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單身,不意味著我是被剩下

2021-02-08 社會學了沒



猝不及防的2020即將過去。這一年,全世界都為疫情停住腳步,這一年,每個人都為生活奮力前行。


2020,是女性「發聲」最多的一年。在「浪姐」的引領下,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認清自己,拼事業、享受生活,不再為年齡焦慮。


這一年,性別天平的另一端,男人們正在失去屬於他們的「保護色」。


本月初,《追光吧哥哥》開播,人未火,「油」上了熱搜。如果說姐姐們是努力撕去自己過去的標籤,那哥哥們就是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躺平。


不光是男明星,所有男人都應該認清:時代變了,不努力,「被逆襲」只是個開始。


——


臨近年底,人口話題頻上熱搜,從#總和生育率破警戒線#,到#00後性別比失衡最突出#,再到#四川是唯一女多男少的地區#,當下中國「男多女少」問題引發全社會關注。



從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9年中國經濟數據來看,2019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140005萬人,男性人口71527萬人,女性人口68478萬人,總人口性別比為104.45,我國男性比女性多3049萬。(這裡是性別比,而非出生性別比)


具體到不同年齡,80後的男女比例是101.69,90後的男女比例是110.63,00後則達到118.75。


圖片來源:微博@21世紀經濟報導


目前,最早一批00後剛滿20歲,正值21-30歲的90後男性是最慌的一批,他們中將有10%的人找不到對象。


「階級碾壓式婚姻」


在我國,一直有「老夫少妻」的傳統,大部分男性尋找配偶的年齡會比自己小几歲,每一代人都向下一代借人,對下個年齡段的男性造成「婚姻擠壓」。


在人口充足的時期,這種做法並不會造成社會問題。


但從90後開始,「向下借人」不行了。


「六普」數據顯示,中國內地80後約2.19億人,90後約1.88億人,00後只有約1.47億人。隨著00後人口急劇減少,90後最先出現「無人可借」的現象,大量適婚單身男性被「剩下」。


誰被剩下?


在我國的婚姻結合中,女性往往喜歡比自己各方面都稍微好一點的男生,這種現象被稱為「上遷婚」。 


如果把男女各分為A、B、C、D四個等級。就有了D女配C男,C女配B男,B女配A男,A女D男被「剩下」的說法。



放在生活中就是學歷、薪資、家境的較量。


月薪5k的打工女怎麼也要找個10k的打工男;外地小白領勉強看得上外地有房男;高學歷外地女配大城市土著男;各方麵條件都優秀的A女和各方麵條件都夠不著的D男則沒有了「上升」和「選擇」的空間。


我們經常聽到「剩女」的話題,卻鮮聞剩男發聲,這只是媒體報導下的倖存者偏差。在種種社會壓力下,真正找不到老婆的男人大多選擇保持沉默。


通常我們認為,D男分布在偏遠不發達地區,「農村光棍兒」居多。然而,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劇,產業分布不平衡,出現了一個新的趨勢——不只農村,各階層的「D男」都可能被「剩下」。


《中國統計年鑑(2020)》31個省份性別比盤點數據顯示,天津、廣東、上海位列性別比前三名。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經濟發達的地區性別比失衡更嚴重?



這就涉及到「流動人口」問題,經濟越發達,人口流動程度越高,單身比例也就越高。


從「六普」數據來看,上海2010年外來人口性別比為118.7,廣東為125,據推測深圳甚至能達到130。


北上廣不相信眼淚,深圳沒有愛情。


一波波年輕人為實現人生理想前赴後繼,卻也必須遭受大城市帶來的「階級碾壓式婚姻」。


90後北漂男張健來自蘇北三線城市,北郵畢業後留在北京已經快八年。張健的前女友劉萌是他的校友兼老鄉。劉萌漂亮、開朗,畢業後進入某網際網路公司市場部。經過五年打拼,兩人終於有了購房資格,卻不料因為「婚房」首付問題,最終鬧掰。


據說劉萌不久前嫁給了一位85後北京土著,而張健依舊過著無房無戶口無編制的「三無生活」。


像張健一樣能在高考的千軍萬馬中脫穎而出,卻在大城市婚戀市場敗下陣來的男生不佔少數。


在北上廣深這樣的大城市,在錢、房、戶口這些赤裸裸的「硬門檻」面前,愛情成了最「虛無縹緲」的東西。


有人問張健「就不能逃離北上廣回老家結婚」嗎?


