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藤忠雄:從職業拳手到建築大師|附全球19個作品集合

2021-01-11 中國建築學會

  

  他做過木工

  當過貨車司機

  17歲進入拳壇成了職業拳擊手

  在迷惘的年紀

  因為一本柯布西耶的作品集

  愛上了建築

  因為作品集裡的一句話:

  「年輕時代的旅行具有深遠的意義」

  拿著打拳打來的獎金遊遍世界看建築

  

  1969年,28歲創立安藤忠雄建築研究所

  作為一個非科班的野生建築師

  他半路殺進菁英主義的日本建築界

  全靠自學成才開創自己的風格流派

  獲得建築界的諾貝爾——普裡茲克獎

  成就了建築史上的一個傳奇

  被稱為「清水混凝土詩人」

安藤忠雄代表作品集合

(按時間順序排列)

住吉的長屋,1976

  在住吉的聯排別墅(1976),是安藤忠雄建造的第一座房子,是他最好的設計之一。也是他建築哲學的奠基之作。

  安藤用一個簡潔的混凝土體塊代替了那座年久失修的木結構建築。該建築位於市中心,為保證住戶的私密性,安藤利用在建築上中間設立一個庭院(兩端為房間),來建築帶來採光,同時也讓住戶能感受到自然的變化。

  

  

  

  

越野的房子(小筱邸),1981

  越野的別墅是安藤的代表作之一,位於日本兵庫縣蘆屋市。該建築由一組平行佈置的混凝土矩形體塊構成,並避開了基地上現有的樹木。建築物的一半掩埋在國立公園的一片綠色隱隱的斜坡地裡,它雖然獨立的,卻遵循著字讓的環境條件。

  

  

  

水之教堂,1988

  水之教堂的美。 建築師安藤忠雄先生藉由「從大自然中切割出的空間」重新定義「神聖空間」的概念。透過建築物與「水、光、綠、風」等自然界要素相銜接,逐漸地淨化身心,澄靜思緒。安藤忠雄先生將「與自然共生」這個日本人獨特的自然信仰,出色地展現在水之教堂的空間中:完全開放的正面將一年四季當中日光的移轉、隨風飄散的氣味、潺潺的水聲…等等的大自然景觀毫無保留地傳遞到觀者的五感之中。

  

  

  

光之教堂,1989

  若沒有光,公東教堂將只是冰冷的水泥空間。 生命亦是如此,若能以不凡之心,經營每一個平凡片刻, 恰如彩光,能使沒有生命的物件,變得神採非凡。

  那種莊嚴而美麗,直搗人心的空間,能否用混凝土箱子將它表現出來 ,「光之教堂」 就是 在這樣的想法下誕生的。

  在極少預算的限制下,因安藤忠雄的堅強意志力,「光之教堂」就此誕生。 他說:「要在人生中追求『光』,首先要徹底凝視眼前叫作『影』的艱苦現實。為了要超越它,需鼓起勇氣向前邁進。

  

  

  

  

  

  

  

  

本福寺水御堂,1991

  本福寺的水御堂是佛教分支真言宗的一個新的主題,它座落在淡路島一座小山丘上。水御堂大廳位於地下,其上是一個覆滿睡蓮的橢圓形大水池。當人們沿著水池中央的樓梯下走,頓時柳暗花明,水御堂大廳就在水面下。大廳內部是一個用木頭柱子做網格分割的圓形空間。室內和柱子漆成朱紅色,每當夕陽的餘輝灑向御堂,列柱就會在室內投下長長的影子,大廳就會充滿紅光,給人一種神聖的錯覺。

  

  

  

  

直島當代美術館,1992

  美術館的主旨就是「在某一個場所經由時間來培育藝術」。在這裡,藝術沒有被建築所束縛,而是超越內與外的界限,自由地獲取場所。同時,它也掀開了「特定的場所藝術」的新篇章。眾多藝術家們受邀為其進行創作,他們專為直島創作的作品在這裡得到了永久地展示。

