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工地上的老兩口

2021-02-16 大橙子說故事

辦公室前面,正在建設一座大花壇。十幾個民工大都來自附近村莊。他們中的一男一女,引起我特別關注。

這是一對老兩口,看起來年齡都在七十開外,小八十上數。老頭個子不高,腰有點駝,瘦瘦的,一頭白髮,亂蓬蓬的,沒個章程,身上滿是泥巴灰塵。老嫲個子比老頭高,打個灰頭巾,鬢角蒼白。他倆都是小工,負責在工地上推土、搬磚頭、和水泥、清理建築垃圾。他們給我的第一印象這是一對生活處在艱難中的農村老人,要不這麼個歲數斷然用不著到工地上幹活。

他們之所以入了我的「法眼」,除了他們給我的第一印象深刻以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覺得這老兩口特有意思、有趣。

那天大課間,我站在工地一側,看民工們整平地面、砌花壇。老頭老嫲搭檔推磚頭。

起先,老頭推車,老嫲扯起繩子要拉車,老頭眼一瞪,粗聲粗氣地說,站一邊去,我還沒老!老嫲笑了笑,退到一邊。老頭呸一下,往手掌裡吐了口唾沫,來回搓了搓,彎腰拾起車子。地上很煊,老頭弓著腰,拱了半天,車子像扎了根似的就是不肯走。老頭額頭汗珠子直冒。

老嫲說,我來!老頭看了一眼老嫲,自言自語道,不是年輕那會子了。老嫲笑了笑。只見她腰一彎,推起車子,老頭趕緊扯著繩子要拉,老嫲說,一邊站著去!老嫲說著,腰彎都沒彎,車子推得呼呼地,不一會兒就到了那邊,將車子往一側一歪,譁啦一陣響,磚頭倒出來,轉身回來推第二趟、第三趟……一袋煙功夫,老嫲就推了一大堆,足夠大工用大半天的。

這期間,老頭始終蹲在一邊,眼睛眯縫著,吧嗒吧嗒抽旱菸,視線卻始終沒有離開老嫲一寸。我心裡一動,忽然有感慨要說,卻又沒說出口。

中間休息時,老頭從一個蛇皮袋子裡,摸出一個碰掉了不少瓷的茶缸,挓挲著兩根粗壯的手指頭,從一個薄膜袋裡,捏出一捏茶葉,放進缸子裡,又去水桶倒了一缸子水,遞給老嫲。

老嫲喝了一口,又遞迴來,老頭喝一口,又遞過去。一缸子水就在遞過來遞過去中喝完了。

老嫲拿出一包餅乾,抽出一頁給老頭,老頭推回來說你先吃。

見我在看他們,老嫲不好意思地解釋說,老頭胃不太好,我的胃也不好,中間得吃點東西墊補墊補,不然胃難受得厲害。一包餅乾,在兩人遞過來推過去中吃完了。

我看了,心裡熱熱的。

放工時,我看見老頭老嫲一起將自帶的鐵鍁等工具收拾好。老嫲站在老頭身邊,摘下灰頭巾,在老頭身上噗噗噗,抽打一番,一天的塵土被抽打掉大半。

然後,老頭給老嫲打撲身上的塵土,老嫲遞過去頭巾,老頭沒接,攤開手掌,在老嫲身上拍來拍去,似乎還揉捏了兩把。從老嫲的表情看很是受用。

老頭推著車子前邊走,老嫲緊跟在後邊亦步亦趨。他倆一邊走,一邊說著什麼。有時老頭扭頭嘿嘿笑一下,有時老嫲嘿嘿笑一下,似乎害羞的樣子。可惜不知他倆說的啥。

這些場景每天都在重複上演著。

這天,正好他們休息,我也閒著沒事,過去搭訕,和他們聊了會兒天。我故意繞彎子問起他倆的家庭,想打探下他倆是不是家裡很困難,兒女們是不不怎麼孝順。

老頭聽出了我的意思,咧著寬大的嘴巴說,我有一兒一女,兒子在美國讀的博士,娶了個洋媳婦。現在美國當工程師。女兒在深圳一家銀行上班,女婿開廠子。兒子女兒每月都按時給他兩口子寄錢。他們不缺錢,只是兒女們都忙,一年難得回來一趟。村子裡年幼的都出去了,剩下的老人也不多了,連找個說說話的都難。蹲家裡實在空得慌,我倆身體都還好,出來幹點活,掙不掙錢是小事,圖的就是能有幾個說說話話的,湊湊熱鬧,打發打發時間……

你看,這是兒子給買的手機。老頭說著,從包裡拿出一部手機,我一看,好傢夥,是蘋果的。老嫲也拿出一部手機,說這是女兒給買的。一看,華為最新款的。牛!我相信老人說言不虛。

