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越少,活得越久?飲食和壽命的關係,終於有了科學的解釋

2020-12-21 神經內科李明超

吃和生活是離不開關係的,俗話說病從口入,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世界上發生率很高的癌症,有很多都是消化道上的癌症,每年因為癌症死亡的人數有三分之一都與飲食有關係。因此,因食而死也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

很多的人在面對美食的時候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嘴巴的,尤其是女性人群面對美食完全沒有抗拒的能力。平時日常經常說,吃飯吃到七分飽,七分飽是腸胃最適宜的狀態。因此,有人認為吃得越少,活得越久。

01吃得越少,活得越久?

有過科學家做過一個實驗,選擇不同物種的生物,在節食的情況下,觀察它們的壽命,發現均得到了延長。但是針對人而言,只有適量的節食才能夠保證身體的健康,能夠延長壽命。節食並不是所說的真的什麼都不食用,這樣會損傷到腸胃,導致壽命縮短。

適量的節食代表在飲食上要合理,儘量少食用一些高脂肪類的食物一些不健康的飲食禁止食用。一日三餐還是要按時按點吃的,食用到七分飽即可,不用過量的食用。長時間堅持下去,會發現自己的體脂有所下降,在一定程度上還能夠減少患上糖尿病的風險延長壽命

02飲食和壽命的關係有了科學的解釋

適當的飲食,對於身體來說是有幫助的。很多身體肥胖的人都是因為飲食上的問題造成的,經常食用高糖,高鹽,高脂的食物,造成身體中的脂肪含量超標,形成肥胖,過度的肥胖不利於身體的健康,會縮短壽命。所以,要適當的餓一餓自己,有助於減去身上多餘的脂肪,減輕了身體中很多臟器的負擔,讓人的大腦保持在正常的活動範圍內。

有個美國的科學家做過一組實驗,選擇兩隻小白鼠,其中一隻每天餵食加足量的口糧,另一隻餵食少量的口糧,一段時間之後發現吃的過多的小白鼠先面臨死亡,而且發現身體中有很多的疾病存在。從這個實驗中可以發現飲食和壽命是有一定的關係的控制攝入的飲食量和飲食的健康對壽命很重要

吃的要多對於身體的負擔很大,容易引發出三高等疾病,現在很多的疾病都是吃出來的,更應當控制好自己的飲食。控制飲食並不等於節食,過度的節食身體中的營養不足,沒有充足的能量供應正常的生活需要,對壽命產生副作用。在飲食上用的那個控制好熱量的攝入,同時還保證足夠身體所需。

想要做到少吃又保證身體健康,其實很簡單。每頓飯吃到七八分飽就足夠了,不用吃得過撐,也不能夠不吃。保持七八分飽,身體消耗的能量和攝入的熱量基本上可以在同等的狀態下,這樣對於身體沒有任何的負擔,避免各種疾病的出現,有利於延長壽命。