  

  

光明寺,1999年

  這是一座有250年歷史,破舊不堪的老廟。1999年,該寺院邀請安藤忠雄對其進行重新設計,要求既要凸現宗教建築的傳統,又要賦予它現代感。這對安藤忠雄來說是個極具挑戰性的設計項目。經過良久的思考後,安藤忠雄採取將長方形的木頭堆砌起來進行構造的方法,使其在形式上產生出類似鬥拱結構的效果,但實際卻沒有一個鬥拱,僅僅是簡單的方形交錯堆疊,由此產生出了傳統中的現代感。安藤忠雄1999年開始進行設計,2000年光明寺建成完工。

  

  

淡路夢舞臺,2000

  設計理念希望人可以盡可能感受大阪灣的景觀,整個項目依山而建盡量發展室外的空間,只在個別空間營造比較寧靜的室內環境。安藤在設計之初就將對自然環境的修復放在首位。它想像中的建築和植物將同時從這片土地上生長出來,與當地政府、周邊居民共同制定了植被修復方案,用5年時間種下300萬顆樹,將裸露的山體恢復為鬱鬱蔥蔥的狀態。同時為了解決復綠工程灌溉水源的問題,他還設計了龐大的雨水收集及循環利用系統。

  

  

  

  

  

  

沃斯堡現代藝術博物館,2002

  項目位於美國德克薩斯州沃斯堡市郊區,建築由5棟平行排列的「箱體」為基本單位構成,設計師把它建成了沙漠中的一個綠洲。

  安藤忠雄的設計試圖在嚴酷的氣候條件下,創造一個沙漠綠洲,因此他首先從外部的水池和園林綠化設計開始著手。另外,還設計了隨處可見的天井,夾在玻璃和混凝土之間的狹窄空間,既是使放置展品的混凝土箱體的室內環境得以安定的過濾裝置,同時也起到了緩和各展室獨立性的作用。

  

  

  

  

  

  

地中美術館,2004

  建築師安藤忠雄一直偏愛自然光與地下的概念。之前的「日落美術館」因完全採用自然光,便有了「日落閉館」的說法。而在之前很多次設計構想中,安藤一直想嘗試建一座完全埋藏於地下的建築,以將對自然的破壞降至最低,達致「人與自然的共存」的境界。這座直島上的地中美術館Chi Chu Art Museum便實現了安藤大師的建築理想。

  

  

  

  

表參道之丘,2006

  設計風格來自於安藤「環境失而不復得」的觀點,他認為由於建築過於剛硬,必須與綠化種植軟質景觀結合,等到十年後樹木長大,建築能與環境融合為一,這時建築師才算大功告成。因此,從Hills各戶窗口望出都可看見街道兩旁的櫸樹,它們告知著人們四季的變化。屋頂上也盡最大可能地進行綠化,以與街道兩旁的櫸樹連成一片,為住戶和顧客提供綠樹成蔭、趣意盎然的景色。

  

  

  

  

墨西哥蒙特雷別墅,2011

  這是由安藤設計的蒙特雷別墅,位於墨西哥蒙特雷西部。該別墅設有一個遊泳池,被群山和混凝土牆圍繞,可眺望ierraLasMitras山景。建築為三層高,圍繞著中央的雙層的圖書館佈局。別墅中央時兩個三角形的水池。建築的其他功能區分別佈置在兩翼,其中一個佈置了家庭起居室、飯廳和臥室,而另一個佈置了主入口、客房和畫廊。

  該別墅建於山坡上,因此設計師在不同的高度和位置分別創建了水平向和豎向的混凝土平面。一面混凝土牆上設有一個大型矩形開口,形成遠處群山的框景。而另一面混凝土表皮順勢而下,形成水池邊的平臺。

  

  

  

  

  

  

