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是在戰爭年代通過血與火的考驗,建立起來的一支敢打必勝的精銳部隊,尤其是後來還經歷了建國初期的對外反擊作戰,如今我人民解放軍在現代化強軍的建設下,早已經有了質的飛躍,我軍在建設初期,有四大野戰軍,其中有西北野戰軍、東北野戰軍、華東野戰軍、中原野戰軍,後來分別改稱為第一、二、三、四大野戰軍。
這些野戰軍部隊也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的建設過程,其中野戰軍下屬的是縱隊一級別的作戰單位,每個野戰軍下屬的縱隊數量也都不一樣,其中東北野戰軍在遼瀋戰役結束以後,其總人數一度位居四大野戰軍之首,不過除了東北野戰軍外,其他各大野戰軍在建軍之初,似乎都跳過了第五縱隊的設置,這是怎麼一回事兒呢?
其中西北野戰軍是有此前的西北野戰兵團改編而來的,在設立之初只有兩個縱隊,到1947年8月初的時候晉綏軍區的第3、4縱隊才劃歸西北野戰軍,然而到這一年十月的時候由教導旅、新編第4旅組成西北野戰軍第6縱隊,此時的西北野戰軍一共只有5支縱隊,卻跳過了第五縱隊的番號,後來縱隊改稱軍以後,西北野戰軍中也沒有第五軍的番號。
華東野戰軍是同樣也是我軍中一支主力,尤其是負擔了淮海戰役中主要的作戰任務,是有山東軍區野戰軍以及華中野戰軍組建而來的,建軍指出下轄10個縱隊,其中也是跳過了第五縱隊的番號設置。中原野戰軍在建軍之前就一直缺少第五縱隊的編制,1948年5月中原野戰軍成立以後,下轄7個縱隊,同樣也是缺少第五縱隊。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第五縱隊在歷史上確實有不堪的回憶,不過並不是在中國,而是在西方,1936年西班牙內戰期間,西班牙的叛軍就曾經宣稱他們第五縱隊已經在首都等待,因此第五縱隊後來泛指成為內部的敵人,希特勒在二戰期間,也經常在交戰中宣稱第五縱隊的戰績,也因為有如此不堪的名聲,所以遭到了一致唾棄。
而東野的首長在商量部隊番號編制的時候,出於對傳統的打破,因而在改編部隊的過程中,使用了第五縱隊的番號,不僅如此第五縱隊還是東野中一支王牌主力部隊,其首任縱隊司令為萬毅,後來被授予中將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