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胖子都是潛力股,畢竟下定決心瘦身成功,搖身一變為坐擁萬千迷妹迷弟的男神女神不在少數……
正是因為看到了不少減重成功的例子,今年28歲的小齊在上大學時,就意識到得做些什麼來改變自己超標的體重,然而兜兜轉轉小十年,體重居然從90公斤「減」到了105公斤。
「害,都是血淚史。」說起自己的減重歷程,小齊滿是感慨。
小齊從小就是個「小胖墩」,在那個「醉心學習、無法自拔」的年紀,無論是父母還是小齊自己,都覺得「不就是比別的孩子胖點嗎,不要緊!」久而久之,小齊的身材越加膨脹了,「胖子」也變成了很多人對他的代稱。
等上了大學,身高175cm的小齊體重達到了90公斤,看著周圍的男同學們一個個脫單成功,小齊終於意識到,得減點體重了!
就和大多數嘗試自我減重的人一樣,小齊首先實踐了節食減重法,他給自己定了規則——每天晚餐只吃一個蘋果。一開始,這種「狠心減肥大法」確實有點效果,瘦下去兩三公斤。
但沒多久,小齊就發現體重不再往下掉了,上下波動兩個月,體重又回到了「解放前」。
在朋友的勸說下,小齊先後又嘗試了運動減重、代餐減重、間歇性節食,甚至減肥茶、減肥貼等。因為從小運動少,小齊跑不了幾步就氣喘籲籲、難以堅持,加上運動後想吃東西,心情不好也想吃東西……
幾年過去了,原本「先定一個小目標,減它個20公斤」的小齊已經身心俱疲,從一腔熱血、逐漸放棄到徹底佛系,令人心酸的體重已經將小齊的心態「修煉」成「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
「為肥胖煩惱有必要嗎?愛胖胖,隨它吧。」小齊心想。
不過,「佛系」的小齊還是沒逃過身體的「抗議」,去年單位體檢中,小齊發現自己不光體重飆到了105公斤,還查出了中度脂肪肝、高血壓和糖耐量異常。輾轉了幾個相關科室,醫生都建議小齊到營養科看看,就目前而說,減重,是他恢復健康的首要步驟。
浙大二院接診了小齊。醫生詳細詢問了小齊的情況,又為他完善了膳食調查、人體成分分析等評估。對於小齊「屢戰屢敗,越減越肥」的慘痛經歷,醫生給出了科學的解釋:
儘管這十年來,小齊嘗試了多種減重方法,但他並沒有養成良好的飲食行為。飲食結構不合理、情緒化的暴飲暴食,並且缺乏運動量、睡眠不規律、反覆減重又反彈,這些因素都導致小齊的能量攝入並未持續性地低於能量消耗。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小齊的靜息代謝率降低,能量吸收效率提高。
簡單地說就是:哪怕吃一樣的食物,小齊都更容易發胖。
考慮到小齊的個人意願,醫生給小齊制定了營養治療+運動幹預+行為矯正的個體化體重管理方案,並輔以嚴格的監督措施。例如矯正飲食行為,調整飲食順序,攝入能量較低、低GI(升糖指數)、飽腹感強的食物,同時堅持有氧為主、循序漸進的運動方式,保證規律充足的睡眠。
「怎麼樣,可以堅持嗎?」減重計劃剛剛開始,醫生問小齊。
「沒事,我可以。」儘管嘴上這麼說,小齊心裡已經嗷嗷叫著「這也太難了「。
但是真正實施起來,科學的減重方案就充分顯露了它的成效。
得益於前期制定的分階段減重目標和營養科醫生定期複診,強化指導小齊改變生活方式,並按需調整方案,小齊不光體重掉了,信心也越來越足。
經過六個月的減重,小齊體重成功下降29.5kg。複查時,小齊的脂肪肝沒了,血壓、血糖也恢復了正常值。
十年的減肥歷程終於得到了一個完美的結果,小齊不禁感嘆:真該早點找專業人士指導!
隨著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的變化,肥胖患病率在世界範圍內逐年上升。研究顯示,目前我國肥胖人口已超9000萬,位居世界第一。
當然,也有人會說「胖胖的,很健康」。不過,真相是殘酷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大部分肥胖患者會逐漸產生各種健康問題,比如:肥胖引起的代謝異常會危害循環、內分泌、消化和呼吸系統,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甚至癌症等多種疾病的風險。
每一位試圖減重的胖子,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問題,諸如「我吃得不多,為什麼不掉體重」「食慾旺盛難以自控」……實際上,這裡面的門道錯綜複雜,遺傳、飲食、運動、心理、環境、藥物等多種因素都會影響肥胖的發生與發展。
對於肥胖患者來說,不科學的減重方式可能會引起瘦體重減少、營養代謝紊亂、體重反彈等問題。這時候就需要規範化的醫學減重來幫助患者建立合理的減重目標,選擇適合自己的減重方式,減少不良反應發生,維持減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