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有人稱吳玉如是書法家,他卻生氣地說:我不是書法家,我是文人

2020-12-21 有文化的小哥

吳玉如:我不是書法家,我是一個文人,作為一個文人,會寫幾個字,有什麼了不起!

吳玉如之所以說出這樣的話,因為他自稱文人,在詩詞上有著很深的造詣,在世的時候也並不是以書法為生,曾有《吳玉如書法集》、《迂叟魏書千字文》、《迂叟自書詩稿》等著作,是一位博學多才的人。

在吳玉如的眼中,文人寫書法是一件很正常的時期,歷朝歷代很多文人都可以把書法寫出境界,比如蘇軾、趙子昂等書法大家,他們都是文人,但是他們的書法形成了開宗立派的風格。

吳玉如雖然不能說超越了古人,但是他也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他的這句話打臉了很多書法家。有很多書法家並不是飽讀詩書,而且在寫書法的時候並沒有達到一定的境界,而且自稱書法家,吳玉如對此也曾說過,有些人拿起毛筆就想成為書法家,急於求成,這樣是練不好書法的。

吳玉如在書法上取得很高的成就,但是他從來不自稱書法家,一直以文人自居,當有人稱他是書法家的時候他很生氣,他認為文人寫好書法才是文人之本,如果一個文人連書法都寫不好,那麼就不是一個合格的文人。

我們從吳玉如的書法之中可以看出,筆畫之間縱橫自如,在結字上注重氣勢,有些筆畫做到了相互揖讓,為整體的結構營造出靈動之感。在起筆和收筆上注重前後筆畫的連帶關係,使筆畫之間沒有嚴謹之氣,寫出了活力。

整幅書法縱有行橫無列,看似沒有章法可循,實則字與字之間相互呼應,每個字的收筆與下一個字的起筆,有著連帶的關係,整體給人一氣呵成的感覺。

同時吳玉如的書法之中具有一種文人的文雅之氣,這種氣息並不是一般書法家能夠達到的,他曾說學習書法沒有捷徑,唯有多讀書,多練習,讀書可以讓書法脫離俗氣。歷朝歷代的大書法家無一不是飽讀詩書之人,曾有人這樣說過,不讀書寫書法,即使技法精湛,終究是寫字匠,並不能成為書法家。

吳玉如的這句話不僅是一種謙遜的說法,也是對學習書法的人進行約束,在書法學習的道路上並不是以取得一點成就沾沾自喜,而要始終保持一種謙遜的心態,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方可有所進步。

我們經常能夠看到有些書法家,在書法的道路上基礎不牢開始自稱書法家,認為自己的書法和古人不相上下,有的書法家甚至寫醜書,如果他們看到吳玉如的書法會感到汗顏。一個並不是以書法為生的人,把書法寫出了境界,這樣的書法絲毫不遜色於一些名家之下。

