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食不可辜負。
能與家人、好友圍坐在一起,不奢華的家常菜就是至臻美味,
喝喝小酒,大快朵頤,甚樂。
記得先關注大叔哦
今天的菜是肉絲炒韭黃。韭黃大家應該都吃過吧?
我小時候好像沒有印象見過韭黃,也可能見過但是記不起來了,當時北方都是吃綠色的韭菜,市面上極其少見韭黃,好像價格也比綠韭菜貴不少。後來見過韭黃之後,很是驚奇韭菜怎麼能長成黃色的呢?百思不得其解,後來才知道是遮光造成的,這一點恐怕很多北方人都不知道。
韭黃其實就是韭菜在生長過程中不見陽光造成的,菜農利用草簾等工具遮住光線,讓韭菜在陰黑的環境裡慢慢生長,由於完全隔絕了光線,韭菜葉子無法產生葉綠素,於是產生了韭黃這種有著非常豔麗黃色的蔬菜。
現在韭黃的種植面積都非常大,一般都會採用大棚遮光,也有採用給韭菜戴「帽子」的方式遮光,比較有意思。
蔬菜生長都需要陽光雨露的滋潤,而韭黃竟然被遮光處理,這可是違反了自然規律,那它是如何被人發現的呢,我查了查資料,發現有傳說是三國時期諸葛亮在行軍過程中發生泥石流,士兵中有人發現被泥土掩埋的韭菜自己生長變成莖白葉黃,食用以後感覺味道鮮美,由此流傳開來。傳說也不能全信,只當一個故事聽聽罷了。不過韭黃的食用歷史確實很久了,南宋詩人陸遊就曾在他的詩中《蔬食戲書》非常形象的描寫了韭黃:「新津韭黃天下無,色如鵝黃三尺餘」,可見韭黃在當時就是非常出名的。可能因為遮光的原因,韭黃不光顏色有了改變,味道也比綠葉的韭菜清淡了很多,自帶鮮嫩甘美,別有另一番滋味。 大家都知道韭黃炒雞蛋很好吃,其實除了炒蛋,韭黃炒肉也是家常菜,不管是豬肉、牛肉、羊肉都能很好地搭配起來。另外在我們烹製一些海鮮像炒蝦仁、炒海兔、貝類等的時候放上一把韭黃也非常提味。用韭黃做湯也非常不錯,下次你做肉湯的時候,嘗試放一些韭黃,保證不會讓你失望。
今天介紹的韭黃炒肉絲借鑑了川菜中的做法,一般在北方做韭黃炒肉基本都是幹炒的多,很少有勾芡,而川菜裡就增加了勾芡和加醋汁調味的方法,還有就是加切成絲的辣椒或者泡椒,因為家裡人不太能吃辣口,我們就省略了這一步,有喜歡的朋友可以自行添加。
原料:韭黃、肉絲、薑絲、麻椒、鹽、糖、澱粉、料酒、香醋、醬油
喜歡川菜口味的朋友可以準備泡椒、辣椒
1、豬肉切絲,加麻椒或者花椒、適量糖、澱粉、料酒、醬油拌勻醃製一會
2、準備芡汁,適量澱粉、鹽、醋加上水拌勻備用
3、熱油爆香薑絲
4、倒入醃製好的肉絲炒至變色
5、倒入切段的韭黃略翻炒倒入芡汁,翻炒後出鍋
肉絲炒韭黃
請關注公眾號「煮夫大叔的家常飯」了解更多內容
歡迎大家留言交流
文中部分圖片取自網絡,在此表示感謝感謝原作者,如有侵權即刻刪除。感謝您的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