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怎麼靠便利店做金融O2O的?

2021-01-14 虎嗅APP

在很多人的眼裡,最近大火的O2O概念往往跟傳統銀行沒什麼關係。而實際上,民生銀行和平安銀行主推的小區金融就是金融O2O的一種。和傳統銀行不同,小區金融的便民店沒有現金櫃檯,而是通過POS機、ATM、手機銀行體驗機等設備開展銀行卡辦理、ATM存取款、網絡理財、代繳水電物業等業務。


商業銀行大力發展金融O2O並不是沒有理由的:2015年7月21日,美國的富國銀行股價創出歷史新高,超過中國工商銀行再次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銀行。讓一般人大跌眼鏡的是,作為銀行業的優等生、重奪王座的霸主,富國銀行的三大核心業務之一居然是看起來很屌絲的社區銀行。


富國銀行的社區銀行模式


恆豐銀行研究院執行院長董希淼在《中外社區金融模式對比》一文中詳細地分析了富國銀行的特點:


「富國銀行最大的特色在於網點小,服務客戶小。一個網點一般僅不足100平方米,在整個店面設計上採用了許多零售和超市的概念以突出顧客和服務的重要性,許多網點甚至布設在超市內。


富國銀行具有獨特的經營理念:


第一,把支行改為門店,放低身段,貼近客戶;

二是把僱員改成了店員,以人為本,發揮潛能;

三是變賣「產品」為賣「解決方案」,不單獨賣產品。


富國銀行設立社區門店有三個要素,一是有真正意義上的社區;二是確實有金融需求;三是有員工來自於本社區。一般會選擇業務增長非常大的城市區域建立新網點,新網點均貼近生活區,而在雜貨店裡和一般社區裡則建立起更小、更便宜的零售網點。」


從目前國內的小區金融發展來看,民生和平安都借鑑了富國銀行的社區銀行模式。但是董希淼教授也提到,富國銀行的小區金融服務之所以能夠蓬勃發展,是因為適應了當地的經濟環境和生活習慣,完全照搬到國內可能會水土不服。中美兩國文化價值觀不同,生活習慣不同,而社區形態和出行方式的區別更大了:一邊多聚居在城市裡的mansion中,一邊是散落群居在郊區的house裡;一邊是出行全靠公共運輸,一邊是私人汽車為王。社區不同,社區銀行的模式自然也不能完全一樣。


而鄰國日本和我國卻擁有較多的相似之處:東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聚集了超過半數的人口,居民依賴公共運輸,居住密度高,生活節奏快。而且相比美國,受儒家文化影響深遠的日本在文化上與我國更相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筆者希望通過介紹日本的金融O2O為大家提供另一種小區金融的可能。


日本是怎麼靠便利店做金融O2O的?


剛來日本的留學生往往對日本銀行抱怨連連:工作日朝十晚四,周末節假日不開門,晚上和周末在ATM取錢還要手續費,實在是太不方便了。但是日子一天天過去,並沒有感覺生活有什麼不便:一是筆者之前提到的,日本的電子支付非常發達;二是城市裡密集的便利店完成了傳統金融的最後一公裡任務。


便利店起源於美國,發展成熟於日本。1927年,美國的南方公司在德克薩斯首創便利店這一模式;1946年為了標榜該商店營業時間由上午7時至晚上11時,特意改名7-ELEVEn;日本伊藤洋華堂1974年將其引入日本,1975年改為24小時營業;1991年,日本伊藤洋華堂收購南方公司73%的股份成為其最大股東;1999年,南方公司改名為7-ELEVEn Inc並在2005年完全子公司化,完成子母公司互換位置的奇蹟。


有些分析者認為,多元化是美國南方公司失敗的原因,可是單從提供的服務種類上來看,日本7-ELEVEn也是在做多元化。看看日本便利店都集成了那些服務吧:複印列印傳真+盒飯便當+手機充電+書報+數碼配件+食品蔬果+門票影票+公共服務等等你能想到的一切,甚至包括衛生間。剛到日本的外國人會發現大街上很少看到公共衛生間,那是因為日本人在外面上廁所都是去便利店。


