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學者憂:島內明年觀光旅客恐只剩230萬人次
[新聞頁-臺海網]臺學者憂,島內明年觀光旅客恐只剩230萬人次。(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中國臺灣網12月14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觀光部門預估明年觀光入境人數為800萬人次,被臺立法機構預算中心評論「太過樂觀」。
-
臺灣學者憂:島內明年觀光旅客恐只剩230萬人次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觀光部門預估明年觀光入境人數為800萬人次,被臺立法機構預算中心評論「太過樂觀」。臺觀光學者認為,明年入境市場恐怕只剩下去年「正常觀光年」1186萬人次的2成,也就是僅約230萬人次。旅行業者則坦言,對明年市場不樂觀。
-
臺灣學者:疫情結束後兩岸觀光也不會活絡,可能只剩商務行
針對後疫情時代兩岸觀光走向,臺灣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副教授黃正聰表示,2019年兩岸互動冰冷,大陸祭出陸客自由行禁令,讓來臺陸客銳減,而臺灣赴陸觀光旅遊情況依舊,但疫情爆發後,兩岸觀光完全停擺。他預估,疫後臺灣赴陸港澳地區觀光人次將大幅銳減,兩岸觀光將更冰封。
-
疫情令臺灣經濟雪上加霜 觀光業恐現倒閉潮
新冠肺炎疫情讓臺灣觀光產業深陷寒冬,尤其日月潭、阿里山、墾丁等景點,自2016年陸客團減少、去年陸方限縮自由行旅客後,業者已經苦撐不住,如今又有新冠肺炎疫情雪上加霜,讓觀光產業變「慘業」。
-
今年赴臺旅客恐較去年減少千萬人次 觀光產值蒸發3700億
今年赴臺旅客恐較去年減少千萬人次 觀光產值蒸發3700億 2020年12月21日 13:19: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 中國臺灣網12月21日訊 綜合臺灣《中國時報》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延燒,旅遊業與航空業首當其衝。臺灣交通事務主管部門官員推算,今年赴臺旅客量約落在137萬人次,較去年大減約1050萬人次,流失超過88%的旅客,觀光產值衰退超過3700億元新臺幣。
-
黑心油重創烘焙業 臺灣麵包、糕餅店恐現倒閉潮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華夏經緯網11月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黑心油風暴重創烘焙業,臺灣業者指出,10月業績較去年同期大跌3成以上。日前中鏢的李鵠與犁記更慘賠千萬元(新臺幣,下同),糕餅業者擔憂若再不見消費人潮,恐現小型麵包店倒閉潮。據報導,從9月到農曆年期間,是中秋節送禮與結婚的旺季,本該是烘焙業全年營收重點,但今年先是強冠餿水油,後受頂新集團劣油夾擊,日前中鏢的李鵠與犁記慘賠千萬元,叫苦不迭。
-
臺灣誠品創始店2020年熄燈 市場擔憂24小時書店恐劃下句點
臺灣敦南誠品(圖片來源:「中央社」)【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東森新聞雲」5月29日報導,24小時不打烊的臺北敦南誠品因租約到期,將於2020年吹熄燈號。誠品董事長吳旻潔今日(29日)證實此事,敦南誠品的24小時書店也將消失。
-
觀光客在臺灣最愛買什麼「臺貨」? 業者這麼說
觀光客在臺灣最愛買什麼「臺貨」?,臺灣的好,外地觀光客也知道!旅客最愛採買臺灣本地商品,量販、超商、藥妝,也會列出觀光客最愛「臺貨」前幾名,讓民眾可以一窺觀光客如何看臺灣味商品。 臺灣的美不僅有美麗風景,濃厚的人情味、美味的特色糕點小吃、精緻的手工藝,都讓遊客叫好,但你知道什麼是外來遊客眼中最愛的「臺貨」。
-
臺北故宮南院恐「人財兩空」(看臺灣)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北故宮南院今年上半年參觀人數較去年減少30%,觀光人潮不如預期,衝擊飯店、零售等周邊產業發展。「觀光火車頭」拉不動了民進黨當局對臺北故宮南院的開業抱很大期望,將它視為臺灣西南沿海地區雲林縣、嘉義縣、臺南市、嘉義市的「觀光火車頭」。嘉義縣政府兩年前曾說,臺北故宮南院開館後將與阿里山連成黃金旅遊路線,遊客在當地住宿可為地方帶來觀光財。
-
臺灣觀光部門:預計今年來臺觀光人次為近20年新低
原標題:臺灣觀光部門:預計今年來臺觀光人次為近20年新低 新華社臺北10月12日電(記者吳濟海、傅雙琪)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境外來臺旅客大減,臺當局觀光部門預估今年來臺旅客人次僅約135萬人次,是近20年來最差紀錄。
-
媒體:臺灣觀光 「產業」因何變「慘業」?
