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學生睡眠作為教育質量重要指標

2021-01-17 澎湃新聞
要把學生睡眠作為教育質量重要指標

2021-01-14 14: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原創 王凱 中國教育新聞網

睡眠本是人類自然而為的生理行為,也是每個孩子健康成長的基礎要素。切實保障孩子的睡眠時間和睡眠質量,對其生長和發展有重要意義,但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缺乏睡眠已然成為廣大中小學生面臨的現實問題。1月7日至8日召開的2021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抓好中小學生的睡眠問題,並在內容歸口上將其納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工作板塊。各級各地教育部門當紮實落實相關要求,真正保障學生的睡眠時間。

中小學生睡眠不足其實是一個老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從國家到地方,從學校到家庭,多年來付出了很多努力,如在保障學生的睡眠時間上,國家出臺了剛性的制度要求。2018年12月,教育部等九部門印發通知,明確提出要保證小學生每天睡眠時間不少於10個小時,初中生不少於9個小時,高中階段學生不少於8個小時。但現實是不少學生根本無法按時作息,無法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為何有令行不通?制度文本下的現實往往是眾多利益相關者的博弈結果,學生睡眠問題不是一個簡單的時間計算,而是一個複雜的多因問題,其主要原因有四點,分別是認識的不足、標準的突破、焦慮的疊加和機制的鬆散。

認識的不足主要包括兩部分,一是對學生睡眠不足的負面影響認識不足;二是對學生睡眠的重要作用認識不足。短期睡眠不足往往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但長期睡眠不足則會導致學生精神不能集中,記憶力、注意力、理解力以及機敏度降低,學習效率低下,易出現失落、壓抑、焦慮、煩躁、不安等表現,甚至影響學生身體的正常發育,繼而引發免疫力和抵抗能力下降,造成各種健康隱患,形成惡性循環。充足的睡眠既是學生的生理需求和健康保障,也是品德形成、人格完善的重要推動因素,這就客觀上決定了唯有身心協同才能保障學習的成效和社會交往的質量。認識不足的解決辦法,就是「認識來補」。通過多種渠道的宣傳與培訓,推動教育機構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把學生睡眠保障作為教育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同時,引導家長形成正確的孩子發展價值排序,將健康置於前位,捍衛孩子的睡眠權。

標準的突破指的是有些學校、教師沒有嚴格執行上級教育部門的規定,沒有完全依據課程標準實施教學,在人才培養上趨於功利化和短視化,超前超標超綱教學,鼓勵學生加班加點,彎道超車。如果把教育視為一個行業,那麼課程標準就是這個行業的行規。行規一旦被突破,行業的競爭就會無序,發展就會受阻。而保障學生的睡眠,就要守好課程標準這條紅線,不能逾越。

教育的功利化會加劇焦慮的蔓延,當多方被競爭所裹挾,就會形成焦慮的疊加。家長對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恐懼,校外培訓機構掛在嘴邊的「一對一輔導」「快速提分」「校外名師」等,導致了越來越多的孩子奔波於不同的培訓點之間,睡眠時間被一再壓縮。當這種多方疊加的焦慮與學生的睡眠綁定在一起,不破解這種「共錯結構」,是很難取得實際成效的。解鈴還須繫鈴人,教育者有必要以長遠的發展來代替眼前的利益,以未來的進步來取代暫時的先機,通過緩解焦慮,為孩子爭取睡眠時間。

機制的鬆散也是無法保障學生正常睡眠時間的重要原因。即便政策文本再明確,如果沒有嚴密合理的機制和嚴格的督導評價體系,也會出現有要求缺落實,有底線無堅持,有標準少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指出,要保障未成年人休息時間,並對學校、家長提出了具體要求。克服機制的鬆散,首先要將睡眠正式納入學生的基本權利範疇,用法律的剛性來改變已有機制的鬆散狀態。其次是建立明確的權責關係,即制度有具體要求,落實要有對象,對象要有權責,通過權責的明確與執行,明確各自行為的類型與邊界。再其次是需要明確制度的更迭,制度與時俱進,才能更好體現治理效果。

