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朱祁鎮是明君還是昏君?

2020-12-21 喬喬歷史君

朱祁鎮,明朝第六位皇帝,一生毀譽參半,毀於土木堡之變,揚於廢除殉葬制度。那麼如何評價明英宗的一生呢?他的一生是好是壞?

明英宗朱祁鎮是明宣宗朱瞻基與皇后孫氏的兒子,出生四個月就被立為皇太子,客觀上說,朱祁鎮是一個好人但卻不是一個好皇帝,他信任宦官王振,結果導致在土木堡之變中葬送了明朝20萬精銳,自己也被俘,淪為了階下囚,一年的俘虜生活後,被人贖回明朝後,又被自己的親弟弟朱祁鈺監禁了七年,一年的被俘生活,七年的監禁,嘗遍了人間的冷暖,所以在他復位之後,做了好多被史家贊為「盛德之事」。晚年任用了李賢等忠臣,聽信納諫,善待百姓,還廢除了殉葬制度。明朝自太祖朱元璋開始恢復殉葬制度,被他廢除,臨終時遺命:"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而止。"

在喬喬看來,他是一個好人,但卻不是一個好皇帝。諡法解中:出類拔萃曰英;道德應物曰英;德華茂著曰英;明識大略曰英。用諡號解釋廟號有點行不通,但他絕對不是昏君,如果朱祁鎮是昏君,明朝的文臣又怎麼會給朱祁鎮這麼一個廟號。