日本7-ELEVEn的多元化指向一個目標,那就是為身邊的消費者提供便利服務,金融服務當然也在此列。早在2001年,7-ELEVEn就與伊藤洋華堂合資成立株式會社IY BANK並取得了銀行牌照,隨後就開始在便利店和伊藤洋華堂內鋪設ATM機。在2015年初,7-ELEVEn已經在全日本開設的17491家店鋪了設立了超過21000臺ATM機,ATM保有量全日本第一。日本的金融機構共有1557家,而SEVEN BANK可以為本社及590家以上的合作金融機構提供金融業務,可以看出SEVEN BANK的覆蓋範圍有多麼廣了。


SEVEN BANK的業務都有哪些?除了普通的存取款外,SEVEN BANK最受留學生稱道的就是銀聯卡取款和國際匯款業務。首先是銀聯卡取款,客戶可以輕鬆地從國內發行的銀聯卡中取出日元進行消費,特別適合短期遊客和剛到日本的留學生;而國際匯款則允許客戶365天24小時,隨時隨地以非常低廉的手續費向國內匯款,廣受在日華人的青睞。


SEVEN BANK的業務當然並不是只有存取款和國際匯款,ダイレクトバンキングサービス也是SEVEN BANK的主打產品。ダイレクトバンキングサービス就是直銷銀行服務,和我國的民生直銷銀行較為相似。擁有SEVEN BANK帳戶的客戶,通過電腦、手機和便利店內的ATM就可以享受各種便捷的金融服務。




比如SEVEN BANK為客戶提供與指定的證券、外匯交易、網上商城、通訊服務等機構之間的結算服務,用ATM就可以實時向股票帳戶裡轉帳;每月交的電話費、保險費、信用卡還款,也可以與SEVEN BANK的帳戶進行關聯自動繳費;而想貸款的客戶可以通過ATM獲得最高50萬日元的自由貸款,利率為15%;至於日常的小額支付,筆者曾在《日本電子支付考察:日本為什麼沒有支付寶?》中提到的nanaco卡就是SEVEN BANK旗下的電子貨幣,適用於所有7-ELEVEn便利店和伊藤洋華堂大型超市。

目前來看,作為直銷銀行,SEVEN BANK欠缺的主要是存貸匯中的貸款業務。可是不要忘了,包括SBI住信銀行、SONY銀行在內的多家提供貸款的網絡銀行都可以在SEVEN BANK的ATM上取現,而眾多信用卡公司也可以與SEVEN BANK進行關聯,彌補了SEVEN BANK在貸款業務上的短處,使用起來並不感到麻煩。


在7-ELEVEn便利店裡,除了SEVEN BANK業務以外,7-ELEVEn還通過印表機提供短期保險業務。如果你想借朋友的車出去兜風卻沒有保險,可以通過印表機購買三井住友海上火災保險株式會社提供的一天汽車保險,最低只要花500日元就可以享受24小時內的基本汽車保險,價格非常便宜。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印表機購買自行車保險和摩託車交強險。


在支付方面,如前文所述,7-ELEVEn店鋪內還可以完成水電費、煤氣費、電話費、有線電視費、保險費等公共服務的繳費,車票、話劇票、電影票的購買,你能想到的繳費服務,便利店都能給你提供。


現在,你走出日本任意一家民居,無論是北海道的偏僻小鎮還是繁華的澀谷,都能在十分鐘內找到一家便利店,幾乎每家便利店都會設置ATM機器,提供相應的金融服務。



以筆者留學時居住的北海道札幌市為例,地圖上的密密麻麻的小標誌就是各個公司的便利店,這還不包括一些較小的店鋪。依託覆蓋廣、分布密的便利店,銀行完成了金融O2O的最後一公裡。


從整體看便利店提供的金融服務,有點兒類似於小區金融+直銷銀行,長久以來,7-ELEVEn和另一家零售巨頭永旺集團旗下的AEON BANK掌控著網絡銀行狀元和榜眼的位置,由此可以看出小區金融模式的物理網點對網絡銀行發展的推動作用。