在遊行的背後,其實用數據去解讀會更加明確,數字的背後是一個又一個臺灣旅遊觀光業,他的生活和生意受到影響的狀況。 我們來看,從2010年一直到2016年,大陸地區旅客來臺的人次,從163萬,然後到258萬,這是2012年了。到2013年287萬。等到2014年的時候是398萬。到了2015年的時候是418萬。
-
島內學者:大陸遊客退潮 臺灣中南部觀光業者難撐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臺灣觀光產業,也顯示出旅宿業供過於求的問題。臺灣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副教授黃正聰表示,陸客來臺鼎盛時期,臺灣旅宿業大幅成長,陸客退潮後,增幅雖然趨緩,但因為其他境外旅客成長緩慢,旅宿業瞬間供過於求,中南部尤其嚴重,未來要設法將其他境外旅客導入中南部觀光,也要思考總量管制,否則疫情過後,供過於求的狀況持續,加上陸客不來,業者難撐。
-
明春將試驗小規模分散型訪日觀光 暫定先從中國及中國臺灣等開始
為恢復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擴大而銳減的訪日外國人觀光客,日本政府已開始討論,最早將於明年春季接受來自海外的小規模分散型旅行團。此類旅行團將作為禁止入境措施的例外被批准,而一般觀光客的入境放寬則被定於以明年夏季為目標的東京奧運會及帕運會之後。該旅行將被定位為東京奧運及其後態勢的「實證試驗」。旅行中,將要求各旅行團分散開來勿集中1處,並要求觀光客通過包租巴士移動等,來貫徹預防感染對策。
-
臺灣著名逢甲商圈觀光人數再下滑 創11年最低
臺灣著名逢甲商圈觀光人數再下滑 創11年最低 2019年03月13日 14:13:00來源:中國臺灣網 逢甲大學團隊針對逢甲商圈觀光客人次與消費力進行調查,發現去年逢甲商圈觀光人數再度下滑,創11年最低。
-
臺灣旅遊業者林志穎:恢復觀光交流不能排除大陸遊客
針對後疫情時代臺灣的觀光業發展,南投縣旅館同業公會理事長林志穎接受中評社採訪時表示,仍要設法恢復境外觀光,臺灣旅宿業目前受惠於境內旅遊熱絡,景氣回升,預期這波熱度至少可維持到明年上半年,要能延續,除了取決於臺當局的補助措施長度,業者的努力也很重要,但境內觀光易有疲弱循環,沒有境外觀光挹注
-
陸客不到臺灣高雄飯店又倒1家 恐再現一波倒閉潮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暑假一向是旅宿業旺季,不過兩岸關係急凍,受陸客限縮衝擊,高雄又傳兩家專接陸客團的飯店倒閉止血。 陸客不來高雄飯店又倒1家,恐再現一波倒閉潮。(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蒂亞飯店航空館不堪嚴重虧損,本月初黯然熄燈;另家老字號金園大飯店,醞釀轉租做養護之家;業界憂心成骨牌效應,恐再現一波倒閉潮。 高雄市觀光旅館有12家、4049間房,一般旅館384家、1萬9707間房,還有多家大型酒店將開幕,長久以來房間供過於求;尤其陸客限縮後,各家業者嘗到苦頭。
-
兩岸關係冰凍 臺灣觀光收入年減300億新臺幣
中國臺灣網5月16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上任後,兩岸關係急速墜崖,影響到陸客赴臺,臺灣觀光產值也跟著往下掉。臺「交通部觀光局」赴臺旅客調查數據顯示,2017年赴臺旅客平均每人消費1147美元,較2016年的1251美元減少8.31%,等於每名旅客少花新臺幣3065元,以一年1000萬旅客估算,觀光收入因此減少新臺幣306.5億元。
-
赴臺旅客破千萬 觀光客最常去的不是臺北101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12月1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赴臺觀光旅客提前突破1,000萬名,客源結構及旅遊型態也出現變化,「去臺北101的人變少了,去九份的變多了。」 據報導,臺「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表示,昨天赴臺旅客提前突破1,000萬名,提前九天達標,此現象具有兩大重要意義。
-
民進黨當局要求「淘寶臺灣」限期撤資,島內網友擔憂:恐又有一波倒...
當局給出三個理由:一是英商克雷達有3名股東,分為A股及B股兩類,阿里巴巴集團為B股唯一股東,根據其規定,如果阿里巴巴集團不出席會議,股東會、董事會將無法召開;二是阿里巴巴集團把「淘寶」商標、域名及平臺IT系統維護等授權給英商克雷達在臺分公司,以供其經營「淘寶臺灣」電商平臺,顯見其營運高度仰賴阿里巴巴集團;三是「淘寶臺灣」登入頁面顯示,會員註冊須同意「淘寶臺灣用戶服務協議及隱私政策」,而它是連結到阿里巴巴集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