作者:王凱,北京教科院課程中心副主任、研究員

文章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教育報2021年1月14日第2版 版名:中教評論

原標題:《要把學生睡眠作為教育質量重要指標》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深圳發布教育新方案!每一初中學生將有綜評檔案,作為高中錄取重要...
    據悉,2018年深圳已經頒布實施了《深圳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表現評價方案(試行)》(深教〔2018〕528號)。現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中發〔2019〕26號)和《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中發〔2020〕19號)的精神要求,並結合試行的實際情況,對《深圳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表現評價方案(試行)》進行修訂,形成本方案。
  • 高三學生如何提高睡眠質量
    高三學子應該學會調節自己的睡眠。如果夜間睡得少,睡眠質量不高,可以通過午睡來調節。午睡的時間不宜太長,一股應在10分鐘至蚪糾、時之間。下面帶你一起了解—下高三學生如何提高睡眠質量,歡迎閱讀。趙文是高三理科重點班學生,學習成績中等偏上。老師說他如果保持這樣的成績,重點本科沒問題,但是如果想再提升—個層次,考取名牌大學,還要在高三剩下的時間裡扎紮實實地拼搏一番。聽了老師的話,趙文暗下決心:一定要努力,要比以前多花三倍心血和時間,爭取考上名牌大學,為今後的輝煌人生奠定—個堅實的基礎。
  • 東莞教育「十三五」之提質篇——讓學生享受更高質量更
    三駕馬車驅動 「家門口的好學校」越來越多 作為全國製造業名城,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節點城市,為應對城市化進程加速背景下優質教育資源不足
  • ...長沙市發布教育大數據《2019年普通中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報告》
    睡眠時間達到規定標準的學生比例上升,但未超過五成。部分學生存在學習焦慮,四成學生表示希望得到專業的壓力疏導。推動智慧教育,培養創造性人才。智慧教育基礎環境、資源供給不斷優化,四成學生經常使用我市網絡學習資源。八成以上教師主動應用信息技術促進教學模式變革,但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師生信息素養仍需進一步加強。
  • 北京工商大學校長孫寶國:必須要夯實本科教育質量
    新華網北京12月15日電「北京工商大學是北京市重點建設的具有商科、輕工和食品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這幾年我們一直在探索怎樣辦好人民滿意的大學,在辦學理念上,我們一直強調『以人為本』,也就是以學生為本。」
  • 為什麼說深度睡眠決定了睡眠質量
    睡眠是每個人都離不開的一種活動,人的健康和睡眠好壞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但不同的人對睡眠的需求不一樣,即使同一個人,在不同年齡和環境下對睡眠的需求也有所變化,那麼什麼才是好的睡眠呢?   不同年齡的人對睡眠時間的需求是不完全相同的。年齡越小,大腦皮層興奮性越低,對疲勞的耐受性也越差,因此需要睡眠的時間也越長。睡眠質量的關鍵就在於深度睡眠。
  • 以評價改革引領教育創新的長沙新探索——長沙發布2019年教育質量...
    長沙市一直以來積極探索教育評價改革工作,自2013年被確定為國家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實驗區後,研製評價指標體系、建立增值評價模型、研發評價系統平臺、創新教育評價進機制,持續開展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探索運用「四個評價」破解「五唯」,撬動教育發展,構建了長沙新時代教育評價的新模式。
  • 2017年中國教育改進報告發布 聚焦教育質量提升
    同經濟發展指標相比,中國教育與培訓相關指標世界排名更為靠後。2016-2017年教育指標的排名——初等教育質量排第47位,高等教育質量排第54位,教育體系的質量排63位,數學和科學質量50位,管理質量61位。2017-2018年衛生及初等教育世界排名第40位,高等教育及培訓排名第47位,勞動力市場效率排名第38位,金融市場發展第48名,技術就緒程度排名第73名。
  • 瞄準教育痛點,看教育評價這根「指揮棒」怎麼變
    解讀:首個教育評價系統性改革方案出臺據2018年教育部義務教育檢測報告,七成小學生每天睡眠時間不足10小時,超八成中學生不足9小時;同時,部分區域學生視力不良問題突出,視力不良檢出率四年級超過60%,八年級超過80%;2018年《中國家長教育焦慮指數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家長教育綜合焦慮指數達到67
  • 教育部回複課業負擔過重導致學生睡眠不足問題:嚴控書面作業總量...
