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文化」範文示例:尚未成人,豈能成佛?

2020-12-16 山水耕心

近年來,「佛系」一度成為社會熱門話題而刷屏網絡,這一略帶自嘲的詞彙,似乎觸動了不少青年人群的真實內心,而被高頻率使用,甚至演化成為時代色彩鮮明的文化現象。如何理解「佛系」現象產生的根源,探討其折射的社會心理問題,以及與佛教的關係,就顯得非常有必要。我們看到,一些主流媒體和學者也都關注到這一獨特的「佛系現象」。其中 ,《人民日報》所刊文章《也談佛系青年》最具代表性。文中明確指出,「佛系青年」,跟宗教沒有任何關係,就是借這個符號,講一種怎麼都行、不大走心、看淡一切的活法。無可無不可的「佛系」一夜風行。對此,你有哪些看法?

朋友,聽說最近,你成佛了?

我可以大致腦補出你成佛之後的生活:「跑步機上走一走,也能活到九十九」;「遇到合適就買了,不合適也留著吧」;「平平安安上班來,安安靜靜下班去」;「喜歡什麼你決定,要吃什麼我都行」;「小孩長大不容易,童年何必那麼苦」;「打球贏就贏了唄,比賽輸就輸了唄」;「訂單來或不來,你都在那裡,不悲也不喜」……張口閉口放下自在,心中一片隨緣安然。

聽說,你有一個特殊的稱號,叫作佛系青年,你創立了一種特殊的文化,叫作佛系文化。

可是,朋友,我想問問你,你,憑什麼成佛?

你割肉餵鷹了嗎?你掃空地獄了嗎?你放下屠刀了嗎?如果都沒有,你,憑什麼成佛?

你剛剛走上工作崗位,連工作單位或公司裡的基本情況都不清楚,你就成佛了?朋友,如果你連公司如何運作都不了解,連各單位基本職責都不知道,連自己手頭上這一畝三分地都未曾耕耘好,連一分一毫的價值都不曾創造,朋友,你憑什麼成佛?你工作之前那二十餘年的辛苦,二十餘年的辛酸,全是你的父母在承受。朋友,在你成佛之前,有沒有問一問,父母成佛了嗎?如果他們尚在人間遍嘗酸甜苦辣,朋友,你憑什麼成佛?

你家娃娃撒個嬌,就可以不用寫作業,就可以狂歡到黎明,就可以做錯事後免於任何教育處罰。作為他們的直接監護人,你用佛系的態度處理他們撒過的謊,逃過的學,行為的錯誤,道德的偏差;那麼,當他們以一種完全無法管教的姿態踏入社會後,還有沒有人來用佛系的態度,處理他們做錯的事,害過的人和犯下的罪?如果你都不能保證你的娃娃在踏入社會之後一定正直善良,如果你連你自己應盡的基本義務都無法完成,你,憑什麼成佛?

我了解,當我們遇到不公平競爭,不正當要求,不合理操作而又無法改變時,「佛系」的態度能夠讓我們快速進行心理調適,讓我們委屈憤怒的心獲得片刻的安寧。可是然後呢?「佛」過之後,如果依然毫無鬥志,得過且過,不去提升自己,不去改變現狀,那些不公平不正當不合理,就會和你一樣「又佛又喪」地遠離,不再幹擾你的生活,不再影響你的人生了嗎?德國新教牧師馬丁·尼默勒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他們殺共產黨人的時候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共產黨人;當他們殺公會分子的時候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工人;當他們殺猶太人的時候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猶太人;當他們殺天主教徒的時候我沒說話,因為我是新教徒。當他們殺我的時候沒有人說話,因為已經不再有人。」當你的朋友需要你拔刀相助的時候,當你的家人需要你全力以赴的時候,當你的祖國需要你挺身而出的時候,你能夠腆著臉皮硬著頭皮狠下心腸又佛又喪地說一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嗎?

朋友,不要再做佛系青年,不要再崇尚佛系文化了吧!那種又佛又喪的態度,實在與你大有可為的青春年華相悖,實在與我們建功立業的時代精神相悖啊!與其做一個佛系青年、崇尚佛系文化,我更願意做一個「憤」系青年,去推崇一種「奮」系文化:因這個世界上的不正當不公平不合理而憤怒,為使這個世界更美麗更光明更燦爛而奮鬥!雖歷經滄桑,卻依舊心懷夢想;雖負重前行,卻仍然充滿力量。不想成佛,不願頹喪,只願不斷攀登,成為一個屹立於夢想之峰上的、堂堂正正的、大寫的人!

