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改革成企業單位,員工的「編制」怎麼辦,還能保住嗎?

2020-12-21 談公職說公考

最近馬上到年底了,2020年事業單位的改革也逐漸接近尾聲。不少人都在討論,事業編馬上就要被改革成企業單位了,考了事業編也沒有用。

而且我之前還在一個事業單位的招聘公告上,看到過一句話,大意就是考上這個事業編也可以,但是如果這家事業單位將要面臨改革,考上的人要服從改革安排。

說不定,就被安排到哪裡去了。

那到底,改革後的事業單位,成為企業了,事業編員工怎麼辦呢?要取消他們的編制嗎?

就目前來說,對於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是基本都會改革成為企業的。

那企業的員工,也會隨之取消編制。基本就是以下幾種安排:

第一類:如果你是在編人員,而且還想繼續在這個單位上班,單位轉為企業,那你也轉為企業職工。企業直接和你籤訂勞動合同,其他的保險之類的,還是按正常參加工作年限計算,不重新計算。

如果你不想在這個單位幹了,你自己申請解除勞動合同,然後單位會給你發放經濟補償金,然後就和這個企業無關,再也不是這裡的員工了。

第二類:無編制人員,如果還想在這個企業繼續上班,那就得看這個企業是否還需要錄用你了,如果錄用,就繼續限定續聘合同。如果企業不需要你繼續在這裡工作,那就直接走人。離開這個崗位。