    教育部表示,將持續加大減負工作力度,嚴控書面作業總量,初中家庭作業不超過90分鐘,高中也要合理安排作業時間,保證高中階段學生每天睡眠時間不少於8個小時。 教育部在答覆中透露,一直以來,教育部高度重視課業負擔過重導致高中學生睡眠不足問題。
  • 江蘇啟動實施研究生教育質量提升工程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要求研究生培養單位黨委和行政把加快研究生教育質量提升作為重要工作,認真研究部署,積極推進落實,確保相關措施落地見效;二是強化條件保障,要求培養單位加強研究生管理部門建設,配齊建強研究生教育專職管理隊伍,並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體系,加大投入力度;三是強化績效評價,省教育廳將把工程實施情況作為江蘇高校研究生教育工作綜合評價的重要內容,把評價結果作為獎補經費撥付、招生指標分配、項目安排等資源配置的重要依據
  • 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範式要改了
    這種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範式忽視了對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啟蒙,忽視了對學生職業價值觀的培育和職業素養的提升,既不利於學生職業生涯的可持續發展,也不利於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二是課程的質量有待提升。首先,很多高校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內容的設計理論化較強,實踐性不足。
  • ...學生睡眠不足問題:嚴控書面作業總量 初中家庭作業不超過90分鐘
    教育部表示,將持續加大減負工作力度,嚴控書面作業總量,初中家庭作業不超過90分鐘,高中也要合理安排作業時間,保證高中階段學生每天睡眠時間不少於8個小時。教育部在答覆中透露,一直以來,教育部高度重視課業負擔過重導致高中學生睡眠不足問題。
  •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浙江21項舉措提高教育質量
    完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開展德智體美勞「五好學生」評選等。  《實施意見》原文如下————  為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深化我省教育教學改革,進一步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率先實現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結合我省實際,明確實施意見如下。
  • 江蘇出臺最新研究生教育質量提升工程實施方案
    江蘇出臺最新研究生教育質量提升工程實施方案  評價結果作為招生指標分配等依據  南報網訊(融媒體記者 談潔 實習生 李政)建成一批課程思政示範高校、探索副導師(助理導師)協作指導機制……昨天,記者從江蘇省教育廳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為加快推進研究生教育強省建設,《江蘇省研究生教育質量提升工程(2021-2025年
  • 手機軟體能測睡眠質量?不靠譜
    不過,具體到每一項指標,就千差萬別了。軟體A顯示,清醒時間為23分鐘。軟體B顯示,清醒時間為20分鐘。而報告書顯示,清醒時間為208分鐘,實際睡眠時間只有6個小時。而根據記者當晚實際睡眠體驗,報告書的數據比較靠譜。
  • 伍愛群、姜勝明: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
    但是,目前在我國高校研究生培養質量的各種評價指標中,缺失了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這一重要指標,取而代之的是各類科研成果或獎項等間接、零散、機械的量化指標。這些指標雖有其合理性,但也容易導致研究生「單一指標導向」,僅僅為了按時完成這些指標,急於求成,急功近利,從而導致學位論文質量下降,對研究生的培養產生了不良影響,也不利於國家科技創新發展。
  • 五個標準選擇床墊,可以提升睡眠質量
    一個有助睡眠質量的床墊需具備五要素:支撐性一個支撐性差的床墊最直觀的感受就是睡上去軟踏踏的身體使不上力,身體姿勢就會趨向弧形,屁股區域下陷最嚴重,導致脊椎彎曲>,透氣不好的面料還會使表麵皮膚悶熱,影響睡眠質量。
  • 高端人士如何解決睡眠質量?選擇床墊其實真的很重要!
    好的睡眠自然需要安心的睡眠質量,床墊是我們生活必須品,一張好的床墊要跟隨人的一生中五分之一的時光。所以消費者更加偏向買質量比較好、性價比比較高的床墊。比如說一些進口床墊,其實睡得好不好?床墊選擇真的很重要,下面為大家推薦進口一線品牌床墊!
  • 學生如何改善睡眠
    上學的學生每天都會有大量的學習任務,他們很累。如果能休息好,能夠及時恢復精力是比較理想的,因為第二天可以精精神神地去上課。而那些睡眠不好的,甚至失眠的學生,就會有些難受 - 輕則第二天沒有精神,重則腦袋瓜子嗡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