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藤忠雄與他的日本建築作品

2021-01-20 KS株式會社

點擊關注

安藤忠雄,日本著名建築設計師。

安藤忠雄從小對建築產生濃厚興趣,早期以自學方式學習建築。

1941年出生於日本大阪市。

1957年左右,開始練習職業拳擊。

1959~1961年,考察日本傳統建築。

1962~1969年,遊學於美國、歐洲和非洲。

1969年,創辦「安藤忠雄建築研究所(Tadao AndoArchitecture&Associates)。

1969年在大阪成立安藤忠雄建築研究所,設計了許多個人住宅。其中位在大阪的「住吉的長屋(住吉の長屋)」獲得很高的評價。

1980年代在關西周邊(特別是神戶、北野町、大阪心齋橋一帶)設計了許多商業設施、寺廟、教會等。

1987年 - 擔任耶魯大學的客座教授。

1988年 - 擔任哥倫比亞大學的客座教授。

1989年 - 擔任哈佛大學的客座教授。

1990年代之後公共建築、美術館,及海外的建築設計案開始增加。

1995年 - 獲得普利茲克建築獎。

1997年 - 執教於日本東京大學建築系,並擔任東京大學工學部教授。

2003年 - 從東京大學退休,轉任名譽教授。

2005年 - 獲得東京大學的終身特別榮譽教授。

2011年 - 擔任東南大學的客座教授。

作品有「住吉長屋」、「萬博會日本政府館」、「光之教會」等。從未受過正規科班教育,開創了一套獨特、嶄新的建築風格,成為當今最為活躍、最具影響力的世界建築大師之一。1995年,安藤忠雄獲得建築界最高榮譽普利茲克獎,他把10萬美元獎金捐贈予1995年神戶大地震後的孤兒。

1976年  住吉的長屋

在住吉的聯排別墅,是安藤忠雄建造的第一座房子,是他最好的設計之一。也是他建築哲學的奠基之作。

安藤用一個簡潔的混凝土體塊代替了那座年久失修的木結構建築。該建築位於市中心,為保證住戶的私密性,安藤利用在建築上中間設立一個庭院(兩端為房間),來建築帶來採光,同時也讓住戶能感受到自然的變化。

1983   六甲山集合住宅

六甲山集合住宅是安藤忠雄獲普立茲克獎的重要案例,從1983年起就在神戶六甲山,以坡度超過60度的集合住宅設計而聞名,順著陡坡融入長滿樹木的環境是他不改固有「自然與建築融合」出發點,而此一挑戰也讓他獲致世界性的令譽。

1989   光之教堂

若沒有光,公東教堂將只是冰冷的水泥空間。 生命亦是如此,若能以不凡之心,經營每一個平凡片刻, 恰如彩光,能使沒有生命的物件,變得神採非凡。

那種莊嚴而美麗,直搗人心的空間,能否用混凝土箱子將它表現出來 ,「光之教堂」 就是 在這樣的想法下誕生的。

在極少預算的限制下,因安藤忠雄的堅強意志力,「光之教堂」就此誕生。 他說:「要在人生中追求『光』,首先要徹底凝視眼前叫作『影』的艱苦現實。

1992  直島當代美術館

美術館的主旨就是「在某一個場所經由時間來培育藝術」。

在這裡,藝術沒有被建築所束縛,而是超越內與外的界限,自由地獲取場所。同時,它也掀開了「特定的場所藝術」的新篇章。眾多藝術家們受邀為其進行創作,他們專為直島創作的作品在這裡得到了永久地展示。

2002   美國沃斯堡 現代藝術博物館

安藤忠雄的設計試圖在嚴酷的氣候條件下,創造一個沙漠綠洲,因此他首先從外部的水池和園林綠化設計開始著手。另外,還設計了隨處可見的天井,夾在玻璃和混凝土之間的狹窄空間,既是使放置展品的混凝土箱體的室內環境得以安定的過濾裝置,同時也起到了緩和各展室獨立性的作用。這是一個可供給人們休憩的空間,人們可以從水池反射的柔和光線中,欣賞對岸的綠蔭。同時針對金貝爾美術館井然有序的構成、以及具有柔和自然光線的展示空間,考慮用一種具有現代感的設計來繼承它的空間性。

