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朝宰相韓琦充滿智慧,一招解決政治危機,宋英宗和太后皆大歡喜

2020-12-16 舊匣子

韓琦乃北宋三朝宰相,歷經宋仁宗、宋英宗和宋神宗三朝,經歷了北宋對西夏之戰、慶曆新政、王安石變法等諸多大事件。為官數十年,韓琦在北宋朝廷一直如魚得水,深受器重,可謂是北宋政壇裡的一顆常青樹。

韓琦出生於一個官宦之家,是婢女所生,父親韓國華也是北宋有名的大臣。在韓琦4歲時,父親就去世了,韓琦是跟著自己的幾個哥哥長大的。也許是遺傳了父親的優秀基因,韓琦19歲就中了進士,開始步入官場,並逐步升遷,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早年間當諫官時,韓琦剛正不阿,敢於直言。他抨擊權貴,舉薦賢臣,北宋名臣範仲淹就是在他的舉薦下,進入政界的。當時宰相王隨等人尸位素餐,面對災荒毫無作為,韓琦連上四道奏疏痛斥,導致王隨等四位大員一日之內都被貶職,引起朝野震動!

除了在朝堂上仗義直言,韓琦在地方上任職時,也是心繫百姓、為民解憂。在四川為官期間,正逢旱災爆發,災民吃不上飯,還要面對各種苛捐雜稅,苦不堪言。韓琦見狀,立馬免除了百姓們的賦稅,還將官倉打開設置粥棚,將官糧發放給災民們。此舉救活了很多災民,蜀地之民都感激地說:「韓琦之來,更生我也。」

文能提筆安天下 武能上馬定乾坤」,說的就是韓琦這樣的人。韓琦能文能武,既是治世能臣,也是領兵大將。北宋和西夏爆發戰爭時,韓琦正是主要負責人之一,他為大宋抗外敵、守邊疆,立下了汗馬功勞。

由於成績突出,韓琦在職務上一升再升,做到了宰相的位置,並且一當就是十年,輔佐了三任帝王,為北宋的繁榮穩定和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韓琦之所以如此成功,除了非凡的政治手腕外,和他充滿智慧的為人處世之道,也是深有關係的。

宋英宗剛剛即位時,想有一番作為,但是朝政還把持在曹太后的手裡,而且曹太后並非英宗的生母,加上不時有奸佞小人進讒言,這就導致了皇帝和太后之間,發生了嫌隙。

有一日,太后暗地裡派人送了一封信給韓琦,信中說道:英宗不侍奉自己,要求韓琦站到自己這邊,甚至說出了「為孀婦做主」這樣的話。一個是皇上,一個是太后,都是朝廷中權力最高的兩個人,如今兩人勢同水火,關於如何站隊,可是個大問題,一個不小心,就是身死族滅的下場,韓琦會做何選擇呢?

只見韓琦默不作聲,先是寫給了等回信的太監「領旨」兩個字,然後上了一道奏摺,借著仁宗喪葬之事,請求英宗在晚朝後單獨見面。英宗不明所以,但是韓琦的請求他很重視,於是單獨召見了他。

一見面,韓琦就呈上了太后給自己的信,並開門見山地說:「皇上之所以能登上皇位,都是因為太后的幫助,這份恩情咱們不能忘。即使你們不是親生母子,但只要您對太后多加承命奉行,自然就會相安無事。」

英宗看著這封信,問道:「朕該如何做,請愛卿指教。」韓琦又道:「此信不可留,請皇上閱後即燒之,如果洩露出去,難免會有奸佞之人進讒言。」英宗聽了韓琦的勸告,很有感觸,從此不再抱怨太后,而太后見英宗對自己態度改觀,也對英宗放下了戒心,兩人的關係日趨緩和。不久之後,太后就取消了垂簾聽政,還政於英宗了!

