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指標增速由負轉正 經濟企穩信號更強

2020-12-13 太平洋財富網

備受矚目中國經濟三季報正式揭曉。國家統計局19日發布數據,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72278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0.7...

備受矚目中國經濟「三季報」正式揭曉。國家統計局19日發布數據,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72278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0.7%,實現由負轉正。值得注意的是,前三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基礎設施投資增速、貨物進出口增速,以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當季增速也迎來年內首次轉正。

多個超預期的經濟數據,為宏觀經濟向好再添暖意,中國經濟企穩信號更加強烈,市場信心也不斷增強。一些國際機構近日紛紛上調對我國的經濟增長預期。業內指出,中國經濟復甦已經走在全球前列,彰顯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旺盛活力。隨著更多政策紅利進一步釋放,四季度經濟增速料超三季度。中國超大市場規模的潛力釋放,也將更好助力世界經濟復甦。

主要指標增速由負轉正

疫情大考下,中國經濟歷經一季度-6.8%的被迫「深蹲」,到二季度同比增速達到3.2%,再到三季度增速加快至4.9%,呈現穩定恢復增長態勢。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劉愛華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前三季度經濟增速由降轉升,經濟運行持續穩定恢復,主要指標增速均由負轉正。

從累計看,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0.7%,扭轉了上半年下降的局面。其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0.8%,貨物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0.7%,均實現由負轉正。從當季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當季增長0.9%,貨物進出口總額當季增長7.5%,也實現了由負轉正。

此外,從當月看,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9%,連續6個月保持了正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3.3%,連續2個月正增長;貨物進出口總額增長10%,連續4個月正增長。

「三季度經濟延續『V型反轉』勢頭,當季GDP增速較上季度加快1.7個百分點,其中9月工業生產和消費數據遠超市場預期。從經濟增長動能來看,三季度工業生產增速繼續加快,消費、投資和出口需求拉動效應明顯。」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

國泰君安首席宏觀分析師高瑞東指出,得益於成功的疫情防控和及時精準的逆周期調節政策,中國經濟主要指標增速呈現由負轉正的良好勢頭。生產及社零大幅超預期,製造業生產大幅回升、投資穩步修復,社零中必選與可選消費均有所表現。

「從這些主要指標的變動趨勢看,我國的疫情防控和經濟復甦確實是走在了全球前列,彰顯了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旺盛的活力。」劉愛華表示。

不僅如此,新動能引領作用更加凸顯。數據顯示,前三季度,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5.9%,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增長4.7%,增速都比上半年加快。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9.1%,加快2.8個百分點。前三季度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5.3%,增速比上半年加快1個百分點。5G建設、軌道交通等新基建、新消費的帶動作用也在增強。9月份城市軌道車輛產量同比增長超過50%,智能手錶產量增長超過70%,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超過50%。

「中國經濟目前的回升既有利於中國自身的增長,也對全球的經濟復甦起到了正向的拉動作用。」劉愛華稱。

經濟向好趨勢更加明朗

展望四季度和全年經濟走勢,劉愛華表示,「從各種因素,不管是從需求、生產,還是從整個市場表現出來的信心和活力等方面來看,我們認為,今年四季度乃至全年是有基礎、有條件、有信心保持目前的態勢。」

首先,前三季度需求逐步回暖。投資方面,從先行指標看,前三季度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同比增長14.6%,增速呈兩位數增長。消費方面,18類商品類別中有14類轉正,6類實現兩位數增長。從服務業看,「十一」黃金周全國零售和餐飲重點監測企業日均銷售額同比增長4.9%。遊客人數恢復八成左右。居民對實物消費和服務消費的需求都在恢復過程中。

此外,產業循環持續改善。三季度,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76.7%,環比回升2.3個百分點。9月,規模以上消費品製造業增加值今年首次出現增長。服務業多數行業實現正增長,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在兩位數以上。

隨著經濟形勢向好,市場主體信心逐漸增強。9月製造業、非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分別同比上升0.5、0.7個百分點,均7個月位於臨界點之上。

外界對中國經濟的預期也在好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日發布報告稱,預計2020年全球經濟將萎縮4.4%,而中國經濟將增長1.9%,是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除IMF外,近期世界銀行等多個國際機構也都紛紛上調對我國經濟增長預期。

更多提振經濟利好在途

不容忽視的是,當前境外疫情形勢仍然比較嚴峻,國際環境不穩定、不確定性仍然客觀存在。業內指出,國內有效需求仍然不足,地區、行業、企業的恢復還不均衡,經濟持續向好的基礎還需要進一步鞏固。

