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速不再是0.41%!中國臺灣上調了2020年上半年的經濟增速、GDP

2020-12-23 南生今世說

比初值表現得更好,臺灣主計總處上調了二季度,上半年的經濟數據了!將二季度的經濟增速由「下降0.73%」上調為「下降0.58%」。這主要是因為居民消費比初步統計時錶現得更好,本次向上調整了0.15個百分點。

然後就是商品出口。由於電子科技產品尤其是半導體表現良好,二季度臺灣地區的商品出口保持了「相對平穩的態勢」,出口增速僅實際下降3.5%。整個上半年,臺灣地區的經濟增速由初值的增長0.41%,上調至增長0.78%。

上半年,臺灣GDP在全國排第7名

按當前價格計算,上半年臺灣地區完成的GDP上調為92391.86億新臺幣,折合3075.59億美元,約為21627.29億元人民幣,繼續在全國排第七名。展望整個2020年,主計總處預計:全年GDP增長1.56%左右。

上半年福建省完成的GDP約為19901.39億元人民幣,與臺灣地區的差距為1725.9億元。這個差距並不算太小。如果福建省想要在下半年實現追趕,那全年經濟實際增速有必要超過3%,這個難度不低啊。

上半年,香港、澳門地區的經濟簡介

與臺灣地區相比,香港、澳門的經濟降幅就大很多了。其中,上半年香港經濟同比實際下降9%,完成的GDP約為11771.9億元人民幣,排16名。作為外向型經濟體和全球金融中心,全球經濟和金融疲軟,給香港帶來了巨大壓力。

至於如何提升下半年經濟,香港中文大學教授認為:首先是可以效仿內地,以發放限期消費券的形式刺激消費,尤其是加大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餐飲等特定行業的扶持。其次是加大和大灣區內各城市的緊密融合力度,將更多投資轉向實體經濟。

第三就是繼續抓住香港經濟的兩個推動力——貿易和金融。內地恢復生產,將會帶動香港的進出口(轉口貿易)。然後就是利用香港的金融優勢,密切留意和採取必要措施支撐企業和保就業等。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澳門地區的入境旅客在上半年出現了大幅萎縮——博彩服務、旅遊服務分別下跌97.1%及93.9%。並造成居民消費、企業投資和進出口均出現了較大程度的縮減。

這結果就是:一季度經濟同比實際下降48.7%,二季度實際下降67.8%,整個上半年澳門經濟實際下降58.2%,完成的GDP縮減至912.67億澳門元,折合802.72億元人民幣,排名降至第34名。

上半年,廣東、江蘇等其他省份經濟簡介

粵蘇兩省的經濟總量繼續在全國處於領先水平。其中,廣東省為49234.2億元,江蘇省為46722.92億元。山東省排第三,GDP為33025.83億元,浙江、河南、四川三省的經濟總量也都在2萬億元以上。

當前經濟實際增速最高的是西藏地區,上半年經濟同比實際增長5.1%,完成的GDP為838.38億元人民幣,排名不再是「倒數第一」。但這個排名能否在下半年繼續維持,仍有較大的不確定性。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