相關焦點

  • 念經能成佛嗎?持咒能成佛嗎?念佛能成佛嗎?辯證看待這個問題
    念佛得因果,誦經得聰明,持戒得生天,布施得福報,覓佛終不得也」的論述完全一致。江希張問:「老先生認為,注《金剛經》的能成佛呢?還是講《金剛經》的能成佛呢?」王鳳儀先生回答:「注的、講的都未必成佛,行《金剛經》的才能成佛。」王鳳儀先生的回答,雖然精妙,可是很多人無緣見到,即使見到也未必有覺悟,依舊會為了所謂的功德,去用功利心誦經的。
  • 部編語文三年級上冊《口語交際》匯總及範文示例
    範文示例:第4單元:名字裡的故事每個人都有名字。你知道自己的名字有什麼含義嗎?回家問問長輩吧。你的名字裡也許飽含折他們對你的期待,說不定還藏著一個故事呢!範文示例:第7單元:身邊的「小事」我們身邊每天都在發生各種各樣的「小事」,每件事都以不同的方式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你的身邊有哪些類似這樣的「小事」?
  • 知識星球|鬥戰勝佛算不算佛系?
    What is 佛系 ?佛系前任分手時佛繫戀人會蛻變成佛系前任和平分手,不拉黑,不刪除,不主動聯繫。看到你的動態,不評論,不點讚。佛系前任語錄:「分手見人品,一個合格的前任就應該像死了一樣。」佛系撕X「佛系撕X」其實等於不撕X……
  • 「佛系青年」,你們知道什麼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嗎?
    「屠刀」就是「人對自身」的迷惑;每個人都會自我痴迷,並痴迷於自我,因此「人」才是成佛的最後一道障礙;只有超脫了「人」,捨棄了「人」,不再是「人」,才能是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其實是在奉勸世人只要拋棄「自我」,皆可成佛。後人據此又演化出「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的道理。想要成佛,就必須要「明心見性」,怎麼才能「明心見性」呢?
  • 高考議論文:對「佛系」生活的看法?
    立意:辯證看「佛系」,活出精氣神;用好雙刃劍,擔社會重任範文——《用好雙刃劍,擔社會重任》鑑於年輕人的閱歷與時代意識形態等因素,佛系生活方式對年輕人價值觀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面對「佛系」文化,要敢於取其精華,避其糟粕,踐行好社會責任。面對浮躁生活,肯定與發揚「佛系」養心、韜光養晦之效,為擔起社會重任奠基。「佛系」生活有看淡一切,隨遇而安,不爭搶……,在人生蓄力積澱成長,有著積極意義。「滴水穿石」有淡泊外物,隨遇而安之心,實現蓄力之後的精彩;「冰凍三尺」有堅定的無功利之心,實現進步前力量的積蓄。
  • 明心見性 見性成佛
    所以佛經中言:「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心、佛、眾生,本來就是一體的,這念心覺悟了,就是菩提心,就是菩薩心。所以古德云:「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水淨,菩提影現中。」不是從外面去找佛,而是這念心覺悟了,心就清涼,就是佛;這念心迷失了,心隨境轉,心顛倒、愚痴,就是眾生。  時時刻刻覺性都能現前,佛性就現前。所以,佛的意義,就是覺悟的意思;因為每個人都有心,所以每個人都能成佛。
  • 成人高考大專英語範文推薦有哪些?
    成人高考大專英語範文推薦有哪些?在備考成人英語時,考生們可以多閱讀參考一些優秀的寫作範文,從中積累一些寫作手法和寫作常用的句子,為考試提分做準備。下面小編給大家推薦一些成人高考英語寫作範文。1.金錢是一切嗎?Is Money Everything?
  • 佛說: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是什麼意思?無天佛祖給出了答案
    文/解析西遊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這麼一句話,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是什麼意思?很多人都不明白其中的意思,無天佛祖給出了答案。在佛的眼裡沒有好與壞之分,所以說,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並不是壞人變好了,不再做壞事了。佛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 佛系健身完全指南
    佛系最開始是從「追星」開始的,慢慢延伸成佛系購物、佛系工作、佛系拍拖、佛系化妝...最終,這種神秘的力量還是侵入了健身界,逐步有了「佛系健身」的出現。那麼,什麼是佛系健身呢?可以這樣簡單理解,佛系健身者從長年累月的舉鐵,以淡如止水的心態訓練,看破紅塵,塵世間一切的紛擾都打動不了他們。胖瘦由命,美醜在天。「我們練的不是啞鈴,是和平。」
