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松山城閒逛,走進《坂上之雲》的世界,與建築大師安藤忠雄對話

2021-01-11 少年的旅行

提到位於日本四國的愛媛縣,相信許多國人首先浮現腦海的是「道後溫泉」、「橘子」等知名景點與美食,而其中的「道後溫泉」,更是日本大文豪夏目漱石所著《少爺》的背景舞臺。不過,愛媛縣除了這些熱門景點外,其中也有像「松山城」這種在觀光客間獲得許多好評的地點。日本有好幾個名為「松山城」的城堡或城跡,而其中最有名的便是位於愛媛縣的伊予松山城,它是日本最後的城郭建築,也是日本國家歷史文化遺產,對於喜歡《坂上之雲》的讀者,或者是建築大師安藤忠雄的粉絲來說,這裡絕對不能錯過的一個景點。

「松山城」前世今生

要登上位於松山市中心的松山城有數條路線,最輕鬆的當然是從東側搭纜車上山。

松山城最早是由戰國武將加藤嘉明建立。加藤嘉明原為豐臣秀吉旗下猛將「賤嶽七本槍」之一,在關原之戰中加入德川家康的東軍,因戰功受封至伊予(現愛媛),建立松山城。江戶時代松山城幾經易主,最後入主的是系出德川家康異父兄弟的久松松平氏。

參觀天守前,雄偉的石垣和一道道城門也十分可觀。尤其是在進入本丸區域前的「筒井門」旁,還另有一個被凸出石垣遮擋的隱門。當敵軍正在攻筒井門時,守軍就可從隱門出現自後方出其不意的夾擊敵軍。加上一路走來充滿直角的曲折路徑,最大程度地拉長通往本丸的距離,不難想像在古時若要進攻此城會暴露在多強大的反擊之下。

而整座城的核心則是這雄偉的「連立式天守」,由大天守及多座小天守、櫓(衛塔)及互相連通的「渡櫓」構成,內部被切割成數個中庭,更被多重的制高點包圍,對進犯者來說無疑是一個致命空間。如此嚴密的防禦設計,難怪松山城即使未經戰陣,卻仍然被譽為一座「難攻不落之城」。

近年來日本各地的城郭開始發行模仿御朱印的「御城印」,購買入場券時可以一併購入作為登城紀念。天守的東側有座「艮門東續櫓」,這座艮門東續櫓正是連續劇《坂上之雲》片頭裡, 由阿部寬、本木雅弘及香川照之所飾演的主角三人合影位置!可能一部日劇很多中國人不知道,但是在日本,這一部歷史電視劇很是有名,相當於我們中國的《大秦帝國》。

與名作《坂上之雲》相遇

由「日本國民作家」司馬遼太郎名作改編的《坂上之雲》雖然播映時間距今已十多年,但劇中主角們充滿豪情壯志開創自己及國家命運的劇情,仍持續在許多粉絲的心底激蕩。該作是司馬遼太郎的生涯代表之作,以三個出身松山的男人為主角,從他們胸懷大志,如同眺望著山頂的白雲一心一意爬坡而上(即坂上之雲題意)的生涯,由其中也看見明治日本社會的縮影。

搭纜車下山,出了纜車站之後往南沿街走至東雲學園校門前左轉直走,就可以抵達《坂上之雲》的其中兩位主角,秋山兄弟的誕生地。

秋山兄弟誕生在這座古老的城下町。其中弟弟秋山真之是一名海軍參謀。而哥哥秋山好古則是一名騎兵,都此取得不錯的戰績。對於松山人來說,秋山兄弟無疑是鄉土的英雄。哥哥秋山好古退役後返鄉擔任中學校長便一直住在這個老家,直到去世。舊居雖然在曾被燒毀,但根據當年的設計圖和子孫的記憶,於2005年重建回原貌。

走進院子裡首先會看到哥哥秋山好古的騎馬銅像,而順著哥哥秋山好古的視線看過去,就會找到位於亭子下的弟弟秋山真之半身像,兩座銅像的位置是刻意如此設計的。弟弟秋山真之出生時因為家境艱難,父母原本打算將他送給寺院當和尚,是哥哥秋山好古向父母央求「我會努力讀書,賺像豆腐一樣厚的錢養家」才留下弟弟秋山真之。從後面的歷史發展來看,這份兄弟之情不僅改變了弟弟秋山真之的人生,也改變了日本的命運。

舊居內的電視播放著秋山兄弟子女及親族的訪談,也陳列了許多兩兄弟及家族的照片、文書,廚房內甚至忠實復原了真之愛吃的炒蠶豆。負責管理及導覽的老先生,老太太都很熱情,知無不言地為訪客做介紹,是個書迷和戲迷不可錯過的聖地。

