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吃得越少,活得越久。還有一句俗話是,飯吃七分飽,健康活到老。可見吃飯吃得少還是一件好事呢。現如今,不少人開始關注節食對壽命的影響,健康飲食一瞬間成為了人們的熱議話題。真的是吃得越少,活得越久?這有依據嗎?
吃得越少,活得越久?
經過研究,在控制飲食的情況下,很多物種的壽命都得到了增長,其中包括了昆蟲以及齧齒類動物。而且控制飲食還能夠使靈長類動物以及齧齒類動物,在衰老的過程中,得到健康的改善。
其實限制飲食的成分中,限制蛋白質比限制熱量,或許效果更佳,德國的研究學家,曾經在雜誌上分享過一篇文章,其中研究了控制胺基酸,能夠延長壽命的分子機制。哈佛大學曾經也在一篇雜誌上分享過一項研究,通過間歇性飲食,可以使線粒體的代謝能力處於平衡狀態,這樣身體的細胞就可以保持年輕態,最終減緩衰老的速度,延長壽命。
控制飲食不僅僅可以延長壽命,而且長時間堅持下來的話,還會給身體帶來非常多的好處,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1、避免提前衰老
當人體攝入食物之後,食物經過身體內各個臟器的代謝,最終會轉化為各種物質供給人體消耗,不過不少人可能都不清楚,食物在代謝的過程中,會不斷產生自由基這種物質,這種物質會使人體內正常細胞受到損傷,還可能會造成動脈硬化的症狀,隨時間演變之後,可能會引發更嚴重的血管疾病,使身體衰老的速度增加。
2、預防癌症
我們都知道,絕大多數癌症與我們的飲食和習慣都脫不開關係,當飲食沒有適量的控制,一旦攝入脂肪比較多,那麼腸胃就會受累,不少未完全消化的食物就會進入腸道,此時腸黏膜就會不斷受到刺激,最終造成受損。食物長時間不能消化的話,還有可能會產生致癌因子,當這些因子通過受損的腸黏膜進入身體,也就會使人們患有癌症,如果在飲食方面做好克制,那麼患癌的機率就會大大降低。
3、避免胃病
如果每次進食都吃得非常多,胃部就會不斷的膨脹,此時胃黏膜就會損傷,再次進食後,前一次的食物可能還沒有消化完全,胃部還沒有休息,又要繼續工作了,導致受損胃黏膜沒辦法自我修復。胃部消化食物是通過釋放胃液,不斷的稀釋食物最終使食物分解,但胃液會不斷的刺激受損胃黏膜,最終很可能會引發胃炎這類疾病、
最後要提醒大家的是雖然適量的控制飲食能夠從一定程度上延長我們的壽命,但有一些特殊的人群是不適合控制飲食的,例如目前還在長身體的青少年,或者孕婦或者備孕的人,另外還有正在服用藥物,或者住院治療的患者,都不能一味地控制飲食,不然可能會導致胎兒或自身存在營養不良現象,影響術後傷口的癒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