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愛,是天然,更是天職。
有孩子後我就特別怕死
文攝:羅西
雲南。一個7歲男孩,與奶奶住在非常簡陋的毛坯房內,儘管有一張大床,但男孩平日裡都只睡在地下簡易搭建的小床上。
據他奶奶稱,孩子的父親在20歲時喝農藥去世了,媽媽也消失了五六年,因為思念已故的父親,每周五男孩都會買一點零食、走上很遠的路去墳前磕頭看望爸爸……而這一點從來沒人教過他!
男孩為什麼要睡地上?他有個執念:要把大床留給爸爸回來睡……
孩子的記憶裡,父親的模樣應該是拼湊的,模糊的,也明白父親不可能再回來,但是仍然願意在大床邊打地鋪。
這孩子如果沒有感情介入與心理疏導,我擔心會出問題。
微博裡看到一句評論:有娃之後就特別怕死。
父母在的時候,我怕死;是的,有了孩子,我更怕死。
一個朋友,35歲才結婚,生了兩個孩子,40歲的時候,發現血壓不穩,趕緊鍛鍊,節食,他說:孩子還那麼小。
詩人余光中中年得女,從此坐車都不敢再挑靠窗的,因為靠過道的座位更安全一些。
記得章子怡生了孩子後也說了:「我對生命的理解改變了。有了孩子之後,我變得很怕死。」以前拍戲,但凡覺得自己能做的事,她都會衝在前面。現在,如果下水、拍打戲、過山車、滑雪等等危險的動作都會三思。而且乘飛機時一路都想哭,特別害怕萬一出事。她感嘆,「因為有一個小生命在那兒。」
有位老師說,他從前有個學生,長得挺帥的男孩。每科成績不超過十分,上課搗亂的那種,但跟他不錯。
有次那男孩上課睡覺……經了解,才知道他被他爸打了然後攆出來,在網吧裡住了一星期,吃飯是同學給湊的錢……據說他爸經常打他,很粗的木棍都能打折的那種。
孩子的父母離婚後,跟父親生活,父親又娶了一個年齡小的……
有次,當著老師的面,父親還打他,往死裡打,把老師都嚇壞了……
這位老師說,男孩偶爾寫一次作業,打開作業本,他震驚了,那幾行字,極其狂躁,「讓人生理上想吐的那種,字如其人,說明這孩子心理上已經被毀得差不多了。」
另外一位老師也提到一個被家暴的孩子:單親,經常被家暴,心理崩潰扭曲,作業從不寫,偶爾寫了也是特別難看的字,「給人感覺那不是在寫字,是在殺作業本。」
有個湖北男孩,很小的時候,父母就去廣州做服裝生意,跟著姑媽生活,每次父母離開時,母親落淚,才讀小學的他就懂得掩飾自己的感情,笑著揮手,可一轉身進屋,就淚流滿面。
偶爾父母回來,作業本上要求家長籤字,姑媽之前已經籤過了,他還會讓難得回家的父母再籤一遍,他覺得那是一種必須,甚至榮耀,他可以拿著本子給同學看……
是的,父母的愛,是不可替代的。
為人父母是極重的責任,望周知:養育孩子真的像建一座核電站。
我常常寫到父母生前愛的點滴,即便我也為人父母20多年了,但是回憶那些情感,可以改善我的心境,可以更幸福。
父母的愛,仿佛是天然的、是本能,其實更是天職,是一種責任。
因為上帝設計人類的時候,特地設計了這麼一段必須得到父母充分照顧與愛的時間,嬰兒、幼兒、童年,有了這段被悉心照顧的經歷,以後的人生就順利了,也因為擁有充分的愛,人格更健康,更勇敢,也更有愛心。
「幸運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近日,北京王女士收到媽媽從老家瀋陽寄來的近50箱年貨。王女士的媽媽得知女兒今年不回家,動手打包了各類食材:酸菜、醃肉、餃子皮、羊排……連擀麵杖都寄來了,還手繪了「年夜飯攻略」菜譜,近10頁。
50箱!
母愛不嫌多哈。我猜,王女士一定幸福極了。
因此聯想到一個28歲的男孩,今年的春節,他應該還是會一個人在海邊吹風。
這個男孩,來自閩南山區,從小父母離異,他基本沒有童年,小學沒畢業就與村裡的大人出去打工、闖蕩世界……
後來因事入獄三年,在監獄裡能看到我當時執行主編的雜誌《創業天下》,因此成了我的讀者,與我聯繫過。
刑滿釋放出來,他特地從廈門帶著安溪的茶,還有茶壺茶杯,來福州看我。
為什麼連茶具都帶來?他說,方便在賓館裡直接泡茶與我聊天,他很習慣把賓館當家,他在燒水泡茶過程裡,很享受那份「居家接待客人」的感覺,同時表達對「老師的尊敬」,他不缺朋友,但是對年長的「老師」特別崇拜,很願意靠近,甚至照顧……
我大學是讀心理學的,我很能懂得他的渴望,他心裡缺的那一塊,永遠是這一生需要填充的。
也是這一次近距離的談心,我才知道他的身世。他一直在撲騰,只是為了弄出聲響,一種因為沒有童年的寂寞、空落,讓他特別在乎每一份成就感、每一份友誼。
去年除夕,他一個人在海邊看遠處的煙花,看到12點過後,風很大很冷……他在微信裡告訴我這個,向我拜年,特別平靜,他沒有回去,不知道回哪裡,因為父親在廣東,母親在泉州,他們都有自己的家。
我很難過,可我也只能打給他4個字:擁抱一個。
羅西簡介:
專欄作家,傳統媒體人。
在《新民晚報》等全國50多家報刊寫過專欄。
出版專著有《性感是另一種高貴》《你生命中的貴人往往是異性》等30多部。
微信:928588220
(點擊下面紅色框,即可打賞支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