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對男性最大「騙局」,這種油一年賣出1億,卻只是心理作用

2020-12-26 曉琦看世界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人類的發展歷史上,創造出了很多讓人覺得匪夷所思的東西,以此來滿足眾人的需求,但是有些東西一經生產出來反而變了味的,在滿足人的心理的同時卻沒有做到品質與所提及的宣傳詞相符合。

相信大家都知道,印度是一個神奇的國家,雖說有些人對印度看法有些消極,但是不得不說印度的製藥行業為世界一絕,所以如今很多人都比較相信印度生產的一些藥,但是卻有人藉此來進行「營銷」, 21世紀對男性最大「騙局」,這種油一年賣出1億,卻只是心理作用。

這種油就是印度神油,這一詞在上個世紀就出現過了,而且根據宣傳功效就是對身體有強身健體的功效,特別是針對男性,很多人在看到宣傳之後又堅信這是印度的藥,很多人都買來用,根據網絡數據,僅僅是2019年這種油就賣出了一億的成交額。

然而實際上這種所謂的印度產的神油是實打實在中國香港生產的,香港的一家製藥廠花費了大價錢研製這種所謂的印度油,但是原產料難找,只能從宣傳上面做文章,再加上受眾人群的心理作用,這種所謂的印度神油直接就被捧上了天。

再加上一些影視劇的推廣與影響,越來越多的人看到了這款產品,但是很多人都沒能想到,堅信的印度產品卻成為了中國香港生產的,不過據悉這些產品對於跌打扭傷這一方面的功效還是不錯的。