如今國內直銷銀行百花齊放,發展迅猛,如果有銀行能夠仿照日本便利店ATM的模式,把小區金融業務和直銷銀行進行有機整合,或許能夠實現1+1>2的突破性發展。

相關焦點

  • 日本全家便利店被收購 這背後大佬是誰?
    日本知名連鎖便利店「全家便利店」在近日發布公告,被日本大型貿易公司伊藤忠商事收購,成為其旗下的全資子公司。伊藤忠此前就持有全家便利店50.1%的股份擁有控股權,此次收購結束後伊藤忠的持有率將提高到100%。
  • 日本便利店觀察(三):泡沫之後
    與此同時,日本各個鐵道公司也成為了新的行業重組的中心。JR東日本旗下的便利店JC充分發揮鐵道車站內部地理條件的優勢,大力招攬顧客,平均一家店單日客流量達到1958人,幾乎是7-11的兩倍。小田急商事的便利店小田急OX平均客流量也達到了1340人。
  • 伊藤忠商事收購日本全家便利店
    日本全家便利店(FamilyMart)日前被日本大型貿易公司伊藤忠商事收購,成為了伊藤忠商事旗下的全資子公司。日本便利店在過去20年裡,憑藉大量開店保持了高速增長,全國店鋪一度增至5.8萬家,年銷售額達11萬億日元的規模(約合人民幣7273億元)。截至去年年底,日本共有55620家便利店,同比減少123家,這是日本2005年有此項統計以來的首次減少。至此,需求接近飽和的日本便利店行業陷入停滯狀態。
  • 日本這家知名便利店被收購
    日本全家便利店日前被日本大型貿易公司伊藤忠商事收購,成為其旗下的全資子公司。收購背後的原因是什麼?此舉又會對全家帶來什麼影響?  日本伊藤忠商事從7月9日開始以每股2300日元(約合人民幣150元)的價格對全家便利店的股份進行公開收購,收購過程預計將持續到8月24日。
  • 日本全家便利店被收購!疫情對日本便利店的衝擊有多大?
    全家是日本三大便利店之一,店面遍布全國各地,平均單店日銷售額能達到53萬日元!但近年來,日本零售行業市場競爭激烈,又遇到用工緊張、成本增加等問題,還有電商、配送物流等行業崛起,大大壓縮了便利店的生存空間。而今年因為疫情,日本的經濟受重創,旅遊、餐飲、住宿等行業都受到巨大影響,依靠人流量的便利店生意也不好做。
  • 日本便利店怎麼樣
    說起便利店,我們都會想到小區門口的那些小店,一般都賣一些生活用品。此外,大多數人不會在沒有特殊需求的便利店購買東西,因此中國的大多數人喜歡訪問超市,尤其是國家連鎖店超市,有許多東西可以購買,即使我們不買他,我們也可以享受他,但是在我們的鄰國日本,他們的便利店卻不像我們。
  • 日本伊藤忠商事計劃全面收購全家便利店
    新京報訊(記者 張曉榮)全家便利店或將成為伊藤忠商事的全資子公司。7月9日,新京報記者了解到,有外媒報導日本大型綜合貿易商伊藤忠商事計劃通過要約收購全面控股全家便利店(FamilyMart),預計收購金額在5000億至6000億日元(約326億元至392億元人民幣)。
  • 日本全家便利店要升級,伊藤忠來收購
    原因是日本全家認為,頂新有7個月未繳納授權費,並試圖降低授權費。甚至想要收回中國大陸的授權,因此將牽連2500家全家便利店。2020年的消息是雙方和解,籤署了新的合作協議。2019年9月1日,全家便利店提出新的經營理念,大意是通過貼近人和社區文化,打造深受社區喜愛的店鋪。要為每一位顧客全力以赴,為幸福的未來做出貢獻。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日本便利店認為提高佔有率的主要策略之一是吸引女客。全家便利店女客比率是40%左右,一直希望提高到50%,可是7-11的女客比例在2016年的時候就達到47.4%,如今已經達到50%以上。
  • 為什麼日本便利店想做藥 而藥妝店想做吃
    1、便利店在努力經營藥品最近幾年,日本幾個便利店集團在努力擴大藥品經營,到2018年4月底,羅森便利店有180個店經營藥品,到2021年3月份,準備擴大到900家店鋪。羅森的社長竹増貞信社長說,我們曾經詢問顧客,希望店鋪銷售哪些商品,顧客非常希望我們的店鋪銷售醫藥品。
  • 日本便利店也退稅啦
