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太醫經常出入宮廷,為何不用像太監一樣被淨身?

2020-12-23 奧古說歷史

我們要知道,歷代皇帝之所以要在後宮中置身有殘缺的太監,其根本原因就是害怕身體無缺的男子入後宮服侍,會給自己戴綠帽子。畢竟後宮佳麗三千,皇帝卻只有一人,即使365天都寵幸不同的女子,還是有諸多的妃嬪、宮女要獨守空閨。因此如若讓正常的男子入宮,難免不會發生一些事情,所以這才有了太監這一職業的出現。

那為何也是服務於後宮妃嬪的太醫,卻不是太監呢?

當然,中國二千餘年的封建史,99.99%的朝代是不會讓太醫做太監的,但是卻有一個朝代例外,那就是五代十國的南漢。南漢時期,因南漢開國君主劉巖認為若想讓群臣全心全意地為自己服務,就要讓他們做太監,因為太監沒有「家室之累」,不需要分心去照顧妻子兒女,因此必然會全力效忠自己,所以南漢朝廷開始大量用太監為官。到了劉鋹時期,據《十國春秋》所載:「後主信任宦者,凡群臣有才能及進士狀頭,或僧道可與談者,皆先下蠶室,然後得進。亦有自宮以求用者。亦有免死宮者。由是閹人十倍於乾和時」,此時凡是朝廷任用之人,不管是進士還是狀元出身,一律都要先閹割,方能為官。因此,在南漢時期,太醫卻有太監。

不過,南漢只是個例,其餘朝代還是不會讓太醫做太監的。那為何同樣是服務於後宮的太醫,他就不需要做太監呢?

以明代為例

其一、身份不同。太醫、太監雖僅有一字之差,但其身份卻是天壤之別,太監是皇族的家奴,而太醫卻是朝廷的臣子,家奴可以羞辱,但臣子卻不行。太醫雖也要為後宮妃嬪服務,但卻與專為後宮妃嬪服務的太監不一樣,他們不是家奴,而是有品級的官員,是朝廷的臣子,是官僚階級,是有身份和地位的,試問除了五代十國南漢那幾個白痴皇帝,有哪位皇帝會讓自己的臣子做太監呢?若做了,這不是讓國家威嚴掃地嗎?

想想看,若滿朝都是一群「望之不似人身,相之不似人面,聽之不似人聲,察之不近人情」的太監,這個國家還有何臉面可言,豈不是要在史書中被後人所不齒嗎?因此,只要這個王朝的皇帝稍有腦子,他就不會讓身為臣子的太醫去做太監。

其二、所從事的行業不同。太監,說白了就是端茶送水的奴才,他們的位置隨時都可以找人取代,只要皇帝想,有一大把活不的窮人入宮做太監。而太醫卻不一樣,他是救死扶傷的醫生,作為皇家的御用醫生,他的藝術必須要高超,皇族生病後是生是死,多數得靠太醫的醫術,因此太醫可不是尋常人隨便就能充當的。

而在封建社會,真正擁有高超醫術的醫生,他們多是出自於醫生世家,如李時珍,他的父親李言聞就是當世名醫,曾任太醫院例目;萬密齋,他的祖父蘭窗公,以幼科聞名鄉裡。那為什麼醫術高超的醫生多數都出自於醫生世家呢?那是因為中國古代的醫生很在乎傳承,為了讓自己的家族能夠世代的傳承下去,一些醫藥秘方,他們都是不傳外人,只傳子嗣的

試問,如若要做太醫,就得先做太監,那那些身懷高超醫術的醫家傳人,他們還會去做太醫嗎?當然不會,誰都知道,做了太監就不能生兒育女,而對於醫生來說,如若沒有子嗣,那也就意味著他家族的醫術將消失在人世。同時,一般能被皇帝徵召做太醫的,他的醫術在當地肯定是小有名氣的,其身份和地位定然是不低的,畢竟當時的人們要想長命百歲,他就只能靠醫生,因此為了活下去,他們自然就得討好醫生。