正岡子規與日本文學

除了秋山兄弟之外,坂上之雲的第三位主角是真之的摯友,文學家正岡子規。各位旅人們在走出松山車站時,或在松山城內,甚至街上大樓牆面,都會發現正岡子規的俳句。

不同於在戰場上為日本闢開生路的秋山兄弟,正岡子規對於日本的文學發展功不可沒。雖然長年臥病在床,年僅35就死於重病,但他以病床六尺為世界,發起俳句改革運動,將這一度沒落,被視為市井遊戲且體制陳腐的文體推回文壇。此外,他也是棒球的熱心推廣者,到病發為止一直擔當捕手,也確立了許多棒球術語的日語翻譯。在道後溫泉還可看到子規穿著棒球裝的銅像。

安藤忠雄的「坂上之雲博物館」

從秋山兄弟誕生地徒步五分就是坂上之雲博物館了。以司馬遼太郎的名作《坂上之雲》為主題打造的博物館,建築物本身則是由世界級的建築家安藤忠雄先生所設計。因為想要讓大眾更加深入了解其作品內容,所以使用1296面報導過的報紙內容製成了牆面展示。

館內介紹了《坂上之雲》這部作品的時代及相關人物背景。是《坂上之雲》的主角秋山好古、真之、正岡子規相關的親筆資料、影像,以及連續劇中使用過的小道具及衣裳等,爬上了緩緩的坡道後映入眼前的三角形建築,僅僅是作為建築物來欣賞也非常有看頭。因為旅程時間安排問題,只能簡單地看一下,並沒有深入參觀,但是大家如果有機會來的話,可以順便來參觀一下。

不容錯過的久松家華麗宅邸「萬翠莊」

這次我們的重點是旁邊的一個景點,其是一座如同歐洲城堡般華麗的宅邸——萬翠莊。這個名字雖然聽起來有點俗,有點像我們國內鄉下地主的農莊,但是實際上卻是非常西式的一個城堡,很是有看點。

萬翠莊是出身於舊松山藩久松松平氏的久松定謨伯爵宅邸。久松伯爵16歲時由秋山好古隨同前往法國就讀軍校。回國後加入軍旅,晚年退役後回到松山蓋了這座別墅。設計萬翠莊的建築師木子七郎同時也建造了鄰近的愛媛縣廳。萬翠莊剛落成不久就接待了皇太子裕仁,也就是後來的昭和天皇。此後也作為社交場所接待了包括皇族在內的上層階級。後曾輾轉由多個日本重要部門進駐,也曾一度變成高級餐廳,近年才被指定為日本重要文化遺產。

久松家在維新後雖然已不是統治者,但依然還是地方上的頭人大大,在受百姓敬畏之餘也盡了不少社會責任。久松家成立了常盤會給上京求學的松山子弟提供獎學金資助,並提供東京的舊藩邸作為宿舍。秋山真之與正岡子規考取東大後,都曾住過常盤會的宿舍。

至於久松定謨伯爵對我們這些觀光客最大的貢獻,就是他以巨資向政府買下了老家松山城,並捐贈給松山市,成為市民遊憩的場所。其實上世紀的日本對於文化遺產這方面保存觀念很是薄弱,很大舊時代的城郭許多都慘遭拆除賣地,就跟我們上世紀60年代一樣。而松山城能躲過這些浩劫,成為全國僅存的十二座現存天守之一,久松伯爵真是功不可沒。

