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軍中只有東野部隊設置了第五縱隊,其他野戰軍為何都跳過了?

2020-12-15 千古之客

中國人民解放軍是在戰爭年代通過血與火的考驗,建立起來的一支敢打必勝的精銳部隊,尤其是後來還經歷了建國初期的對外反擊作戰,如今我人民解放軍在現代化強軍的建設下,早已經有了質的飛躍,我軍在建設初期,有四大野戰軍,其中有西北野戰軍、東北野戰軍、華東野戰軍、中原野戰軍,後來分別改稱為第一、二、三、四大野戰軍。

這些野戰軍部隊也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的建設過程,其中野戰軍下屬的是縱隊一級別的作戰單位,每個野戰軍下屬的縱隊數量也都不一樣,其中東北野戰軍在遼瀋戰役結束以後,其總人數一度位居四大野戰軍之首,不過除了東北野戰軍外,其他各大野戰軍在建軍之初,似乎都跳過了第五縱隊的設置,這是怎麼一回事兒呢?

其中西北野戰軍是有此前的西北野戰兵團改編而來的,在設立之初只有兩個縱隊,到1947年8月初的時候晉綏軍區的第3、4縱隊才劃歸西北野戰軍,然而到這一年十月的時候由教導旅、新編第4旅組成西北野戰軍第6縱隊,此時的西北野戰軍一共只有5支縱隊,卻跳過了第五縱隊的番號,後來縱隊改稱軍以後,西北野戰軍中也沒有第五軍的番號。

華東野戰軍是同樣也是我軍中一支主力,尤其是負擔了淮海戰役中主要的作戰任務,是有山東軍區野戰軍以及華中野戰軍組建而來的,建軍指出下轄10個縱隊,其中也是跳過了第五縱隊的番號設置。中原野戰軍在建軍之前就一直缺少第五縱隊的編制,1948年5月中原野戰軍成立以後,下轄7個縱隊,同樣也是缺少第五縱隊。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第五縱隊在歷史上確實有不堪的回憶,不過並不是在中國,而是在西方,1936年西班牙內戰期間,西班牙的叛軍就曾經宣稱他們第五縱隊已經在首都等待,因此第五縱隊後來泛指成為內部的敵人,希特勒在二戰期間,也經常在交戰中宣稱第五縱隊的戰績,也因為有如此不堪的名聲,所以遭到了一致唾棄。

而東野的首長在商量部隊番號編制的時候,出於對傳統的打破,因而在改編部隊的過程中,使用了第五縱隊的番號,不僅如此第五縱隊還是東野中一支王牌主力部隊,其首任縱隊司令為萬毅,後來被授予中將軍銜。

