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為世界上最大的軍火輸入國,在軍火採購上一直相當的大方,但是主要依賴於俄式裝備的現實讓印度不安,感覺到過度依賴俄羅斯不好,於是叫喊著進行裝備來源多元化,有著「棄俄投美」之說,比如:在新一代戰機採購的上,印度早明確表態不要米格29,一心求購美歐型號。
米格29
印度的想法確實不錯,裝備多來源化可避免被關鍵時刻被卡脖子,可惜現實情況是,別想棄俄投美,目前印度軍隊的中的俄式裝備所佔的比重依然非常高,達到了7成,壓根不是想擺脫就擺脫的。
米格29
別看印度在近幾年的採購當中,寧可花高價引進美制軍火,在許多招標當中,俄式裝備都莫名其妙的丟掉了,例如:伊爾-78MKI加油機,米格-35戰機,米-28NE和米-26T2直升機,潛艇以及許多其他武器和軍事裝備,有點都弄不懂為什麼失去的生意機會。
米格29
現在看來西方裝備確實不錯,印度方面相當滿意,但是不是那麼理想,尤其是交付周期方面過長,結果在關鍵時刻還得找俄羅斯求助。在2020年為邊境危機,印度及其裝備的時候,最後才發現只有俄羅斯能夠給自己所需的裝備一事,最終找普京購二手的米格29,一次引進了21架。
米格29
印度相中二手米格29的原因只有二點,一是,已經基本完工,早年因沒有訂單停產的半成本機,交付速度相當快,二是,價格便宜,可以滿足印度目前的急需了,其他國家基本不可能達到同等的條件。
米格29
無論怎麼算的,現在印度對俄制裝備的依賴度還是相當高的,想要擺脫實在是一個笑話,避免印度有意迴避俄制裝備,但在實際上也只是減少了向俄羅斯採購的項目,僅S400系統引進合同金額達到了50多億美元,採購4艘11356型護衛艦也達到22億美元以上,T90坦克的新一批合同也是20億美元以上。對俄羅斯的進口不僅沒有終止,總額還在增加。
米格29
理論上可能擺脫俄式裝備,實則不存在那樣的機會,這不是一個短時間能辦到的事情,光靠買怎麼可能解決問題,最好的辦法是自主研發能力的上升,以國產代替進口。這似乎只是一個理念的事情,可惜印度想實現這一目標依然有相當大的難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