相關焦點

  • 元祖夢世界:建築大師安藤忠雄獻給孩子們的童夢禮物
    在建築設計界,有一個獎項被稱為建築界的「諾貝爾」獎,它就是普利茲克建築獎,每一位獲得這個獎項的設計師均是建築設計界當代的佼佼者,在亞洲,安藤忠雄就是這樣一位大師級別的設計師。今天要介紹的是他和他在中國的作品之一——元祖夢世界的故事。
  • 安藤忠雄與他的日本建築作品
    從未受過正規科班教育,開創了一套獨特、嶄新的建築風格,成為當今最為活躍、最具影響力的世界建築大師之一。1995年,安藤忠雄獲得建築界最高榮譽普利茲克獎,他把10萬美元獎金捐贈予1995年神戶大地震後的孤兒。1976年  住吉的長屋在住吉的聯排別墅,是安藤忠雄建造的第一座房子,是他最好的設計之一。也是他建築哲學的奠基之作。
  • 日本大師安藤忠雄79歲,失去了5個內臟,卻在中國再創新高!網友:「和...
    日本著名建築大師安藤忠雄  圈內人士對這位日本著名建築師——安藤忠雄再熟悉不過,他1941年生於日本本州的大坂市,他與一般建築師們不同的是,他並未接受過正統的建築教育,曾經竟然是一位拳擊手!安藤忠雄  曾有中國人問安藤忠雄:「你是如何做到少了五個內臟還能維持繼續工作的?」
  • 本網對話世界建築大師安藤忠雄
    視頻:對話世界建築大師安藤忠雄  浙江在線·住在杭州網10月10日消息(特約撰稿 杭州日報首席記者 劉德科) 原來白居易在杭州做過『市長』啊!」昨天晚上九點半,世界建築大師安藤忠雄抵達杭州。作為世界聞名的建築大師,安藤忠雄幾乎囊括了所有國際上有分量的獎項,包括建築界的最高榮譽——普立茲獎。今天上午,他將在良渚文化村勘踏現場建造基地。
  • 安藤忠雄操刀設計的和美術館,將於國慶與觀眾見面
    據雅昌藝術網消息,安藤忠雄在中國的建築傑作——位於廣東順德的和美術館即將開放! 安藤忠雄先生開創了一套獨特、嶄新的建築風格,成為當今最為活躍、最具影響力的世界建築大師之一。
  • 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中國館未抄襲我的作品
    日本著名建築師安藤忠雄昨天在同濟大學舉行「世界都市上海」演講會時,做出這一表態。此前,曾有網友指稱被譽為「東方之冠」的中國館外形與1992年西班牙塞維亞世博會上的日本館相似,而後者正出自安藤忠雄之手。「我對中國館這一建築作品表示非常欽佩。有時候,設計師在設計作品時,確實可能會想到一起,是想像力的巧合。」
  • 日本文青地圖 | 聽安藤忠雄講人生經歷
    即使不是建築設計的愛好者,但想必很多人都聽過「安藤忠雄」這個名字。當我們去日本旅遊時,無論是在繁華的東京、大阪、神戶,還是恬靜的瀨戶內海、北海道等,都會發現他的建築作品已經成為當地不可不去的景點之一。當然,他的作品也不限於日本,在北京國子監大飯店、上海保利劇場、威尼斯關稅美術館、美國沃夫茲堡現代美術館等世界各地眾多知名建築出自他的手筆。順便說一下,他最近的作品是在國慶期間開幕的順德北滘「和美術館」。(因為門票貴,人也多,暫時沒機會去參觀)那麼說回主題,今天我是想為大家推介一本安藤忠雄的書《我的人生履曆書》。
  • 水上建築究竟有何魅力,安藤忠雄、BIG、MAD紛紛出手
    靈活的島嶼建設,讓建築可以隨時移動。為了遵循零廢物的政策,對建築材料的使用,多取材於本地;同時使用可再生能源,減少浪費。和陸地建築不同,這種新的棲息方式,為人們之後的生活方式提供了一種創新的理念。委託設計的Oceanix公司創始人表示,「漂浮城市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例子,為流離失所的社會提供解決方案。」
  • 建築·行腳|住吉長屋-安藤忠雄
    ——安藤忠雄安藤的建築事業,是從這棟位於大阪下町,原本是一間簡陋木質長屋開始的,他把三間長屋從正中切斷,插入一個清水混凝土的箱子結構。住吉長屋是一個正面寬度僅有兩間(3x6公尺),深度約八間(約14x4公尺)的小空間,但安藤將其再切成三等分,中間留作露天中庭。
  • 「建築界」巴黎證交所變身私人博物館,安藤忠雄這次另闢蹊徑
    安藤忠雄改造方案最大特色:在原建築的圓形穹頂之下,置入了一個圓筒形的混凝土結構,作為美術館未來展覽空間。  重建歷史建築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在紀念性建築中加入現代藝術,並由此產生碰撞。——安藤忠雄讓建築與歷史對話我要在它的內部建立全新空間,與此同時,也要尊重這座建築一磚一石中飽含的悠久城市歷史記憶。
  • 安藤忠雄 | 驚豔圓形建築作品合集
    ▼和美術館清水混凝土雙螺旋樓梯(局部),作品:《像素細胞——鹿#58》,名和晃平,綜合材料,218.6 cm x 181 cm x 150 cm,2019和美術館的建築設計是其對嶺南建築文化的一種回應,以「圓」為中心慢慢向外擴展的外形,也承載著安藤忠雄對於和美術館未來成為廣東乃至中國、世界中心的願景。