    原標題:日本便利店也退稅啦   原標題:日本便利店也退稅啦  再過兩天就是春節,期間赴日旅遊的國人肯定少不了。  富裕的國人到日本,不僅領略了異域的風土人情,更是一擲千金,大包小包往回帶,更有甚者連馬桶蓋、衛生巾也不放過。
  • 2018年度日本三大便利店業績堅挺,風險亦顯
    2018年度日本三大便利店業績堅挺,風險亦顯來源:聯商網2019-07-02 15:34聯商專欄:6月25日,日本3家大型便利店公司2018年度的結算已經公布了。因為「24小時營業」體制重新評估,全國的媒體都盯著便利店的決策眼光,不過,它們的業績依舊是堅挺的。
  • 日本便利店的本土困局
    不久前,人手短缺帶來的成本壓力已經讓7-11率先考慮不再「守夜」,藏在日本便利店亮麗業績背後的本土困局也已發出預警,誰能想到,便利店在自己的出生地會遭遇一場「中年危機」。醜聞最近一段時間,日本食品安全有點不太平。
  • 日本全家便利店被收購 便利店大國搖搖欲墜
    一方面,一二線城市已然開始面臨類似日本的飽和問題,增長空間有限。  前瞻產業研究院測算,2019年我國便利店行業市場滲透率達到10407人/店,而日本為2208人/店。相比之下,前者的滲透率幾乎只有後者的五分之一,前途看似一片光明。
  • 【日本便利店為什麼這麼牛?】6萬家日本便利店的商業模式,這才是真正的便利!來成都吧,與日本7-11高管聊聊便利店!
    1974年,日本第一家便利店(7-Eleven)自東京一間小小的家傳酒坊裡開出。時至今日,像這樣面積在60 - 200平米之間,全年24小時營業的便利店已經遍及全日本,總數超過56,000家,平均每百萬日本民眾擁有 388家便利店,在中國,這個數字是54。而在便利店最為密集的東京,便利店數量超過5700家,平均每10萬人就擁有49家便利店。
  • 【日本便利店為什麼這麼牛?】6萬家日本便利店的商業模式,這才是真正的便利!
    這句話被印在日本一家 7-Eleven 便利店海報上,以提醒顧客桃子要這樣吃才最味美。初到日本的人,往往很難抵抗這種入微的關懷。1974年,日本第一家便利店(7-Eleven)自東京一間小小的家傳酒坊裡開出。
  • 2020使用京東金融中京東支付購藥更方便! - 網絡 - IT商業網-解讀...
    根據2月27日報導,京東健康數據顯示,近一個月以來,京東健康的o2o購藥服務藥急送用戶數量和訂單量都有很明顯的增加,新用戶就佔據了很大一部分,要知道,其中這些藥品都是可以使用京東金融中的京東支付進行購買的。
  • 日本便利店功能指南
    但在日本,不誇張地講,便利店能給你整個世界。那麼便利店到底能幹什麼呢?1、買食物這是最基本的功能了。這裡說的食物包括吃的、喝的、熱的、冷的、生的、熟的、正餐,零食等等等等。2、買日用品洗護化妝品、燈泡電池、餐具雨傘、耳機充電器,不管你缺什麼,都能找到替代品,雖然可挑選的種類不多,但滿足當下需求不是問題。
  • 對標日本第三大龍頭羅森便利店,中國便利店行業得到哪些啟示
    羅森為日本第三大連鎖便利店2018 年日本全國零售行業營業額約 145 萬億日元(折合人民幣約 9 萬億元),其中便利店營業額約 12 萬億日元,便利店佔比從 2008 年的 5.8%持續擴大至2018 年的 8.3%。
  • 探索日本便利店文化
    便利店(コンビニ),是日本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個存在。在中國有一個詞叫「逛超市」,生活用品什麼的都會去超市集中採購。但是,在日本就很少有這種說法,因為他們日常生活的大部分需求,一個便利店就可以搞定了!可別看是小便利店,產品非常豐富。
  • 我在日本便利店打工的那些事兒.
    「便利店的甜品就很精彩呢。」鄰居老奶奶經常去搜羅新出的甜品。在日本,甜點並不是年輕人的專屬,老爺爺老奶奶也都很愛吃。我的「熟人」我的專業是攝影,所以觀察身邊的人變成了生活中不經意的小習慣。便利店打工的很多經歷成為了我接觸各種各樣的日本人的最直接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