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8月,東莞各鎮街陸續召開2020年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會。疫情衝擊下,今年的國內國際形勢顯得錯綜複雜,各鎮街保持經濟增長目標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據不完全統計,東莞目前已有22個鎮街相繼公布上半年的主要經濟指標,還有10個鎮街暫未公布。
從已公布的數據來看,各鎮街經歷今年一季度的經濟「深蹲」之後,在二季度大多實現了反彈,凸顯了東莞經濟的強大韌性。其中,超過一半的鎮街今年上半年的GDP增速實現「由負轉正」,黃江、東坑、麻湧、望牛墩等鎮街排名前列。傳統的經濟強鎮長安、塘廈、清溪等在保持經濟總量「不掉隊」的同時,經濟增速同樣實現翻紅。
進入下半年,東莞多鎮街吹響了重點工作的衝鋒號。同時也提出,將在常態化防控條件下,多措並舉精準出擊,力爭打贏今年的經濟翻身仗。
A
東莞過半鎮街:上半年GDP增速轉正
東莞市統計局發布的《2020年上半年東莞經濟運行情況》顯示,2020年上半年東莞市生產總值(GDP)為4361.28億元,同比下降1.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3.95億元,同比增長8.1%;第二產業增加值2388.11億元,同比下降3.5%;第三產業增加值1959.22億元,同比增長0.5%。
《2020年上半年東莞經濟運行情況》稱,「總的來看,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對東莞經濟帶來較大影響,但在各類復工復產復商復市政策推動下,東莞經濟逐步恢復,表現出強大韌性。同時也要看到,全球疫情仍在蔓延擴散,外部環境仍然十分複雜,經濟恢復仍然面臨很大壓力。」
素有「世界工廠」之稱的東莞,2019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482.50億元(比上年增長7.4%),有望今年躋身萬億元GDP城市之列。今年一季度,東莞地區生產總值1923.70億元,同比下降8.8%。
第二季度各項主要指標的快速回升,讓外界看到了東莞經濟深厚的根基及強大的韌性。比如,工業生產持續回升,成為全市經濟恢復的最重要支撐,軟體、網際網路等新興服務業保持較快增長,投資增速逐月加快。外貿形勢有所好轉,6月當月增速首次轉正。
2020年上半年,東莞全市固定資產投資927.79億元(同比增長6.4%),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6.2個百分點。其中,6月當月投資增長26.7%,呈逐月提升態勢;全市進出口總額5633.4億元,同比下降11.2%,降幅比一季度收窄3.1個百分點;6月當月,全市進出口總額增長4.9%,實現首次轉正;其中,進口增長3.5%,出口增長5.8%。
此外,東莞的新業態加快發展,郵政快遞業務快速增長,電子商務發展良好。上半年,全市電子商務實現交易額2760億元,增長10.0%。東莞統計局方面表示,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對東莞經濟帶來較大影響,但在各類復工復產復商復市政策推動下,東莞經濟逐步恢復,表現出強大韌性。
南都記者梳理公開渠道發現,目前全市32個鎮街當中,有10個鎮街暫未公布主要經濟數據。已公布主要經濟數據的22個鎮街當中,16個鎮街上半年的GDP增速實現「正」增長,僅有6個為「負」。此外,部分鎮街在一些核心經濟領域,也從逆境中取得新突破。
長安鎮在三駕馬車方面,1-6月全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3.1億元,同比增長33.9%;出口總額582.2億元,同比增長1.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4.8億,同比下降7.8%(速度排在全市第二)。其他主要經濟指標降幅也明顯收窄,進一步延續了經濟復甦良好態勢。
還有,部分鎮街的龍頭骨幹企業展現較強的主動應變求變能力,實現了化危為機,迎來了新的發展,市場主體活力得到有效激發。比如,石碣全鎮工業產值前30名企業上半年增速超10%的有10家[包括臺達電源(18.8%)、臺達電子(14.7%)、太陽誘電(20.5%)等重點企業],增速在20%以上的有5家;部分企業如臺達電源、臺達電子、太陽誘電、鵬龍光電等在5月份實現產值增速由負轉正,並在6月實現穩步增長。
第一梯隊鎮街
上半年經濟逐漸復甦回暖
2019年,東莞鎮街GDP排名前十的鎮街分別為長安、虎門、南城、東城、塘廈、厚街、常平、大朗、寮步、清溪。