韓琦完美地避免了一場宮廷內鬥,從此事中,我們不難發現,韓琦在為人處事方面,擁有著極高的智慧。這個故事被馮夢龍記錄在《智囊全集》一書中,夢龍評曰:

「此果聖主不能霽威而虛受耶,抑亦實未有奇謀碩畫,足以聳九重之聽乎?請思之!」

其實現實生活中也是一樣的,面對工作和生活中與人發生的隔閡,我們不應該藏著掩著,而是應該大膽地和上司或者家人朋友們單獨交談,敞開心扉。如果你把心交給別人,別人也會把心交給你的。這樣一來可以消除誤會和猜忌,二來也能讓情誼更加融洽牢靠,對大家都有好處。

由此可見,智慧在工作和生活中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古代皇室子孫們之間的明爭暗鬥、朝廷上官員們之間的爾虞我詐,以及職場中人們的勾心鬥角等等,無不充滿著「智慧」,這也是「讀史使人明智」的道理。

在這裡,筆者建議大家可以多去讀一讀史書。

曾國藩號稱「古今第一完人」,他的智慧,應該足夠高了吧?但其實曾國藩的資質並不如何出眾,他參加科舉曾多次落第,直到28歲才考中進士。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最後卻成長為讓人頂禮膜拜的「聖人」,為什麼?就是因為他善於學習、懂得總結,能在浩瀚如煙的史書中,學會做人之道、處世之法、識人之術。

在他的案頭,經常擺放著一本奇書:《智囊全集》。曾國藩日夜捧讀、如痴如醉、愛不釋手。除了他,歷史上的許多牛人,都對這本書推崇備至,包括紀曉嵐、康熙、杜月笙等等。他們孜孜不倦地從此書中汲取營養,以增加自己的謀略和智慧!

杜月笙曾感慨地說道:「讀懂了這本書,才算讀懂了社會。

《智囊全集》是一部反應古代人民智慧的傑作,它的取材範圍非常廣,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平民百姓。此書收集了1238個有關智慧和謀略的故事,專門分析古人運用智慧所施展的智術計謀,堪稱一部奇書。

智慧,不是與生俱來的,它是可以通過後天的學習和培養來增加的。而讀史書,是最經濟和快速的一個方法,畢竟書本有價而知識無價,您說是嗎?筆者在這裡給大家推薦一套文、白對照版的《智囊全集》,讀起來更輕鬆哦。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點擊下方橫條購買!

