽(點擊上方文字查看獲獎名單)一等獎作品《嚴謹認真的科研人施工現場的「包工頭」》(作者: 婁筱晨)一起走進邢雲林的故事↓↓↓「科研人員很偉大,科學家團隊、工程師團隊將科學理論轉化成設計方案
  • 東旭府:緊隨擁江發展,三江口新城碧桂園小區迎來交付
    >導語 擁抱杭州「南啟」核心,碧桂園在義橋首個項目如期交付   8月28日,碧桂園進駐義橋的首個項目——東旭府南區正式交付。  園區實景  精裝品質+專屬服務,省心舒心  走進入戶大堂,足以見得碧桂園東旭府對細節之處的用心,東旭府根據不同入戶大堂的特點,因地制宜,在色彩搭配、裝飾裝點的選用上各有不同
  • 碧桂園帶來的思考……
    碧桂園集團副總裁、碧桂園農業控股有限公司CEO梅永紅稱:「這個種穀項目以打造『農業中國芯』為根本目標,是我們打造高科技綜合企業的戰略布局之一。」&nbsp&nbsp&nbsp&nbsp到今年3月份,碧桂園農業對價3億元收購華大基因(300676)農業控股有限公司80%股權,標誌著碧桂園正打造覆蓋研發端、生產端到銷售端的全產業鏈現代農業。
  • 碧桂園重慶區域啟動「強基行動」 以更好人居品質深耕重慶
    碧桂園重慶區域總裁李丹俊在落實區域「強基行動」上做出指示。不斷思考基礎產品力提升,不斷加強企業競爭力,以長遠的規劃與思路來與城市發展共生共融,這是碧桂園重慶區域一直在堅持的發展路徑。在短短的時間之內,從集團到區域,一系列「強基行動」部署與落實的背後,正是碧桂園在當前市場環境下,全面檢視自身所有環節、強基固本提效,修煉內功、全面提升競爭力,培育壯大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新動力。
  • 碧桂園扶貧:讓老百姓有一技之長
    從前吉好也求的生活是放羊、靠在周邊的工地打零工為生,是當地的深度貧困戶。如今,吉好也求卻成為粵菜師傅工程培訓班第一期的學員。轉變來源於碧桂園集團的就業扶貧舉措。在四川大涼山,碧桂園集團積極組織昭覺縣三河村和署覺窪五村貧困戶參加粵菜師傅培訓,幫助貧困學員掌握一技之長。目前共組織了3期,合計培訓83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佔80%以上。除此之外,碧桂園集團在三河村、署覺窪五村開發以彝族文化為基礎的文旅扶貧項目,投入運營後將為兩個村提供30個直接就業崗位,包括餐飲及民宿運營,相關業態間接將全面覆蓋兩個村的貧困戶。
  • 故事:工地上的老兩口
    他倆都是小工,負責在工地上推土、搬磚頭、和水泥、清理建築垃圾。他們給我的第一印象這是一對生活處在艱難中的農村老人,要不這麼個歲數斷然用不著到工地上幹活。他們之所以入了我的「法眼」,除了他們給我的第一印象深刻以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覺得這老兩口特有意思、有趣。那天大課間,我站在工地一側,看民工們整平地面、砌花壇。老頭老嫲搭檔推磚頭。
  • 保護碧水藍天,蘭山在行動,奧德集團的瀾泊灣1號工地被點名
    【保護碧水藍天,蘭山在行動,奧德集團的瀾泊灣1號工地被點名】近日,臨沂市蘭山區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委員會辦公室發布通報數據,對蘭山區一些在環境治理細節不到位的一些單位進行了點名,東方新天地附近工地、新東關附近、碧桂園翡麗之光項目、華潤中心天元四建項目附近工地、紅旗路與新華路交口附近工地
  • 為何工地常見提桶跑路?項目經理:年輕人去或留,這個道理必須明白!
    優路教育在與多名項目經理溝通後,他們也紛紛表示,現在工地上的年輕人確實不多,但年輕人不管去還是留,都要明白一個關鍵道理。 ;亦或是將工地作為跳板,考幾個高含金量的證書,比如一級建造師、消防工程師、造價工程師等等,再直接跳槽到監理、設計、甲方、地產公司等單位,雖說待遇可能比在工地差些,但生活質量與幸福感卻要高得多。
  • 碧桂園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機器人」夢
    一方面,目前工業機器人發展空間極大:國家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工業機器人產量由2014年12050臺增長到了2018年147682臺,複合增長率達到了87.1%,而在人口老齡化加速提高,技術進步和國產化突破等背景下,機器人的優勢日益凸顯;另一方面,建築機器人能夠幫助碧桂園提升工地的安全、效率和節能環保,機器人餐廳能夠向全世界提供健康衛生、好吃、快捷、實惠的美食,從而促使碧桂離「高科技綜合性企業
  • 工地長出「眼睛」和「耳朵」 高新區這家工地讓建造變得更聰明
    本報訊 「工地車輛進出口有衝洗臺,還設有噴淋系統,各個出入口和塔吊上都裝有攝像頭……」近日,在鄭州高新區碧桂園西流湖名城一、九號院項目部,項目經理鄭西佩打開了該智慧工地管理系統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