保利大劇院,2011-2014

  位於上海嘉定的保利大劇院,其施工品質及設計還原度都達到了較高的水淮,建築師安藤忠雄到現場觀看後稱「在中國所設計作品的最好體現」。

  實際靠近劇院感受更加明顯,概念中三個圓筒交錯、極大的尺度及大面積的清水模等,每每都考驗著施工工藝,但現場卻都能盡其所能達到最高的精確度,才能有最後高水淮的表現。

  

  

  

  

  

  

  

  

  

良渚文化藝術中心,2015

  「一個建築,應該是街道和城市河流上的一片池塘,是以天空為頂棚的房屋。」「我的任務已經完成了,這個公共空間的真正價值和靈魂,要靠良渚文化村的居住者一起來營造。」2015年的秋天,建築落成,安藤先生留下了這樣一句話。

  

  

  

  

  

  

  

  

  

  

  

  

瀨戶藍凪(zhi),2015

  在日本四國愛媛縣松山市,安藤忠雄打造了一家只有7間房間的小型精品酒店,取名「瀬戸內リトリート青凪(Setouchi Retreat Aonagi)」,中文譯名為「瀨戶藍凪(zhi)」,「凪」字(なぎ,nagi)取義「平靜」。從酒店來看,瀨戶內海的海岸線,是平生不可辜負的美景。酒店的標誌用抽象的方式來表示海岸線,也希望帶給旅客不一樣的住宿體驗。

  

  

  

  

  

  

伊莉莎白大街152號公寓樓,2015

  項目業主Sumaida + Khurana創始人Amit Khurana表示:「我們與安藤忠雄和Michael Gabellini在伊莉莎白大街152號的合作展示了我們提升住宅生活品質,深刻探索改善建築環境的決心」。這座7層的豪華公寓位於紐約曼哈頓伊莉莎白街152號,以簡單的立方體、混凝土及簡潔的玻璃組成,細節精緻考究,散發著典型的安藤味道。

  

  

  

  

  

  

  

Fundación Casa Wabi,2016

  安藤忠雄在墨西哥的海邊完成了一個新項目Wabi宅,這個建築是為藝術家Bosco Sodi創立的 Casa Wabi Foundation機構的總部,不僅是一個住宅更是一個藝術家工作和展覽的地方。寧靜的奢華是安藤忠雄先生一直致力打造的建築精神,混凝土牆面讓空間更有靜謐感,純樸的茅草屋頂,充滿了度假風情,原木家具則讓空間更顯原生態與自然。這個設計的概念來源於一個對於美學對生活的全新認識,在缺陷、不穩定、暫時和對自然的深刻領悟中找尋美感。

  

  

  

  

  

  

  

  

  

  

  

  

  

  

  

  

  

  安藤忠雄工作室

  1969年,安藤忠雄選擇了在自己的家鄉大阪開始自己的建築之路,早期的他以設計小型住宅而出名。他自己的工作室大澱工作室(Atelier in Oyodo)原本是他設計的一套住宅,住宅位於大阪市中心的一條僻靜小道,面積很小,一對夫妻住,剛剛好。但在住宅完工的時候,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這對夫妻即將生下一對雙胞胎,而這套住宅對於四口之家來說,實在太狹窄了,怎麼辦?安藤忠雄竟然選擇買下自己設計的這套住宅,改建為工作室來用。

  

  ▲ 如今已是五層樓高的安藤工作室

  

  ▲ 簡練乾淨的清水混凝土牆面已經成了安藤忠雄的代名詞

  

  ▲ 中庭的設計保證了工作室的採光

  經過多次改建,這套住宅升級成了一幢七層小樓,地下二層,地上五層,內部結構更是大換血。除了安藤忠雄標誌性的清水混凝土牆面,工作室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個高達五層的中庭將各層的開放工作間連成一體,同時也將自然光線引入周圍的工作空間,在單調的清水混凝土牆面上投下流動的光影。

  

  ▲ 工作室擺滿了成牆的書籍和雜誌

  

  ▲ 弗蘭克·蓋裡(Frank Gehry)的瓦楞紙邊椅靜靜佔據了樓梯的一角,牆上掛著的建築模型也引人注目

  