相關焦點

  • 三朝宰相韓琦,北宋難得的硬骨頭,有他在西夏人不敢造次
    韓琦是一個出將入相的人物,他的政治生涯歷經宋仁宗、宋英宗和宋神宗三朝,是北宋年間難得的良臣。明末清初的著名學者王夫之曾經寫過一篇《論韓琦》高度評價他,說他「坦然無懼而以為己任」,是天下難得的良才。和北宋第一名臣範仲淹一樣,韓琦是宋朝少有的主戰派,在對待西疆的党項問題上,可以說是當仁不讓的。
  • 吳錚強·尋宋︱晝錦堂記碑:人生贏家韓琦
    一、四絕碑「葛邏祿」,6至13世紀中亞的一個部族,講突厥語,居住在阿爾泰山之西,今天烏茲別克族及維吾爾族的祖先之一。在元朝,包括「葛邏祿」在內的西域及更西的各民族,被統稱為「色目人」,一般認為他們的政治地位高於漢人。
  • 韓琦支持慶曆新政卻反對王安石變法,對其提出很多意見
    作為北宋仁時期的宰相,韓琦是當時士大夫之中最高的政治代表,從仁宗到神宗,他一共輔佐了三代帝王,參與了北宋的許多重大事件,被後人稱為「宋朝第一相」,雖然他的人生經歷十分的豐富,但可能是因為他在宋代這個名人都帶「文氣」的時代,更偏向於是一個政治家而非文學家,所以在後世人心中,他沒有像他的同僚一樣具有「高人氣」,或許僅有提到北宋政治的時候才會對這個人說上一二筆。
  • 「富貴閒人,太平宰相」晏殊: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一生創作一萬餘首詞,是不可多得的高產詞人,素有「宰相詞人」之稱。但其作品大部分遺失,僅存《朱玉詞》136首。宋祁《筆記》載:「晏相國,今世之工為詩者也。末年見編集者乃過萬篇,唐人以來所未有。」政治方面,真宗去世之初,輔助太后穩定時局;仁宗朝,任職宰相兼樞密使,罷免建軍,授予各將軍臨陣機變決斷權利,並調整財賦制度,對西夏取得戰略優勢;興學校,培養、提拔人才,歐陽修、範仲淹等都出自其門下。《晏公神道碑》說他「及為相,益務進賢材。當公居相府時,範仲淹、韓琦、富弼皆進用,至於臺閣,多一時之賢。」
  • 宰相因寫「青鵝」2字,被武則天處決
    在古代,中國是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專制主義國家,封建專制的特色就是任何事情都聽從於天子,唯最高的君主馬首是瞻,同時按照一層又一層的等級嚴格遵守法制。雖說在古代,處於最末等的是平民百姓,他們手上沒有權勢,也不像商人那般擁有利益,還可能因為沉重的賦稅艱難度日。
  • 北宋多是太后主政?4位太后影響北宋歷史,高滔滔被譽為女中堯舜
    宋朝第一太后,指定趙光義為接班人的杜太后。 這位杜太后,是趙匡胤和趙光義的母親,在史書上,她是非常有名氣的。為什麼說是史書上呢? 這也就算了,她還給了一個奇葩的理由,她說趙匡胤之所以得到皇位,主要就是因為後周的小皇帝柴宗訓太小了,一國之君必須要是成年人才行。 太后因問太祖曰:「汝知所以得天下乎?」太祖嗚噎不能對。太后固問之,太祖曰:「臣所以得天下者,皆祖考及太后之積慶也。」
  • 皇家品牌的曠世奇戀:高皇后和宋英宗趙曙結婚後執子之手,相守了一生
    宋代高氏,她與夫君宋英宗趙曙,兩人青梅竹馬,結婚後執子之手與子相守了一生,百分百算皇家品牌的曠世奇戀! (一)高氏和趙曙其人其事 高氏(1032—1093年),名叫高滔滔,亳州蒙城(今安徽省蒙城縣)人,曾祖父是北宋開國名將高瓊,外曾祖父是北宋大將曹彬。北宋一代賢后、宋仁宗皇后曹氏是她的小姨。
  • 李太后對張居正的倚重,讓年輕的皇帝充滿恨意
    李太后對張居正的倚重,讓年輕的皇帝充滿恨意李太后並不是一個真正的政治家。她涉足政治只是出於母愛。她覺得張居正是在真心輔佐她的兒子,所以她對張居正十分倚賴。有一次,他溜到西城去玩,帶著孫海和客用兩個貼身太監。喝得半醉時,朱翊鈞吩咐找兩個宮女唱唱曲,於是,太監找來了兩個宮女。朱翊鈞要兩個宮女唱坊間的流行小曲。兩個宮女說不會唱。朱翊鈞很生氣,抖威風說:「我叫你唱歌你還不會唱?推出去斬了!」天子無戲言,出口的話都是聖旨。孫海一聽,這可鬧大了,本是偷著出來玩的,鬧出人命來可就麻煩了,就趕緊提建議,不要斬了,把兩個宮女的頭髮削掉,代替斬首。
  • 宰相因寫「青鵝」2字被處決,眾臣疑惑,武則天:把字拆開念
    在古代,中國是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專制主義國家,封建專制的特色就是任何事情都聽從於天子,唯最高的君主馬首是瞻,同時按照一層又一層的等級嚴格遵守法制。雖說在古代,處於最末等的是平民百姓,他們手上沒有權勢,也不像商人那般擁有利益,還可能因為沉重的賦稅艱難度日。
  • 長著一雙狼眼的遼太后,真亂!
    嘗拂承天太后榻,獲金雞,吞之,膚色光澤勝常。太后驚異曰:『是必有奇子!』已而生興宗。」 意思是說,蕭耨斤門楣不高,顏值更低,面色黝黑,目光猶似惡狼。 儘管如此,還是被遼聖宗耶律隆緒納入後宮,安排到太后蕭燕燕帳中當雜役宮女。
  • 北宋名相韓琦曾參與主持慶曆新政,他對王安石的變法態度是怎麼樣的...
    韓琦可謂是北宋一代名臣,宋仁宗天聖五年(1027年),韓琦在科舉中拿下第二名,那年他年僅19歲。踏入官場的韓琦也是官運亨通,先後任太常丞、開封府推官、知諫院等職。尤其是在任諫官時,韓琦曾彈劾宰相王隨、陳堯佐、韓億、石中立等人無作為,使得宋仁宗曾這4人罷免,正是「片紙落去四宰執」,韓琦因此名動京師。
  • 埃及總統呼籲以政治方案解決利比亞危機
    新華社開羅6月6日電(記者吳丹妮)埃及總統塞西6日呼籲以政治方案解決利比亞危機,並表示利比亞的安全穩定事關整個地區的安全穩定。他還強調,應尊重聯合國有關利比亞問題的努力和倡議。哈夫塔爾對埃及為解決利比亞危機及消除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所做的努力表示感謝。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尚未對塞西聲明做出回應。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軍方5日宣布,從「國民軍」手中奪回了泰爾胡奈市。泰爾胡奈市被認為是「國民軍」在利比亞西部地區最後一個主要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