相關焦點

  • 縱隊以下,為何華野和東野是師,其他野戰軍是旅
    大家都知道,解放戰爭時期,根據所處地域不同,我軍在1947年將散居於各地的野戰部隊整編為五大野戰軍,分別是西北野戰軍、中原野戰軍、華東野戰軍、東北野戰軍、晉察冀野戰軍。野戰軍下轄縱隊,偶爾根據作戰需要臨時編組為兵團,比如陳謝兵團、陳唐兵團、山東兵團、蘇北兵團、楊羅耿兵團等。
  • 東野14個縱隊,102萬人,大舉南下,一個縱隊有多少兵力?
    今天我們來談談東北野戰軍的兵力。1948年11月,東北野戰軍共轄14個縱隊,102萬人。就兵力而言,東野一縱隊,比中野、西野一兵團多得多,堪稱兵強馬壯。那東野一個縱隊,究竟有多少兵力?我們今天就談談目前的形勢。
  • 戰爭時期農村兵犧牲比例為何高於城市兵?東北野戰軍成分說明問題
    既然部隊中農村兵的比例遠遠高於城市兵,那麼戰場傷亡的數量自然也遠高於後者,這是由當時的實際人口情況決定的。 東野在戰爭初期的兵源補充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蔣軍的俘虜兵,經過簡單教育後補入部隊(其實大部分也是農民);二是在地方農民中招收新戰士。不過當時根據地建設還沒有完善,所以兩部分比例差不許多。
  • 80萬大軍不是小數目:48年東野秘密入關,為什麼能瞞住傅作義?
    1948年遼瀋戰役結束後,我軍僅東北野戰軍總兵力就超過了120萬人,除留守東三省一部分地方部隊外,東野主力幾乎全部入關作戰,與華北解放軍聯手圍攻華北國軍傅作義集團。入關的東野大軍近80萬人,12支主力縱隊(此時已將各獨立師縱隊,改縱隊為軍,每軍轄4個師)悉數上陣。
  • 「排炮不動,必是十縱」的十縱是哪支野戰軍的?東野還是華野
    ,尤其是華野、東野和中野,各有十幾個縱隊,也各有個第十縱隊,那麼,國軍將領中傳言的「排炮不動,必是十縱」是哪個十縱呢?中野的主力部隊地方化也是一大特色,這也導致中野戰力大大降低,所以中野的十縱沒什麼出彩的。  東野的十縱有著優秀的紅色基因,老底子可是抗戰時期359旅的一部分,可是這支部隊抗戰時期習慣於開荒種地,解放戰爭到了東北,一開始又從事剿匪工作,所以打起正規戰來,很不適應,屢遭林總狠批,不過,後來換了個司令員,馬上脫胎換骨了,這新來的司令員是誰呢?
  • 東野的強勁實力顯露無疑
    東北野戰軍的百萬大軍,是解放戰爭時期我軍最強大的部隊,也是對敵人最好的威懾力量。東野當年有多強?蘇式、日式武器自然不缺,到了48年往後連精密的美械都大量裝備部隊了(50萬國軍被殲,尤其新1、新6等王牌軍的武器都歸屬了東野),更不要說100餘萬部隊之外,還有大量後備兵力可以調用(國軍的解放戰士,接近40萬人,多精通美械甚至炮術),由此可見當時的國軍為什麼如此懼怕東野入關的後果。其實從一個有趣的細節,就能證實出東野的強大實力,那就是東野戰士們標配的「狗皮帽子」。
  • 東北戰場曾調整了3個縱隊司令,因何事調整,他們又分別是誰?
    東北野戰軍是在解放戰爭時期,我軍之中最強大的一支野戰軍部隊,在東北三年多的作戰中,自身不斷發展壯大,事實上由於國民黨軍初期進入東北的多是精銳部隊,東北野戰軍在發展初期也曾一度捉襟見肘,1946年5月18日,經歷四平之戰的東北民主聯軍(東北野戰軍前身)遭到了失敗,無奈只能退守松花江,
  • 解放戰爭:49年天津戰役,東野的炮兵為何神準?城防圖已提前到手
    而平津戰役的主要戰事,是49年1月東北野戰軍34萬大軍,用1天多的時間便攻克了鐵桶陣一般的天津城。為何如此順利呢?在經典影視作品《潛伏》中,曾有我軍特情人員餘則成鬥智鬥勇,將掌握國民黨天津城防布置的參謀轉移到東野部隊的一幕。那麼真實歷史中,真的有「餘則成」這樣的人物,提前幫東野搞清了陳長捷的布防安排嗎?我們來一探究竟。
  • 東野部隊的一支主力師,對外反擊作戰的精銳,一場戰鬥都沒落下
    東北野戰軍是我軍在解放戰爭時期最強大的一支部隊,由於我軍戰爭初期採取了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的方針,因此大量的八路軍、新四軍的精銳部隊都陸續開赴東北,基本上這些精銳的部隊,後來都成為東野的精銳力量,隨著陸續的改編,東野後來成立了12個軍,加上長春起義的第60軍,後來改編為第50軍,東野部隊的主力軍就達到了
  • 東北野戰軍,這九大名將都有自己的綽號,都是什麼?