第三類:如果是在編員工,而且沒有幾年就退休了(5年之內),那就也可以提前辦理離崗手續。但是工資是照常發的,然後等到了法定退休年齡後,可以辦理退休手續,領退休金。

還有一類,只不過是很少數人,那就是可以給你轉到其他事業單位的編制崗位,保留事業編,但是不在原單位工作。但是這個是極少數了。

相關焦點

  • 事業單位改革,八類員工將調整為公務員,「鐵飯碗」更鐵了
    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政策不斷的改革更新,一些事業單位的編制也在面臨著改革,還有可能轉化成普通的企業員工,不再享有「鐵飯碗」的福利待遇,但是事情總是有利就有弊
  • 事業單位和企業單位的區別是什麼?
    事業單位和企業單位的區別 很多同學諮詢事業單位和企業單位到底有什麼區別?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事業單位 事業單位本質是社會服務組織,介於行政機構和企事業單位之間;或者說,都有涉及。總之,涵蓋特廣,成分特雜。
  • 八類事業單位員工「搖身一變」成公務員,讓人羨慕,鐵飯碗更鐵了
    2020年整體就業環境不佳,很多私企創業型企業都面臨倒閉,一些年輕人走向了失業邊緣,所以穩定的鐵飯碗就成了人們所追求的,鐵飯碗包括公務員、三大網絡、還有一些事業單位,都是人們嚮往的鐵飯碗,這些崗位工作穩定且輕鬆、收入中上等,福利待遇很好,掙著中等的工作,享受著上等的待遇。
  • 事業單位改革,究竟有沒有人員能直接轉為公務員?
    最近,經常聽到關於事業單位改革的話題。關於事業單位改革,大家知道都有幾種方向:一是具有公共事務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往往會整體轉為行政機關。二是具備公益服務職能的,分類改革轉為公益性事業單位。三是具備市場經營性質的,轉為企業推向市場。
  • 事業單位改革:2020年底完成後「大變」,編制、工資、晉升、車補
    事業單位改制一直以來就備受矚目,隨著2020即將結束,改革期限也終到尾聲,很多事業編轉為企業,轉為企改制,同時相應的事業編制也取消,籤訂勞動合同,改革完成之後,人員將有以下變化。第一、工資待遇「變動大」。
  • 國有企業單位的合同制員工,屬於正式編制嗎?
    國有企業單位的合同制員工,屬不屬於正式編制呢?在國有企業單位通常情況下,分為正式員工和非正式員工。 顯而易見,如果說你是一個非正式員工,那麼在相同的工作量的條件下,每個人幹的工作都是一樣的,但是你拿到的報酬待遇是比較少的,所以說很多人肯定都是不平衡的,那麼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都想轉正的主要原因。我們在題目當中提到一個合同制員工屬不屬於正式編制呢?
  • 聽說2020年事業單位改革要取消,這是真的嗎?三點分析細說實情
    按照中央統一部署,2020年底前全國所有事業單位將完成改革。很多人於是都在說,事業單位要取消了,事業編制以後沒有了,搞得很多人人心惶惶,總擔心自己編制不保。事實果真如此嗎?事業單位編制人員佔財政人員的80%,已經讓政府負擔很重,事業單位人員或許會成為國企工人之後第二批被拋棄的體制內人員。但事業單位實行分類改革,顧名思義就是按類別區分實際進行改革,而不是一刀切,把所有事業單位都取消了,這不符合現實。事業單位和公務員都是我國體制的主體。
  • 事業單位改革:做了10年臨時工,被單位辭退該如何自保?
    關注我,不然找不到我啦最近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帖子,這個人 說自己在事業單位幹了10多年的臨時工,現在單位要辭退,不知道該怎麼辦?答疑君告訴你,如何爭取利益最大化。首先,小編想說,在事業單位幹十多年臨時,還不爭取考個正式的編制,這位朋友,你好像真的從來都沒為自己的未來打算過阿。事業單位的臨時工,基本上工資實在兩千左右。也不知道這位朋友是怎麼過來的呢。
  • 事業單位改革,原來具有行政執法職責的單位中工人身份會怎麼改?
    第一,事業單位改革,原具行政執法職能的事業單位怎麼改?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有三類主體對象,行政執法類、公益類和生產經營類。具有行政執法職能的事業單位也就是改革的第一類行政執法類事業單位,這類事業單位在2018年黨政機構改革中已經全部完成。
  • 2020事業單位改革結束!醫生取消編制,工資收入更得體
    事業單位中除了教師群體外,還有一個數量龐大的群體,就是醫生。醫生主要分成兩類,一類是縣級以上公立醫院的醫生,第二類就是基層醫療單位的醫生。第一類基層醫療單位,我們所說的醫療單位,主要指的是縣級市以下,像鄉鎮衛生院。
  • 婺城事業單位改革激發基層創造活力
    10月16日,提及剛剛完成的事業單位改革,婺城區交通運輸局局長徐彪如是說。作為事業單位改革的重點單位,婺城區交通運輸局原有6家下屬事業單位,因業務繁多複雜,各事業單位之間、事業單位與養護企業之間存在一定程度的職能交叉、職責不清、事企不分等問題。
  • 事業單位的工勤人員和企業單位,退休金會一樣嗎?
    事業單位的工勤人員退休,和我們企業單位人員退休,退休金待遇會不會相同呢?其實二者之間還是有本質的區別,雖然說作為事業編制的工勤人員來講,可能工勤人員相比於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他的這個工資待遇並不是很高。所以說根據養老金替代率換算的話,工勤人員辦理退休以後,所獲得退休金的待遇確實不如其他事業編制人員。
  • 事業單位改革倒計時:哪類人變合同工?哪類人轉公務員?
    事業單位改革,按照社會功能不同將事業單位分為三大類,分別是公益一類、公益二類、公益三類三種類型的事業單位。一部分事業單位,搖身一變成為公務員,一部分將轉企改制。收回事業編制,人員按照勞動合同法管理,進入市場競爭環節。事業單位改革將會在2020年底完成。
  • 企業員工薪酬體系改革實施案例
    一、實施背景(一)順應形勢要求,滿足改革工作推進的需求「十三五」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陸續印發《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中央企業深化改革瘦身健體工作方案》等文件,對國有企業深化改革工作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 現在的菸草局算什麼性質的單位,還有編制嗎?怎樣算正式工?
    現在的菸草局算什麼性質的單位,有編制嗎? 菸草局在我國可以說是個非常特殊的部門。從國家層面來看,國家菸草專賣局隸屬於國家工信部、管理的二層事業單位,有編制,享全額財政撥款待遇。除了國家層面的菸草局,我們通常所說的菸草公司和菸草局指的是省、市、縣三級單位,和國家菸草是一個班子兩塊牌子。
  • 事業單位人員退休,不是教師崗位的工人應按企業人員退休嗎
    中小學校屬於專業技術類事業單位,在此類事業單位中,設置的專業技術類崗位不低於75%,管理崗位不高於15%。事業單位分為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工勤崗位,因而按這個比例計算,還有不高於10%的工勤崗位。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社保法規規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中,只有「在編人員」才能執行「機關事業人員養老保險制度」,「非在編人員」只能執行「企業人員養老保險制度」。「非在編人員」並不是編外人員,他們同樣是機關事業單位的正式職工,只不過因為單位編制緊缺,或者是「超編」調動,或者是壓縮編制,或者是機構改革,等等此類的因素,造成暫時性無編可用。
  • 這8類事業編制崗位員工有福了,搖身一變成公務員,鐵飯碗將更鐵
    將要會有一部分的事業編制崗位搖身一變成為公務員。2020年這個不一樣的一年,國家經濟不景氣,在2020年的年底,將要會有些事業編制崗位不保了,所謂的不保就是將一些事業編制單位變成企業,不在享有事業編制崗位的邊待遇。
  • 在事業單位裡,有編制和沒編制有什麼差別?
    在事業單位,除了正式有編制的職工,還有相當一部分沒有編制的聘用人員。因為事業單位編制數的限制,正式在職在編的人員比較少,但業務又比較繁多,工作人員就比較緊缺,一些事業單位就不得不招聘編外人員承擔一些工作。那在事業單位中,有編制的人員和編外人員有哪些差別呢?
  • 事業單位改革完成!職稱評定,管理模式,基本工資都迎來大變化
    在大多數人眼中機關事業單位的待遇,相對於一些普通企業而言,都是要優於他們的。不僅如此編制人員的工作也是令人羨慕的,可以說是一個「鐵飯碗」。但是機關事業單位其實在2020年已經悄悄迎來了變革,那麼究竟有哪些變化呢?
  • 這兩類事業單位改革?就業者的新希望,未來可能為新的「鐵飯碗」
    按照官方的意思就是,事業單位其實是有國家成立的社會服務組織,那麼那些算是呢?比如教育、文化、衛生、科技等等很多都算是事業單位,而事業單位主要也是受到官方領導的單位。然而隨著這兩類事業單位很多年前都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進入之地,但是早在幾年前,我國就已經在準備計劃「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時候,表示這兩類可能會取消事業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