相關焦點

  • 汪濤:上調中國2020年GDP增速預測
    二季度最明顯超預期的經濟活動是出口。儘管疫情和人員/貨物流動的限制拖累全球經濟大幅收縮,但二季度中國整體名義出口額與去年同期水平大致相當。主要產品中防疫物資出口躍升,電子產品出口也較為強勁,二者抵消了消費品(例如鞋、箱包等)出口的大幅下跌。受益於國內產能快速恢復、供應鏈韌性較強,二季度中國在全球出口的市場份額也有所增加。
  • 中國大陸各省份、港澳臺的2020年上半年GDP分享
    來源:南生今世說比初值表現的更好,臺灣主計總處上調了二季度,上半年的經濟數據了!將二季度的經濟增速由「下降0.73%」上調為「下降0.58%」。由於電子科技產品尤其是半導體表現良好,二季度臺灣地區的商品出口保持了「相對平穩的態勢」,出口增速僅實際下降3.5%。整個上半年,臺灣地區的經濟增速由初值的增長0.41%,上調至增長0.78%。
  • 上半年,臺灣經濟增長0.41%,GDP為21537.42億元,全國排第7名
    在疫情的影響下,中國臺灣地區的旅遊業、航空運輸業、住宿和餐飲業以及其他多個行業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萎縮,並使得二季度的經濟出現了0.73%的負增長(-0.73%)——並且創下了2009年以來的最大跌幅,但經濟整體降幅並不大,整體表現尚可。
  • 中國外貿復甦令人驚嘆,國際大行紛紛上調中國經濟增速!
    2、國際大行紛紛上調中國經濟增速!亞洲開發銀行預測,2021年中國經濟將增長7.7%。12月10日,亞洲開發銀行發布《2020年亞洲發展展望》更新報告,將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從此前預測的1.8%上調至2.1%。報告說,中國的經濟復甦速度快於預期。今年第三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長4.9%,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實現了0.7%的正增長。
  • 2020上半年GDP:東莞過半鎮街增速「轉正」
    進入8月,東莞各鎮街陸續召開2020年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會。疫情衝擊下,今年的國內國際形勢顯得錯綜複雜,各鎮街保持經濟增長目標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據不完全統計,東莞目前已有22個鎮街相繼公布上半年的主要經濟指標,還有10個鎮街暫未公布。
  • 「中研院」下調2020年臺灣GDP增速預測值
    中新社臺北7月15日電 臺「中研院」經濟研究所15日將臺灣2020年GDP增速預測值由去年年底提出的2.58%下調至1.15%,低於臺當局「主計總處」5月28日公布的預測值(1.67%)。綜合中央社、聯合新聞網等臺灣媒體報導,「中研院」經濟所當天舉行「2020年臺灣經濟情勢總展望之修正」記者會,指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上半年臺灣境外需求急速降溫,民間消費疲軟,經濟受到巨大衝擊;但在臺當局紓困措施及科技產業支撐的帶動下,下半年經濟有望回溫,預估今年GDP增速為1.15%。
  • 中國二季度gdp公布時間 2020年中國第二季度gdp預測
    根據統計局發布的日程安排,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貿易、投資、工業生產和零售銷售等一系列關鍵經濟數據將於本周發布。雖然政府沒有為今年經濟設定具體的增長目標,但第二季度GDP增長率仍是很多分析師與觀察家關注的焦點,因為該數字將會影響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前景和政府未來的政策方向。
  • 中國經濟彰顯強大韌性 GDP增速由負轉正
    來源:央視中國經濟 站穩2020丨GDP增速由負轉正,中國經濟彰顯強大韌性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我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下降6.8%,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下降1.6%,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0.7%,前三季度經濟增速由負轉正。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經濟學家樊綱把這個過程比作V字形反轉。「這個優美曲線不是一個U字形,是一個V字形,迅速的一個反彈,應該說是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 0.7%!前三季度GDP增速由負轉正 全年就業目標幾近完成 9月當月消費...
    近期,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等知名國際組織紛紛上調對我國經濟增長預期。IMF在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將萎縮4.4%,預計中國今年將是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經濟增幅有望達1.9%,較6月預測上調0.9個百分點。
  • 中國臺灣今年上半年GDP突破2萬億元,那麼在大陸各省中排名如何?