不能。


一個現實,願意被父母安排回家的人,往往家裡的資源都不錯。而出來打拼的孩子,回家後的環境往往比在大城市更殘酷,沒有人脈,進不了體制,好姑娘早被「預定」了,回去也不知道能幹什麼。


有錢的家庭,教著孩子怎麼繼承已有資源,沒錢的孩子去到機會多的地方從零開始,賺取和創造資源,這是社會的給年輕人上的第一課。


如果說大城市剩女只要想結婚,退一步終究還是有得選的。那「沒錢」、「沒資源」、「沒積累」的大城市D男,在留不下的北上廣和回不去的老家之間,就真的只能被「剩下」



「剩男」只是因為窮嗎?


很多人把男人被「剩下」的原因簡單歸結為「窮」。


但從《90後青年婚戀新常態》調查數據來看,近七成90後認為經濟水平不是唯一重要的擇偶標準,接受租房結婚的90後佔比超半數。


在知乎#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男人不想結婚了?#話題下,有17105個回答,其中點讚最高的是:沒有錢,沒準備好,沒擔當。


凡是錢能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怕就怕「沒準備好」、「沒擔當」這樣的回答,比沒錢更可怕。


美國華盛頓著名生態學家約翰·卡爾霍恩博士(John Calhoun),曾在上世紀70年代進行了一項「老鼠烏託邦實驗」。實驗目的是預測當人口數量達到一個極限時,人類行為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在這個實驗中,有4公4母8隻老鼠,有吃有喝,老鼠們只需在自由的國度裡享受快樂。


然而,經過四個實驗階段,歷時1588天,老鼠們竟然「滅絕」了。現在看來,老鼠經歷的一切與人類社會發展有著驚人的相似。


在第一階段中,老鼠們為爭奪領地大打出手,吸引異性交配繁衍後代,形成了社會地位體系,被稱為「社會奮鬥期」。


第二階段,老鼠每55天就會增加一倍,由於數量增加,老鼠們都生活在資源相對集中的區域,社會地位差距越來越大,佔據主導地位的雄鼠獲得更多的交配權,整個群體充滿活力。


到了第三階段,老鼠的繁衍速度莫名其妙地開始下降,平均每145天數量才能增加一倍。老鼠的行為也開始變得「怪異」。


競爭失敗的雄鼠被迫聚集在場地中央,停止了對於領地與配偶的競爭,被攻擊時也不怎麼反抗,行為消極,沒有社交。


隨著雄鼠社會地位下降,雌鼠生育減少,某些社會行為甚至取代雄鼠;失去了交配欲望的雄鼠每天只有吃飯、睡覺和梳理自己的毛髮。他們看起來精緻健康,卻完全對「性」提不起欲望,戰鬥、捍衛領地的事情與它們無關。



第920天,老鼠最後一次懷孕,第1588天,最後一隻老鼠死掉,實驗結束。


如今的我們,正在經歷老鼠實驗中的第三階段。


城市化進程中,年輕人向資源相對集中的城市遷徙,一、二線城市的擠壓感越來越重,而城市的資源早已掌握在部分人手中。


大城市的年輕人往往是一邊痛恨,一邊堅持著。


有調查顯示,一二線城市超過六成人已保持單身三年以上,超七成人認為單身的主要原因是沒有遇見「合適」的人。


倍速時代,每個人都必須使出200%的力氣去適應生活,不管求學、求職還是遷徙,愛情成了人生賽道上最容易被捨棄的「累贅」


我們身邊越來越多的男孩喜歡單身,問其原因,全都是嫌麻煩、習慣了,或者是無人可戀。


如今的年輕人早已適應了996、007的生活,網速越來越快,時間越來越少。打遊戲、看球賽片刻的快感足以刺激多巴胺的分泌,「追劇鏟屎擼貓擼狗它不香?」,「人生已經如此的艱難,何必再給自己找個祖宗。」