所以說這還真就是21世紀對男性最大的「騙局」,好在這些產品都還是比較安全符合規定的,所以以後廣大男性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對此各位看官們有什麼想法?歡迎評論區裡留下你寶貴的言論,我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21世紀最大騙局!
    我最近看了一些抖音帳號,為了鼓吹「以油養膚」的概念,直接把「水油平衡」這個觀點打成21世紀最大的騙局。「以油養膚」這個概念到底對不對,行不行得通,我下次跟大家詳細說一說。但是說「水油平衡」的概念是美妝品牌創造的騙局,就只能說是離譜。
  • 一年賣出55億方便麵的日清,為了一個細節,竟然造出一個世紀大騙局!
    故事,要從一個世紀大騙局講起提起日清,你會想到什麼?你也許會想到「世界的第一包泡麵」、「影響世界飲食的日本食品」、「每年銷量55億份」……然而實際上,日清的故事,要從一個世紀大騙局講起。這背後,其實隱藏著方便麵的發明者,也就是日清的創始人安藤百福,給大家設下的一個世紀大騙局。此前,日清食品公司就曾在日本一家電視臺的採訪中,透露出一個驚天秘密:其實,很早之前就可以做出1分鐘的泡麵了!
  • 西方人編了一個世紀的「鑽石」騙局,被中國製造戳穿了
    不過…… 如果有一天告訴你,鑽石,只是英國人在20世紀編造的騙局呢? 鑽石以克拉計價,1克拉=0.2克,而往往一克拉的鑽石,市價就超過了1萬。 最名貴的粉鑽、藍鑽,綠豆大小就值了洛杉磯富人區的一套別墅。
  • 鑽石是21世紀最大的騙局麼?別鬧了
    鑽石不是騙局。我來給你分析分析。騙局,是指騙人的圈套或騙人的詭計、施詐、花招或活動。鑽石騙局說的依據無非就是鑽石保有量大,戴比爾斯壟斷等等。首先鑽石這種東西組成成分就是 碳 。在大自然存在量確實不少。現在的技術也可以模擬鑽石的生長環境,製作出人工培育鑽石(不是合成鑽石那種一眼假的東西)。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鑽石,庫裡南,被切割後,最大的庫利南Ⅰ號鑲嵌在英王的權杖上,Ⅱ號現鑲在英王的皇冠上, Ⅲ、Ⅳ號鑲在瑪麗皇后的皇冠上。
  • 一年賣55億包的日清方便麵,背後竟然藏著一個世紀大騙局
    01 故事,要從一個世紀大騙局講起 提起日清,你會想到什麼? 你也許會想到「世界的第一包泡麵」、「影響世界飲食的日本食品」、「每年銷量55億份」…… 然而實際上,日清的故事,要從一個世紀大騙局講起。
  • 「印度神油」背後的秘密:每年賣出1個億,騙過14億中國人
    1年就能賣1個億的「印度神油」,奇蹟背後的秘密,騙過14億中國人「印度神油」背後的秘密:每年賣出1個億,騙過14億中國人身毒在大夏東南可數千裡。在很多小說中都可以看到印度神油的身影,基本上都被描述成催情的藥物,所以大眾對印度神油神往已久。而真正的印度神油卻是產自中國香港。那一年是1958年何氏兩兄弟在香港開辦了一家叫華仁行的工廠,主要製造殺蟲劑等一系列產品。
  • 中國銷量最大的白酒:一年賣出14億瓶,茅臺、五糧液也望塵莫及
    其中, 貴州茅臺在股市中更是當之無愧的股王,股價超過1000元,總市值更是遠遠超過1萬億元。而茅臺與五糧液作為國內當之無愧酒王,實際上它們的銷量主要還是在高端白酒市場,而對於國內整個白酒市場而言,低端市場的白酒需求量則要更大。就像有句話所說:「不是人人喝得起茅臺、五糧液,但是十幾元一瓶的二鍋頭大家卻都喝得起」。
  • 百年「世紀騙局」被揭穿,大多數人都購買過!
    甚至在「中國製造」的影響下,全球有很多「騙局」也因此被揭穿。其中最典型的事例就是,我國的製造業將一個百年「世紀騙局」給揭穿了,讓所有人可以用更低的價格來購買這個商品,而這個「世紀騙局」就是我們熟知的鑽石。一提到鑽石,大家第一時間聯想到的就是愛情以及永恆,人們甚至將鑽石當作「愛情的象徵」。
  • 可口可樂的世紀騙局
    ▲1931年,可口可樂聘請商業插畫家Haddon Sundblom創作了聖誕老人形象1主要原料,居然是「垃圾」可口可樂的誕生始於一場騙局和一次破產。其發明者約翰·彭伯頓,是一位藥劑師。這並不奇怪。19世紀的美國,醫療資源匱乏,醫生常用柳葉刀放血、水銀洗腸等方式治病,結果導致病人病情惡化,招致社會抵制。
  • 一年賣出8.7億片,成本僅為1毛八!男性自願買單