因此,醫生完全沒必要,也不可能去為了當一個太醫,就去讓自己變成太監。如若皇帝一定要硬逼太醫為太監,那造成的結果只會是一個,那就是這位太醫不會為皇帝真心實意的治病,甚至會動手加害,讓皇帝死於非命。總得說,皇帝若想要讓太醫真心實意地為自己治病,而不敷衍了事,他就不能讓太醫做太監。

其三、所待的地方不同。太醫身為御用醫生,他雖也需經常出入後宮,替皇帝妃嬪診病,但是在看病的過程中,太醫身邊都會有宮女、太監在旁協助,因此即使太醫想幹嘛,他也不敢幹嘛。同時,太醫並不是一直呆在後宮中的,其所在的官衙太醫院位於今東交民巷西口路北附近,而非紫禁城中,因此不在後宮中的他們,皇帝並不需要像對待太監那般提防,更無需讓他做太監。

其四、服務的時間不同。俗話說得好「一入宮門深似海」,太監之所以要入宮做太監,多數是因為活不下去了,為了生存,他只能是進宮,雖說他知道從入宮開始,他這個人就不再屬於自己,而是屬於皇帝和妃嬪,是生死死,全由他們做主,但至少他們能活著。而一旦入宮做了太監,如若沒有皇后、皇帝的允諾,那他是一輩子都出不了皇宮的,只能是做奴才做到死。

而太醫卻不是,他並不是一個「鐵飯碗」,若不想幹,他可以自己辭官,比如李時珍,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李時珍前往上京任太醫院判,任職一年,便辭職回鄉。而如若醫術退步,或者說被皇帝嫌棄,他也有可能被罷官免職。同時,如若醫治皇族有功,他還有可能升官,前往其他衙門擔任官職,如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五月「辛酉,太監覃昌傳奉聖旨……太醫院使任義、胡廷寅、張倫,俱通政司右通政」。

因此,試想一個並不是鐵飯碗,且隨時有可能離開服務於後宮崗位的太醫,有必要讓他做太監嗎?

總的說,除南漢外,太醫絕對不可能是太監的。只要皇族中人想要長命百歲,想要在得病後能得到有效的治療,他就不能讓太醫為太監,若是想讓太醫為太監,那恐怕他們就再也找不到醫術高超的醫生了,那些醫生絕對會遠走他鄉,隱世不出

