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寫寫關於人性的主題,卻實難著手,畢竟這個話題太沉重,不是簡單的一言兩語就能說清道明的。古往今來,關於人性的論述有無數個版本。而每個人所信仰的也有所不同。
每天打開電視、電腦,都能看見各種怪異的事情發生。就拿前幾天發生的事來說,南京一女子從銀行自動取款機取款後,被一男子跟蹤並割喉,男子搶走錢包逃逸。如此喪心病狂的作為令人痛恨。我們在痛恨之餘反思反思,他是如何淪到這步田地呢?每個小孩呱呱墜地時,是那麼的嬌小,那麼的可愛,如同天使降臨。他完全沒有邪惡的念頭,所以我深信,人之初,性本善。至於後來淪為階下囚,都是教育的缺失。
因為善緣,結識了聖賢教育改變命運的光碟,看過之後,我覺得很慶幸,我們的民族還是有救的。而傳統文化就是拯救民族靈魂的良藥。當今社會已經變質了,已經腐化了。官員貪汙腐敗,百姓作惡多端,已是屢見不鮮。一切向錢看,一味追求物質。照這樣發展下去,即使科技再發達、生活水平再提升,也只是空殼,因為我們已完全喪失了靈魂。一個人到了沒有靈魂的時候就如同行屍走肉般,一個民族到了沒有靈魂的時候也就離滅亡不遠了。
「落實《弟子規》,做好中國人」,這是聖賢教育改變命運裡面的一句話。我上學那麼多年從未接觸過《弟子規》,這是為何?這麼好的書籍為什麼不作為我們的教科書?《朱子治家格言》、《三字經》等等這些傳統文化都沒有授於我們,這些都是國學的精髓,是治家、治國之本,是誰將它們遺棄了?我們不學老祖宗的智慧,不學聖賢教育,那學什麼?考上名牌大學,向黑熊潑硫酸;讀一肚子書,當官受賄被抓再蹲大牢。類似的反面教材是舉不勝舉。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不學好怎麼做人,學再多的知識,只是長了一身浮華,成就不了什麼。好人是教出來的,壞人也是教出來的。因為信奉這句話,一次與父母的交談中,我堅持自己的言論,說我們小時候就是因為沒有人教,才不懂得如何做人以至於常常受挫折。父母聽後不悅,駁回我的言論甚至斥責我一番。我當時感到無比的委屈,便回到自己的房間。經過反思後,我想雖然我的觀點是正確的,但是我那樣直截了當的說,就意味著在指責父母的過失。我想,他們從小也沒有受到傳統文化教育,即便是他們的過失,晚輩的我們也不可指責他們。這就是《弟子規》教我們的第一句話,首孝弟,次謹信。百善孝為先。
八年殺害九人的周克華,是人人談之色變的殺人狂魔,都認為他十惡不赦。試想他剛出生那會應該是個可愛的精靈吧,一定有著一雙渴望被愛、被呵護的小眼睛,眨呀眨的看著周圍的人們和這個新奇的世界,讓人情不自禁的喜愛這個小生命。當時誰會說這是一個十惡不赦的人呢?要是當初知道他長大後會去謀害這麼多條性命,我想就是他的父母也不會饒過他的。但是那麼可愛的精靈長大後怎麼會成了殺人狂魔呢?這與他的成長經歷是無法隔離開的,因為沒有人教他,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他的眼睛裡只有對這個世界的仇視,內心只有報復,渾身充滿了殺氣。雖然這只是個例,但我們不能不說這是教育的缺失,是整個社會倫理道德的喪失。如果我們再不重視教育,不聽聖賢教育,不學傳統文化,一個周克華被擊斃,兩個三個,千千萬萬個周克華就會誕生,到那時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將毀於一旦。
《了凡四訓》也是我們學國學的必學一門。袁了凡是明朝時期的重要的思想家,他的《了凡四訓》是融會禪學與理學,勸人積善改過,強調從治心入手的自我修養,被佛教界推崇為積德行善、改造命運的典範。有關《了凡四訓》的書籍、視頻、電視劇比比皆是,而真正去認真看、認真學、認真推崇的人是少之又少。現在的央視、衛視各大媒體播放的都是些勾心鬥角、殺人綁票、穿越時空等等誤人子弟的電視節目,我們受這樣汙穢的薰陶後還能有正確的思想嗎?可《了凡四訓》平實而無虛華,深奧而不迷信這樣的好作品為何不在央視播放?以教導我們如何做人,如何安身立命,如何改變自己的命運。同時認識到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文化。
人之初,性本善。惡人是沒有受到傳統文化教育的善人。惻隱之心正是我們本性善良的最好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