  • 是「佛系」還是「喪文化」,警惕靈性逃避的盛行!
    「佛系」一詞隨著《第一批出家的90後》這篇推文火爆網絡。佛系乘客:別動!您在那裡不用掉頭,我走過去就是。佛繫戀愛:異地戀,見面很難!見不見隨緣。佛系健身:私教?「佛系」成功吸引了大批年輕人對修行的興趣,但今天我要談的是一個嚴肅的話題:你以為的佛系,距離真正的佛系有多遠?!想像一下,一盤造型一樣的黑巧克力和酒心巧克力放在你的面前,你能分辨它們嗎?巧克力的外形是相同的,但心的味道卻不同。一種是從內到外的巧克力,而另一種則是假裝是巧克力的朗姆酒。
  • 佛系是什麼意思 佛系是什麼梗?佛系出處是哪裡?
    最近小編發現佛系這個詞出現頻繁非常高,對於佛系一詞的由來,很多人都是一臉懵逼,都不清楚這個流行語是哪裡跳出來的?很多佛系都是90後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那麼究竟佛系是什麼意思、佛系是什麼梗以及佛系出處是哪裡呢?接下來小編一一帶來詳情解答。
  • 佛系標籤對青年人弊大於利
    成長,指長大、長成成人,泛指事物走向成熟,擺脫稚嫩的過程。簡而言之,就是自身不斷變得成熟的一個變化過程。我方的判斷標準為佛系標籤能否使青年人在成長過程中自我實現和自我完善。第一,佛系青年只是給我們擺脫責任,逃避現實的藉口。
  • 佛系生活:你的理想是不是餓了
    不由得,就想到了最近的網絡流行熱詞「佛系」。 01 未成人已成佛的佛系青年們安利一下佛系是啥:起源於:2014年,日本某雜誌介紹最近流行的一種男性新品種——「佛系男子」。大熱於:2017年12月份的國內網絡。
  • 今天你佛系了嗎?
    傳說中的「佛系青年」形象,不經意地深入人心——佛不渡我,我不妒佛,看淡油膩,出家為何?我已成佛,世間無魔。其實今年年初我就已經冥冥地感覺到——別讀大悲咒啦,今天你也佛系了嗎?佛系青年?Hey,就是在叫你啊什麼是佛系青年?來——
  • 到底什麼人能成佛?原來你就是佛!從容不迫成佛去
    所以,佛法跟世法不二,看你怎麼運用,如果信佛學佛,向佛看齊,磨練意志就叫修行。如果你力爭上遊,積極進取就是成功人士。福報與功德和智慧的關係佛說冥冥之中因果,從無到有是因果,積少成多也是因果,如果一個人沒有厚道之心作為福德,缺少普查世間的智慧,失去人品莊嚴善根,肯定無法成就事業或者修成佛果,太虛大師說:「仰止唯佛陀,完就在人格。人圓佛即成,是名真現實」。
  • 90後佛系女還俗指南
    她們堅韌而冷靜地走在通往各大神殿的路上,是該到了佛系女撐市面的時代了,從今年的流行色土灰土棕粑粑黃可以看出,90後開始壟斷整個地球的話語權,而90後少女少婦們則懶得逼逼,眼神裡堆滿love和peace:行啊,就這樣吧。你們佛系婦女真的就這樣從了命運嗎?
  • 被「佛系愛情」毀掉的年輕人!
    本來也曾滿含誠意的一方,在對方的「佛系」態度下,披上了自我防禦的「盔甲」。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我們身邊很多人,都對愛情持著一種「有也行,沒有也罷」的態度。佛系愛情,開始逐漸成為現在男女感情的常態。所謂佛系愛情,無非就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後的妥協。確切地說,佛系愛情是一種自我保護,怕受傷害而不敢付出,繼而演變成愛情中的行屍走肉,失去愛的能力。
  • 龍女成佛的隱義
    此佛經故事廣為流傳,很多學佛的人都聽說過,曾經有人告訴我「龍女成佛的故事,經查,這是真事!這個寶珠可不同於世間的珠寶,他是龍女的丹,也就是龍女的命根!龍女因為信得真,連命都可以捨去,所以即身成就!我們修行為什麼難?就是因為捨不得!」 我不知道他是如何查的,當然這樣說是讓人能全放下,能夠頓舍,不執身外之物這也是修行所必需的。然而佛要你的珠你的丹有何用?
  • 最近流行的「佛系」,是個什麼梗?
    現在的年輕人真是心累,剛結束18歲的回憶刷屏,就成為第一批踏入「佛系」的「出家」人。「出家」、「佛系」,咋一聽,有種遁入空門的歸隱感。別緊張,這裡的「佛系」並不是真要出家成佛、四大皆空,那究竟是在表達什麼呢?下面就讓我們帶你一探究竟吧!話說,「佛系」這個詞怎麼一夜之間就火了呢?
  • 佛繫戀愛一輩子,你也當不成唐僧!
    」的標籤,仿佛成為了無欲無求看淡一切的世外高人,作為一枚正宗95後,我想說:突然成佛,我很慌張!那麼問題來了:真正的佛繫戀愛觀應該是什麼樣? 很簡單,看看唐僧你就懂了。 唐僧是佛系愛情的開山始祖。從自身條件來說,他外表高冷禁慾,顏值達到讓人一見鍾情的標準,內心細膩,風度翩翩堪稱暖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