    然而,近些年來臺灣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對應GDP增長率逐年下調,部分主要產業增長乏力,因此,促使經濟增長放緩,19年地區生產總值(GDP)在全國排名也下調至第九,故經濟表現不如過去幾年。當然,按照今年上半年全省實現數據來看,名義GDP總值突破2萬億元並且約為21537.42億元(僅供參考),同比增長0.4%左右,對應名義GDP增量超過2000億元,經濟運行總體穩定,而且對外貿易進出口以及部分指標呈現正增長,助推經濟穩步回升,促使經濟總體表現好於市場預期。既然中國臺灣今年上半年GDP突破2萬億元,那麼在大陸各省中排名如何呢?
  • 三季度,中國臺灣GDP增速超過市場預期
    民間消費、投資都不如預期,但商品出口業績太好,今年第三季度同比經濟增速提高到3.92%,比此前公布的初值(增長3.33%)提高0.59個百分點,是2015年第二季度以來的最高增速。修訂後第三季度環比增速達3.91%,年化後增速達16.59%。
  • 2021中國宏觀經濟形勢預測:2021年1季度GDP增速將達到11.4%
    以下觀點節選自CMF中國宏觀經濟分析與預測報告(2020-2021)《邁向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中國宏觀經濟》。2020年是中國宏觀經濟史上最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的暴發和防控導致中國宏觀經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回落。
  • 運氣還是實力,2020上半年臺灣GDP實現正增長!
    近日,據媒體報導,2020年上半年,以人民幣計價,臺灣名義地區生產總值折合21537.42億元,同比增長7.3%,與上年同期相比,剔除物價變動因素後,同比實際增長0.41%。在全國34個省級行政區中居第7位,低於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和四川,高於福建1636.03億元。
  • 2020年上半年,中國大陸GDP近6.5萬億美元,加上「港澳臺」呢?
    按照國家統計局公開的信息,2020年上半年中國大陸完成的GDP超過了45.66萬億元人民幣(近6.5萬億美元),同比實際下降1.6%。其中,一季度經濟實際下降6.8%,二季度經濟同比實現了3.2%的增長。
  • ...區域研究」各地經濟修復加速,多數省份增速轉正——2020年區域...
    ■ 各地經濟復甦進程加快,湖北衝入前十。全國前三季度實際GDP累計實現72.28萬億元,累計同比增長0.7%,延續上半年增幅上行趨勢。東北三省固定資產增速各不相同,吉林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最高,達8.9%;黑龍江固定資產增速為2.1%,高於全國平均水平;而遼寧的固定資產增速僅為0.1%,低於全國平均水平。與2020年上半年相比,除新疆、青海外,全國其餘省份地區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均有所提升。
  • 當前各國中,塞爾維亞GDP增速最高,那經濟增速最低的是哪國呢?
    當前各國中,塞爾維亞GDP增速最高 按照塞爾維亞國家統計局公開的信息,2020年第一季度GDP同比實際增長面對新冠疫情,大多數國家經濟增速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為什麼塞爾維亞卻逆勢增長呢? 按照塞爾維亞官方的說法,原因有兩方面。首先是在疫情期間,塞爾維亞各界積極應對疫情,並確保了多項基礎設施項目「正常建設」,使得建築業同比增長了24.4%,大大促進了整體經濟發展。 另一個原因就是咱們中國的幫助。
  • 主要指標增速由負轉正 經濟企穩信號更強
    國家統計局19日發布數據,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72278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0.7%,實現由負轉正。值得注意的是,前三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基礎設施投資增速、貨物進出口增速,以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當季增速也迎來年內首次轉正。多個超預期的經濟數據,為宏觀經濟向好再添暖意,中國經濟企穩信號更加強烈,市場信心也不斷增強。
  • 上半年各省份GDP:粵蘇繼續領跑、臺灣第7、福建第8、上海第12名
    來源:南生今世說除了中國大陸31省份外,中國臺灣地區也公布2020年上半年「成績單」了——同比實際增長0.41%。其中,第一季度同比實際增長1.59%,第二季度同比實際下降0.73%。受疫情衝擊,二季度臺灣地區的旅遊、住宿、航空、餐飲等多個行業出現了萎縮,拉低了經濟增速。以旅遊業為例,今年一季度來臺灣旅遊的遊客還有125萬人,第二季度大幅降至1.3萬人,縮減比例高達98.96%(環比)。如果與去年同期的307萬相比,那降幅就更大了;還有居民消費,二季度下降5.13%,為最近十幾年來的最大降幅。
  • 明年中國GDP增速能達8%嗎?
    時至年末,多家機構本周發布對於2021年中國經濟的展望報告。比較相近的看法是,預測2021年中國GDP增速將加快到8.0%及以上。「中國當前面臨的挑戰是縮減疫情後經濟刺激的規模,同時不打亂經濟復原的節奏。」
  • WTO上調今年全球貿易增速預測,中國出口超預期是主因
    記者 聶琳世界貿易組織(WTO)近日發布報告,預計2020年全球貨物貿易量同比下降9.2%,好於4月的預測(下降12.9%)。不過,WTO將2021年全球貨物貿易增速預測從4月的21.3%下調至7.2%。分地區看,WTO預計,2020年,亞洲貨物貿易出口下降4.5%,進口下降4.4%;北美地區出口下降14.7%,進口下降8.7%;歐洲出口減少11.7%,進口減少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