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3 17: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蘭谿市融媒體中心 蘭溪發布 來自專輯天下蘭溪人
人文之光,因為走南闖北的蘭溪人才得以追溯和重現;輝煌故事,因為敢為天下先的蘭溪人才得以銘記和傳承。「天下蘭溪人」是最為寶貴的一筆財富,是助推蘭溪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張力。從7月2日起,蘭谿市融媒體中心推出《天下蘭溪人》全媒體系列報導,講述蘭溪鄉賢的人生傳奇,展示他們的創業宏圖,凝聚他們的濃濃鄉情。
今天刊發第十篇《何婕:一個有情懷的媒體人》。
何 婕
上海廣播電視臺新聞主持人,播音指導。主持東方衛視《這就是中國》、《今晚》、《中國長三角》等節目。
距離上海廣播電視臺《今晚》新一期節目的錄製還有兩小時,何婕帶著記者一行參觀介紹起了她的工作單位。一路上,她與同事們熱情地打招呼,知性、大方、優雅、可親……
何婕,浙江蘭溪人,研究生畢業於復旦大學新聞系,獲碩士學位,是上海廣播電視臺新聞主持人,播音指導,她常年工作在深度報導與新聞評論領域,主持東方衛視《這就是中國》、《今晚》、《中國長三角》等節目。曾獲全國播音員主持人金話筒獎、全國及上海德藝雙馨電視藝術工作者稱號、上海市三八紅旗手、上海五四青年獎章。多次獲得上海新聞獎一等獎、上海廣播電視獎一等獎,著有《書單思維》、《書單更新》等作品。
01
媒體人的閱讀情懷
身為一個媒體人,何婕很喜歡看書,在一篇關於她的報導中寫到:何婕的愛書是出名的,乘公交車時、趕飛機時、帶孩子時,隨時隨地包裡都有一本書。
正因如此,2018年的世界讀書日,在蘭溪方增先藝術館內,被聘為蘭溪閱讀形象大使的何婕,給大家帶來了一場《讓閱讀如呼吸般自然》主題講座,與大家分享閱讀心得,引領大家形成閱讀好習慣。
「當時很巧,那個時候我剛剛出版了第一本書,加上我經常跟朋友一起分享自己的很多閱讀體會,所以也希望能夠讓蘭溪的老百姓或者其他喜歡閱讀的朋友,從我這裡了解到很多跟閱讀有關的話題。」何婕笑著說,雖然很忙,但她希望在推廣全民閱讀這件事上,能出點力,再加上世界讀書日當天剛好是周末,所以她便接受了邀請。
工作再忙,讀書的時間,何婕都能「擠」出來。在她看來,利用碎片時間閱讀是當今流行的一種閱讀方式,比如用手機看一些信息、新聞。「傳播行業本身是一個變化更迭非常快的行業,我覺得包括省級媒體在內的媒體,其實都會面臨挑戰,而保持閱讀則是向外界汲取營養、讓自己不斷成長進步的最好方式。」何婕說。
「不過,碎片時間的閱讀跟深度閱讀不一樣,深度閱讀需要認真地看一本書,書裡有長篇的架構,有作者整個體系的思想,往往要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或是一個完整的想法。」何婕認為,在深度閱讀的過程中能跟著作者一起感受情節,一起做腦力操,這種方式可以培養人的思維。因此,她建議大家翻開書本來閱讀,通過深度閱讀帶來不一樣的感知和收穫。
02
蘭溪囡的家鄉情節
對於蘭溪,何婕說自己是一個家鄉情結很重的人。「我認為蘭溪這座城市一直以來都很優秀,不管是在什麼年代。」雖然,很多人會評價說蘭溪可能在某些時候錯過了經濟轉型,或錯過了一些機會,但何婕一直覺得蘭溪人都非常優秀、努力。「我們只是需要找到一個可能更合適的機會而已。」
1993年,何婕從蘭一中畢業,至今,她已經離開蘭溪20多年了。「蘭溪是我的根,我一直都很想念,這些年,我也會找各種各樣的機會回去。」何婕說,每年過年一定要回去一趟,國慶長假、五一假期有時間的話,她也會帶著家人一起回去。「我經常跟孩子說,蘭溪是媽媽的故鄉,希望你們能夠從小了解媽媽的家鄉,因為這也是你們的家鄉。」何婕希望這種故鄉情能夠傳到下一代身上。
「今年五一的時候,我就帶著孩子一起回了趟家。」何婕說,受疫情影響,春節期間一直在工作,沒有回過老家,等疫情趨於平穩後,便趁著五一假期抓緊時間回去看看。同時,她還帶了幾個朋友一起到蘭溪遊玩,帶他們領略了諸葛、遊埠的傳統古村落和山水風貌。「我先生有時候很疑惑,他說出去旅行的時候我好像對那種山水景色不是很感興趣,我說這很正常,因為我從小就生活在一個綠水青山的地方,所以一般的山水風光打動不了我。」
對於蘭溪今後的發展,何婕認為,在長三角更高質量的一體化進程中多抓住一些機遇,對蘭溪來說特別重要。「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要素無非就是交通、人才、教育等,我聽說蘭溪要建高鐵了,然後也會有新的高速開通,這樣就會縮短蘭溪到杭州的時間。」她表示,在人才儲備方面,蘭溪有行知學院,還有吸引人才的一些政策,會讓更多的人才紮根蘭溪,慢慢地就會形成人才的集聚效應,有了這個效應,有很多產業就願意遷過來。
「其實很多產業不會在大城市落地,因為大城市的成本太高了,相反,我倒是覺得像蘭溪這樣的城市,它各個方面的成本是有很大競爭力的。」何婕說,只要能抓住關鍵機會,蘭溪的重新崛起指日可待。
記者 徐正達 範湃青 鄭蕾
原標題:《天下蘭溪人⑩ | 何婕:一個有情懷的媒體人》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