2020年上半年,第一梯隊的前十鎮街當中,僅有4個鎮街公布了主要的經濟數據。虎門、南城、東城、常平、大朗、寮步等鎮街暫未公布。在已公布的鎮街當中,長安、塘廈、清溪的GDP增速都轉正,唯有厚街暫時為負。
不過,厚街全鎮上半年的經濟也在實現復甦回暖,各項指標降幅逐步收窄,超額完成市下達的目標任務。其中,厚街的進出口和出口總量位居全市第2,實際利用外資5.4億元、總量排名全市第2,同比增長459%;合同外資6.2億元,總量排名全市第一,同比增長273%。
長安上半年生產總值341.8億元,同比增長0.6%,增幅比第一季度回升7.9個百分點,總量在全市鎮街(松山湖除外)排名第一位。
上半年,塘廈整體經濟運行由降轉增、穩步復甦,特別是二季度積極變化顯著增多,主要指標快速回升。其中,由於疫情防控需要,塘廈防疫物資生產成亮點,拉動經濟增長明顯。防疫衛生物資出口專委會18家規上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31.88億元,同比增長278.6%;與此同時,隨著重大項目快速推進,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同比增長51%,排名全市第3。
清溪的經濟運行也穩步復甦,上半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46.85億元,實現GDP正增長目標,GDP增速全市排名第11位。
水鄉鎮街
增速排名靠前,黃江橫瀝單項成績亮眼
從已公布的經濟數據來看,水鄉片區的多個鎮街表現較為搶眼,GDP增速大都「由負轉正」,排名位於全市前列。比如,麻湧和望牛墩的GDP增速分別達到2.9%和2.8%,增速排名進入前五行列。
還有中堂,今年2季度全鎮經濟回暖明顯,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9%,比1季度回升16.2個百分點。上半年,全鎮GDP脫負轉正,實現GDP64.8億元,同比增長0.5%;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6.4億元,增長26.6%,增速全市排第8位;GDP增速「亮眼」的還有黃江。2020年上半年,黃江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4.1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3%,總量在全市排名第14位,增速在全市排名第2位。其中,工業增加值增長3.1%,比全市平均水平高8.6個百分點,拉高GDP增速1.8個百分點。
正所謂「船小好調頭」,與第一梯隊的鎮街相比,水鄉片的望牛墩、道滘以及東北部的企石、謝崗等鎮街的GDP總量無法企及,但經歷疫情重壓下的「考驗」,上半年的GDP增速還是畫出了較好的上揚拋物線。
就像橫瀝,面對嚴峻複雜的外部經濟環境和下行壓力增大的國內經濟環境,逆境中尋突破。
今年上半年,全鎮實現生產總值73.38億元,同比增長0.8%,高於全市(-1.7%)2.5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0.68億元,同比增長3.4%,排名全市第五;固定資產投資更是實現同比增長79%,排名全市第一;村組兩級總收入同比增長10.1%。
B
多鎮街吹響下半年重點工作的衝鋒號
今年上半年,部分鎮街雖然沒有公布主要的經濟數據,但都吹響了下半年重點工作的衝鋒號。
虎門在2020年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會上就透露,將重點推動投資240億元的虎門高鐵站TOD核心區綜合開發、投資59億元的寧洲替代電源以及北柵、大寧三舊改造,還有虎門醫院擴建,白沙片區、東江下遊片區和磨碟河片區雨汙分流工程等一批總投資超340億元的重大項目。對未開工的,要加強服務保障,力爭年內儘快動工;對已開工的,要加快工程建設進度。
大朗則全力開展「四個專項行動」(即重點企業幫扶專項行動、商貿消費復甦專項行動、增資擴產提速專項行動、中小企業培育專項行動),依託京東、抖音等主流直播平臺,大力發展網絡直播等新業態、新產業、新模式。
今年,大朗還將加快光大、以諾等22個投資共150億元的重大項目建設進度,抓實廣達廠「三舊」改造、TOD大朗站、治水攻堅、品質交通、教育擴容等建設進程,增強全鎮固定資產投資後勁,並力爭在年內推動1—2家企業上市、年內引進超億元內資項目4個以上,推動更多有效投資。
在下半年,常平將主要抓住全面穩定工業增長、全線加速投資落地、全力穩定外資外貿、全程拉動消費回暖、全心抓好招商引資、全套幫扶市場主體、全面保障財稅運行、全方位做好要素保障等八個工作要點,共三十二條措施,持續發力,推動完成今年經濟發展預期目標。
防控要常態化,如何打贏經濟翻身仗?
