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大有個朋友,重度咖啡愛好者,每天沒一杯咖啡喚醒,腦子就沒法運轉起來。
因此,我這位朋友每月開銷中,相當一部分收入最終都要「歸入」到星爸爸名下,每到月末,摸著乾癟荷包,常感慨:
嗯,沒錯,一杯30多軟妹幣的星巴克對於很多中國人來說,算是個輕奢品,不僅考驗品味,還考驗個人身家財富。
但是,中國星巴克價格還不是最貴的。
如果你有機會出國,就會發現:從全球角度來看,星爸爸在世界各地價格相當不一樣,甚至可以說差很多。
根據Thrillist所做的數據統計,世界上星巴克賣得最貴的地方是瑞士的蘇黎世,一杯星巴克約為6.96美元,差不多47塊人民幣。
墨西哥坎昆城排在第二。對於收入水平一般般的墨西哥人來說喝一杯星巴克也要「斥資」6.07美元,約等於41元了。
其他排名靠前的,基本都是歐美國家,在這些地方,一杯星爸爸也至少要花上35元。
數據來源於Thrillist網站
如果再仔細觀察這張表,會發現,在另外一些地方,星爸爸相當便宜,比如在溫哥華,一杯星巴克只要3.38美元,25元人民幣都不到。
而在聖地牙哥、布宜諾斯艾利斯、伊斯坦堡、馬尼拉、開羅、利馬等城市,星巴克相當便宜,只要3美元左右就能喝到。
更誇張的是,在裡約,一杯星巴克,還不到1.5美元,10塊人民幣還不到!!!
那麼,你肯定要問了,為什麼作為連鎖品牌,星巴克在全球售價差這麼多呢。
對星巴克的價格差異,小編認為大概有3種原因。
星巴克在全球的價格差異,大致是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
售價排名前十的國家裡,大部分都是發達國家。因此,在這些國家,星巴克員工的工資水平也要比其他國家高很多。
比如在瑞士、挪威、德國等國家,服務業員工待遇相當高,無形中,這就推高了星巴克用人成本。
而這些人工成本最終會算到消費者(passed on to customers) 頭上,因此價格高(marked-up price)自然就不奇怪了。
要說星巴克咖啡,最考究的地方,就在於原材料——咖啡豆。
上乘的咖啡豆,才能烘焙出上等的咖啡。
但是,因為氣候原因,咖啡豆只在地球特定地區才能種植起來。這些地方位於中低緯度,氣溫比較高,被稱為咖啡種植地帶(The Bean Belt)。
因此,對於很多北半球國家來說,比如所有歐洲國家、北美、中國等在內的亞洲國家的星巴克門店來說,把咖啡豆從原產地運輸到這些門店,物流費是一筆非常大的開支。
而對於處在咖啡種植地帶的國家,比如巴西、印度、菲律賓來說,當地就產有咖啡豆,星巴克根本不需要出運輸費,所以咖啡價格自然就低啦。
此外,各國的基礎建設、物流運輸成本,也會直接影響各地星巴克咖啡價格。
The problem is getting these materials from point A to point B. "Transporting coffee beans from, say, Colombia to the port of Tianjin is about the same as transporting them from Colombia to the port of Los Angeles," says David Wolf, a public relations professional and expert in Chinese business.
中國貿易公共關係專家David Wolf如此說:「問題處在A點到B點的原材料運輸上。把咖啡豆從原產地哥倫比亞運輸到天津港的價格,和咖啡從哥倫比亞運到洛杉磯費用差不多。」
"It's getting them from the port in Tianjin to the store in Beijing that's expensive." China has invested billions of dollars over the years to improve its port and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but the combination of taxes, fees, and middle-men add to logistics costs—which are then passed on to customers in the form of marked-up frappuccinos and lattes.
但將這些豆子再從天津港送到北京的開銷就大了。近年來,雖然中國加強了港口建設、運輸設備性能提高,但是稅費等其他開支都算到物流費裡,最終這些開支都轉嫁到了消費者買咖啡的帳單上。
另外一點,拋去這些經濟因素,星巴克還貴在它的「體驗溢價」。
正如《邏輯思維》的羅振宇,曾說過:
過去的消費者花錢買東西,是為了滿足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而現在,消費者追逐的是體驗,以及體驗給自己帶來的人生意義。
星巴克帶來的是一種中產、小資的體驗,是商務人士和辦公室白領的身份象徵。
這種體驗感,就如同買Gucci包包、迪奧香水、聖羅蘭美妝一樣,帶來的一種高端感和成就感。
這就是為什麼:即使中國普通民眾的人均年收入約7200美元/年,而美國普通民眾的收入是中國的6.5倍。但在中國,星巴克依舊生意紅火。
畢竟,在中國,星巴克已經不再是咖啡飲品這麼簡單了,更是一種高端的身份體驗。
Financial analysts attribute these exorbitant prices to the fact that in these countries Starbucks is positioning itself as a luxury brand, designing elaborate, high-end coffee houses, tapping into the culture of how Starbucks represents American affluence. Whereas in the US Starbucks customers range from corporate executives to teenagers, in these countries the coffee chain is seen as exotic, and a sign of elevated status.
金融專家人認為,在這些國家(中國和俄羅斯),星巴克被定位為奢侈品牌,咖啡屋設計高端,標榜的是該品牌所代表富足美國的文化形象。然而,在美國,星巴克消費者層次不等,既有公司高管,也有普通青少年。但在中美,星巴克代表的是帶有外國情調的高端產品。
嗯,最後,我們來看看,在中國門店售賣的一杯中杯拿鐵(Grande latte),這裡的利潤到底有多少?一杯咖啡,又分別有哪些成本費用吧。
價格剖析--中國星巴克中杯拿鐵價格包括哪些?
(圖表來自《華爾街日報》)
嗯,從中可以看到,在中國星巴克,門店租金是最燒錢的。我們買的一杯星巴克咖啡,26%的錢都是星巴克用來付房租的。
此外,門店運營費、原材料費也是大頭,分別佔到了15%和13%
當然啦,刨去所有的成本,一杯星巴克咖啡大概有18%的利潤呢。
好了,最後來說說,你喜歡星巴克嗎?為什麼?
※歐美娛樂圈的段子手太多了!其中,卷福認第二,估計沒人敢認第一
※彭于晏:《邪不壓正》秀地道英語!從奶油小生到硬漢實力派,是如何做到的?
※Facebook遭受天價罰款,但它只需8分鐘就賺回來了……| 雙語熱點
※表情包男孩開微博,一天吸粉102萬!這教科書般假笑,果然名不虛傳|一周看點
※沙特王妃被解僱?都鐸王朝後裔當演員?原來這些王室成員都要上班啊
※官網:18年6月四六級成績查詢時間已公布!
編輯: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