    很多開國將軍也有綽號,今天介紹一下東北野戰軍的幾位名將,他們的綽號流傳比較廣遠。第一位,旋風司令,韓先楚。這個早已是家喻戶曉,天下知名了。韓先楚是第三縱隊司令員,他帶出來的部隊就像一陣旋風,攻勢凌厲,打得敵人毫無招架之力,所以叫旋風縱隊。(韓先楚上將)韓先楚則被稱為旋風司令。
  • 東野百萬大軍入關前,為何先派出10萬人的程子華兵團?
    很明顯,平津戰役能夠打響並最終解放華北主要區域,跟東北野戰軍入關參戰有著直接的關聯。東野12個主力縱隊及隨軍民夫,近百萬人進軍華北戰場,其實也是有先後次序的。最早派出的10萬人先遣兵團,早於大部隊行動,並對控制華北戰局發展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先來了解下派出先遣兵團的背景。平津戰役期間我軍的進攻戰術,與敵人在華北的兵力布置密切相關。
  • 血火青樹坪,第四野戰軍入關後唯一一次失利,傷亡到底有多大
    第49軍的前身是東北野戰軍第十二縱隊,成立於1948年3月,由第二、第四、第五獨立師合編而成。三個獨立師依次改成為該縱隊下轄的第34、第35、第36師。 1948年11月,第十二縱隊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9軍,三個師又分別改稱第145師、第146師、第147師。東北野戰軍獨立13師改稱162師,調歸第49軍建制。
  • 四大野戰軍第一縱隊為何下轄四個師?師長是誰?後授予什麼軍銜
    華東野戰軍作為四大野戰軍之一的部隊,在解放戰爭時期可謂是威名遠揚,而作為華東野戰軍下轄的第一縱隊更是被冠宇「跑得、餓得、打得」的名氣,他們馳騁豫皖,縱橫蘇魯,戰皆硬仗,屢建奇功。尤其在萊蕪戰役中打出了赫赫威名。
  • 第三次攻打四平時東野因輕敵失利,總結經驗教訓後不到一天便攻克
    到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6月,東北野戰軍已經發展壯大到46萬餘人和160個炮兵連,而杜聿明指揮下的國民黨軍隊雖有48萬餘人,但因所需要防守的要點過多,只能採取「機動防禦」的戰法控制交通沿線的大中城市,戰略上已處於全盤被動。東野司令員林彪當然不會給敵人調整和喘息的機會,隨即發起「夏季攻勢」。
  • 打一個師防守的城市,兩縱隊3天沒攻下,敵兩路援軍近在咫尺
    1948年2月,西北野戰軍經過了一系列整軍之後,以主力五個縱隊轉入外線,並在29日主動發起了宜川戰役,以一小部兵力進攻宜川,誘使國民黨軍馳援,伺機攻敵援軍,這一戰中國民黨軍整編第29軍,兩個整編師師部共計3萬餘人全軍覆沒,敵中將軍長劉堪擊斃,是解放戰爭時期西北戰場上,我軍取得最大規模的勝利
  • 解放戰爭中,我軍犧牲了多少師級以上將領?級別最高的是誰?
    解放戰爭中,我軍犧牲了多少師級以上將領?級別最高的是誰? 解放戰爭中,我軍犧牲了多少師級以上將領?級別最高的是誰? 解放戰爭中,我軍犧牲了多少師級以上將領?級別最高的是誰?
  • 解放戰爭中,令東野「沒面子」的陳明仁71軍,後來結局如何?
    東北野戰軍是解放戰爭時期我軍最強悍的一支戰區級部隊,兵力和裝備水平均超出各兄弟野戰軍一籌。這樣一支規模超百萬的大軍,與國民黨部隊交鋒時勝多負少。但是1947年的第三次四平攻防戰(四平街戰役)卻一直令野司耿耿於懷甚至「沒面子」,是一次罕見的失敗戰例。以71軍為主體的國民黨守軍竟然以少勝多,打退了東野(民主聯軍)10萬主力部隊。
  • 第四野戰軍戰鬥力為何強悍?115師的底子,武器裝備精良
    第四野戰軍戰鬥力為何強悍?115師的底子,武器裝備精良第四野戰軍在我軍歷史上是一個非常顯赫的存在,從白山黑水一直打到了海南島。原七大軍區中的廣州軍區、瀋陽軍區,都帶有第四野戰軍的血統。不僅如此,我軍現有的13個集團軍,也有不少集團軍帶有第四野戰軍的血統,最為出名的當屬82集團軍,前身為原北京軍區38集團軍,是第四野戰軍的主力王牌。那麼,第四野戰軍戰鬥力為何如此強悍?首先,第四野戰軍的底子主要是八路軍115師的底子。115師的前身部隊,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央蘇區紅軍:紅一方面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