建築由5棟平行排列的「箱體」為基本單位構成。「箱體」長短兩邊的比例與整個設計相呼應,全部採用混凝土和玻璃的雙重表層構造。考慮到酷暑盛夏的強烈日照,各棟建築全都設計了深深的挑簷。為了表現同樣也是展示空間主題之一的「光」,設計了兩種自然採光系統,既有賦予箱體空間以特性的高側光,也有透過聚四氟乙烯膜灑向屋頂的柔光。這個設計的創意在於,夾在玻璃和混凝土之間的狹窄空間,實際上它是使放置展品的混凝土箱體的室內環境得以安定的過濾裝置,同時也起到了緩和各展室獨立性的作用。

2016日本札幌「頭大佛」。

安藤將該作品作為一個景觀建築,隨著時間的推移,它的外觀也會發生變化。在春天和夏天,這個地方充滿了翠綠的植物和充滿活力的薰衣草,而在冬季,公墓披上了厚厚的一層雪。

該設計試圖創造一個生動的空間序列,從外面是看不到整個雕像的,為了提高人們對雕像的期望,從穿過隧道長長的通道開始。

「年輕時代的旅行具有深遠的意義」

拿著打拳打來的獎金遊遍世界看建築

「一個人真正的幸福並不是待在光明之中。

從遠處凝望光明,朝它奮力奔去,

就在那拼命忘我的時間裡,

才有人生真正的充實。」

「追隨多數必然迷失自己。

只能不怕孤獨,繼續自己想做的。」

——安藤忠雄

相關焦點

  • 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中國館未抄襲我的作品
    日本著名建築師安藤忠雄昨天在同濟大學舉行「世界都市上海」演講會時,做出這一表態。此前,曾有網友指稱被譽為「東方之冠」的中國館外形與1992年西班牙塞維亞世博會上的日本館相似,而後者正出自安藤忠雄之手。「我對中國館這一建築作品表示非常欽佩。有時候,設計師在設計作品時,確實可能會想到一起,是想像力的巧合。」
  • 元祖夢世界:建築大師安藤忠雄獻給孩子們的童夢禮物
    在建築設計界,有一個獎項被稱為建築界的「諾貝爾」獎,它就是普利茲克建築獎,每一位獲得這個獎項的設計師均是建築設計界當代的佼佼者,在亞洲,安藤忠雄就是這樣一位大師級別的設計師。今天要介紹的是他和他在中國的作品之一——元祖夢世界的故事。
  • 日本文青地圖 | 聽安藤忠雄講人生經歷
    當我們去日本旅遊時,無論是在繁華的東京、大阪、神戶,還是恬靜的瀨戶內海、北海道等,都會發現他的建築作品已經成為當地不可不去的景點之一。當然,他的作品也不限於日本,在北京國子監大飯店、上海保利劇場、威尼斯關稅美術館、美國沃夫茲堡現代美術館等世界各地眾多知名建築出自他的手筆。順便說一下,他最近的作品是在國慶期間開幕的順德北滘「和美術館」。
  • 日本大師安藤忠雄79歲,失去了5個內臟,卻在中國再創新高!網友:「和...
    日本著名建築大師安藤忠雄  圈內人士對這位日本著名建築師——安藤忠雄再熟悉不過,他1941年生於日本本州的大坂市,他與一般建築師們不同的是,他並未接受過正統的建築教育,曾經竟然是一位拳擊手!  放棄也是給自己一次機會  安藤忠雄從小與外公外婆一起生活,日本戰敗後,家道中落,安藤過起了艱苦貧困的生活。他認為自己是一個「流浪者」,沒有特殊才能的背景下,除了克服困難,別無選擇。
  • 安藤忠雄操刀設計的和美術館,將於國慶與觀眾見面
    美術館展現了創始人家族收集的國際現當代藝術、中國當代藝術以及中國近現代藝術藏品,其中包括了超過500件繪畫、書法、攝影和雕塑作品。 安藤忠雄先生開創了一套獨特、嶄新的建築風格,成為當今最為活躍、最具影響力的世界建築大師之一。
  • 「建築界」用公共廁所提升城市景觀,只有安藤忠雄能做得到