在父母那輩人眼裡,結婚、生娃,水到渠成,完全不理解現在的年輕人為什麼不婚、不生。


而在年輕人看來,結婚生育是天底下最虧的「買賣」。結婚生娃,本來活潑的兩個年輕人一下子變成了老父親老母親,自由的時間全部消失不說,賺的錢不夠貼補家用。


所以,越來越多的人乾脆不買房不結婚不要小孩,愛吃啥吃啥,steam想玩啥就買不看價,過的不知道多快活。



真正「殺死」3049萬剩男的是競爭


跟我國現狀相似的是日本。


1991年經濟泡沫破滅後日本迎來「低欲望社會」,生育率低、人口快速下降、老齡化嚴重。


低欲望社會,催生了「食草男」。他們沒有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寧可待在當前的舒適圈內,也不想承擔更多的責任,擔任更高的職務,以獲得更高的薪水。


據日媒調查,在18-34歲之間的日本未婚男性中,有40%的男性是「食草男」。荷爾蒙分泌旺盛的年紀不怎麼親近異性,也不拘泥於大男子主義,性格溫和,毫無鬥志。


這些男人對自己沒有要求,對理想戀愛對象呢?


日本調查顯示,1992年時,26.7%的男性在意另一半的經濟狀況。到了2015年,這個比例猛增至41.9%。十個日本男人,至少有四個在意結婚對象的經濟力。


圖片來源:日本NHK電視臺「大齡剩男談擇偶條件」


自己掙不到錢,將希望寄托在未來妻子身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一種男女平等。但有能力掙錢的未婚女性,又有誰會找「食草男」結婚呢?


「(山口說)不想特地跟不利於自己的女人交往。」女人吧,也不會特地跟你這種條件不利於自己的男的交往。


如今的中國正在經歷這一狀況。男性不作為,女性就會越來越強大。


所以我們看到校園裡越來越多的女碩士女博士,職場女性佔比不斷提升,生活中越來越多的焦慮媽媽……


有人說這屆男人「慫」。


其實,無論日本還是中國,「剩男」「剩女」都是時代的犧牲品。城市化遷徙、階層固化、貧富差距擴大,勢必帶來無窮盡的社會競爭。


「剩男的產生」、「結婚生育斷崖式下跌」的直接原因是房價,是物價,是996,是內卷


當幼鼠到了可以繁殖的年齡,已經沒有繁殖的想法。那麼提前法定婚齡、放開生育政策、設置離婚冷靜期,還有什麼用呢?


倒不如提醒自己加把勁,只要你足夠努力,佔據的階層位置越好,就越不會被「剩下」。



《「老鼠烏託邦」——驚人的實驗,令人沉默的沉思》 | 京城催眠師


作者:賈詩卉

來源:有意思報告(ID:youyisi_cn)

編輯:QJ


你可能還喜歡:

