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50年代我國開始生產玻璃棉,但受制於工藝水平,我國玻璃棉生產能耗較大,生產成本高,玻璃棉製品種類單一,因此應用推廣較少。上世紀80年代,上海平板玻璃廠與原北京玻璃鋼製品廠通過引進國外先進的離心玻璃棉生產設備,加速了我國玻璃棉產業化進程。2002年以來,全國新建和擴建生產線增長過快,玻璃棉生產企業由十幾家增長50來家。2018年全國共有玻璃棉生產線近100條,產量近120萬噸,企業數量近40家。
2018年以來在國家宏觀調控及環保趨嚴的影響下,玻璃棉製造企業原材料採購成本支出上升明顯,玻璃棉企業利潤水平出現一定程度下滑。
近年來,玻璃棉產品一直在巖棉和有機泡沫類保溫材料的夾縫中生存,雖然艱難,但總體平穩,沒有大起大落,與10年前相比,總產量增加了近3倍,企業數量相對減少,產業集中度有了很大提升。近兩年來由於產能過剩,企業經營不善,業績下滑,加上受環保政策的影響,國內相繼關停了十幾條玻璃棉生產線,但玻璃棉產品的生產總量基本持平。
當前,我國大大加快了節能的步伐。國家標準《建築節能設計施工規範》及《民用建築節能設計標準(採暖居住建築部分)》的實施,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推進牆體改革和推廣節能建築的意見》及《民用建築節能管理規定》為建築節能工作確立了明確的方向,我國建築節能工作已經從北方採暖地區向南方夏熱冬冷地區和夏熱冬暖地區推進。節能保溫市場存在著巨大的空間和潛力,這為玻璃棉產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機遇。
未來幾年,我國建築節能的主要任務是在保證使用功能、建築質量和室內環境符合小康目標的前提下,採取各種有效的節能技術與管理措施,降低新建房屋單位建築面積的能耗,同時,對既有的建築物進行有計劃的節能改造,達到提高居住熱舒適性、節約能源和改善環境的目的。上世紀70年代末的能源危機,發達國家建築節能政策推動了節能建材行業的高速成長。目前我國正處在相類似的背景之下,也處在節能政策密集公布期,未來我國將更積極地推進建築節能,因此,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我國的建築保溫隔熱將會越來越多地用到玻璃棉產品,行業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持續穩定的發展,玻璃棉的應用領域和市場也在不斷擴大,生產能力又有了進一步地提升,主要應用在鋼結構工業用房和公共建築上,民用建築用量很少。預測未來幾年玻璃棉產值將隨環保理念的普及而有所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