更多提振經濟的政策正在路上。劉愛華表示,下階段,要按照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牢牢把握擴大內需戰略基點,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大力深化改革開放,助力企業紓困解難,著力暢通經濟循環,築牢民生保障基礎,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下一階段,預計政府將加大宏觀政策應對力度,財政政策將更加積極有為,優化財政支出結構,著力增加了對脫貧攻堅、生態環保、基層『三保』等重點領域的投入;貨幣當局將繼續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持續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高瑞東說。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對記者表示,前三季度經濟持續穩定恢復,為全年經濟增速轉正和主要經濟指標向好奠定堅實基礎。下一步有待深入挖潛內需,提高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

劉愛華也透露,下一步,要堅持擴大內需的戰略基點,從增加居民收入、改善消費環境等方面繼續發力,進一步推動消費需求的回升。

展望四季度,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指出,一方面,在經歷「十一黃金周」的防疫大考之後,未來更多的消費場景以及線下服務消費需求有望被加速激活;另一方面,得益於城鎮新增就業月度增量以及央行調查居民當期收入指數的持續回升,居民消費能力有望穩步修復。兩者交疊之下,四季度消費動能有望進一步提振。

「預計隨著更多政策利好釋放,四季度經濟增速可能攀升至5%以上的增速,全年經濟增速有望保持在2%-2.5%之間。」劉向東說。

相關焦點

  • 多項經濟指標增速由負轉正,什麼信號?專家這麼說!
    前三季度,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巨大衝擊和複雜嚴峻的國內外環境,中國經濟交出了來之不易的成績單: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722786億元,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長0.7%,扭轉了下半年下降的局面。 中國經濟又傳來好消息,前三季度GDP增速由負轉正。
  • 前三季度主要指標由負轉正 中國經濟持續穩定恢復
    「從主要指標的變動趨勢看,我國的疫情防控和經濟復甦確實是走在了全球前列,彰顯了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旺盛活力。」在國新辦當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劉愛華表示。多項主要指標增速由負轉正一季度GDP下降6.8%,二季度增長3.2%,三季度增長4.9%,累計看,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0.7%,扭轉了上半年下降的局面,經濟運行持續穩定恢復。在1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統計數據中,出現了多個「首次」「由負轉正」,顯示出中國經濟運行的持續穩定恢復。
  • 中國經濟彰顯強大韌性 GDP增速由負轉正
    來源:央視中國經濟 站穩2020丨GDP增速由負轉正,中國經濟彰顯強大韌性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我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下降6.8%,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下降1.6%,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0.7%,前三季度經濟增速由負轉正。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經濟學家樊綱把這個過程比作V字形反轉。「這個優美曲線不是一個U字形,是一個V字形,迅速的一個反彈,應該說是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 多個指標由負轉正保持向好充滿信心
    原標題:多個指標由負轉正保持向好充滿信心
  • 由負轉正,為經濟復甦注入動力
    12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11月宏觀經濟數據。整體來看,11月工業生產高位穩定,投資和消費增速均有回升,國民經濟繼續保持穩步恢復態勢。
  • 「中國經濟站穩2020」GDP增速由負轉正 彰顯強大韌性
    奮力奪取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經受住疫情考驗的中國經濟,延續了穩定復甦的發展態勢,並為世界經濟注入了信心和動力。經濟之聲特別推出年終專稿《中國經濟站穩2020》,盤點中國經濟「不同凡響」的2020年。央廣網北京12月17日消息 海南三亞,冬日暖陽,海灘、酒店、免稅店,人群熙熙攘攘。中國在統籌疫情防控的同時,經濟穩步復甦,消費快速回升。
  • 前三季度GDP增速由負轉正 全年就業目標幾近完成 9月當月消費...
    前三季度GDP(國內生產總值)為72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0.7%,增幅由負轉正。與此同時,前三季度,扣除價格因素影響居民收入實際增速、工業增加值增速、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等主要經濟指標也實現了由負轉正。分析認為,雖然海外疫情對全球經濟的負面影響正向長期化、結構化發展,但是中國經濟的修復進程不僅在總量上穩中有進,在結構上亦逐步改善。
  • CNN報導中國經濟由負轉正,「全世界都眼紅了」
    近日,中國經濟「最新成績單」公布,疫情大考下,今年中國前三季度經濟增長由負轉正。這一新聞刷屏了西方各大主流媒體。 CNN報導稱,19日上午,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了三季度經濟數據,多個指標由負轉正,中國經濟第三季度增長4.9%。這表明,中國經濟正延續穩定恢復態勢。這一數據向世界其他國家展示了新冠肺炎被成功控制後可以達到的目標。