現在的社會上,美食的種類多種多樣,很多人在食用美食的時候都不是因為肚子餓了,而是想要滿足饞蟲。殊不知過量的食用,對於身體也是一種負擔,一定程度上縮短了壽命。

相關焦點

  • 【科普熱點】最新研究:吃得越少,活得越久!飲食與壽命的關係,科學...
    研究發現,吃得越少,活得越久。俗話也說,吃飯七分飽,健康活到老。可見,吃那麼多也不見得是件好事。最近,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節食對壽命的影響。「輕斷食」、「健康飲食」一時間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難道真的吃得越少,活得越久?吃多少算健康?如何控制進食量?今天就來科普一下吧!吃得越少,活得越久?
  • 最新研究:吃得越少,活得越久!飲食與壽命的關係,科學的解釋來了
    來源: 科普中國本文專家:張弛,北京工商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講師研究發現,吃得越少,活得越久。俗話也說,吃飯七分飽,健康活到老。可見,吃那麼多也不見得是件好事。最近,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節食對壽命的影響。「輕斷食」、「健康飲食」一時間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難道真的吃得越少,活得越久?吃多少算健康?如何控制進食量?今天就來科普一下吧!吃得越少,活得越久?
  • 俗語:吃得越少,活得越久,有依據嗎?體重和壽命的關係被發現了
    俗話說,吃得越少,活得越久。還有一句俗話是,飯吃七分飽,健康活到老。可見吃飯吃得少還是一件好事呢。現如今,不少人開始關注節食對壽命的影響,健康飲食一瞬間成為了人們的熱議話題。真的是吃得越少,活得越久?這有依據嗎?吃得越少,活得越久?
  • 吃得越少活得越久?節食能對健康帶來好處,但有限度和方法
    本文專家:張弛,北京工商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講師研究發現,吃得越少,活得越久。俗話也說,吃飯七分飽,健康活到老。可見,吃那麼多也不見得是件好事。最近,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節食對壽命的影響。「輕斷食」、「健康飲食」一時間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難道真的吃得越少,活得越久?吃多少算健康?如何控制進食量?今天就來科普一下吧!
  • 最新研究:吃得越少,活得越久!科學的解釋來了…
    最近,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節食對壽命的影響。「輕斷食」、「健康飲食」一時間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難道真的吃得越少,活得越久?吃多少算健康?如何控制進食量?今天就來科普一下吧!吃得越少,活得越久?有研究表明,在節食的情況下,不同物種的壽命均得到了延長,包括果蠅、嚙齒類動物等。
  • 神奇新發現:吃得越少 活得越久!
    本文專家:張弛,北京工商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講師研究發現,吃得越少,活得越久。俗話也說,吃飯七分飽,健康活到老。可見,吃那麼多也不見得是件好事。最近,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節食對壽命的影響。「輕斷食」、「健康飲食」一時間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
  • 早生活丨飲食與壽命的關係,科學的解釋來了……
    資 訊飲食與壽命的關係,科學的解釋來了……吃多少算健康?如何控制進食量?今天就來科普一下吧!● 吃得越少,活得越久?有研究表明,在節食的情況下,不同物種的壽命均得到了延長,包括果蠅、嚙齒類動物等。而且,「限制性飲食」還能在嚙齒類動物、靈長類動物和人類的衰老過程中帶來廣泛的健康改善。限制特定的飲食成分,尤其是蛋白質,比起減少熱量可能效果更好。
  • 為什麼有人說:「吃得越少活得越久」?是偽科學還是確實如此?
    很多病的產生都跟吃脫不了關係,而有些疾病又會導致癌症,威脅人們的生命。因此最近在網上就流傳著這樣的說法:吃得越少,活得越久。那麼,這種說法是真的嗎?人的壽命跟吃的關係真的有這麼大?關於吃,我們需要了解哪些?一起,來看看吧。吃得越少,活得越久,這是真的嗎?首先,我們確認一下答案,這是真的,吃得越少活得越久。
  • 聽說吃得越少,活得越久?那不吃晚飯對不對
    自古至今,活得久一點一直是人們所追求的終極目標,而如何更加健康地活下去,以及如何養生一直是人們經常探討的話題。雖然在以前有「人到七十古來稀」的說法,但是根據目前的最新數據,我國人口的平均壽命已經達到了77歲,而且平均壽命每年都在慢慢增高。但健康長壽和飲食的關係有多大呢?一、想長壽就要少吃點。