吳玉如對書法的貢獻不僅僅是書法的表面形式,還有他對書法的心態,值得我們學習。

相關焦點

  • 啟功:我不姓愛新覺羅,也不是書法家,我只是一個文人!
    啟功的書法也有人噴,認為他的書法軟弱無力,有著呆板之氣,真的是這樣嗎?說到啟功大家不陌生,他是大名鼎鼎的書法家,自幼學習書法,有人說他是500年才出一個的書法大家,即便如此啟功的書法仍然受到很多的批評。
  • 吳玉如的行書手札,仙氣十足,啟功誇:300年來就屬他
    吳玉如並不是一名書法家,至少,他自己不承認。當別人誇他的時候,他曾這麼回應:文人寫字,就像是農民閒暇時編筐,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是的,與其說吳玉如是個書法家,還不如說他是個文人。除去書法方面,他在古文、詩詞、文字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詣。
  • 康震的字被贊富有書香氣,網友:他就是我心目中的書法家!
    雖然康震不是靠寫字吃飯,他也沒有想跨界當書法家,但客觀地講,他的書法造詣很不錯。有人說,康震是一位研究中國古代文學和詩詞的文化學者,書法只是他的業餘愛好。此話不假,但作為業餘愛好,康震能把漢字寫得蒼勁灑脫,姿態橫生,又流暢自然,清幽俊逸,讓人神清氣爽,實屬不易。也由此可見,康震不僅學識豐富,而且是個性情中人,正所謂字如其人。
  • 我的老婆是書法家
    不過,我想如下幾位先生肯定會說:「我老婆是書法家」。一、秋胡之妻 烈女悲鳴秋胡妻據宋釋夢英《十八體書》記載,早在周代,先秦時期,魯國秋胡的妻子就以書法著名。據說秋胡「隨牒遠仕」,外出三年,他妻子在家浴蠶採桑。閒中居然創出一種名叫「雕蟲篆」、也叫「戰筆書」的新字體。由於「其體遒律,垂畫纖長,旋繞屈曲,有若蟲形」,因此唐代的韋續在《五十六種》書中稱它為「蟲書」。
  • 他把心思放在了做學問上,日本人反而很崇拜他的書法
    就拿當代一些書法家來說,寫了幾年字,就想在一些協會、書院混個一官半職,在這些人眼裡,只要有了職務,名氣就大了,書法水平也高了,求字的人也就多了,最後會是名利雙收,功成名就。但也有一些人,就是喜歡寫寫字,做學問,並沒有想在哪一方面出人頭地,反而那個方面卻很厲害。比如當代著名學者、教育家、書法家吳玉如就是這樣一位大師。
  • 他是清朝的一位縣令,所寫書法典雅中見遒勁,讓書法家感到汗顏!
    說到書法很多人會想到王羲之、顏真卿、柳公權這些大名鼎鼎的書法家,其實有一些人在書壇的名氣不大,書法造詣卻不低,只是他們並不是以書法為業,所以在書壇的名氣並不大。清朝的徐元禮就是其中一位,他的書法取法晉唐,有著大家風範,尤其是他的楷書,結體嚴謹端莊,實力不在名家之下。
  • 近代最傑出的書法家評選,位列榜首的竟然是他!
    時間剛剛步入公元21世紀,《中國書法》雜誌就舉辦了一個評選「20世紀中國十大書法家」的活動。經過嚴格的篩選與投票,最終按得票數選定前10位書法家。 這十位書法大家所處的年代,幾乎都是從前清年間到民國。
  • 書法家賣字理應堂而皇之
    更有甚者,有人認為向你要字是給你面子。  究其緣由,不過有二。其一,書法家自身對書法藝術市場化的認識不足和情感中潛意識的捆綁。一些書法家總認為自己是文化人,一提到賣字就覺得不齒。心理上對自己有一個無形的約束——自己玩的是文化,怎麼能沾染銅臭呢!正因如此,一些書法家在清高中被別人簡簡單單地竊取了自己多年用心血澆灌而成的藝術果實。
  • 往事|憶書法家翁闓運:文人的「硬骨頸」與慈心謙懷
    書法家翁闓運1912年生於江蘇蘇州,他是清光緒進士、詩人翁有成之少子,國學大師唐文治及名書家蕭蛻弟子,著有《辭海》(書法碑帖部分)、《大學書法》(技法部分)等等。翁闓運2006年去世,至今13年,從其入門弟子的追憶文章中,翁老的治學嚴謹,慈心謙懷以及文人的「硬骨頸」一一再現。
  • 麥華三,現今最有影響力的書法家,他十分的推崇王羲之!
    冼劍民回憶說,麥老師有一個閣樓,裡面雖然小但是有許多的書法作品,可以說是書法愛好者的天堂。冼劍民還說,自己鬥膽向麥華三寫信,想要拜他為老師,令他意想不到的是麥華三竟然同意了,這令他十分的感嘆,老師是一個平易近人的書法家。 麥華三先生是當今最有影響力的一個書法家和理論家,以及教育家。