  • 轉正!轉正!轉正!中國經濟復甦強勁
    表現亮眼 三個增速年內首次轉正15日發布的經濟數據當中,三個轉正非常亮眼。前10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累計利潤同比增長0.7%,首次由負轉正。前10個月,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0.3%,增速年內首次轉正。1—11月,民間投資同比增長0.2%,增速年內首次轉正。
  • 方曉丹:居民收入實際增速由負轉正 居民消費支出穩定恢復
    前三季度,各地區各部門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經濟社會加快恢復,民生得到有效保障。居民收入名義增速穩定回升,實際增速由負轉正;居民消費支出逐步恢復。
  • 2020上半年GDP:東莞過半鎮街增速「轉正」
    從已公布的數據來看,各鎮街經歷今年一季度的經濟「深蹲」之後,在二季度大多實現了反彈,凸顯了東莞經濟的強大韌性。其中,超過一半的鎮街今年上半年的GDP增速實現「由負轉正」,黃江、東坑、麻湧、望牛墩等鎮街排名前列。傳統的經濟強鎮長安、塘廈、清溪等在保持經濟總量「不掉隊」的同時,經濟增速同樣實現翻紅。
  • 湖南外貿外資逆勢飄紅,盡顯經濟活力湧流
    上半年湖南經濟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績單:GDP從一季度同比下降1.9%,到上半年同比增長1.3%,經濟增速由負轉正。由負轉正的背後得益於省委省政府紮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率先啟動疫情防控應急響應,推動復工復產、復市復業。
  • ...全球經濟增長由負轉正的主要經濟體是密不可分的。-FX168財經網
    文 / Becky2021-01-13 11:36:02來源:FX168 【2020年臺對大陸出口創新高 國臺辦:臺灣經濟離不開大陸】國臺辦13日舉行例行發布會,發言人朱鳳蓮表示,臺灣經濟離不開大陸,大陸持續發展進步是臺灣經濟發展的重大機遇
  • 「轉正」「轉型」「轉強」——透視2020中國經濟運行高頻詞
    臨近歲末,「十三五」收官,不平凡的2020年即將過去——  -6.8%、3.2%、4.9%……前三季度國民生產總值的同比增速走出了一條先抑後揚的「微笑曲線」。從製造業到服務業,從餐飲零售到汽車建材,「轉正」成為中國經濟運行的高頻詞,也是今年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 餐飲收入增速年內首次轉正,GDP增速四季度還有望繼續修復!
    10月經濟數據新鮮出爐,工業、服務業、消費等關鍵指標持續復甦。安信證券、興業證券、中銀國際、上海證券、銀河證券等機構對四季度經濟增速的預測值達到6%及以上。11月16日,10月經濟運行數據出爐,主要指標延續回升趨勢。其中,餐飲收入增速年內首次轉正,服務業增速首超工業增速。
  • 「財經翻譯官」祝賀中國經濟,「你轉正了」!
    在翻譯君看來,「對勾」更符合給予中國經濟給力表現的貼切評價。這樣的表現毋庸置疑歸結於中國所採取的正確應對困難與挑戰的選擇,以及全體中國人民團結一心的堅韌付出。穩定恢復從1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看,GDP的「轉正」並不孤單,前三季度中國經濟的多項主要經濟指標表現,可以說是「全面翻紅」,多個方面實現了全面「轉正」:——產業增加值全面回升,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2.3%,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0.9%,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0.4%,全部為正值。
  • 8月份中國經濟成績單釋放什麼信號?
    經濟日報原標題:信心足 消費活 經濟穩  多項經濟指標增速實現年內首次轉正,是8月份中國經濟交出的一份沉甸甸的成績單。尤為可喜的是,消費保持了穩步復甦勢頭,釋放出更為強烈的經濟企穩信號。  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第一驅動力,消費市場加速恢復和持續提質擴容,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這一方面是由於我國疫情防控取得成效,加之疫情防控常態化措施科學合理,為廣大居民提供了安全便利的消費環境。另一方面,隨著復工復產、復商復市有序推進,經濟社會運行加速步入正軌,居民消費意願也在提升。此外,各地開展豐富多彩的消費促進活動,夜間消費、綠色消費、品牌消費等新增長點持續升溫。
  • 統計局解讀一季度主要經濟數據:主要指標向好 經濟恢復加快
    主要指標向好 經濟恢復加快  ——國家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解讀一季度主要經濟數據(下)  投資回升態勢開始顯現,部分消費出現回補,就業形勢出現積極變化,居民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今年一季度,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一系列政策舉措,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衝擊。
  • 國家統計局發布三季度宏觀經濟數據,前三季度GDP增長0.7% 多項指標...
    國家統計局10月19日發布的中國經濟運行「成績單」顯示,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0.7%,扭轉了上半年下降的局面;同時,多項主要指標同比增速實現由負轉正。其中,前三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季度增速年內首次轉正。
  • ...區域研究」各地經濟修復加速,多數省份增速轉正——2020年區域...
    從經濟恢復情況來看,除湖北、上海、遼寧、內蒙古和黑龍江五省外,其餘25個省份均實現GDP增速均由負轉正,其中有22個省份的GDP增速跑贏全國。分區域看,由於基數較低和受疫情衝擊相對較小,西部地區省份恢復較快,除內蒙古外,其他省份均實現了GDP正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