    安藤忠雄在東京公園完成了一個圓形廁所,從澀谷站步行五分鐘就到了一個小公園,周圍是櫻花樹,安藤從他的願景中得到了廁所的形狀,他希望創造一個建築,以提升公園的檔次。普利茨克獎獲得者安藤忠雄(Tadao Ando)在東京公園完成了一個圓形廁所,作為他對東京廁所項目(Tokyo Toilet project.)的貢獻。這座廁所建於「金谷多麗公園」(Jingu-Dori Park,),這是非盈利的日本財團(Nippon Foundation)為提升澀谷區市區公共設施而實施的一項計劃的一部分。
  • 建築·行腳|住吉長屋-安藤忠雄
    ——安藤忠雄安藤的建築事業,是從這棟位於大阪下町,原本是一間簡陋木質長屋開始的,他把三間長屋從正中切斷,插入一個清水混凝土的箱子結構。住吉長屋是一個正面寬度僅有兩間(3x6公尺),深度約八間(約14x4公尺)的小空間,但安藤將其再切成三等分,中間留作露天中庭。
  • 水上建築究竟有何魅力,安藤忠雄、BIG、MAD紛紛出手
    靈活的島嶼建設,讓建築可以隨時移動。為了遵循零廢物的政策,對建築材料的使用,多取材於本地;同時使用可再生能源,減少浪費。和陸地建築不同,這種新的棲息方式,為人們之後的生活方式提供了一種創新的理念。委託設計的Oceanix公司創始人表示,「漂浮城市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例子,為流離失所的社會提供解決方案。」
  • 周末品味:1比1復原光之教堂,安藤忠雄這個展成了今季東京打卡朝聖點
    自稱「都市遊擊隊」的安藤忠雄作為目前世界上最活躍的建築師之一,9月27日,其作品回顧展「挑戰」於東京國立新美術館開館十周年之際開幕,以在六本木以1:1的等比例重建安藤在大阪設計的「光之教堂」及改造日本老街區的表參道之丘、瀨戶內海地區直島的倍樂生之家博物館、威尼斯多爾索杜羅島的海關大樓博物館改造等逾200件展品,儘可能全面地回顧這位「混凝土詩人」半世紀來分進合擊的都市遊擊戰。東京 。
  • 原來,安藤一直在模仿他!
    這兩個作品是安藤和另一位建築大師路易斯 · 康的作品金貝爾美術館和沃斯堡現代藝術博物館。小編做個了小調研看看大家覺得兩位建築大師的作品相似度有多少???,安藤忠雄與路易斯 · 康雖然來自不同的國度,但作為東西方兩位建築巨匠,都通過現代建築的語言表達著傳統精神。
  • 在松山城閒逛,走進《坂上之雲》的世界,與建築大師安藤忠雄對話
    日本有好幾個名為「松山城」的城堡或城跡,而其中最有名的便是位於愛媛縣的伊予松山城,它是日本最後的城郭建築,也是日本國家歷史文化遺產,對於喜歡《坂上之雲》的讀者,或者是建築大師安藤忠雄的粉絲來說,這裡絕對不能錯過的一個景點。「松山城」前世今生要登上位於松山市中心的松山城有數條路線,最輕鬆的當然是從東側搭纜車上山。松山城最早是由戰國武將加藤嘉明建立。
  • 他是自學成才的建築大師,最愛用清水混凝土做成光的藝術品
    ● 拳擊手安藤忠雄或許是年少做木工的經歷讓安藤忠雄有著對建築的原始情感,在他迷茫不知前路何方時,偶然看到的世界建築大師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的作品集,讓安藤忠雄喜歡上了建築——原來建築不只是在四面牆上蓋個屋頂這麼簡單,它還可以有別出心裁的設計,能讓空間變得宜居,讓人樂在其中。
  • 安藤忠雄 | 驚豔圓形建築作品合集