加把勁,點個在看 

相關焦點

  • 我單身,我快樂!單身不為人知的好處
    單身的自我解嘲單身狗,已婚的常常哀嘆沒自由。婚姻,我們已說的太多,今天不妨來討論一下單身的好處。以下是一個單身朋友的自述作為一個資深大齡單身青年,最是能體會箇中滋味。每每和朋友家人談及婚姻,作為孩子媽的她們,對著仍然單身的我,都必會感嘆一句:單身真好!其實,三十歲前和三十歲後的單身是不一樣的狀態。三十歲之前,是一個不斷尋找及焦慮的狀態。
  • 單身有什麼不好,單身使我快樂!
    可是單身的人還是不少。是什麼原因導致那些單身的人一邊喊著情侶虐狗,一邊又繼續選擇單身呢?其實你以為單身的人真的被情侶虐了嗎,他們只是嘴上說說罷了,單身的生活多好呀,他們享受單身的生活。不會有人管著你,不用膩歪的每天說著早上好,中午好,晚安。但是並沒有什麼意義。不會因為開視頻聊著聊著就沒話說了,然後就彼此幹看著對方,不要以為就算是沉默也是甜蜜的。
  • 剩下3000萬,「大齡剩男」單身原因解析,每一條都刺痛剩男的心
    這也意味著,在社會上,有近三千多萬的男人,是有可能娶不到老婆的。因此,分析「大齡剩男」單身的根本原因,就顯得比較重要了。思想古板在和單身女性甚至一些已婚女性談及該問題時,她們指出,大齡剩男存在的另一個嚴重問題,就是思想古板。曾經訪談過一個叫楊小娟(化名)的單身女性,35歲,她就直言不諱告訴我,千萬別碰大齡剩男。我問她為什麼?
  • 當代年輕人婚戀現狀:我是怎麼被剩下的?
    X小姐在上海讀書期間,同宿舍一共六個姑娘,現在除了兩個結婚,其餘四人都是單身狀態。聯想到身邊的情況,X對這個結論深信不疑。我是怎麼被」剩下「的?教育程度提高當之無愧放在第一位,由此帶來的結果是大齡畢業生。
  • 結婚不等於幸福,單身也不意味著不幸,只要心態好……
    以前覺得結婚以後什麼都要,現在知道了結婚不等於幸福,單身也不意味著不幸,因為我們出生時就一個人,最終也不可能同時離去,一個人過 ,只要心態好那就是一種幸福 ,就這麼簡單 ,為自己而活。不知不覺我人自己忙起來了,知道了錢的重要,知道了有些事有些人不在強求了,知道了什麼都只有自己,知道了我要變得強大起來才有說話權利,才沒有人左右我的事。你一直以為我是卑微的,是呀!在你面前我真的很卑微,把自己弄的一文不值,總是想著只要對你們真誠,對你們真心,我就可以幸福,當被傷害才知道原來這不是幸福。
  • 我是「剩女」?不,是你念錯了順序,我是「女生」,恰好單身而已
    圖片來自《冰雪奇緣》雖然以「王子+公主」模式著稱的迪士尼動畫片近年來都開始出現不需要王子的公主,比如艾莎,甚至在歷史上,伊莉莎白女王曾經對一名外國密使說:倘若可以遵照我自己的意願,我寧為單身的乞丐,也不做已婚的女王。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普普通通的女性保持單身要比伊莉莎白選擇不婚困難得多,因為焦慮、無望和傷害,這條路勢必不容易。2.我的妥協成全了誰?
  • 別人的單身 VS 我的單身~|每日搞笑段子
    via:傲嬌酋長4目前生活中百分之90%的煩惱都是上學帶來的,剩下10%來自於自己沒有那個不上學的本事 ~via:妙脆企鵝5>別人的單身是:雖然沒有正牌對象但明裡暗裡都有些曖昧的小情況偶爾和異性出去約會期待著戀愛的同時一面享受自由的單身時光~我的單身是:和異性接觸機會為0社交軟體仿佛斷網了一樣放上一天也不會響一下上一次談情說愛仿佛是遠古世紀一面羨慕著好甜的小情侶一面抱著手機發黴宅死在家裡~via:超憂鬱
  • 姑娘我是貴為單身,不是淪為單身!
    微信號:yuleyidian新京報文娛採編團隊炮製本號內容均屬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相信大家跟我一樣,身邊單身的人很多,且很優秀,他們把生活過得從容且五光十色,於是在我的概念裡,單身從來不能跟「剩下」劃等號,因為這跟做一個什麼樣的工作一樣
  • 我單身,我快樂!男人單身的好處你想不到
    我是男人,我單身,我自由,我很快樂!一個人的世界或許很孤單,但是卻可以不用受傷害 。一個人的世界,一個人聽歌,一個人走路,一個人喝茶,一個人難過,一個人開心,一個人走過風風雨雨,一個人生活,或許很寂寞,很孤單。 但其實,一個人也很自在,很快樂。
  • 《誰說我結不了婚》:婚戀觀不成熟才是3位女主被剩下的原因
