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事業單位,除了正式有編制的職工,還有相當一部分沒有編制的聘用人員。因為事業單位編制數的限制,正式在職在編的人員比較少,但業務又比較繁多,工作人員就比較緊缺,一些事業單位就不得不招聘編外人員承擔一些工作。那在事業單位中,有編制的人員和編外人員有哪些差別呢?
01
編外人員之間也是有差別的。有些編外人員是直接跟用人單位籤訂聘用合同的,工資福利待遇都是由用人單位發放。並且如果是和用人單位籤訂了無固定期限的合同,如果沒有違法違紀的行為或是單位改革撤銷,單位一般都不能解聘的。
有些編外人員是勞務派遣的方式,合同是和勞務派遣公司籤訂的,工資福利並是不由用人單位直接發放的。所以如果是要去應聘事業單位外聘人員的小夥伴,就要注意看招聘公告裡寫的用工形式,如果是勞務派遣的,還是應該慎重考慮的。
02
工資待遇方面的差別。一般來說,在編人員的工資福利待遇肯定是由於編外人員的。編外人員的基本工資和在編同崗位人員是一樣的,五險一金一般也是交的,但是一些補貼和績效是沒有的。在編人員的工資每年都可以按規定晉升,編外人員沒有晉升。節假日發放的福利如米油這些,編外人員是一樣享受的。
但有一些編外人員的工資待遇和在編是不差什麼的,如在院校,除了有編制的人員,現在還有一種非實名控制數的人員,這類人員也是沒有正式編制的,但是這類人員的聘用是報了機構編制和人社部門備案的,財政部門按相關標準撥付經費,他們的待遇與實名編制人員實行同崗同酬,有關社會保險按國家政策規定標準購買。因此,應聘事業單位編外人員的話,就要考慮自己能不能接受工資待遇方面的差別。
03
個人晉升方面的差別。編外人員一般是沒有什麼晉升渠道的,基本都是做具體業務的人員,大都是科員,晉升不了高一級的職務的。在編人員考了職稱以後可以競聘到相應的崗位,編外人員卻不行。編外人員在事業單位基本上是沒有更多發展空間的。
最後想說,如果真的想進事業單位的話,還是要好好參加事業單位的考試,爭取成為有正式編制的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