相關焦點

  • 明朝的所有皇帝中,哪個是明君?哪個是昏君?
    在明朝的十六位皇帝中,朱元璋、朱棣和朱佑樘是比較有作為的皇帝;而昏聵不明和昏庸無道的皇帝要屬朱祁鎮、朱厚熜和朱由校。明君。一、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從一個貧苦的放牛娃成長為一代開國帝王,是歷史上少有的貧民皇帝。
  • 明朝為何出了那麼多明君?從朱棣到朱佑樘,除了朱祁鎮都是明君
    其實明朝有很多明君,比如說朱棣的兒子朱高熾和孫子朱瞻基,他們倆創造的盛世被稱之為仁宣之治。雖然時間不長,可是影響力不小。朱瞻基的小兒子朱祁鈺在接替哥哥朱祁鎮繼任皇位以後,8年時間裡,打造出了一個相對太平安寧的明朝,因此也算得上是明君一枚。
  • 是明君還是昏君?一件事就知道
    當朱見深成為皇帝時,他也經歷了許多挫折。在朱見深的父親朱祁鎮統治期間,朱見深很早就被確立為太子,但沒想到朱祁鎮會出去打仗,導致寵信宦官,發生土木堡事變,被瓦剌軍隊俘虜。結果,朱見深的叔叔朱祁鈺被迫繼承了皇位,成為皇帝。 但可悲的是,朱祁鈺為了皇位而憎恨朱見深,在他繼承王位後不久,他推翻了朱見深太子的地位。但是也有一種說法,是你的它終究會是你的,不是你的永遠都不是你的。後來,朱見深的父親朱祁鎮被釋放。
  • 為什麼《明史》對明憲宗評價很高,但現在人都認為憲宗是昏君呢?
    所以是明君還是昏君?如何評價明憲宗?我們不能單純以書中的情節來下定論,但是我們從史料上來看,《明史》對他評價確實很高,不過,現代的人們卻都認為他是昏君,這是為什麼呢?今天東哥就來跟大家說一下。正統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御駕親徵,攻打日益崛起的蒙古瓦剌部,正是歷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變,而由於兵敗,英宗被俘。皇帝被抓,正統還是要延續,於是孫太后當機立斷立僅3歲的朱見深為皇太子,但是為了不給瓦剌以天子為籌碼,後來聯合于謙等人,立英宗的弟弟朱祁鈺為帝。
  • 歷史上最臭名昭著的5大昏君,宋明佔四席,昏庸殘暴亡國恨
    但是5000年歷史,王朝成敗自然有明君昏君之分。朝代的發展也必受其影響而體現出不同的結局。今天便以自己的看法,說一下中國歷史上最臭名昭著,亡國敗祖德5大昏君。第五位:宋高宗趙構(金國臥底完顏構)。趙構是宋朝第十位皇帝,也是南宋的開國皇帝。靖康之變後,金兵將其父、兄全部擄走,北宋被滅。
  • 明英宗朱祁鎮:被俘虜、被軟禁,歸根結底是「人崗相適度」不高
    明英宗作為明朝奇葩皇帝的代表之一,是一個讓人難以評說的人物。他的人生跌宕起伏、悲喜交加。他寵信奸臣率軍親徵,幾十萬將士全軍覆沒、差點亡國;他對人真誠,妻子和下屬與他肝膽相照、情深意重。說到底,還是他坐在了不合適的位置上。
  • 三位被洗白的歷史人物,「昏君」變成明君,荒淫無道卻不被人知
    仔細品讀一下這句話,其實還是很有道理的。就拿一些歷史小說來說,曹操這個人被描繪的不像個人,但是事實情況是什麼呢?曹操能文能武,統一過北方,促進了中原地區的發展。小說都是這樣,一些影視作品就更不用多說,黑的東西能夠給你展現成白的。
  • 明朝皇帝朱厚照,到底是昏君還是明君?
    朱厚照是否真的如世人所說的那般,是一個昏君呢? 萬千寵愛,個性獨特 明武宗朱厚照,大明朝的第十位皇帝,其父親是明朝的有為君主——明孝宗朱佑樘。 明孝宗朱佑樘性格敦厚,且勤於理政,改革弊政,是歷史上少有的明君。
  • 明英宗朱祁鎮:身世離奇,不是一個好皇帝,卻是一個好人
    明英宗朱祁鎮(1427年—1464年),是明宣宗朱瞻基的長子。因為他即位時還年幼,有人請太皇太后垂簾聽政,但遭到了她的拒絕。實際上,但凡朝廷大事,都要事先稟明張太后,再送往內閣議決執行。 在電視連續劇《女醫明妃傳》裡,朱祁鎮是一個穩重、儒雅的帝王公子。
  • 歷史謎題:明英宗朱祁鎮到底是不是孫太后所生?
