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片水稻田、華僑文化小鎮……白雲這個鄉村旅遊綜合體提上日程

2020-12-23 瀟湘晨報

蔚藍天空下

即將成熟的稻田在微風下

一層層稻浪起伏

放眼望去

是一片即將迎來豐收的田園風光

鎮湖村

這是人和鎮鎮湖村位於流溪河綠道旁的2000畝農田,其中近300畝用來種植水稻後,成為遊客的網紅打卡地,每到周末都能吸引上千人前來拍照。

三年來,日益增加的遊客量

讓鎮湖村看到了

發展鄉村旅遊的潛力

這裡,即將 打造成

流溪灣鄉村旅遊綜合體

目前,初步方案已經出爐!

將如何變身旅遊勝地

往下翻,話你知

稻田成網紅景點,激發鄉村遊潛力

人和鎮鎮湖村沿流溪河綠道共有近2000畝連片農田,自古以來,都是鎮湖村民賴以生存的糧食產區。「小時候這裡都是種水稻,是整個村一年口糧的所在地,我們小時候還要下田插秧,收割水稻。」村民阿蘭回憶,隨著經濟不斷發展,改革開放後,村民逐漸洗腳上田,這片農田都出租給外地人成為菜地。「以前那種可以聞稻香,聽蛙叫的場景慢慢看不到了。」

▲鎮湖村相思街網紅稻田。

「自從土地開始分塊出租後,不僅田間出現了很多窩棚,而且土地也被過度使用。」鎮湖村村委會副主任楊嶽鎏介紹,2018年,政府投入了2000多萬,對這片農田進行了土壤改良,並引進了專業的農業公司,將其中近300畝地重新種上了有機水稻,通過種植水稻改良土壤。

沒想到的是,由於該地塊就在流溪河綠道旁,加上緊鄰機場高速出口,三年來,該農田從一塊普通農田變成網紅景點。每天都有專人來這裡拍照,甚至有婚紗影樓已經將這裡作為取景點。「雖然沒有任何的旅遊服務設施,但節假日每天都有上千人過來拍照,最近早稻快要成熟了人更多,特別是傍晚時分。」楊嶽鎏介紹。

▲網紅稻田吸引了不少人前來打卡。

▲當前早稻即將成熟 。

這片農田被兩條機耕道分成了三塊,一眼望過去似乎望不到頭。由於水稻即將成熟,現在整片稻田呈現出綠中帶黃的顏色。中午時分,藍天白雲配上稻田,拍圖非常美,不少攝影愛好者專程過來拍照。

稻田帶來的高人氣,超出了鎮湖村村委會的預期,也讓他們看到現代都市農業的潛力,開發鄉村旅遊已經被提上日程表。

消失中的舊墟,集中了華僑文化

除了擁有流溪河畔的連片農田這個天然優勢,鎮湖村還擁有蚌湖舊墟這個人文優勢。解放前,由於原蚌湖地區的碼頭設於此地,自然形成了一個經濟文化中心,至今已有過百年的歷史。

▲廣州市歷史建築。

「解放前,流溪河上的橋很少,如果我們要去市區走水路是最方便的,這裡就是唯一的碼頭。」村裡的老人回憶,鎮湖村華僑多,很多華僑在國外賺錢後,都選擇在碼頭附近建房子,由此形成了蚌湖墟,是當時蚌湖地區最富裕的地區。偌大的蚌湖墟中,有劇院、銀行、道觀,醫院、學校等,可以滿足當時的人們在這裡所有的生活需求。

▲在眾多就建築中,仍可窺見當年蚌湖墟的繁華。

經歷百年滄桑,原本車水馬龍的碼頭早已不復存在,蚌湖墟中混合了西洋風和嶺南風的建築也逐漸閒置,甚至變成廢墟,鮮有人居住。

▲許多古老建築已經閒置。

如今,其中大部分建築還可以看出當時的模樣,各街巷也基本完整保留,目前蚌湖舊墟已經成為廣州市的歷史文化遺產。「現在蚌湖舊墟保留的建築群規模還是很大,它見證了蚌湖地區的變遷,而這些建築也是我們蚌湖地區華僑文化的體現。」楊嶽鎏介紹,將蚌湖舊墟開發利用,讓它重新煥發生機是村裡一直以來的期盼。