    保健品的發展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再加上受幾千年來「藥食同源」的中國傳統食療文化影響,中國保健產業順理成章地於上個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異軍突起。
  • 21世紀最大的騙局:鑽石
    除此之外,持有鑽石最大的死穴其實是:變現渠道不暢。如果你鬥膽買了一顆克拉收藏級別的鑽石,並且看到它每年價格都有一定幅度上漲而心中竊喜,那真是高興得太早了。當需要把這顆鑽石賣掉換成錢時,你會發現幾乎是難以完成的任務……外國有人做過實驗,花錢買一顆裸鑽,然後立刻去附近的鑽石店試圖賣出,鑽石店開的最高價格也只有買價的三分之一。這些變現途徑不僅不會按原價變現給你,還要收取高額的佣金,不是行內人,這水有多深,你我也不得而知。
  • 為什麼鑽石是二十一世紀最大的騙局之一?
    為什麼鑽石是二十一世紀最大的騙局之一?1870年,南非發現巨大鑽石坑,基本人手一顆,此時的鑽石就跟石頭一樣不值錢。為了避免投資失敗,戴比爾斯公司買下了全球幾乎所有鑽礦的開採權。壟斷了鑽石產權。
  • 這對夫婦在網上代購愛馬仕包包,一年賣出1.2億!
    too naive .想買或者買過的範友們都知道,要得到一個一眼就認出身份的愛馬仕包,你萌怎麼說也要先花個1:2甚至1:3的消費額度來配貨。二、這對夫妻在Ins上專門代購Birkin,一年賣出1.2億。Jeff和Michelle Berk是一對夫妻,兩人從2008年開始專門做奢侈品代購。
  • 香港最大隱形富豪,家裡一臺椅值1億多,3架飛機一年保養花上億
    那麼香港最大的隱形富豪是誰呢? 這個肯定就是香港富豪劉鑾雄。劉鑾雄的上市公司華人置業市值才不到100億,連阿里的零頭不到。不過劉鑾雄的資產卻肯定比馬雲還多。為何這麼說呢?因為劉鑾雄是一個真正的隱形富豪。
  • 全球最大鑽石商一年少賺14億,最賺錢的鑽石是怎麼爆發危機的?
    12月18日,鑽石巨頭戴比爾斯(De Beers)發布公告,預計今年最後一個銷售周期的銷售額為4.25億美元。這意味著該公司的全年銷售額將同比大跌25.9%至40億美元,較上年減少近14億美元。鑽石生意的核心,是對鑽石價格的控制,而近幾年來毛坯鑽石的供過於求,拋光鑽石的過多以及價格下跌,影響到了從開採、切割、拋光到交易鑽石的整條產業鏈,這令戴比爾斯這個全球最大的鑽石礦商也壓力重重。戴比爾斯在今年7月發布的中期財報中披露,公司上半年總收入下降17%至26億美元。消費者需求增長放緩,以及市場環境充滿挑戰,是導致其業務利潤的下跌的主要原因。
  • 不好做的男性生意:一年賣10億美元的「偉哥」為何突然跌下神壇?
    在上個世紀80年代,美國的輝瑞公司為了應對心絞痛疾病,專門成立了一個研究小組。這就需要提到一個專業名詞PDE5抑制劑,而PDE5抑制劑的作用正是為了擴張血管和防止血液凝固。如果當時的輝瑞公司成功了,這無疑是一個重大的醫學突破。
  • 一年賣出1億美元Cosplay服裝,讓連年虧損的Jakks有了增長點
    比如Spirit Halloween這種專門買服飾的快閃店,在萬聖節前一兩個月開張,迅速賺一筆,然後關門。今天三文娛要說的 Jakks Pacific( 傑克仕太平洋,以下簡稱Jakks ),就是一家2019年有超過1億美元收入來自Cos服飾銷售的玩具公司。
  • 世界上最大的騙局竟然是鑽石
    然而今天要告訴大家的是,其實鑽石本身就是一場最成功的營銷騙局,究竟怎麼回事呢?下面就跟著獨行分三個階段解剖一下,鑽石公司那些年弄出來的「神」一般營銷。1、論鑽石本身鑽石最早是在古印度的河床被發現,一直到19世紀末,鑽石都還屬於默默無聞的普通石頭。
  • 戀愛20天花去17萬,1億女性因情成羔羊,「養豬騙局」這樣破!
    1疫情過後,預約離婚特別的火爆。關於婚姻,關於愛情,現在很多人的感受都是,伴侶不可心兩個人將就,還不如一個人自由。因此就有很多男性和女性,一直單著。如果不是有專家統計,大多數人可能都不知道,中國現在的單身女性已經超過1億。
  • 一隻1.5元熱狗,一年賣了1.5億,Costco的陰謀!
    ▲ 圖源:instagram@_pbproductions_雖然僅在中國,宜家1年就能賣出1600萬支冰淇淋;而Costco平均每年賣出1億條熱狗,但事實上,這些熱賣單品不但沒有任何利潤,而且每賣出一份就意味著多虧一份錢。