  ▲ 喬治·尼爾森(George Nelson)的掛鍾旁邊是拳王伊萬德·霍利菲爾德(Evander Holyfield)籤名的拳擊手套

  坐鎮全局的安藤忠雄的座位在中庭的底層,員工進出工作室,都會經過他。大澱工作室禁止使用手機、郵件甚至傳真,員工和外界聯繫的唯一渠道就是五臺公用電話,而這五臺電話也都在安藤忠雄的視線範圍內,員工和誰談論什麼事,安藤都能第一時間掌握。安藤只要爬上樓梯,就能將員工在桌前工作的身影一覽無遺。在這樣一個開放空間裡,安藤忠雄猶如一座指揮塔,掌握著工作室裡發生的一切,但這也意味著安藤的一舉一動,全都暴露在員工的眼中,時刻受到員工的監視。

  

  安藤忠雄自言,這個按照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改建的工作室唯一的缺點就是因為正對出口,而冬冷夏熱,且十分嘈雜,他自己經常會抱怨「好熱」、「好冷」、「好吵」,但這些抱怨最終都被安藤發洩到了工作中去,正如他說的「一個人真正的幸福並不是待在光明之中。從遠處凝望光明,朝它奮力奔去,就在那拼命忘我的時間裡,才有人生真正的充實。」這樣看來,安藤能成為大師也是理所當然。

  