除了舊墟,附近的著義小學、72中鐘樓等,都集中展示了人和鎮的百年華僑文化。

當前,鎮湖村已經確定了要打造流溪灣鄉村旅遊綜合體發展道路,以農耕文化+文旅產業融合的方式,讓鎮湖村成為人和鎮又一個鄉村遊名片。

農耕文化體驗:

「初步的發展方案已經出臺,具體還在進一步完善。」楊嶽鎏介紹,農耕文化方面,他們前期將規劃上千畝農田,在現有稻田的基礎上再升級。計劃開發五大種植區域,包括水稻、花卉、蔬菜、綠植種植等,開發集農業觀光、田園度假、農耕文化、農產品會展商務、農業科普旅遊等於一體的農業公園等,滿足遊客觀賞、採摘、攝影等不同需求。「我們已經在籌劃美化稻田周邊的環境,水稻田中間的機耕路我們將打造成花路,讓遊客有更多的體驗。」

華僑文化小鎮:

與稻田區域不遠的蚌湖舊墟也將打造成佔地約100畝左右的華僑文化小鎮,重點打造華僑博物館、鄉村民宿、美食街、文創街、蚌湖墟、華僑文化小鎮戲院、玉虛宮、華僑文化廣場等。「華僑文化小鎮主要發展文旅產業,集中展示人和鎮幾百年來的華僑文化。」楊嶽鎏介紹,目前鎮湖村已經在與相關企業進行合作洽談。

美食鄉村文化:

鄉村旅遊離不開特色鄉村美食,目前,鎮湖村已經在收集整理蚌湖地區,甚至整個人和地區的傳統美食。「這些傳統美食,我們希望把它們變成為吸引遊客的亮點。」楊嶽鎏表示,除了美食,當地還有龍舟文化等,都將成為未來該村鄉村遊的特色。