客觀地看,在國外疫情形勢仍不明朗的外部環境下,各地面臨的外貿形勢依然嚴峻,上半年普遍呈兩位數下滑的社會消費品零售額也預示著,消費恢復仍然較緩,要彌補疫情帶來的影響仍需時日。
常態化防控條件下,怎麼打贏經濟翻身仗?
厚街鎮委書記劉學聰給全鎮提出了幾個發力點:
一要抓牢招商引資關鍵點,突出創新方式招商,提高招商投資工作的科學性和成功率;
二要找準有效投資發力點,力求在項目建設上、工業投資上、城市更新改造上求突破,為發展聚能;
三要落實服務企業發力點,在不幹擾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基礎上,通過「駐企專班」及時掌握企業發展情況,及時給予實質性的幫助,確保戰時機制的政策、資金、資源用得準、用得好、發揮好應有的作用,真正幫到點子上,為發展解壓。
長安鎮委書記葉孔新則表示,未來城市環境優美將是重要競爭力之一,地方之間的競爭將更多取決於環境要素。今後,長安將從四個核心方面著手優化環境:以水汙染防治為核心的生態環境建設;以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為代表的城市更新;以美麗鄉村為代表的人居環境建設;以綠道之城為代表的環境品質提升,為企業發展、地方未來的發展夯實基礎。
同時,長安將從「新地、舊地、金融、科技」整合資源,加快拓展發展空間。緊盯步步高系等電子信息產業,還有光學、五金模具等重點產業,做好扶持和服務工作。搭建一系列利於招商引資、科技進步、產業集聚的平臺或展會。
萬江街道將重點抓好「小升規」工作、「魚躍計劃」實施落實、企業服務扶持、環境打造和招商引資工作。萬江街道黨委書記黃貴洪表示,萬江將加強對產業發展的前瞻性研究,重點發展智能裝備製造業,推進造紙、印刷包裝向循環高效方向轉型升級,進一步提升轄區產業發展後勁和活力。
C
松山湖:主要經濟指標恢復性增長
除了32個鎮街,作為東莞經濟龍頭的松山湖,今年上半年的主要經濟指標也全面呈現恢復性增長,經濟運行穩步復甦。
據東莞市統計局返還的核算結果,上半年,松山湖GDP增速按可比價同比下降2.5%,降幅較一季度收窄9.7個百分點,其中二季度同比增長5.4%。園區經濟增速先降後升,二季度經濟增速由負轉正。
活力
工業投資反彈勢頭強勁
今年上半年,東莞市重大項目累計完成投資409.8億元,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48.2%,同比增長32.6%。在行業中,高新產業集聚的松山湖功能區投資超100億元,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60.6%,為這份「成績單」增添一抹亮色。
松山湖實現固定資產投資101.29億元,同比增長9.9%,增速較一季度提高1.9個百分點,其中實現工業投資63.28億元,同比增長61.2%。其中49個市重大建設項目累計完成投資約65.84億元,已完成年度計劃(市下達目標76.4億元)的86%,完成進度大大快於時間進度,無論從投資的數量上,還是結構質量上,都呈現持續向好趨勢。
面對全球疫情影響及複雜的經濟形勢,企業願意真金白銀掏錢出來持續投資到工業領域,進一步彰顯了企業對於在松山湖發展的信心和決心,也將為下半年經濟持續復甦提供強勁的活力支撐。
結構
多個支柱產業齊頭並進
今年上半年,園區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2540.21億元,同比增長1.3%,增速較一季度提高15.8個百分點,二季度同比增長12.9%,呈現出多個支柱產業齊頭並進、全面復甦的良好勢頭。
具體來看,生物產業等新興產業表現亮眼,其中生物技術產業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93%。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車產業同比增長25.4%,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則同比增長18.4%。
以菲鵬生物為例,作為一家專業從事體外診斷試劑核心原材料研發、生產並為客戶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的企業,菲鵬生物在政府部門等各方協助下,向國內外提供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核心原料,助力疫情的快速、準確診斷,參與全球疫情防控,開拓國內國外兩個市場,過去半年迎來快速增長。
另外,園區服務業保持持續穩定增長。今年上半年,園區實現規上服務業營業收入30.09億元,同比增長39.5%,增速較一季度提高19.3個百分點。其中裝卸搬運和倉儲業同比增長166.7%,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同比增長28%。實現線上批發零售業銷售額277.17億元,同比增長54.4%。
統籌:南都記者 莫曉東 採寫/分析:南都記者 莫曉東 梁錦弟 劉輝龍 黃芳芳 黃馨瑩 韓成良 劉媚 田玲玲
【來源:南方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