  • 墨潤芳春——哈爾濱書法家走進滑雪勝地亞布力
    走進墨香四溢的書法體驗館,看到在近百平方米的展廳裡,懸掛著百幅書法名家的作品,現場的書法家,或揮毫潑墨, 筆走龍蛇,或面對作品,品書論道,或聚焦問題,力陳己見,揮運與談笑間,滲透著書法人對自然、人文和藝術的執著與熱愛。  知名書法家劉小聃鋪開紙張,執筆蘸墨,揮毫寫下一幅作品:「雨生百穀,墨潤芳春。」
  • 「活板橋」——追憶書法家王一新老先生
    」活板橋「——追憶書法家王一新老早在十五年前,報社派我前往北京採訪著名書法家,號稱「京城活板橋」的王一新先生。當時由我報社駐北京辦事處的著名已故書法家尚鶴芝先生陪同,一起前往鼓樓大街王老的住所。到達後,王老熱情地接待了我們,並向我們展示了臺灣國民黨元老陳立夫給王老的書信原件。從信中得知,王老和陳立夫已是深交,陳立夫對王老的板橋體非常欽佩。稱讚「京城活板橋」王一新的書法:「造詣甚深,酷似清代書畫名家鄭板橋」。並說:「當今之世,何可多得。」我回到報社後以「國民黨元老陳立夫與《京城活板橋》王一新的書畫往來」為題寫了一篇報導。
  • 書法家竟然是最可憐的人?
    我的回答是「書法家」。此言既出,難免有同道會批評我。書法家不是很風光嗎?你看那些評委,還有那些書協領導,到哪裡不是前呼後擁?還有房有車,能與可憐扯上邊嗎?其實說這話本身就有些偏頗。我說的是書法家,誰說評委和書協工作人員就一定是書法家?真正的書法家很多生活在民間,可以看看網絡所披露的一些老人,一輩子清貧自守,處境可憐可嘆。
  • 他自稱國家一級書法家,卻寫一手江湖字,網友:這是詐騙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之所以這樣,一是因為人心太複雜,二是其中牽扯利益。書法也不會例外,大家都是人,因此都很複雜,書法中牽扯到最大的利益就是「賣字」。最讓書法家憤憤不平的就是,「那些江湖書法家寫得又爛、又差、又沒有古法,哎呦,人家賣得還不錯。」
  • 王厚祥:書法家不是在寫字,而是書寫漢字的藝術美
    在一次訪談中,著名狂草書法家王厚祥說了這樣一句話:「一般人寫字寫得讓人認識就行了,而書法家也是在寫字,但他們是在寫美。」這句話當中有兩層意思,一層是,一般人還是書法家,他們都在寫字,誰都離不開漢字的書寫。
  • 評當代100位書法家54旭宇:詩書青春兩由之
    著名詩人、書法家、一級作家、編審。中國書法家協會第四、五屆副主席,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中國散文詩學會副主席、河北省文聯名譽主席、河北省政協文史館名譽館長、河北省政府參事等職務。 他的書法,楷、行、草皆善。他倡導詩書互化的學術思想和適應時代的「今楷」的理念,以及弘揚「蘭亭精神」等。
  • 瘦金體在當時人盡皆知,但是現在卻很少有人練習,是因為這些原因
    說到宋徽宗,大家並不陌生,他是一位被皇位耽誤的藝術家,尤其是他獨創的瘦金體,在當時獨步天下,被後世書法家稱讚不已,然而這種字體卻很少有人學,這是為什麼呢?瘦金體在書壇有著很重要的地位,也代表著宋徽宗的書法水平,至於為什麼沒有普及,這是後世書壇爭議比較大的一點。
  • 《書法問集》610、古代都是什麼人做畫家和書法家呢?
    我們當代想做書法家和畫家的門檻比古代低,尤其是古代書法家沒有平頭百姓。】古代繪畫和書法,都不是平頭百姓這麼容易學的,尤其是書法。古代是有職業畫家的,就是他的工作是畫畫,認真把畫畫變成職業,並且培養人才的是在宋徽宗時期。
  • 廣州青年書法家同書「幸福廣州 共享小康」
    11月20日下午,「幸福廣州·共享小康」 廣州青年書法家作品系列第四回展在星河灣半島開幕。這是廣州市書法家協會為建黨99周年、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的獻禮之作。本次活動由廣州市書法家協會主辦、星河灣半島協辦。參展的十名青年書家是:鄧鋒周、劉振林、許嘉亮、嚴家森、李林惠、吳周劍、陳可堅、郭豪、黃邦德、常文波。他們帶來了50件涵蓋篆隸真行草等多種書體,風格各異的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