相關焦點

  • 太醫可以隨意出入後宮,為什麼皇帝從來不擔心呢?
    誰告訴過你太醫可以隨意出入後宮的?除了皇帝,即便是宗室諸王與已經淨身的內侍,也不能隨便進出女眷居住的後宮範圍。而明朝時期,雖然內廷也有司藥的女官,但已名存實亡,明朝宮廷規制,嬪以下的宮人與低階的姬妾,是沒有資格請太醫看病的,如果生病,只能自己看症狀胡亂抓藥診治。在古代很長時間之內,太醫是根本接觸不到后妃的,她們都有專門的女醫來診療,用不著太醫。其次,太醫根本沒機會與後宮女眷單獨相處。
  • 揭秘古代太監淨身過程,太震驚
    ,他們本是男兒身,但因為工作需要必須閹割生殖器,成為「閹人」太監為何要淨身太監最初叫"宦官"。"宦"字的本意是"官吏"或者"做官",所以"宦"字經常和"官"字連在一起,叫做宦官,所以有"宦海沉浮"一說。
  • 手段絲毫不亞於太監,古代宮女究竟是如何被淨身的?
    太監和宮女在古代都是皇宮中不可缺少的服侍主子的人。可是每日和全國最尊貴的人在一起,難免會引起雙方的猜忌。所以,無論是太監或是宮女,在古代那個男女有別不可互相接觸的年代,在進宮之前都需要淨身。一方面是為了遵循當時的嚴苛的社會輿論,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保障子嗣的純淨與高貴。
  • 太監居然有妻子?對象還是宮女?解讀中國古代宮廷「對食」史
    這幾年熱播的《甄嬛傳》、《如懿傳》等影視劇中,經常會出現宮女和太監結成對食,搭夥做夫妻這種故事情節,由此推動電視劇情節的發展。但是眾所周知,古代皇宮裡的宮女、太監都是沒有自由之身的奴隸,再加上太監又是有生理缺陷之人,這就不禁讓人感到好奇,宮女和太監到底是如何做夫妻的?
  • 古代的太監是如何伺候嬪妃?
    寺尾善雄在他研究太監的力作《宦官物語》一書中寫道:「太監與女性組成家庭主要是擺脫孤獨的心理,他們在世間受白眼,遭人蔑視,所以要求得到妻子的溫暖,這倒也是不難理解的。」太監的妻子大多為宮中女官。因為宮廷生活與世隔絕,只有宮內女官才能與太監成雙作對,這樣就可以相互依靠?
  • 古代太監如何在後宮鬼混
    寺尾善雄在他研究太監的力作《宦官物語》一書中寫道:「太監與女性組成家庭主要是擺脫孤獨的心理,他們在世間受白眼,遭人蔑視,所以要求得到妻子的溫暖,這倒也是不難理解的。」太監的妻子大多為宮中女官。因為宮廷生活與世隔絕,只有宮內女官才能與太監成雙作對,這樣就可以相互依靠?
  • 皇帝為何用太監伺候,而不用美貌的宮女?是有什麼難言之隱?
    古人有云「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縱然人人都喜歡美美的事物,縱觀封建社會2000餘年,朝代轉換更替出過帝王400餘位,裡面也有不少「貪戀美色」的皇帝,但是我們發現一個現象,無論再好色,再沉迷於美色的皇帝,其貼身伺候的人大多都是太監,那麼皇帝為何不用貌美的宮女呢?
  • 古代嬪妃被打入冷宮,為何太監們搶著去伺候?原因揭露人心的醜惡
    古代嬪妃被打入冷宮,為何太監們搶著去伺候?原因揭露人心的醜惡在古代,嬪妃最害怕的一件事情,就是被打入冷宮。
  • 古代太監除了伺候主子,還有一奇葩職責,現代人直呼太噁心
    在說起太監這個特殊群體的時候,相信大多數人也是有著一些了解的,尤其是在一些古代影視劇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太監這個形象的出現,歷史上比較出名的太監也有許多,其中最有名的有趙高、魏忠賢等等,雖然只是太監,但是在當時也是位高權重,這些太監在當時也是風光無限,就算是朝廷裡的大臣,再見到這些太監的時候,也得客客氣氣的,比如說魏忠賢,在當時的權勢就非常的大,朝廷裡的大臣都比較的害怕他。
  • 太醫經常近距離接觸妃子,為什麼不用閹割?原因讓人聽了想笑
    眾所周知,中醫學是一門歷經千年的文化,從古代傳說神農嘗百草到現在,與中醫學有關的神話故事層出不窮。從大家熟悉的故宮可以看出,中國講究中庸之道,建築之類的講究對稱。而且中醫學講究整體的概念,都說牽一動全身,中醫學也有這方面的體現。像一個小小的問題一樣,日積月累也會變成一個大問題。