【來源:廣州白雲發布】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產業矩陣連片 鄉村風光無限
    「除了花卉苗木種植和觀賞,我們今後還要打造婚紗攝影基地、綠色蔬菜種植基地,加入『中央廚房系統』,同時輻射帶動石匣、三角灣等山區村莊旅遊產業發展,真正做大做強文化旅遊產業,帶領村民增收致富。」泉城百花園田園綜合體項目負責人介紹說。
  • 喜報丨華泰眾城成功中標華僑城劍州小鎮項目
    繼前期與華僑城合作,完成劍州小鎮展示中心項目後,近日華泰眾城再次牽手華僑城,成功中標劍州小鎮項目。華僑城集團有限公司,是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管理的大型中央企業,是中國文化企業30強、中國旅遊集團20強。從1989年建成中國首座主題公園「錦繡中華」至今,華僑城不斷創新旅遊產品,從靜態微縮、互動體驗、生態度假、都市娛樂,到今天的特色小鎮和美麗鄉村建設,華僑城實現了產品從單一到混合形式的演變,強化集群優勢。目前集團在全國運營和管理景區60餘家,累計接待遊客量超過5億人次,年接待遊客量突破1億,是全球主題公園集團四強,位居亞洲第一。
  • 首屆文化旅遊商業城市綜合體發展論壇在深圳歡樂海岸成功舉行
    11月19日,首屆文化旅遊商業城市綜合體發展論壇(簡稱「歡樂海岸論壇」)在深圳歡樂海岸OCT創意展示中心成功舉行。本屆「歡樂海岸論壇」作為第三屆鎮博會中「華僑城新型城鎮化戰略成果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融合文化、旅遊、商業的城市綜合體研究論壇。
  • 從傳統景區模式向全域旅遊轉變 華僑城助力雲南打造「詩與遠方」
    改造昆明世博園,升級祿豐恐龍谷,建設騰衝文旅小鎮,修繕保護古漁村……入滇三年來,華僑城集團(下稱「華僑城」)紮根全域旅遊,文化旅遊聯動發展,助推雲南旅遊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同時,也開啟了華僑城跨越式發展之路。
  • 華僑城卡樂小鎮來了!就在黃石綠地城對面!
    華僑城卡樂小鎮懸掛過山車、影視跳樓機、高空飛翔、瘋狂水母……如此驚險刺激的體驗升級改造,正式開工9月6日,華僑城卡樂小鎮正式開工啦!項目建設周期為2.5年,計劃2023年3月完成合作項目驗收並交付運營。
  • 惠城擬用3年時間在橫瀝蘆洲打造國家級田園綜合體推進鄉村振興
    漫步綠道欣賞田園風光、逛古村落體驗民俗文化、遊森林度假小鎮放鬆身心……在惠城區橫瀝鎮,一個投資超百億元的國家級田園綜合體已繪就藍圖,一幅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正徐徐鋪展。
  • 早白尖集團攜手嘉寶股份共同打造大雁嶺田(茶)園綜合體
    項目包括:遊客接待中心、停車場、生態園、溼地公園、森林木屋酒店、遊泳池、球場(籃球、網球、足球)、戶外婚慶、親子娛樂設施(滑索、漂流、攀巖、旱滑、水上遊樂、叢林穿越、農耕文化等)、花果園藝、人文景觀、旅遊道路等,投資1.2億元;第三期,休閒+康養方面,主要以500畝商業地產為主,建設茶文化展示與體驗區、休閒康養、民宿住宅群落、醫護中心為特色的茶旅康養小鎮,投資5.4億元。
  • 2020衡陽年度熱詞·小康:美麗鄉村,幸福足跡
    除皇茶基地外,村裡的千畝油茶林和種養合作社兩個產業已初具規模,探索農村的垃圾分類也已提上了日程,相信要不了多久,我們雙全新村的水會更清,地會更綠,天會更藍,村民的幸福指數會更高。」  據悉,青鴉村已經與「國際國私會」開展合作,將引進海外華僑、歸國僑胞,規劃投資將青鴉村打造成「湖南第一村」特色小鎮,目前項目已經籤約立項,正在制定實施方案、土地流轉等相關工作。
  • 寮步60多畝水稻田喜迎豐收
    據了解,寮步鎮水稻田位於寮步鎮金富路與寮城中路交叉地塊,緊靠東部快線東莞汽車城出口處,地理位置優越,地塊總面積約60多畝。改造前是鎮政府徵用後的擱荒建設用地,主要由被徵用地前的村村民佔用種植果蔬為主,村民在地塊上違規搭建大量窩棚及堆放生活垃圾,環境髒亂差及安全隱患較為突出。
  • 厚植「大地」土壤 華僑城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國家農業農村部鄉村產業發展司副司長刁新育;海南省商務廳副廳長崔劍;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廳全域旅遊處處長朱悅曠;文昌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黃心勇;海南省開放型經濟研究院院長李世傑;華僑城集團黨委副書記薛麗軍;華僑城集團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張立勇;華僑城股份公司副總裁,華僑城華南、海南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倪明濤等華僑城集團、股份公司領導,總部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各相關二級集團負責人,以及來自海南各市縣