老頭說,真希望兒女們別長大。老嫲也說,是啊,他們小的時候那日子多好啊,苦點忙點心裡也甜。

聽了他倆的話,我心裡說不出是個啥滋味。

一個月後,工程結束了,一個漂亮美麗的大花園落成了。辦公室前又恢復了它該有的安靜。

空閒時候,同事們圍著花園賞花觀景,說說笑笑,溫馨又從容,其樂也無窮。而我,卻時常無語,甚至有幾回淚眼模糊。

本文為故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圖片來自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工地上的「雕刻家」:拿上美工刀,我就不是保潔員
    鉛筆、美工刀、保溫板 在他的手裡「重生」 變成了展翅欲飛的鳥 昂首怒放的花兒 他用雙手建構自己的生命美學 他就是中建三局西北公司西安名流印象項目 工地上的
  • 工地上為什麼留不住工人?
    曾幾何時,農民朋友外出集中在工廠和工地打工,這兩個相對集中的行業區域工作相對單調,但勞動強度都不低,按勞所得,拿到手的收入也是比較高的。在工地上,一天掙個二三百的是很常見的,如果你有一些技術在手能在工地拿四五百的也有。有人這麼開玩笑「你開兩三千找工人?你只能找個畢業生!」
  • 金婚老兩口拍婚紗照激動相擁 結婚證僅一張紙
    「真沒想到,這個年齡了,還能穿上這麼洋氣的婚紗拍照,這輩子值啦!」昨日,年過八旬的薛秀芳老人拍完婚紗照後激動地說。一旁的老伴謝京德也緊緊地抓住她的手。謝京德與薛秀芳結婚51年,膝下無子女,雖然日子過得有滋有味,但心裡卻有個遺憾,就是結婚那麼多年老兩口一直沒拍過結婚照。在重陽節來臨之際,開發區公安分局長江路邊防派出所民警幫助老兩口圓夢。    民警牽線幫老人圓夢    昨日上午,記者跟隨長江路邊防派出所民警來到武家莊社區,謝京德與薛秀芳老兩口早早地收拾打扮好,等著民警的到來。
  • 「工地一碼通」「雲上監管」「掌上碼上辦」……杭州工地建設也講...
    「我們從嚴實施五方主體項目負責人質量終身責任制,探索『人防+技防+機防』聯動巡檢監管模式,執行軌道交通安全工作定期對接、事故信息互通、監管處罰互通、第三方機構互認、重大風險評估驗收、有效施工協調六大機制,出臺了『控塵十條』系統整治建築工地環境等相關舉措,全力實現全市建設工程質量安全文明施工能力的大幅提升。」市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嚴抓細管,成效斐然。
  • 工地上的玫瑰花,為愛情而盛放
    王梓欽 四川在線記者 郝勇為切實發揮工會組織服務、凝聚、融入職工的作用,豐富青年職工業餘文化生活,拓寬溝通交流渠道,8月20日,中建四局四川分公司黨委、工會組織開展了「遇『建』有你·攜手相『夕』」七夕主題活動,這是該公司組織舉辦的第三屆「工地上的七夕節
  • 老兩口沒口罩不出門在家吃白米飯 民警送上蔬菜水果口罩
    老兩口沒口罩不出門在家吃白米飯 民警送上蔬菜水果口罩老夫妻沒口罩不出門沒菜在家吃光白米飯 民警及時相助據揚子晚報、光明網客戶端2月20日報導,一對老夫妻沒口罩不敢出門,在家吃白米飯,泰山所民警查戶口發現
  • 六碗「雞湯」,致工地上的你!
    六碗「雞湯」,致工地上的你! 六碗「雞湯」,致工地上的你! 第一碗:熱愛工地 熱愛你揮灑熱血的工地吧, 越熱愛,它會讓你更值錢。
  • 工地上「搭積木」裝配式建築站上青島「風口」
    原標題:工地上「搭積木」裝配式建築站上青島「風口」
  • 工地背後的故事——走進碧桂園·印象花溪項目工程師
    圖:碧桂園·印象花溪項目實景圖這是碧桂園在貴州地區的標杆工地,曾獲「2019年貴州省安全文明施工樣板工地」、「展示區開放標杆項目」、「工地開放標杆項目」等榮譽稱號,多次在安全、質量巡檢中拿到雙第一。碧桂園·印象花溪二期一組團,是目前碧桂園在貴州地區全天候工地開放得分最高的項目。「印花的工地開放是系統性、全天候的開放,這個階段就要前置做好策劃、組織、分解、協調、保障等工作,根據策劃,只有主體達到10層以上,才能實現1至5層的開放條件。」雲飛告訴我們,當時團隊還要同時推進三個大事:一標段工地開放、二標段預售供貨、三標段土石方場平,時間緊、任務重。