    ▼和美術館清水混凝土雙螺旋樓梯(局部),作品:《像素細胞——鹿#58》,名和晃平,綜合材料,218.6 cm x 181 cm x 150 cm,2019和美術館的建築設計是其對嶺南建築文化的一種回應,以「圓」為中心慢慢向外擴展的外形,也承載著安藤忠雄對於和美術館未來成為廣東乃至中國、世界中心的願景。
  • 致敬 | 安藤忠雄:全球19個建築作品集合(1976—2016)
    六甲山集合住宅,1983六甲山集合住宅是安藤忠雄獲普立茲克獎的重要案例,從1983年起就在神戶六甲山,以坡度超過60度的集合住宅設計而聞名,順著陡坡融入長滿樹木的環境是他不改固有「自然與建築融合」出發點,而此一挑戰也讓他獲致世界性的令譽
  • 安藤忠雄操刀的這個舊改mall 如何擺脫「千街一面」
    總長約為1.1km的表參道,被譽為「日本的香榭麗舍大道」。上世紀六七十年代,Ta曾是小眾藝廊、特色精品店集中地。從1999年Gucci率先開店,到赫爾佐格、伊東豐雄等歐洲、日本頂級建築師為Prada、Dior等頂級時尚品牌設計的作品,這裡更像是建築師們齊聚一堂開設一場賞心悅目的建築展。
  • 安藤與萬科聯手打造的這座建築,超越了他以往所有的作品
    良渚文化藝術中心是安藤忠雄在杭州的第一個作品,位於杭州良渚文化村玉鳥流蘇地塊內,用安藤自己的話來說,就是一座超越他以往所有作品的建築。© 施崢它融合了東方美學和西方建築理論,通過質樸的語言傳達了安藤「情感本位」的空間理念,體現了建築同人與自然之間的內在聯繫。
  • 安藤忠雄:從職業拳手到建築大師|附全球19個作品集合
    >   在迷惘的年紀   因為一本柯布西耶的作品集   愛上了建築   因為作品集裡的一句話:   「年輕時代的旅行具有深遠的意義」   拿著打拳打來的獎金遊遍世界看建築   建築師安藤忠雄先生藉由「從大自然中切割出的空間」重新定義「神聖空間」的概念。透過建築物與「水、光、綠、風」等自然界要素相銜接,逐漸地淨化身心,澄靜思緒。安藤忠雄先生將「與自然共生」這個日本人獨特的自然信仰,出色地展現在水之教堂的空間中:完全開放的正面將一年四季當中日光的移轉、隨風飄散的氣味、潺潺的水聲…等等的大自然景觀毫無保留地傳遞到觀者的五感之中。
  • 讓我們去日本來場建築之旅吧
    去看他們的作品。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建議你從大阪進,東京出。第一站大阪:(1)天守閣是大阪城公園的核心建築,外觀有點像南昌滕王閣等建築,可以看出中華文化對日本建築文化的影響。現在看到的天守閣也是二十世紀初期仿造的。仿古建築,可以參觀。
  • 日本建築大師 安藤忠雄 27個作品最全面的解讀!
    這使得他的攝影作品差不多與肉眼所見的一樣,就像親身經歷一樣,並沿著建築師設計的路線一邊在建築中漫步,一邊向參觀者揭示建築。本書前半部分深入了探討了安藤忠雄的設計風格,他的設計哲學產生的背景,比如日本的傳統文化,現代主義建築思想都對他的設計產生過重要的影響
  • 「建築界」巴黎證交所變身私人博物館,安藤忠雄這次另闢蹊徑
    安藤忠雄改造方案最大特色:在原建築的圓形穹頂之下,置入了一個圓筒形的混凝土結構,作為美術館未來展覽空間。  重建歷史建築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在紀念性建築中加入現代藝術,並由此產生碰撞。——安藤忠雄讓建築與歷史對話我要在它的內部建立全新空間,與此同時,也要尊重這座建築一磚一石中飽含的悠久城市歷史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