「一個人真正的幸福並不是待在光明之中。

從遠處凝望光明,朝它奮力奔去,

就在那拼命忘我的時間裡,

才有人生真正的充實。」

「追隨多數必然迷失自己。

只能不怕孤獨,繼續自己想做的。」

——安藤忠雄

相關焦點

  • 致敬 | 安藤忠雄:全球19個建築作品集合(1976—2016)
    做過木工當過貨車司機17歲進入拳壇成了職業拳擊手在迷惘的年紀因為一本柯布西耶的作品集愛上了建築因為作品集裡的一句話:「年輕時代的旅行具有深遠的意義」拿著打拳打來的獎金遊遍世界看建築安藤忠雄代表作品集合(按時間順序排列)住吉的長屋,1976在住吉的聯排別墅(1976),是安藤忠雄建造的第一座房子,是他最好的設計之一。也是他建築哲學的奠基之作。
  • 從拳擊手到建築師 安藤忠雄用《安藤忠雄》記錄50年代表建築作品
    這頭「憤怒的公牛」沒有被勝利衝昏了頭腦,他清楚地認識到,建築比拳擊更文明。作者:河西《安藤忠雄:建造屬於自己的世界》(日)安藤忠雄 中信出版社安藤忠雄自學成才,不是學建築出身。他還有個孿生弟弟,長得一模一樣,名叫北山孝雄。
  • 安藤忠雄:建築通向世界之門
    安藤忠雄(圖片來源:baidu) 日前,世界建築大師安藤忠雄先生到訪同濟大學為國內的建築師、發展商和安藤迷們獻上了一場規模空前的大型演講會,在上海建築界引起一場「水庭與海在視覺上相互連接,創建出水與建築相融的美景。擁有拱形的輪廓,浮於海上的美術館將被賦予「世界之門」的地位。從海上觀看美術館的話,是一個作為通向海南島的入口,從陸地上觀看的話,是一扇作為通向寬廣世界的大門,是連接海南島與世界的標誌。 著名建築評論家馬衛東指出,安藤忠雄覺得建築家應該以振興社會為己任,他相信建築家有責任創造出能撫慰人心靈的空間。
  • 在東京,如何一次飽覽安藤忠雄的建築?
    如今一提到安藤忠雄,這位當代最負盛名的天才日本建築師時,你聯想到的一定是他筆下冷淡而疏離作品
  • 安藤忠雄:為全世界寫下混凝土清水詩
    從1976年在日本大阪憑藉「住吉的長屋」一鳴驚人至今,安藤忠雄走遍全球,完成對建築的多年夙願之際也成功地讓自己的作品「滲透」到全世界。76歲的建築大師安藤忠雄從未放下手中的畫筆,追隨他的建築作品,一張「安藤建築地圖」也隨之展開。 第一站:變與不變-從清水混凝土到木的「輪迴」 沿著安藤忠雄的「建築地圖」來一次環球之旅,需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建設」,因為僅是日本就「密布」著安藤忠雄的「寶藏」。
  • 詩化的建築丨安藤忠雄作品集
    安藤忠雄甚有傳奇性,在成為建築師前,曾當過職業拳手,其後在沒有經過正統訓練下成為專業的建築師。安藤忠雄在大阪府立城東工業高校畢業後,前往世界各地旅行,並自學建築。1969年創立安藤忠雄建築研究所。1976年完成位於大阪府的住吉長屋,是兩層高的混凝土住宅,已顯現其設計風格。其後獲得日本建築學會賞。1995年,安藤忠雄獲得建築界最高榮譽普利茲克獎,他把10萬美元獎金捐贈予1995年神戶大地震後的孤兒。
  • 他是自學成才的建築大師,最愛用清水混凝土做成光的藝術品
    年少家境貧困,安藤忠雄的童年是在木工作坊度過的,十幾歲時便出來當貨車司機幫補生計,也做過職業拳手混口飯吃。● 拳擊手安藤忠雄或許是年少做木工的經歷讓安藤忠雄有著對建築的原始情感,在他迷茫不知前路何方時,偶然看到的世界建築大師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的作品集,讓安藤忠雄喜歡上了建築——原來建築不只是在四面牆上蓋個屋頂這麼簡單,它還可以有別出心裁的設計,能讓空間變得宜居,讓人樂在其中。
  • 日本「暗黑系」建築大師安藤忠雄作品全集(附作品模型+作品書籍)
    日本「暗黑系」建築大師安藤忠雄作品全集>(附作品模型+作品書籍)安藤忠雄作品全集,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喜歡請分享到朋友圈讓更多設計師也能看到,謝謝!由丁一設計整理並分享全球頂級設計資源給大家。(以下僅是部分預覽,添加微信獲取)提到安藤忠雄,大家最多想到的可能是:世界級建築師、建築詩人、儒雅內斂…,但今天小編要說的是,安藤三三竟然是個不折不扣的「暗黑系」建築大師!不信的話,走一走他的「人生套路」就知道,大師能練就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技能絕非偶然。