  • 太醫——中國古代高風險低待遇的宮廷醫者
    太醫——中國古代高風險低待遇的宮廷醫者時間:2016-09-09 11:55:33來源:新陝網作者:編輯:趙鵬     太醫究竟是怎樣的一個職業?「度娘」是這樣解釋的:太醫:古代時於宮中替皇帝及身份尊貴的妃子及皇族人醫治的人。就其職業性而言,這個解釋還算比較準確,但不完整。
  • 古代太監是如何過床上生活的
    來源:網絡太監,通常是指中國古代被閹割後失去性能力的男性,他們是專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員。
  • 古代的女太監是怎麼回事,要淨身嗎,原來真實情況是這樣!
    古代皇帝為了後宮的管理,後宮的男性都要經過淨身,成為宦官,才可入後宮扶持嬪妃,這種制度一直延續了幾千年的歷史,但是古代很多家庭如果生活不是逼不得已,是不會把自己家孩子送進宮立當太監。但大部分都是男性為主,其實歷史上是有女太監的,但是這種女太監被稱為「女官」!
  • 古代人去皇宮工作,不僅太監要淨身,宮女也要,手段還很殘忍
    古代女子的思想又比較的傳統,他們最主要的職責就是相夫教子,不像現在女子這樣可以擁有自己的事業,古代女子覺得如果想要有最好的人生,最好的方法就是嫁給一個地位比較高的人,而在當時地位最高的人莫過於皇帝,所以全天下大多數女子都是想要進入皇宮當妃子的,就算是沒有資格當妃子的平民女子,也想要進入皇宮這個奢華的地方,離皇帝近一些,可以有麻雀飛上枝頭變鳳凰的機會。
  • 這是太監的淨身過程,沒你想像的那麼簡單,過程看著都疼
    原標題:這是太監的淨身過程,沒你想像的那麼簡單,過程看著都疼在古代想當太監是需要極大勇氣和膽量的,因為淨身的整個過程非常疼
  • 古代皇宮中太監入宮被閹,同樣宮女入宮也需要淨身,過程十分痛苦
    古代的閹割方法有「絕對的氣勢」。即用金屬芒刃之類的用具將男性生殖器徹底割除了淨身需要選好季節,最好在春末夏初,氣溫不高不低,沒有蒼蠅蚊子,因為手術後約一個月下身不能穿衣服。淨身者在手術前都需履行必要的手續,其中關鍵是訂立生死文書,並需請上三老四少作為證明人,寫明系自願淨身,生死不論,免得將來出麻煩吃官司。
  • 一名太監自述淨身經歷,過程不是一般痛苦!
    記得淨身那天,外面有些陰暗,像極了我當時的心情,雖然什麼東西都不允許吃,但也抑制不住興奮。先前,我沒有五、六兩銀子的孝敬,只能準備一顆豬頭、一隻雞、一罐白酒,拜了淨身師,父母和他籤定了文書,約定閹死不賠,並加入將來有出息回報師傅的條款。當時,這個營生,北京城已經被兩家壟斷了,一個是南長街會計司胡同的「畢五」,一個是地安門內胡同的「小刀劉」。
  • 為什麼古代宮女也要做淨身?原因難以啟齒,一切都是為了方便皇帝
    大多數都是出生於那種貧苦人家的孩子,為了能讓家裡吃上飯,所以也選擇來到皇宮中做事,他們真的很讓人心疼,甚至當時在中國歷史上還出現了最後一個太監,我們都知道太監是需要做淨身的,不過宮女做淨身你們都有聽過嗎?不過並不是每一個朝代都有的,做完淨身她們就不能跟正常人一樣了,少了一些部位,讓他們身體變得缺陷,也會被他人嘲笑,那麼你們都知道在古代宮女為什麼要做淨身嗎?
  • 晚清最後一位太監辛酸自述:「晚上伺候婉容時,鞋底必須藏蒼耳」
    在古代有一種吃皇糧的職業,他除了淨身之外,沒有任何要求,一看到淨身想必大家都明白了,這份職業就是太監,在不少古裝電視劇中,大家都可以看到,太監是一份很沒尊嚴的工作,在宮廷中要被各種人欺負,簡直就是妥妥的路人甲。
  • 古代被割後的太監寂寞怎麼辦?都選擇用這三個方法,看完難以啟齒
    在古代的時候,皇宮的權力是最大的,因為在皇宮裡住的人是皇帝,皇帝也是當時讓所有人都很敬佩羨慕的一個人,相信現在仍然有很多人都想做皇帝吧,畢竟在後宮之中圍繞著這麼多的美女,可以陪著她,這是現如今所有男人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