  • 他是自學成才的建築大師,最愛用清水混凝土做成光的藝術品
    在嶺南的諸多元素之中,安藤忠雄提取了「圓」元素作為美術館的主要造型,館外景觀則如水波紋,看起來就像是中間的水龍捲掀起了周邊的少許波瀾,整個建築顯得靈動。● 和美術館外觀效果圖該館的亮點,還在於它擁有世界唯一的清水混凝土雙螺旋中庭設計。
  • 自學成才的「鬼才」大師——安藤忠雄
    安藤有如今享譽世界的名氣,除了因為他的建築才華之外,也與他傳奇的經歷脫不開關係。1941年出生於日本大阪的安藤忠雄,從未接受過任何專業建築教育。15歲高中畢業之後,家庭不能負擔繼續讀大學的經濟壓力。安藤做過短暫的木工,也當過貨車司機,而後開始拳擊手生涯打過十幾場職業拳擊比賽。
  • 「建築界」用公共廁所提升城市景觀,只有安藤忠雄能做得到
    安藤忠雄在東京公園完成了一個圓形廁所,從澀谷站步行五分鐘就到了一個小公園,周圍是櫻花樹,安藤從他的願景中得到了廁所的形狀,他希望創造一個建築,以提升公園的檔次。安藤的普利茨克獎獲得者同事槙文彥(Maki Fumihiko )和坂茂(Shigeru Ban)建造的廁所已經在施工。從澀谷站步行五分鐘就到了一個小公園,周圍是櫻花樹,安藤從他的願景中得到了廁所的形狀,他希望創造一個建築,以提升公園的檔次。安藤說:「我希望這座小型建築超越公共廁所的界限,成為城市景觀中的一個『場所』,提供巨大的公共價值。」
  • 原來,安藤一直在模仿他!
    這兩個作品是安藤和另一位建築大師路易斯 · 康的作品金貝爾美術館和沃斯堡現代藝術博物館。小編做個了小調研看看大家覺得兩位建築大師的作品相似度有多少???,安藤忠雄與路易斯 · 康雖然來自不同的國度,但作為東西方兩位建築巨匠,都通過現代建築的語言表達著傳統精神。
  • 安藤忠雄:一個從三流拳擊手逆襲成為世界級建築大師
    X「安藤忠雄展·引領」登陸上海這也是距離2005年安藤忠雄上海首展後時隔12年之久讓我們有幸再一次目睹這位「清水混凝土詩人」的作品風採小翼也去了這次展覽觀看了這位建築大師的作品給人的感覺就是乾淨、舒服、自然置身其中感覺到的不只是空間更多的是精神化
  • 安藤忠雄:建築通向世界之門
    安藤忠雄(圖片來源:baidu) 日前,世界建築大師安藤忠雄先生到訪同濟大學為國內的建築師、發展商和安藤迷們獻上了一場規模空前的大型演講會,在上海建築界引起一場「安藤」旋風。如今,當年屆古稀的安藤忠雄再次受文築國際之邀來到上海,為大家帶來新近的設計思考和實踐體驗。 安藤忠雄擅長將水、自然與建築和諧相融,他能將環境的能量充分挖掘。三亞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而項目正好位於海邊,擁有一片美麗而開闊的海景。
  • 安藤忠雄:從職業拳手到建築大師|附全球19個作品集合
    因為作品集裡的一句話:   「年輕時代的旅行具有深遠的意義」   拿著打拳打來的獎金遊遍世界看建築   建築師安藤忠雄先生藉由「從大自然中切割出的空間」重新定義「神聖空間」的概念。透過建築物與「水、光、綠、風」等自然界要素相銜接,逐漸地淨化身心,澄靜思緒。安藤忠雄先生將「與自然共生」這個日本人獨特的自然信仰,出色地展現在水之教堂的空間中:完全開放的正面將一年四季當中日光的移轉、隨風飄散的氣味、潺潺的水聲…等等的大自然景觀毫無保留地傳遞到觀者的五感之中。
  • 鄭朝暉《安藤忠雄:棲居與建築的詩意裡》
    這是法國建築大師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的作品。後來我才知道,安藤忠雄的設計生命的確是受到了柯布西耶的影響。可惜的是,當他第一次踏進朗香教堂的第二天,柯布西耶就辭世了。不過,安藤的這一次參觀,似乎是冥冥之中完成了一種靈魂的交接,一次建築史上的接力。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一樣面對「光」,法國式的浪漫與日本民族的侘寂有著完全不同的表達方式。他們的努力,都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
  • 周末品味:1比1復原光之教堂,安藤忠雄這個展成了今季東京打卡朝聖點
    自稱「都市遊擊隊」的安藤忠雄作為目前世界上最活躍的建築師之一,9月27日,其作品回顧展「挑戰」於東京國立新美術館開館十周年之際開幕,以在六本木以1:1的等比例重建安藤在大阪設計的「光之教堂」及改造日本老街區的表參道之丘、瀨戶內海地區直島的倍樂生之家博物館、威尼斯多爾索杜羅島的海關大樓博物館改造等逾200件展品,儘可能全面地回顧這位「混凝土詩人」半世紀來分進合擊的都市遊擊戰。東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