    隨著電視劇《大明風華》的熱播,明宣宗朱瞻基的妻子,明英宗朱祁鎮的母親孫氏,從一個不為眾人知曉的人物,成了一位大家熱議的對象。電視劇中的孫氏有了新名字:孫若微,也有了新出身:靖難遺孤。歷史上真實的孫氏,出身普通人家,很小即入宮,深得朱瞻基寵愛,朱瞻基為了她廢棄了胡善祥皇后,而後孫皇后熬成了孫太后,最後在明英宗復位後去世。除了與朱瞻基的愛情,孫氏在歷史中被史學家們談論最多的就是她與明英宗朱祁鎮的親子關係,許多人認為,孫氏極有可能不是朱祁鎮的生母。狸貓換太子?
  • 到底是昏君還是明君?「道士皇帝」嘉靖的手段,究竟有多可怕?
    我國古代的皇帝有成百上千位,後世評論其功過對錯時,大致會將他們歸為兩類:明君和昏君。明君中的代表有很多,比如漢宣帝、宋仁宗等;昏君自然也有不少,例如漢靈帝等。對於這些皇帝,後世的評價幾乎都是一邊倒,非黑即白。
  • 父親是英主,兒子、孫子是明君,他卻差點搞垮帝國,成一代昏君
    此人就是明朝的第六位皇帝英宗朱祁鎮。明宣宗朱瞻基兒子很少,存活下來的就只有朱祁鎮和朱祁鈺兩兄弟。作為長子,朱祁鎮深受祖母張太后喜愛,所以9歲就當上了太子。在這個位置上還沒有坐幾年,他就在16歲登上了皇帝的寶座。朱祁鎮登基時,他擁有的是一個強盛的帝國。在一代英主朱瞻基的治下,明朝迎來了「仁宣之治」這樣的盛世,國富民強,蒸蒸日上。
  • 明英宗朱祁鎮一生庸碌無為,但是僅一件事足以讓後世永記
    1464年2月,文華殿內37歲的明英宗朱祁鎮虛弱地躺在龍榻上,雙眼迷離。床前,李賢、王翱等大臣紛紛跪在地上,低著頭一言不發,似乎在等著眼前這位英宗皇帝交代什麼。明英宗朱祁鎮掃了一眼面前的大臣們,微微抬手輕喚站在不遠處的錢皇后:「皇后,你扶朕起來…」時年38歲的錢皇后聽到夫君的輕喚,不禁回憶起兩人一起經歷過的種種,本以為朱祁鎮再次登上皇位可以一起享福,卻不曾想37歲的朱祁鎮意外病倒了,此時看來甚至馬上就要薨逝。
  • 年少鬼搞與太監廝混 成年愛民如子的明英宗朱祁鎮是個怎樣的皇帝
    一、朱祁鎮是個歷經磨難的皇帝朱祁鎮是個怎樣的皇帝,在電視劇中看的很清楚。年少的朱祁鎮非常叛逆,不聽老太后(爺爺朱高熾的皇后)的話,受太監王振蠱惑,御駕親徵。之後朱祁鎮就被瓦剌俘虜了。在經歷幾年困苦艱難後,朱祁鎮頓悟了,迅速的成為了一個穩重愛明的好皇帝。
  • 明英宗朱祁鎮被也先俘虜後,也先為何不趁機殺掉他並直取北京呢?
    明英宗朱祁鎮在聽聞戰報後,受到大太監網真的慫恿,御駕親徵。在大軍各方面都沒有準備妥當以及軍令混亂的請情況下,在土木堡被困,於同年八月十五,爆發了慘烈的土木堡之變,此戰造成了二十萬大軍崩潰,五十餘位朝中重臣戰死,而騾馬、錢糧等損失無數,明朝數十年的積累和數十年的人才,就此一掃而空。
  • 明英宗廢除了殉葬,為什麼還被批為明朝最差的皇帝?差點活成宋徽宗
    而明英宗朱祁鎮也在這場戰爭中被俘虜,在明朝甚至是中國歷史上也可以說是少見。 雖然土木堡之變中,有宦官王振脫不了干係。但是絕大部分的責任,還是明英宗自己。好在當時朝廷中還有于謙這些良臣,在國家的危難之際,守住了北京城,要不然明朝險些就落到了這些蒙古人的手中了。
  • 司馬炎是怎麼樣的一個人:昏君還是明君?
    他既有明君的一面,也有昏君的一面;他既有值得稱道的功績,也有讓人詬病的地方。 明君之為寬仁之君司馬炎為人寬厚,可以算是中國歷史上最仁厚的皇帝,沒有之一。他善待魏蜀亡國之君。眾所周知,靈帝和桓帝是東漢有名的昏君,司馬炎聽劉毅這麼說,並沒有大發雷霆,而是尷尬地笑著問,「我平定東吳,終結三國亂世,我有如此功績,你說我是漢桓帝和漢靈帝那樣的昏君,有點過分了吧?」劉毅說,「桓帝和靈帝賣官,得錢都歸於宮中;你賣官得錢都歸自己。你甚至還不如桓帝和靈帝。」
  • 明朝的奇葩皇帝,兩次登上皇位,還是明朝唯一被俘虜過的君王
    明朝一共有16個皇帝,絕大多數十分奇葩,比如明熹宗朱由校沉迷於做木匠活、萬曆皇帝30年不上朝、嘉靖皇帝沉迷於修仙問道等等,而今天我們來介紹明朝第一昏君——明英宗朱祁鎮。
  • 父兄是昏君,自己是千古昏君,收一個義子,卻成帝國最有作為明君
    然而歷朝歷代,都是昏君多,明君少,被偏安一隅的南宋,連第一代帝王都是千古昏君。 沒錯,剛剛提到這個人,就是在史書上遺臭萬年的宋高宗趙構。 父兄都成為歷史上有名的昏君,趙構沒有吸取教訓,在帝國需要臨危受命,力挽狂瀾的明君時,他在即位之初,就開始朝著父兄看齊,具備了昏君的潛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