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想過
一杯香醇的咖啡
它經歷過什麼
才能到達你的面前?
在地球的另一端,南美洲很多莊園內的翠綠色山坡上,生長著整齊的咖啡灌木,高度大概在一人半高,這裡就是咖啡孕育生長的農場,每年春天,咖啡樹會開出漂亮的粉紅色花朵,如同櫻花一樣美。
在花瓣掉落後,一顆小小的咖啡果就在花果掉落的地方開始孕育了~ 經過半年左右的時間,咖啡果從小小的青綠色,長成誘人的紅色小果子,由農場的農民一顆顆的手工採摘下來。
由於咖啡的花期很長,所以同一顆樹枝上所結的咖啡果,會同時有青綠色、青黃色、粉紅色、深紅色等不同的成熟狀態,所以只能靠人工挑選採摘,以便確保每一顆咖啡豆都擁有一致的成熟度,而這一點對後續咖啡的味道以及品質影響很大。
顏色鮮紅誘人的咖啡果薄薄的表皮下包著的,就是青綠色的咖啡豆了,農場通常會通過日曬或者水洗的方法,將咖啡果清洗、分揀、脫皮,最終得到包裹著果膠的咖啡豆。
採用水洗脫皮處理的咖啡豆,味道更清爽,品質也更穩定,保留了其中的植物香氣,弊端是缺少了果皮發酵過程中帶來的豐富味道。
而採用日曬脫皮處理的咖啡豆,味道更豐富,擁有日曬過程中果皮發酵所帶來的豐富果香,有時候萃取出來的咖啡甚至擁有紅酒一樣的氣味。但弊端也很明顯,在日曬過程中由於上下不同咖啡果所接受的陽光照射程度不同,發酵、脫水程度也不同,導致咖啡的口味不穩定,有時甚至會有讓人皺眉的黴味。好在通過及時的耙翻,可以有效避免這些問題。
脫去果皮後的咖啡豆呈青綠色,表面粘有黏稠的果膠,需要用大量的清水進行清洗,很多時候機洗的咖啡豆並不能完全去除果膠,而殘留的果膠會導致咖啡豆的腐爛,所以在這一環節,依然需要大量的人工進行清洗。
清洗後的咖啡豆進行平鋪晾曬乾燥,將含水量脫至約10%左右時,就是合格的「生豆」啦~ 農場主會很自豪的把它們分裝好,貼上自己農場的標籤,送往世界各地。
咖啡館或者咖啡烘焙工廠,在拿到第一批咖啡生豆時,會對生豆進行小批量實驗性烘焙,從輕度烘焙到中度、重度烘焙,嘗試不同烘焙程度對咖啡風味表達的影響,找到最適宜這款咖啡豆的烘焙程度,再進行大批量生產。
在這裡烘焙好的咖啡豆,才是我們常規概念裡所指的「咖啡豆」,根據烘焙的程度不同,顏色也會產生從淺棕到黑棕色的變化。
隨著咖啡爐打開的一瞬間,誘人的咖啡香氣從爐內噴湧而出,整個房間裡都瀰漫著燒烤堅果的味道和咖啡的香氣,讓人心情極其愉悅。
剛剛出爐的咖啡豆溫度非常高,為了保證不會再因為過熱而導致咖啡豆的過度烘焙,所以出爐後需要快速翻攪,使灼熱的咖啡豆迅速降溫。
而經歷過這些步驟後,一袋消費者可以使用的「咖啡豆」,就製作好啦~
下一次和大家講一下幾種對咖啡豆的常見萃取方法。
投稿及商務合作
heishuigongyua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