  • 在工地每天300多,為何有些人不願去工地打工?過來人透露原因
    近年來,不知道大家在工作的時候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現象,那就是有很多工地上的工種或者是工作崗位,每天能夠拿到300以上的收入,但是為什麼會有很多95後或者90後年輕人不願意在工地上工作呢?經過調查,筆者發現有位過來人透露了以下幾個原因。
  • 我是一個老年農民工,我在工地上「守夜」
    文:蔡敦傑圖:來自網絡我今年70歲了從農村來到城市我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在老鄉的介紹下我去工地上做了一名守夜者我是工地上的守夜者,我過著候鳥般的生活。工程竣工了,我最後撤離,新工地尚未開工,我又搭起新窩。看護好工地上的每一件東西,保證分毫不少,是我的職責。每一塊廢鐵上都烙有老闆的心印每一顆螺絲釘上都繫著我的人格。
  • 工地上的夫妻檔:床簾擋住的,是生存背後的艱辛
    在前兩期中我們曾談到工地「臨時夫妻」的現象,大家爭議頗多。近些年因為工地夫妻檔的增多,「臨時夫妻」的現象漸漸減少。建築工地上開始出現不少女工們的身影,她們隨同丈夫來到工地,和他們幹著一樣繁重的工作,為生計而打拼,拿兩份工資支撐著同一個家。
  • 成武八旬老兩口無兒無女 魯網菏澤義工愛心到家
    老兩口交流著年邁的老兩口無兒為女,又有疾病纏身,現老兩口只能靠政府給的五保戶救濟費和家中幾畝自留地生活。魯網菏澤站得知此事後,立即組織魯網菏澤義工協會,加上愛心企業魯啤經典原漿啤酒、瀘州老窖六年陳頭曲的積極參與,23日上午,義工及愛心企業一行20餘人前往了黨言發老人家中慰問。
  • 貴陽:智慧工地為房屋市政工程戴上「安全帽」
    盛夏,位於貴陽市北京東路的漁安安井溫泉旅遊城未來方舟項目F3組團施工工地(以下簡稱F3組團工地)正在火熱施工中,工地上,施工工人戴著智能安全帽忙碌著。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羅亮亮 攝「這個白色的就是智能安全帽,它的後方安裝有感應裝置,當工人戴上它進入系統監測範圍,管理人員就能實時掌握工人的動向。」現場,工作人員向參觀者介紹了正在使用的貴州省房屋市政工程智慧工地數字監管服務平臺中,智能安全帽在安全生產中起到的作用。
  • 畢業在工地上,沒人帶要怎麼撐下去?
    我相信這是絕大部分畢業生才到工地的情況,沒人理你,沒人帶你,像一個傻子一樣,端坐在辦公桌上,對著看不懂的圖紙發神。其實不止你一個人是這樣表現,我們來看看知友們的遭遇:所以大家的問題也是大同小異,也就是說「畢業實習到工地,沒人帶,我們自己應該怎麼辦?」
  • 急壞殘疾老兩口
    這些果樹是老兩口的主要經濟來源,若銷售不出去,杏果成熟後很快會自然脫落爛在地裡。據悉,段有樹夫婦今年60多歲,均為殘疾人,是建檔立卡貧困戶,膝下無親生子女,養女遠嫁他鄉,只剩兩人相依為命,靠低保和幾畝果園維持生計,這3畝杏樹是他們的主要經濟來源。
  • 工地上用什麼手套比較好?
    工地的話棉紗手套呀,工業的膠手套都是適合用的呀,棉紗手套用途是所有勞保用品種類最廣泛的,如建築工地,日常生活搬運,電鍍車間,五金衝壓,塑膠廠,化工廠,鋼鐵製造,造船廠,電子廠,包裝製品廠,印刷企業,電力工程,機械製造,餐館食堂等大部分工作環境
  • 太原工地上的「洋媳婦」|No.320 - 山西視覺志 - 山西新聞網
    太原工地上的「洋媳婦」|No.320 марчона,24歲,塔吉克斯坦人,是山西太原一建築工地上四川木工王學權的妻子,也是眾工友口中的中國「洋媳婦」。
  • 這個娃娃臉的理工男,可是工地上的「技術擔當」
    一開口,你才會發現他的沉穩、成熟,對工地上的事如數家珍,問一答十。他就是天府農博主展館施工現場的項目經理餘清松,這個畢業於哈工大的理工男,十多年的工地管理經驗讓他既有專業知識,又有實踐經驗,說他是工地的「技術擔當」一點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