  • 鹽吃得越少越健康?長期堅持低鹽飲食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烹飪時必不可少的一種調味料,隨著人們養生意識的增強,很多人都知道鹽吃多了對身體不好,比如會引起鈣流失,對腎的健康以及血壓都不好。為了身體更健康,低鹽飲食成了大眾推崇的理念,但鹽真的是吃得越少越健康嗎?那些長期堅持低鹽飲食的人,後來身體變得怎樣了?
  • 科學研究表明吃得越少的人壽命越長,輕斷食可以預防許多種疾病
    有意識的節食與壽命有沒有關係呢?到底怎麼吃,這是一個偽科學泛濫的領域,因為這些話題特別容易胡編亂造,許多看起來好像很有道理的理由,對於一些不明就裡的人特別具有很大的迷惑性。那今天我們就關於飲食與壽命之間的關係做一期有根有據的科普。首先,我們要對輕斷食概念進行一個明確的定義,就比如說現在我們經常聽到有人說節食的好處,但到底怎樣才算是節食?
  • 顛覆認知:大規模研究發現,吃得越鹹,壽命越長?
    原創 生物世界 Bio生物世界 收錄於話題#飲食與健康11#科學新知30許多研究認為,過度攝入食鹽(NaCl)是一種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因為它被發現與患慢性炎症、心血管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高風險有很強的相關性。然而,每天究竟該吃多少鹽呢?目前尚沒有一個準確的說法,美國心臟協會建議每天攝入1.5克鈉(相當於3.8克食鹽),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2克鈉(相當於5克食鹽),歐洲心臟病學會則建議2.3克鈉(相當於5.8克食鹽)。
  • 血型可以決定壽命的長短?越活越年輕的方法,值得一學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衰老能慢一點,活得久一點,想要比同齡人更年輕。有些人看上去有明顯的衰老痕跡,而有些人卻越活越年輕。衰老是不可避免的,但我們可以延緩衰老的到來,延長壽命。而影響壽命的因素有很多,內在和外在都佔有一定的關係。在影響壽命長短的因素當中,有人提出血型也會影響到壽命,有人越活越年輕就是因為血型的緣故,尤其是O型血的人,壽命會更長一些。那血型真的會影響壽命嗎?一起來了解。血型會影響壽命嗎?
  • 日本人長壽,與他們吃的食物有關?健康飲食大多有這4個特徵
    儘管中國人的預期壽命已經有了非常大的增加,但與日本人相比還有將近8歲的差距。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差距呢?有人認為,生活環境和生活習慣可能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特別是飲食習慣的不同。有專家總結:傳統的日本飲食主要由以下食物組成:米飯、黃綠色蔬菜、海藻、魚類、漬物和味噌湯,日本人還普遍喜歡喝綠茶,吃牛羊豬肉的次數較少。日本人長壽,是否就與天天吃這些食物有關呢?
  • 管住嘴確實有道理,但是長壽不只限於此
    2020-12-27 16:58:55 來源: 老小樂 舉報   吃得越少
  • 13個讓你越吃越少的飲食習慣 不看就太傻了!
    其實好多姑娘並不是瘦不下去,而是飲食習慣太差,導致減肥效果也不明顯了,下面告訴你們越吃越少的飲食習慣!
  • 吃晚飯與壽命的關係!現在終於知道了,你千萬別不當回事
    科學研究發現:很多疾病發生的原因之一,就是來自晚上不良的飲食習慣。晚餐吃錯了,以下很多疾病就會找上身來。兩組人中分別在22:00吃晚餐 VS 常規18:00吃晚餐,均給予一樣的熱量飲食。且22:00吃晚餐的志願者機體葡萄糖峰值水平會升高大約18%,其整夜燃燒脂肪的量會下降10%。研究人員解釋,這種影響如果在肥胖或糖尿病人群的身上可能更為明顯,這些人群的新陳代謝本就受到損傷。這些研究數據說明了啥?
  • 「吃得少一點,活得久一點」,這種說法到底靠譜嗎?有正確答案了
    其實,在中醫界有一句老話是這麼說的「穰年多疾」,意思是說,越是在豐收之年,生病人反而越多,到底是為什麼呢?這一點很值得大家深思。為什麼現在生活越來越好,疾病卻越來越多呢?其實,臨床上有很多疾病都是吃出來的,也就是所謂的富貴病。
  • 研究發現:人活得長短,和飯量有很大關係,少吃有助於延長壽命
    不過,目前人們對長壽的關注,基本上都把注意力放在「吃什麼」上面了。對於「怎麼吃」,極少關注。有研究發現,人活得長短和食量有很大關係,或可幫助你找到那把「長壽的鑰匙」。人活得長短,和食量有很大關係此前,哈佛大學在雜誌《Cell》上發表了一項研究,間歇性禁食可以幫助保護線粒體,使線粒體代謝網絡穩定,從而把細胞保持在年輕的狀態,實現延緩老化的過程,保證了壽命的延長。也就是說,合理地控制食量,間歇性地節食,有助於身體健康,延長壽命。
  • 「少吃一點活得更久」,到底有沒有道理?德科學家研究出爐
    近日,德國Max Planck Institute衰老生物學研究所的一項研究,就從飲食習慣和健康長壽的關係出發,探討了食物攝入量和壽命之間的規律。1.控制飲食,有助長壽!研究人員表示,實驗已經表明Sestrin蛋白是和Sirtuin相似的抗衰因子,倘若下一階段能夠有更多臨床研究支持,或許將會成為學界的一大研究方向。通過這兩項研究不難看出,飲食和人體健康密切相關,"吃得少一點,活得久一點"的想法是有科學依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