    近期熱播的《誰說我結不了婚》卻跳出了這個圈子,劇中父母不催婚、女主不恨嫁,只是從三位女主角的角度,平心氣和去探討婚戀的意義。然而,通過劇中人物的情感故事走向,卻能帶給未婚女性更多關於情感和婚姻的思考。三位相貌出眾、事業小有成就的女性,為何紛紛「剩」了下來?事實上,三位女主的婚戀觀已經決定了她們很難順利走入婚姻殿堂。
  • 我想結婚,但不怕單身
    布朗(Paige Benton Brown)在其論單身生活文章的最後一節,讓我們看到什麼是基督徒生活的獨特平衡:面對現實吧,單身不比結婚差,單身不是固有的次等狀態……但我想結婚。我每天為此祈禱。或許我在幾年內會遇到某個人,和他一起走上紅地毯,因為神如此恩待我。或許我再也不會約會,也是因為神如此恩待我。
  • 是什麼讓你一直單身?不是單身選擇了我,而是我,選擇了單身
    熱搜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一次「是什麼讓你選擇寧願單身也不戀愛」的討論,有意思的是大家的回答雖然五花八門,但是最多的回答大抵是這樣的,選擇單身並不是對愛喪失信心,大家仍舊相信愛情,也嚮往愛情。因為從本質上來說,人生而孤獨,每個人都渴望有人與自己相伴終老,無一例外。
  • 單身女孩:我還是好好學習吧,戀愛不適合我
    單身女孩:我想要甜甜的戀愛。閨蜜:我這裡有枚帥鍋,把他微信發給你吧!單身女孩:還是算了吧,好好學習。追求者:我喜歡你好久了,做我女朋友吧。單身女孩:我要好好學習,戀愛這個我最近不想談。過幾天,啊啊啊,我想要甜甜的戀愛,嗚嗚嗚……這個女孩像不像單身中的你,或者你的閨蜜,你所追求的女孩,總有大大小小的理由去說服自己不去談戀愛。
  • 說我單身狗?你怕是不知道單身的好處!
    單身的好處有很多,煩惱卻只有1個;但脫離單身的好處沒增加多少,但煩惱卻增加了很多。若問我單身最大的好處是什麼,我會回答有大把大把的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而有了戀愛對象時最大的煩惱就是沒有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不僅如此,他過度的愛和關心也很有可能束縛你的進步和成長。
  • 我上交友APP,就意味著我可以被「上」嗎?
    然而APP存在一個問題:(大多數的)男女之間的性需求不一樣。使用它的很多男性,更多地指望著它解決自己的性需求,使用它的很多女性,卻常常翹盼著一次羅曼蒂克的約會。《38歲離婚單身女嘗試相親app的成果日記》裡也有提到這一點在最新的深夜檔日劇《38歲離婚單身女嘗試相親app的成果日記》裡,女主角是一位離異女性,因為孤獨寂寞,開啟了用社交APP來認識男性的的新世界大門。
  • 人家熬夜談戀愛,我一個單身熬的什麼夜?
    不熬夜,成了這個時代最難的自律。前幾天,朋友和我說了一段很有意思的話:我覺得「晚安」這個詞不意味著一天的結束,而是一個衝鋒的信號,它代表著,真正屬於我個人的深夜時光終於要來了。仔細想想,這還真是不少現代人的真實寫照。
  • 單身並不意味著你不懂愛情. ​​​​
    單身並不意味著你不懂愛情
  • 31歲大齡剩女的哭訴:長得漂亮才是我「剩下」的原因,不怪別人
    31歲大齡剩女侯女士的哭訴:長得漂亮才是我「剩下」的原因,不怪別人 因為我也知道自己的外在條件還是很好的,所以在後來也經常受到別人的追求,對我也很好,可是最後都沒能夠走到最後,有我的原因,也有對方的原因,有的是因為喜歡我的樣貌,得到之後就不再珍惜了,而我也變得越來越虛榮,總是想靠著自己的顏值去得到一個愛自己的,而且在物質條件方面也很優秀的人。
  • 單身,我沒在怕的
    我反而恐懼談戀愛也心疼自己的腰包。明明自己可以有更好的生活為什麼讓另一個人來影響我的生活。這其實是很多人的心聲,我看著身邊的朋友哄著自己的對象,有人問過我羨慕嗎?我當時非常剛硬的回應他,我為啥要羨慕你呀,每個月我有花不完的錢,我有自己的時間,周末我想睡到幾點就是幾點,逛街不提包,想吃啥就吃啥不用在乎別人的想法......
  • 酸酸甜甜就是我,單身檸檬青年的自我修養
    七夕這類節日,對於單身青年來說就是一輪「血洗」,平日裡沒少吃狗糧,但凡到了節日,全都化身為「檸檬樹下你和我」。然而現在的檸檬青年有了更新的面貌:他們酸,但不澀,甚至通過一些搭配會有豐富口感的酸甜好味。這群檸檬青年敢為別人的愛情表態,也欣然享受自己的單身狀態,這才是他們「邊酸邊享受」的精彩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