  • 混凝土裡的哲思 《建築家安藤忠雄》四月上架
    MAD建築事務所創始人馬巖松在為《建築家安藤忠雄》作序的時候寫道。2011年4月初,一部由世界建築大師安藤忠雄親自執筆的,也是他目前為止唯一的一本自傳將由中信出版社出版。自傳收錄了包括安藤幼年、青年時期的私人照片、手稿、設計的建築等上百張珍貴圖片。其中涉及到安藤忠雄本人的照片,則由攝影大師荒木經惟親自拍攝。「安藤大師年輕時打過拳擊,經歷瘋狂。
  • 安藤忠雄2020年最新4個驚豔圓形建築作品合集!
    日本鬼才建築師安藤忠雄2020年最新作品合集 4個不同類型的圓形空間美學 和諧而神秘,將「圓」用到極致 01 和美術館
  • 大師手稿:安藤忠雄15個建築作品設計草圖
    「點擊圖片可查看安藤全球19個項目實景」作為一名非科班自學成才的建築師大師,安藤忠雄的成長是靠他大量的閱讀和多次到歐洲美旅行學習建築
  • 上海的新地標建築,日本鬼才建築大師 安藤忠雄的得意之作
    上海保利大劇院 「通往天堂的階梯」這是日本鬼才建築大師安藤忠雄的作品,這個劇院被他稱作他在中國「所有設計裡面最好的體現」,就算是不為了拍照,僅僅只是欣賞也絕對值得,同時也是新《流星花園》的取景地哦~整體外觀獨特,晚上像一個發光的水晶盒子,門口有一個巨大的水池專門用來呈現倒影。
  • 獨家丨安藤忠雄親筆自傳:我渾身都是缺點,除了活下去的韌性
    他能讓光在水泥柱子裡被分割成十字架,讓日出日落在你家牆壁上演;也能在你家屋頂掏個大洞,讓你晴天曬太陽,雨天看下雨(或者被雨淋)。他沒有上過大學,沒有接受過一點點科班教育。卻自己給自己當老師,開創了一套獨特、嶄新的建築風格,成為當今最為活躍、最具影響力的世界級建築大師之一。
  • 本網對話世界建築大師安藤忠雄
    視頻:對話世界建築大師安藤忠雄  浙江在線·住在杭州網10月10日消息(特約撰稿 杭州日報首席記者 劉德科) 原來白居易在杭州做過『市長』啊!」昨天晚上九點半,世界建築大師安藤忠雄抵達杭州。在成為建築師之前,安藤忠雄是一名職業拳擊手,成績是23戰13勝3敗7平手。作為世界聞名的建築大師,安藤忠雄幾乎囊括了所有國際上有分量的獎項,包括建築界的最高榮譽——普立茲獎。今天上午,他將在良渚文化村勘踏現場建造基地。
  • 安藤忠雄與他的日本建築作品
    安藤忠雄從小對建築產生濃厚興趣,早期以自學方式學習建築。1941年出生於日本大阪市。1957年左右,開始練習職業拳擊。1959~1961年,考察日本傳統建築。作品有「住吉長屋」、「萬博會日本政府館」、「光之教會」等。從未受過正規科班教育,開創了一套獨特、嶄新的建築風格,成為當今最為活躍、最具影響力的世界建築大師之一。
  • 元祖夢世界:建築大師安藤忠雄獻給孩子們的童夢禮物
    在建築設計界,有一個獎項被稱為建築界的「諾貝爾」獎,它就是普利茲克建築獎,每一位獲得這個獎項的設計師均是建築設計界當代的佼佼者,在亞洲,安藤忠雄就是這樣一位大師級別的設計師。今天要介紹的是他和他在中國的作品之一——元祖夢世界的故事。
  • 細數7個非科班出身的建築大師
    這個結果對我來說就是晴天霹靂,當初為了轉行到建築圈可謂是歷經多少的艱苦,現在告訴我從來就不具備考建築師的資格。那後面的職業生涯還要怎麼繼續?但是,難道就真的沒有辦法了嗎?接下來先給大家盤點業界非科班出身的十個建築大師,看看他們是怎麼順利轉行成為建築圈的大師的!看看他們的經歷對我們能有哪些啟發?NO.1勒·柯布西耶先來一張帥照鎮場子!
  • 人物|中國為什麼出不了安藤忠雄?
    為什麼大家都用混凝土,卻只有一個安藤忠雄?或者說,為什麼日本能有安藤忠雄,而中國沒有?中國建築的混凝土、鋼材、玻璃的使用量遙遙領先,但能用好這些材料的作品寥寥無幾。如果說安藤忠雄把混凝土做成了藝術品的話,那有些作品就是把混凝土當狗皮膏藥用了。
  • 日本建築大師 安藤忠雄 27個作品最全面的解讀!
    這使得他的攝影作品差不多與肉眼所見的一樣,就像親身經歷一樣,並沿著建築師設計的路線一邊在建築中漫步,一邊向參觀者揭示建築。由此可以讓讀者對安藤忠雄的思想和設計理念有一個很深的了解,從而可以更好地理解他的作品。同時也能給專業的建築從業者帶來設計靈感。
  • [分享]安藤忠雄的家資料下載
    瀏覽數:1321 當我們談論建築美學時,除了建築師的設計理念、現場的尺度感與細節、震撼人心的攝影作品,還有獨具一格的建築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