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山好水出好柚,常來大埔更長壽。9月12日,世界長壽鄉·廣東梅州柚·大埔蜜柚廣州推介會暨海珠區對口幫扶消費扶貧月活動啟動儀式在廣州市海珠區舉行。這是今年廣東梅州柚「12221」市場營銷行動啟動後,梅州柚密集布局灣區市場的又一舉措。
據悉,推介會主推海珠區對口幫扶的梅州大埔縣最具特色、農戶種植面積最大,也是產量最高、營養價值最好的一款農特產品——大埔蜜柚。
香飄羊城
區長縣長齊推梅州柚·大埔蜜柚
「在中秋、國慶佳節來臨之際,我們現場的朋友可以購買一些大埔蜜柚送長輩、送朋友、送客戶,在消費的同時為脫貧攻堅出一份力、獻一份愛心。」廣州市海珠區副區長莊承汶說,大埔縣獨特的地理環境、氣候環境和土壤環境,孕育出了一批獨特的農特產品,在國內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先後榮獲「中國蜜柚之鄉」「中國名茶之鄉」等美譽,也是遠近聞名的「世界長壽鄉」。
「我們的蜜柚絕對健康、綠色,有質量保證,請大家放心選購。」大埔縣縣長熊鋒松向對口幫扶大埔縣的海珠區表達了感謝,現場介紹了大埔和大埔蜜柚等情況。
據介紹,大埔環境美、土富硒、水質優、空氣好,特別適合種植蜜柚。大埔山區盛產的柚子具有果形端正、肉質柔嫩、酸甜適中、富含硒元素等特徵,素有「長壽果」之稱。大埔蜜柚被認定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農產品,成功入選為「中歐100+100」地理標誌互認互保產品,大埔已成為廣東省最大的蜜柚種植縣和中國最大的紅肉蜜柚種植基地,全縣蜜柚種植面積已達21.9萬畝,其中紅肉蜜柚13.5萬多畝,今年預計產量達32萬噸,廣東梅州柚·大埔蜜柚已成為名副其實的「黃金果」「致富樹」。
為了不斷拓寬廣東梅州柚·大埔蜜柚的銷售渠道,現場代表57個貧困村的梅州柚都都果業有限公司與中洲農會籤訂大埔蜜柚購銷幫扶協議;梅州萬川千紅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與花生日記籤訂大埔蜜柚銷售協議;廣東勝佳超市有限公司與大埔供銷宏森農產品有限公司籤訂農產品銷售協議。
同時,多位領導上臺,共同啟動廣東梅州柚·大埔蜜柚粵港澳大灣區營銷推介暨海珠區對口幫扶消費扶貧月活動。
當天下午,在中洲農會直播間進行了世界長壽鄉·廣東梅州柚·大埔蜜柚廣州推介會暨海珠區對口幫扶消費扶貧月系列直播活動的首場直播,主持人在直播中介紹大埔蜜柚,並邀請網紅參與大埔蜜柚直播帶貨。
真情幫扶
貧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4年增長3倍
過去幾年,海珠大埔兩地通過先行先試的嘗試和創新,以點帶面將大埔特色農產品推向廣州市場,走向市民餐桌。莊承汶表示,海珠區將繼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用好「兩專兩站」平臺,做好產銷對接,參與消費扶貧行動,推動大埔蜜柚融入大灣區乃至全國。
據悉,根據省委、省政府的統一安排,從2014年3月起,海珠區開始對口幫扶大埔縣,主要開展產業共建和民生社會事業幫扶,從2016年5月起,對大埔縣35個省定貧困村開展精準扶貧工作。
精準扶貧碩果纍纍。2016年4月以來,海珠區先後選派駐縣駐村幹部共88人,累計籌集扶貧資金2.1億多元,實施貧困戶幫扶項目3.4萬多個、貧困村公共基礎設施項目800多個,2019年末,有勞動力貧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3898.32元,比2015年末增長了3倍。目前,35個省定貧困村和1830戶4800個貧困人口已達到脫貧退出標準。
產業幫扶效果顯著。海珠區先後投入財政資金約9000萬元,建設廣州海珠(大埔)產業轉移工業園區。經過6年多來3輪駐大埔縣工作隊的接力奮鬥,建成了共建產業園高陂園區首期500畝工程和縣城工業小區首期工程。2020年,招商引資逆勢而上,園區今年已引進億元以上項目6個,陶瓷產業基地被認定為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產業轉移園區已成為大埔縣域經濟的新增長極。
據了解,世界長壽鄉·廣東梅州柚·大埔蜜柚廣州推介會暨海珠區對口幫扶消費扶貧月活動啟動儀式由廣州市海珠區人民政府和梅州市大埔縣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由廣州市海珠區農業農村局(區扶貧辦)、梅州市大埔縣農業農村局(大埔縣扶貧工作局)、梅州市大埔縣科工商務局、南方農村報、廣州市消費扶貧服務中心(中洲農會)、廣州市廣播電視臺承辦。
馬吉池 徐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