  • 鄉村振興項目中厚明德田園綜合體特色小鎮案例盤點
    營山·芙蓉山田園綜合體以「生態田園」為基礎,市場為導向,聚焦項目地的「山、水、田、文、寺」等核心資源,以文旅產業為引擎驅動,構建核心吸引力,融入佛禪、耕讀、民俗等多元文化,創新「生態·生產·生活」三合一的田園綜合體開發模式,建設集文化旅遊、休閒農業
  • 華僑城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開啟文化產業發展新徵程
    「文化+節慶」則是華僑城助推文旅產業升級、產品消費規模增長的另一發力點。以剛剛收官的2020華僑城文化旅遊節為例,在135天時間裡,推出400多場高品質主題活動、2400餘款旅遊產品,接待遊客超4000萬人次,與去年同期持平,在全國上下全面復工復產的加速期,為文化和旅遊消費市場注入一劑「強心針」。
  • 七臺河市勃利縣勃利鎮元明村入選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
    黑龍江日報7月30日訊 近日,國家文化和旅遊部發布了《關於公示第二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的公告》,此次全國共有680個鄉村被列入第二批名單。其中,黑龍江省有21個鄉村上榜,七臺河市勃利縣勃利鎮元明村在列。
  • 觀察:奧特萊斯為何是旅遊綜合體業態戰略的急先鋒?
    不同城市遊客客單價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懸殊,從本質上來說,是因為其旅遊消費升級的程度不夠,對應的基本設施不全,更為重要的是在營運過程中還在用傳統的思想解決現在出現的新問題,通過對不同城市的調研,我們得出如下幾個結論:  只注重景觀或文化,沒有將旅遊產業延伸至旅遊商業,旅遊產業鏈不完整、過短(如提供旅遊以外消費,包括商業、體育、養生等),沒有規劃遊客綜合消費的場所
  • 鄉村旅遊示範鎮!開平市這個鎮火了!是你家鄉嗎?
    近日 江門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 公布了2020年江門市鄉村旅遊示範鎮名單 蜆岡鎮真是太厲害啦~ 就在前幾天,我們還專門報導過 這個「網紅」小鎮大變樣
  • 休閒農業、美食體驗、風景觀光、文化觀瞻……鄉村旅遊激活鄉村...
    為期3天的「2020塘口七夕等墟——在地創生節」,吸引了全國各地5萬人參加;小小的鶴山來蘇古村一躍成為「明星村」,吸引了超6億元投資,計劃打造鄉村旅遊示範景區;華僑城集團斥資50億元投資的華僑城古勞水鄉文化生態旅遊度假區,新建賓客中心將於10月1日對外開放,古勞水鄉將迎來全新蝶變……2020塘口七夕等墟——在地創生節
  • 智慧輸出助力鄉村振興 華僑城遇見美好生活節將啟幕
    千百年來,在我們的文化情懷中,鄉愁是無法割捨的記憶。念及故鄉過去的時光,每每讓我們惆悵,只有安放在淳樸的大地上,才能讓人心安。當這種文化認同續化為生存藝術的空間符號,且在現世的文化滋養與情感延續中產生共鳴,新時代的美麗鄉村便在不自覺中承載了我們記憶的賡續,放大著我們的鄉愁。
  • 淄博將建五星級酒店、影視基地、旅遊綜合體等重大文旅...
    分別到張店區、經開區觀摩宏程頤養綜合體項目、希爾頓花園酒店項目、嘉億國際財富中心項目;高新區觀摩華僑城旅遊綜合體項目;周村區觀摩周村影視基地項目、新世紀文創中心項目、魯商示範園項目;文昌湖區觀摩恆大養生谷二期項目;沂源縣觀摩沂河源田園綜合體項目、虡盛文化旅遊產業園項目、藍海鈞華大酒店項目;博山區觀摩三水源生態旅遊度假區項目、鄉伴「紅葉柿巖」鄉村振興示範區項目、國家地理風物館項目;淄川區觀摩中華傳統民俗文化創意園項目
  • 華僑城集團榮膺2020年度中國特色小鎮運營商品牌影響力TOP2
    安仁古鎮是華僑城首批踐行「文化+旅遊+城鎮化」模式的項目之一,近年來逐漸走出了一條「產業先導、創新共享、文旅融合」的特色小鎮發展新路徑,為城鎮化項目布局提供成熟的樣板和發展模式。在「文博+文創+文旅」三文產業之路上,華僑城一步步把生活美學帶入中國小鎮,安仁古鎮在文旅小鎮裡率先以「古鎮 X 國潮」為引,把時下最流行的潮玩、潮物、潮味等生活美學帶進中國小鎮,讓百年歷史文化與時代潮流風尚在一起奇妙碰撞出美麗耀眼的光芒,讓大家看見了古鎮的更新與接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